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率領秦軍直奔瀚海而去,當他趕到瀚海時,驚呆了


    隻見一片帳幕相連,一座接一座,不知幾多,正是秦軍的帳幕。這裏,已經成了秦軍的營地了。


    “李將軍,你來晚了。”尉繚帶著嬴政、蒙恬、蒙毅、王賁以及眾將出來迎接。


    “國尉,你真夠快的。我如此努力,都不及你呀。”李牧翻身下馬,衝尉繚見禮,笑道。


    “大秦銳士在瀚海會師,二位不說上幾句?”嬴政眼中精光一閃,衝尉繚和李牧道。


    “這??????”二人眼中一片火熱,大為振奮。


    瀚海遠在匈奴王庭以北,秦軍到達這裏宣示兵威,的確是該好好訓話一通。這事兒太過令人激動了,不要說做,光是想想就令人振奮無已,誰能不激動呢?即使以李牧和尉繚的冷靜,此時也是大為心動。


    “是該說上幾句。”李牧和尉繚對視一眼,大為讚成這話。


    二人謙遜一陣,還是讓李牧先說,拔個頭籌。因為李牧久在北方,為擊破匈奴奔走,多所準備,要不然的話,這次北征不會如此順利。


    “弟兄們:你們可知這裏是什麽地方?”李牧右手一舉,大聲訓話,聲音如同洪鍾大呂在轟鳴,遠遠傳了開去。他很是激動,聲音有些打顫。


    “瀚海!”秦軍銳士爆發出驚天的吼聲,人人喜悅難言,咧著嘴大吼。


    “沒錯!這裏是瀚海!是匈奴境內最大的湖泊所在地!瀚海在匈奴王庭以北千裏之地,雖然路程遙遠,依然被大秦銳士踩在了腳下,這是天大的勝利!”李牧的訓話總是那麽激動人心。


    “大秦萬歲!”秦軍此次出征以來,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先是征服了大漠,來到漠北,這是華夏從未有過的盛事。更別說,擊破了匈奴?斬殺了匈奴單於、左賢王和太子,踏平了狼居胥山,任何一件都可以稱為傳奇,流芳千古。然而?這些千古奇功,他們全做成了,這是何等的激動人心,聽了李牧的話,秦軍銳士無不是熱血沸騰,揮著胳膊,晃著拳頭?盡情的歡呼。


    “我,李牧,能與你們一道?創造如此偉大的奇跡,我深感自豪!我將永遠記住我們創造的盛事!”李牧虎目中噙著淚水,聲音打顫了。


    如此多的奇功不要說由自己親手創造,就是想想也是激動得難以入睡的事兒,李牧更是居功至偉,他能不激動嗎?


    “李將軍萬歲!”秦軍銳士深知李牧為此戰做出的努力,對他很是欽佩,大聲歡呼。


    “國尉,請。”聽著將士們發自內心的歡呼聲?李牧異常激動,衝尉繚道。


    “弟兄們:自從出征以來,我們創造了一連串的奇跡。”尉繚也沒有客氣?直接訓話,曆數秦軍的偉大功績,道:“我們橫渡大漠?來到了匈奴的老巢漠北,這是華夏從未有過的壯舉!我們擊破匈奴,斬殺了匈奴單於、左賢王、太子,踏平了狼居胥山,臨瀚海,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華夏從未有過的盛事……”


    “大秦萬歲!”這些壯舉、盛事,是由自己親手創造的?秦軍銳士特別自豪,足以銘記一輩子,聽了尉繚的訓話,無不是高昂著頭顱,挺起胸膛,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我們的壯舉必將流芳百世,為後人讚頌!我能與你們一道,創造如此盛事,是我這輩子最為自豪的事兒,我將永遠銘記!”尉繚眼裏噙著淚水,激動得身子打顫。


    尉繚本是魏國人,不是秦人,卻能參與擊破匈奴的壯舉,創造如此輝煌的盛事,如同天方夜譚似的。此時回想起來,如同在做夢似的。


    “國尉萬歲!”雖然這是尉繚第一次領兵上戰場,然而,他的功勞早就為人所熟知了。尉繚是秦異人的左臂右膀,在一統之戰中沒少出主意,他的功勞非常大,誰能不愛戴?


    訓完話之後,一聲令下,秦軍開出營地,以千人為隊,開始宣示兵威。


    此時的大漠,因為匈奴被擊破,單於、左賢王、太子被斬殺,狼居胥山被踏平,大漠諸部震恐萬端,心驚肉跳,秦軍一到,無不是俯首稱臣,趕來瀚海懇請歸降。


    秦軍攻入漠北,大肆殺戮,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李牧、尉繚和嬴政他們大為滿意。對於這些部族,既是威迫,又是利誘,還好言安撫,也就是恩威並濟,剛柔齊用,收效非常好,這些部族不敢有絲毫異心。


    這事整整進行了一個月,方才結束。


    到了眼下這份上,秦軍此次出兵的目的全部達到了,沒必要再停留在漠北,是該班師的時候了。


    一聲令下,秦軍開拔,朝漠南行去。


    此時的秦軍意氣風發,人人歡天喜地,振奮不已,騎著駿馬,趕著牛羊,唱著得勝之歌,凱旋而歸。


    回到單於王庭,再通過千裏絕域,到達了漠南。


    一到漠南,秦軍銳士嚇了一大跳,因為漠南已經是人山人海了,到處都是趕來迎接秦軍銳士凱旋歸來的國人庶民。而且,這些國人庶民,個個激動難已,歡喜!莫銘。!


    匈奴為患上千年,攪得北疆不寧,擊破匈奴,安定北疆,是無數仁人誌士的夙願。如今,秦軍成功了,成功的擊破了匈奴,這消息傳來,誰能不激動呢?


    這一激動的直接後果就是,國人庶民不顧路途遙遠,從四麵八方趕來,要在第一時間迎接秦軍的歸來。


    要不是千裏絕域太過凶險的話,激動的國人庶民就要深入絕域,到漠北去迎接秦軍了。


    趕到漠南的國人庶民不下於三萬之眾,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了。因為大漠難走,能有如此多的國人庶民趕來,非常難得了。


    也由此可以證明,國人庶民是何等的激動。


    國人庶民帶著好吃好喝迎接秦軍,秦軍軍紀嚴明,並沒有接受。


    更有一奇的是,國人庶民對秦軍的擄獲特別感興趣,想要弄點回去收藏。如此一來凡秦軍繳獲的匈奴之物特別珍貴,哪怕是雞零狗碎之物也是被人瘋搶。


    秦軍此次北征,擄獲極為豐厚,不計其數的牛羊駿馬金銀珍寶。貴重之物都要上繳國府,即使如此,秦軍的收獲仍是不小,諸如匈奴的彎刀、弓箭、皮衣裘帽之類,不用上繳國府,算是銳士之物了,有收藏價值。就是這些東西在國人庶民眼裏,也是極為珍稀之物,足以收藏一輩子甚至可以傳給後人。


    越是朝南走,趕來的國人庶民越多,而且,無不是熱情萬分。


    到了朔方城,秦軍在這裏暫時休整。然後,李牧和尉繚一聲令下,秦軍就開拔,回到各自的駐地。


    李牧和尉繚率領嬴政、蒙恬、蒙毅、王賁和一眾將領,以及斬首二十級以上的銳士前去鹹陽接受秦異人的犒賞。


    秦軍此次北征,斬首極多,光是斬首二十級以上的銳士就足足有三千多人這隊伍依然浩大。他們是秦軍英雄中的英雄,勇士中的勇士,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得到熱情萬分的國人庶民的歡迎。


    當李牧他們回到關中時,又被嚇了一大跳,因為關中是人滿為患了。


    擊破匈奴,那是何等重大的事件,凡得到消息的人都想趕來迎接勇士,想一睹勇士真容,趕到關中的國人庶民不知幾多。鹹陽是不夠用了就借住在國人庶民家裏。最初,是鹹陽人滿為患後來就是整個關中人滿為患了。


    當一行人到達鹹陽時,秦異人率領群臣親自前來迎接,可把李牧和尉繚他們給激動得紅光滿麵。


    秦異人身為大秦的皇帝,就未有親自迎接有功之臣的事兒,就是上將軍王翦也沒有這份殊榮。如今,秦異人親自前來迎接,這足以令李牧和尉繚他們自豪一輩子了。


    擊破匈奴的意義太過重大,自此以後,大秦北疆安定,四境安寧,再無戰事,可以專注於治理,開創一個盛世。秦異人格外開恩,下旨慶賀七日。


    一統天下,也才慶賀三日,擊破匈奴慶賀七日,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慶賀結束,就是商議如何處置大漠之事。大漠與中原異,不能由秦朝直接治理,還是要讓大漠諸部來管理,這又要涉及到如何控製這些部落的問題。


    對於這種事兒,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令黃石公、李牧、尉繚他們好生為難,商議了數天,都沒有一個穩妥之策。


    最後,秦異人拍板,道:“大漠氣候寒冷,是苦寒之地,而且交通不便,由大秦派軍駐守不妥。朕決定,設立漠南漠北兩個都護府,隻需要派少量軍隊駐守,能有威懾之力便成。至於大漠諸部,就把他們肢解成三二十個勢均力敵的部落,大秦隻需要扶弱抑強,誰強就打擊誰,誰弱就扶助誰,讓他們保持均衡,大秦就能永遠控製大漠。”


    由秦軍駐守的話,苦寒隻是一個小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交通不便,後勤補給難以跟上,這將會成為秦朝的一個巨大的負擔。因而,采取“以夷製夷”之策就是必然了。隻要讓大漠諸部保持均衡,誰也奈何不了誰,秦朝就能控製大漠。


    至於如何令大漠諸部保持均勢,一個“扶弱抑強”之策就行了。


    扶弱抑強之策,是隋朝用來對突厥的奇計,硬是讓強橫的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分,為後來唐朝滅突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被秦異人用來對付大漠諸部,有奇效。


    自此以後,大秦四境安寧,鮮有戰事,秦異人把主要精力用在內政上,秦朝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富強,開創了一個盛世。


    五年後,嬴政成婚得子,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秦異人終於當上爺爺了。


    秦異人抱著小孫子,隻見這小子白白胖胖的,眨巴著一雙烏溜烏溜的眼睛打量著秦異人,並且衝他笑個不住,秦異人大為歡喜,笑道:“‘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你小子就叫扶蘇吧。”


    (全書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皇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秦皇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