遼西白狼水的河畔,幾百名契丹人聚在一圈。
河水流淌,契丹人蹲在在河邊,揭開羊皮袍子,大把大把地將水往臉上和身上潑去,喝飽了水之後。他們當下無力地坐在河邊,雙眼無神地望天,似乎一躺下來,整個人就會垮了一般。
身邊的戰馬餓得瘦了一圈,吐著白沫,看到地上的青草,有氣無力地去啃著幾口。
隨即他們又聽到河畔傳來密集馬蹄聲,契丹人臉上流露出絕望,迷茫,憤怒之色,但又不得不強撐著身子,重新跨上馬匹。
不少人已是累的連馬鐙都踩不上,連嚐試了幾次,最後還是墜落下馬,索性就癱倒在地上,哪裏也不願去了。
不久之後,身後馬蹄聲傳來,十幾名騎兵出現方才契丹人休憩的河邊,隨即毫不費力地就將拉隊的二十多名懶得走動的契丹人抓住。
這十幾騎,一半乃是室得奚部騎兵,其餘則為白霫,室韋等部之人,每人盡數三馬,手持長弓,但人人亦露疲憊之色。
為首則是一名出身室得奚部的粗狂的漢子,對兩個人言道:“你們將他們押給柯木倫,我們繼續追,今天就算追到白狼山,也要將這群契丹人都抓來。”
一人言道:“隊主,還是算了吧,我們追了兩天了,對方可是幾百個人,好幾百匹馬,若是知道追擊的就咱們這點人,一個回頭還不撕碎了我們。”
這名隊主言道:“怕什麽,你不知道繳獲得越多。幢主就會賞賜得越多,統軍。可汗那裏還有一筆賞賜,咱們在木蘭草原上窮了一輩子。能不能積攢下幾百頭牛羊就看今日了。”
聽隊主這麽一說,本是疲憊的奚人騎兵,亦是重新恢複了精神,當下紛紛點頭。
“可是契丹人?”一人仍有顧慮。
“你說他們,怕個什麽?”隊主隨便伸手一指,對著那些雙眼無神,仿佛失了魂魄一般的契丹俘虜。
眾軍見契丹人這幅樣子,當下一並點頭。
而這時馬蹄聲亦響起,隊主朝著河對岸一看。隻見煙塵喧天,一隊上千人的契丹騎兵,正河岸奔行而過。奚族將領見了不由一驚,若不是隔了一條河,他們碰上這股契丹騎兵,也得逃了。
但這千騎的契丹騎兵,仿佛沒有看見他們一般,而且驚慌狼狽地從河邊奔馳而過。過了不久,三十多騎手持馬弩。漢軍騎兵出現,原來正是他們正努力得追擊著這上千人的契丹騎兵。
“你們看看,你們看看,你看看人家漢軍三十多騎就敢追契丹一千人馬。我們呢?”隊主伸手朝河畔一指,眾部下都露出了愧色。
“再慢下去,肉都給別人吃了。我們連湯水都剩不下,還不趕緊。”
聽了隊主的話。當下眾騎兵都是如夢方醒,連忙將馬鞍換到另一匹馬上。重新套住韁繩,之後加鞭地朝前方追擊而去,而押送俘虜返回的兩名奚族騎兵亦露出可惜的神色,誰都知道,下麵的好事沒他們的了。
白狼山。
李重九的大纛,出現在山腳之下。
此刻李虎已率領主力騎兵與李重九會合,在白狼山下,五萬奚族騎兵出現在此。
盡管最後隻有柯木倫的五千騎兵參戰,但契丹人嚇破了膽,李重九自遼西境內,一路追擊數百裏,直接追到契丹人的家門口,這白狼山腳下,契丹與遼西郡的分界之處。
蘇素在與李重九一並駐馬於山頭。
蘇素手持馬鞭,指點江山般的對李重九言道:“當年曹孟德,率軍討伐烏桓,破敵於遼西斬蹋頓,俘敵二十餘萬,後登白狼山。今日小九,你破契丹奚族三部近二十萬人馬,追擊數百裏,入境契丹,亦是威震天下,可比當年曹孟德!”
李重九聽了目光一凜,而蘇素口氣之中,一片以長輩的身份無比替李重九驕傲的。
而一旁李虎看著李重九,亦是欣慰,自己這個兒子,果真是不凡啊,當年相士說二九相重,貴不可言之話,看來是真的。其實無論什麽相士之言,哪個父親不期望兒子出人頭地的,而今日李重九亦遠遠超過自己的預期。
想到這裏,李虎不由暗暗摸了一把眼淚,大露欣慰之情。
李重九點點頭,登上白狼山後,此番參與契丹奚族決戰的,近八萬大軍皆在此會師,從山頭上望下去旌旗如海,人馬一眼望不到頭。
而山下看到李重九的大纛,將士們亦是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聲音,一戰擊敗契丹奚族二十萬聯軍,不說是塞外了,天下亦為之震動。自從以後在草原的東麵,李重九的室得汗國,將與突厥並駕齊驅。
李重九當下言道:“血戰大破契丹奚族二十萬大軍,眾將士功不可沒,吾在此當築壇祭天,禱告蒼天庇佑我華夏,並告慰此戰陣亡將士,以祭奠英靈。”
“善!”李虎一拍大腿,見兒子功成之後,沒有絲毫自得之色,還記得祭奠陣亡將士,更是欣慰。
蘇素亦是露出感動神色。
李重九接著對眾將,言道:“昨日羅藝突擊中軍,差一點帥旗為之所奪,將戰事逆轉。若非最後將士舍身博命,死命阻攔幽州鐵騎的突擊,何能有今日。”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我才更希望眾位時刻警醒於我,我李重九以後無論有何成就,身居何位,都不要忘了乃是諸位將士死戰而來。”
“諾!”尉遲恭,王馬漢等大將一並抱拳。
當下李重九在白狼山,與眾將設壇祭天。
鑄壇之事,由隨大軍後續趕到的上穀郡郡司馬溫彥博,遼西郡郡守楊林甫,安樂郡郡守劉易三人來督辦。
溫彥博得知此事後,十分鄭重,依照之古代祭天之典,在白狼山以南築一圜丘。圜丘乃是作為圓狀,取得是天圓地方,之後掘土而建之,上下三層。
圜丘建成後,殺牛羊三牲,以太牢之禮,祭祀蒼天。李重九當下與眾將在圜丘行三拜九叩之大禮。
之後李重九在白狼山下檢閱三軍。
李重九與蘇素,李虎等眾將策馬而行,大軍布成陣列緊密站立。漢軍郡兵,以及番騎遼西靺鞨,丁零部,奚族,新羅,高句麗等諸部。乃是一片大軍如海,人馬雀躍之景象。
李重九所經之處,將士們皆是舉槍高呼,路過漢軍郡兵前時,眾將士們齊呼萬勝之聲。而奚族番騎則是高呼,可汗萬壽之聲。至於丁零,靺鞨等人,甚至高呼起了萬歲之言。
而李重九眼見各族精銳,皆供己驅使,不由萬丈雄心。
大丈夫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李重九不由念起此言,封狼居胥乃是漢人將領之夢想,想自己年少讀書時,不亦有此念,想當年冠軍侯之風采,今日不由神往,隻是沒想到今日達成所願。
現在自己麾下精騎數萬,不僅足以威懾草原,即便將來南麵用兵,亦大可橫行天下,與天下群雄爭一時之長短。
祭天之後,溫彥博命人在白狼山刻石。
上書惟大業十四年夏五月,有隋幽州刺史李重九,寅亮聖明,登翼王室,理兵於朔方。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室得奚,東胡靺鞨,中原丁零之群,驍騎十萬,遂陵遼水,經柳城,絕遼西,斬敵酋以釁鼓,血屍逐以染鍔。反旆而旋,考傳驗圖,窮覽其山川。躡奚族之區落,焚契丹十萬眾,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隋之天聲。茲所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銘盛德。
白狼勒石之後,李重九率大軍凱旋班師。
涿郡薊縣,盧子遷正受到一封兄長盧赤鬆的來信。
信中所言,李淵言將來若得涿郡,必厚謝盧家,包盧家世代公侯滿門,榮華不衰。盧子遷看了李淵的保證有幾分意動,誰都知道李重九這時候已奪取關中,先李密一步,領天下之望,大有問鼎中原的機會。這時李淵向盧家拋來橄欖枝,無疑正是盧家投靠的大好機會。
盧子遷見信後,不由長歎,若是數日之前,他接到兄長這封來信,必然會毫不猶豫的勸說族內其他幾位宿老,讓他們一並支持隴西李家登上皇位。但是今日他卻接到了遼西的書信時,令他不由躊躇了。
盧子遷沉思了一番,當下坐在胡椅上,提筆寫信回複兄長。
今天下群雄並起,形勢尚不明朗,蒲山公攻打東都,旦夕可下,竇建德聚眾二三十萬,於河北十者居其七八,況且南有杜伏威,蕭銑,李子通,林士宏……何況涿郡上穀公,今日於遼西大破契丹奚族,二十萬騎,封白狼山。
此人有塞外精騎十萬,威服蠻夷,當年衛青,霍去病亦不過如是,若此人向蒲山公,蒲山公可得天下,向唐王,唐王可得天下,所謂舉足輕重,莫過於此。我涿郡盧家在幽州已有百年,此事幹係甚大,若是倉促決定,恐非幸事,還請斟酌再三。
盧子遷將最後一字寫完,擱筆後吹幹墨跡,重新看了一遍,這才言道:“來人,立即將此信,送往西京,交到兄長手上。”(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河水流淌,契丹人蹲在在河邊,揭開羊皮袍子,大把大把地將水往臉上和身上潑去,喝飽了水之後。他們當下無力地坐在河邊,雙眼無神地望天,似乎一躺下來,整個人就會垮了一般。
身邊的戰馬餓得瘦了一圈,吐著白沫,看到地上的青草,有氣無力地去啃著幾口。
隨即他們又聽到河畔傳來密集馬蹄聲,契丹人臉上流露出絕望,迷茫,憤怒之色,但又不得不強撐著身子,重新跨上馬匹。
不少人已是累的連馬鐙都踩不上,連嚐試了幾次,最後還是墜落下馬,索性就癱倒在地上,哪裏也不願去了。
不久之後,身後馬蹄聲傳來,十幾名騎兵出現方才契丹人休憩的河邊,隨即毫不費力地就將拉隊的二十多名懶得走動的契丹人抓住。
這十幾騎,一半乃是室得奚部騎兵,其餘則為白霫,室韋等部之人,每人盡數三馬,手持長弓,但人人亦露疲憊之色。
為首則是一名出身室得奚部的粗狂的漢子,對兩個人言道:“你們將他們押給柯木倫,我們繼續追,今天就算追到白狼山,也要將這群契丹人都抓來。”
一人言道:“隊主,還是算了吧,我們追了兩天了,對方可是幾百個人,好幾百匹馬,若是知道追擊的就咱們這點人,一個回頭還不撕碎了我們。”
這名隊主言道:“怕什麽,你不知道繳獲得越多。幢主就會賞賜得越多,統軍。可汗那裏還有一筆賞賜,咱們在木蘭草原上窮了一輩子。能不能積攢下幾百頭牛羊就看今日了。”
聽隊主這麽一說,本是疲憊的奚人騎兵,亦是重新恢複了精神,當下紛紛點頭。
“可是契丹人?”一人仍有顧慮。
“你說他們,怕個什麽?”隊主隨便伸手一指,對著那些雙眼無神,仿佛失了魂魄一般的契丹俘虜。
眾軍見契丹人這幅樣子,當下一並點頭。
而這時馬蹄聲亦響起,隊主朝著河對岸一看。隻見煙塵喧天,一隊上千人的契丹騎兵,正河岸奔行而過。奚族將領見了不由一驚,若不是隔了一條河,他們碰上這股契丹騎兵,也得逃了。
但這千騎的契丹騎兵,仿佛沒有看見他們一般,而且驚慌狼狽地從河邊奔馳而過。過了不久,三十多騎手持馬弩。漢軍騎兵出現,原來正是他們正努力得追擊著這上千人的契丹騎兵。
“你們看看,你們看看,你看看人家漢軍三十多騎就敢追契丹一千人馬。我們呢?”隊主伸手朝河畔一指,眾部下都露出了愧色。
“再慢下去,肉都給別人吃了。我們連湯水都剩不下,還不趕緊。”
聽了隊主的話。當下眾騎兵都是如夢方醒,連忙將馬鞍換到另一匹馬上。重新套住韁繩,之後加鞭地朝前方追擊而去,而押送俘虜返回的兩名奚族騎兵亦露出可惜的神色,誰都知道,下麵的好事沒他們的了。
白狼山。
李重九的大纛,出現在山腳之下。
此刻李虎已率領主力騎兵與李重九會合,在白狼山下,五萬奚族騎兵出現在此。
盡管最後隻有柯木倫的五千騎兵參戰,但契丹人嚇破了膽,李重九自遼西境內,一路追擊數百裏,直接追到契丹人的家門口,這白狼山腳下,契丹與遼西郡的分界之處。
蘇素在與李重九一並駐馬於山頭。
蘇素手持馬鞭,指點江山般的對李重九言道:“當年曹孟德,率軍討伐烏桓,破敵於遼西斬蹋頓,俘敵二十餘萬,後登白狼山。今日小九,你破契丹奚族三部近二十萬人馬,追擊數百裏,入境契丹,亦是威震天下,可比當年曹孟德!”
李重九聽了目光一凜,而蘇素口氣之中,一片以長輩的身份無比替李重九驕傲的。
而一旁李虎看著李重九,亦是欣慰,自己這個兒子,果真是不凡啊,當年相士說二九相重,貴不可言之話,看來是真的。其實無論什麽相士之言,哪個父親不期望兒子出人頭地的,而今日李重九亦遠遠超過自己的預期。
想到這裏,李虎不由暗暗摸了一把眼淚,大露欣慰之情。
李重九點點頭,登上白狼山後,此番參與契丹奚族決戰的,近八萬大軍皆在此會師,從山頭上望下去旌旗如海,人馬一眼望不到頭。
而山下看到李重九的大纛,將士們亦是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聲音,一戰擊敗契丹奚族二十萬聯軍,不說是塞外了,天下亦為之震動。自從以後在草原的東麵,李重九的室得汗國,將與突厥並駕齊驅。
李重九當下言道:“血戰大破契丹奚族二十萬大軍,眾將士功不可沒,吾在此當築壇祭天,禱告蒼天庇佑我華夏,並告慰此戰陣亡將士,以祭奠英靈。”
“善!”李虎一拍大腿,見兒子功成之後,沒有絲毫自得之色,還記得祭奠陣亡將士,更是欣慰。
蘇素亦是露出感動神色。
李重九接著對眾將,言道:“昨日羅藝突擊中軍,差一點帥旗為之所奪,將戰事逆轉。若非最後將士舍身博命,死命阻攔幽州鐵騎的突擊,何能有今日。”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我才更希望眾位時刻警醒於我,我李重九以後無論有何成就,身居何位,都不要忘了乃是諸位將士死戰而來。”
“諾!”尉遲恭,王馬漢等大將一並抱拳。
當下李重九在白狼山,與眾將設壇祭天。
鑄壇之事,由隨大軍後續趕到的上穀郡郡司馬溫彥博,遼西郡郡守楊林甫,安樂郡郡守劉易三人來督辦。
溫彥博得知此事後,十分鄭重,依照之古代祭天之典,在白狼山以南築一圜丘。圜丘乃是作為圓狀,取得是天圓地方,之後掘土而建之,上下三層。
圜丘建成後,殺牛羊三牲,以太牢之禮,祭祀蒼天。李重九當下與眾將在圜丘行三拜九叩之大禮。
之後李重九在白狼山下檢閱三軍。
李重九與蘇素,李虎等眾將策馬而行,大軍布成陣列緊密站立。漢軍郡兵,以及番騎遼西靺鞨,丁零部,奚族,新羅,高句麗等諸部。乃是一片大軍如海,人馬雀躍之景象。
李重九所經之處,將士們皆是舉槍高呼,路過漢軍郡兵前時,眾將士們齊呼萬勝之聲。而奚族番騎則是高呼,可汗萬壽之聲。至於丁零,靺鞨等人,甚至高呼起了萬歲之言。
而李重九眼見各族精銳,皆供己驅使,不由萬丈雄心。
大丈夫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李重九不由念起此言,封狼居胥乃是漢人將領之夢想,想自己年少讀書時,不亦有此念,想當年冠軍侯之風采,今日不由神往,隻是沒想到今日達成所願。
現在自己麾下精騎數萬,不僅足以威懾草原,即便將來南麵用兵,亦大可橫行天下,與天下群雄爭一時之長短。
祭天之後,溫彥博命人在白狼山刻石。
上書惟大業十四年夏五月,有隋幽州刺史李重九,寅亮聖明,登翼王室,理兵於朔方。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室得奚,東胡靺鞨,中原丁零之群,驍騎十萬,遂陵遼水,經柳城,絕遼西,斬敵酋以釁鼓,血屍逐以染鍔。反旆而旋,考傳驗圖,窮覽其山川。躡奚族之區落,焚契丹十萬眾,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隋之天聲。茲所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銘盛德。
白狼勒石之後,李重九率大軍凱旋班師。
涿郡薊縣,盧子遷正受到一封兄長盧赤鬆的來信。
信中所言,李淵言將來若得涿郡,必厚謝盧家,包盧家世代公侯滿門,榮華不衰。盧子遷看了李淵的保證有幾分意動,誰都知道李重九這時候已奪取關中,先李密一步,領天下之望,大有問鼎中原的機會。這時李淵向盧家拋來橄欖枝,無疑正是盧家投靠的大好機會。
盧子遷見信後,不由長歎,若是數日之前,他接到兄長這封來信,必然會毫不猶豫的勸說族內其他幾位宿老,讓他們一並支持隴西李家登上皇位。但是今日他卻接到了遼西的書信時,令他不由躊躇了。
盧子遷沉思了一番,當下坐在胡椅上,提筆寫信回複兄長。
今天下群雄並起,形勢尚不明朗,蒲山公攻打東都,旦夕可下,竇建德聚眾二三十萬,於河北十者居其七八,況且南有杜伏威,蕭銑,李子通,林士宏……何況涿郡上穀公,今日於遼西大破契丹奚族,二十萬騎,封白狼山。
此人有塞外精騎十萬,威服蠻夷,當年衛青,霍去病亦不過如是,若此人向蒲山公,蒲山公可得天下,向唐王,唐王可得天下,所謂舉足輕重,莫過於此。我涿郡盧家在幽州已有百年,此事幹係甚大,若是倉促決定,恐非幸事,還請斟酌再三。
盧子遷將最後一字寫完,擱筆後吹幹墨跡,重新看了一遍,這才言道:“來人,立即將此信,送往西京,交到兄長手上。”(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