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為陸九淵的接風洗塵宴會,讓茅庚見到了這位大宋知名的“心學”大師。
陸九淵的“心學”,說起來就是主觀唯心主義的那一套,當然,這是後世扣上的帽子。陸九淵的“發明本心”,無非是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有仁善之心,你隻要拂去塵埃,就能讓這一顆仁善的心不再蒙塵。換成另一種說法,便是你內心中天生就存在著“真善美”,你隻要潛心去發現,某一天你會突然之間頓悟,原來真善美就在自己的心中,恭喜你,到了這個境界,你便有了成為道德達人的潛質。
陸九淵的“心學”,與朱熹的理學,本來各有千秋,但陸九淵和朱熹卻之間卻發生了一場著名的學術論爭,這便是鼎鼎有名的鵝湖之會。
話說淳熙二年(1175年),應呂祖謙之邀,陸九淵、陸九齡來到信州鉛山鵝湖寺與朱熹相會,呂祖謙的本意,是希望彌合朱熹與陸九淵兄弟之間的分歧而“會歸於一”,但雙方進入角色之後,在學術上互不相讓,引發了一場長達十幾天的學術辯論,史稱“鵝湖之會”。
大體來說,朱陸之爭,既有本體論的問題,也有認識論的問題,還有方法論的問題。
按照後世的說法,兩人分歧的焦點集中在是否以心為宇宙本體。朱熹以心與理既有密切聯係,又有區別,理是本體,心不是本體,心是認識的主體;陸九淵則以心與理為一,心為宇宙本體,以心統貫主體與客體。
朱熹認為理是產生萬物的根源,心具眾理而應萬物,故主張即事窮理,通過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的積累,“格物致知”,最終達到豁然貫通,掌握天理;陸九淵則認為心涵萬物,心即眾理而成宇宙,故主張先立乎大,掌握宇宙最高法則,主張離事自悟,內求於心。
朱熹認為理在物(氣)中,一理散為萬殊,物物各具其理,而主張即事即物,窮究其理,注重講學讀書,泛觀博覽。陸九淵則認為理在吾心,吾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良知良心所固有,故主張發明本心,注重反身而求的“養心”,反對一味講學讀書,認為講學那樣隻能流於支離,隻有存心養心的內心自我悟求,才能見心明理,達於易簡。
對於朱陸之爭,茅庚的看法是,從道理上講應該是朱熹的理學更站得住腳一些,但從感情上,茅庚更加傾向於陸九淵這一邊。無他,這都是因為民國反思得出“理學害人”所致,而一句“存天理滅人欲”,就讓茅庚對朱熹反感之極。相反,“宇宙是吾心,吾心即宇宙”有著吞吐天地的豪氣,還有,“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這種話,大約也隻有陸九淵才敢說。在大宋的這兩個思想家中間,茅庚當然更願意與陸九淵合作。
第二天,捕鯨炮還無法試射,所以,連大炮的試射一起,都推到了第三天。
於是,第二天,茅庚作為主人,特意帶著陸九淵參觀了一圈。
陸九淵作為軍器少監,從此就是高雄都作院的直接主管,茅庚如今萬事小心,自然會有主動移交的覺悟。
火藥廠已經在生產提純的火藥。
大宋原本所用的硝所含雜質太多,與硫磺、木炭的配比也不是最佳配比,因而爆炸的威力大打折扣。
如今的硝都是經過雞蛋清和動物膠反複提純的,配比也更加科學,因此新生產的火藥威力比之昔日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參觀完製作地雷的工廠,陸九淵的心情開始雀躍起來。
“象山先生,你怎麽看?”,一看陸九淵麵露喜色,茅庚也不忘要讓他發表一下看法。
“同甫兄在信中極力褒揚,茅特首果然沒讓陸某失望!陸某算是來對了。不過,好像改進火藥和發明地雷還不足以體現茅特首的才智,明日待陸某一睹大炮的威力之後,陸某才能發表完整的看法。”
好嘛!陸九淵說話其實還是很中聽的。茅庚覺得,陸九淵這番話已經是了不得的表揚了,心裏一時很是受用。
下午的時候,茅庚又領著陸九淵去看了除軍器製作的其他工廠,陸九淵越看越是高興。到得最後,陸九淵便覺得有必要問茅庚一個問題:
“茅特首,關於收複故土,北定中原,你怎麽看?”
“象山先生若是肯在高雄這裏陪我三年時間,我想,三年之後,便可北定中原。”
按照陸九淵的追求,必定有此一問,茅庚一點也不奇怪。茅庚覺得如果一切順利,再過一年左右時間,就能讓大宋確立軍事優勢,不過就算是在這個時代,戰爭一樣也是綜合實力的比拚,茅庚覺得穩妥起見,經過三年的工業化發展,才能確立橫掃金兵的全麵優勢。
“茅特首抬舉陸某了,其實用不著陸某在這裏,三年之後,也可一戰而定中原。陸某何德何能,讓茅特首如此抬舉!”
茅根肅然道:
“象山先生昔日在國子監講學,有一段話在下是記得清楚的――‘聖人重中國,賤夷狄,非私中國也。中國得天地中和之氣,故禮義之所在。貴中國者,非貴中國也,貴禮義也。’,先生講得精辟,在下佩服之至。”
這個佩服不是恭維,那是茅庚發自內心的佩服。茅庚覺得,陸九淵的這一段話,完全可以翻譯為幾個版本。
翻譯成後世美帝的版本,那就是咱中國的“仁義禮智信”是普天之下的普世價值,所以中國高人一等。凡是擁護或者向往中國的,可作盟友,或者可資合作。至於反對中國的,就是背離普世價值,屬於恐怖主義、邪惡軸心。
翻譯成天朝二十一世紀的版本,那就是咱中國是“三個代表”的典範: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代表最先進的文化,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因此隻有咱中國才有“代天巡狩,吊民伐罪”的無上權威。
當然,至少與台灣這裏的原始部落相比,大宋的確稱得上是先進文明的代表。大宋帶領原始部落走向先進文明,這是陸九淵的邏輯,也是無上正確的邏輯。
更令茅庚佩服的是,陸九淵是這個年代最出色的演說家,沒有之一。
陸九淵的演說,據稱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甚至連販夫走卒也樂於現場聽其演講。他的講座,往往盛況空前,聽眾動輒以數百人計。由於聽眾太多,常常隻能選在各地佛寺名刹講學,因為隻有那裏的場地才能容得下許多聽眾。
有一段記載便是描述陸九淵講學的:
“每旦,精舍鳴鼓,則乘山轎至。會揖升講坐,容色粹然,精神炯然。學者又以一小牌書姓名年甲,以序揭之,觀此以坐。少亦不下數十百,齊肅無嘩。首誨以收斂精神,涵養德性,虛心聽講。諸生皆首拱聽。非徒講經,每啟發人之本心也。間舉經語為證,音吐清鄉,聽者無不感動興起。”
這樣的一位大師級人物,除了天生是一個思想家,還天生是一個教育家,而有時候,他也堪稱是一個詭辯家。
“象山先生,對高雄特區,你怎麽看?”
“甚好,正如同甫兄所說,這裏是大宋的希望所在。”
茅庚當然不僅僅是想聽陸九淵這一句話,茅庚搖搖頭,輕歎一聲:
“象山先生,在下卻感覺這裏有一個莫大的缺憾。”
“哦,甚麽缺憾?”
“象山先生不覺得這裏少了一所書院嗎!在下想在這裏辦一所書院,最好日後能能趕上國子監那樣的規模,你怎麽看?”
陸九淵的“心學”,說起來就是主觀唯心主義的那一套,當然,這是後世扣上的帽子。陸九淵的“發明本心”,無非是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有仁善之心,你隻要拂去塵埃,就能讓這一顆仁善的心不再蒙塵。換成另一種說法,便是你內心中天生就存在著“真善美”,你隻要潛心去發現,某一天你會突然之間頓悟,原來真善美就在自己的心中,恭喜你,到了這個境界,你便有了成為道德達人的潛質。
陸九淵的“心學”,與朱熹的理學,本來各有千秋,但陸九淵和朱熹卻之間卻發生了一場著名的學術論爭,這便是鼎鼎有名的鵝湖之會。
話說淳熙二年(1175年),應呂祖謙之邀,陸九淵、陸九齡來到信州鉛山鵝湖寺與朱熹相會,呂祖謙的本意,是希望彌合朱熹與陸九淵兄弟之間的分歧而“會歸於一”,但雙方進入角色之後,在學術上互不相讓,引發了一場長達十幾天的學術辯論,史稱“鵝湖之會”。
大體來說,朱陸之爭,既有本體論的問題,也有認識論的問題,還有方法論的問題。
按照後世的說法,兩人分歧的焦點集中在是否以心為宇宙本體。朱熹以心與理既有密切聯係,又有區別,理是本體,心不是本體,心是認識的主體;陸九淵則以心與理為一,心為宇宙本體,以心統貫主體與客體。
朱熹認為理是產生萬物的根源,心具眾理而應萬物,故主張即事窮理,通過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的積累,“格物致知”,最終達到豁然貫通,掌握天理;陸九淵則認為心涵萬物,心即眾理而成宇宙,故主張先立乎大,掌握宇宙最高法則,主張離事自悟,內求於心。
朱熹認為理在物(氣)中,一理散為萬殊,物物各具其理,而主張即事即物,窮究其理,注重講學讀書,泛觀博覽。陸九淵則認為理在吾心,吾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良知良心所固有,故主張發明本心,注重反身而求的“養心”,反對一味講學讀書,認為講學那樣隻能流於支離,隻有存心養心的內心自我悟求,才能見心明理,達於易簡。
對於朱陸之爭,茅庚的看法是,從道理上講應該是朱熹的理學更站得住腳一些,但從感情上,茅庚更加傾向於陸九淵這一邊。無他,這都是因為民國反思得出“理學害人”所致,而一句“存天理滅人欲”,就讓茅庚對朱熹反感之極。相反,“宇宙是吾心,吾心即宇宙”有著吞吐天地的豪氣,還有,“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這種話,大約也隻有陸九淵才敢說。在大宋的這兩個思想家中間,茅庚當然更願意與陸九淵合作。
第二天,捕鯨炮還無法試射,所以,連大炮的試射一起,都推到了第三天。
於是,第二天,茅庚作為主人,特意帶著陸九淵參觀了一圈。
陸九淵作為軍器少監,從此就是高雄都作院的直接主管,茅庚如今萬事小心,自然會有主動移交的覺悟。
火藥廠已經在生產提純的火藥。
大宋原本所用的硝所含雜質太多,與硫磺、木炭的配比也不是最佳配比,因而爆炸的威力大打折扣。
如今的硝都是經過雞蛋清和動物膠反複提純的,配比也更加科學,因此新生產的火藥威力比之昔日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參觀完製作地雷的工廠,陸九淵的心情開始雀躍起來。
“象山先生,你怎麽看?”,一看陸九淵麵露喜色,茅庚也不忘要讓他發表一下看法。
“同甫兄在信中極力褒揚,茅特首果然沒讓陸某失望!陸某算是來對了。不過,好像改進火藥和發明地雷還不足以體現茅特首的才智,明日待陸某一睹大炮的威力之後,陸某才能發表完整的看法。”
好嘛!陸九淵說話其實還是很中聽的。茅庚覺得,陸九淵這番話已經是了不得的表揚了,心裏一時很是受用。
下午的時候,茅庚又領著陸九淵去看了除軍器製作的其他工廠,陸九淵越看越是高興。到得最後,陸九淵便覺得有必要問茅庚一個問題:
“茅特首,關於收複故土,北定中原,你怎麽看?”
“象山先生若是肯在高雄這裏陪我三年時間,我想,三年之後,便可北定中原。”
按照陸九淵的追求,必定有此一問,茅庚一點也不奇怪。茅庚覺得如果一切順利,再過一年左右時間,就能讓大宋確立軍事優勢,不過就算是在這個時代,戰爭一樣也是綜合實力的比拚,茅庚覺得穩妥起見,經過三年的工業化發展,才能確立橫掃金兵的全麵優勢。
“茅特首抬舉陸某了,其實用不著陸某在這裏,三年之後,也可一戰而定中原。陸某何德何能,讓茅特首如此抬舉!”
茅根肅然道:
“象山先生昔日在國子監講學,有一段話在下是記得清楚的――‘聖人重中國,賤夷狄,非私中國也。中國得天地中和之氣,故禮義之所在。貴中國者,非貴中國也,貴禮義也。’,先生講得精辟,在下佩服之至。”
這個佩服不是恭維,那是茅庚發自內心的佩服。茅庚覺得,陸九淵的這一段話,完全可以翻譯為幾個版本。
翻譯成後世美帝的版本,那就是咱中國的“仁義禮智信”是普天之下的普世價值,所以中國高人一等。凡是擁護或者向往中國的,可作盟友,或者可資合作。至於反對中國的,就是背離普世價值,屬於恐怖主義、邪惡軸心。
翻譯成天朝二十一世紀的版本,那就是咱中國是“三個代表”的典範: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代表最先進的文化,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因此隻有咱中國才有“代天巡狩,吊民伐罪”的無上權威。
當然,至少與台灣這裏的原始部落相比,大宋的確稱得上是先進文明的代表。大宋帶領原始部落走向先進文明,這是陸九淵的邏輯,也是無上正確的邏輯。
更令茅庚佩服的是,陸九淵是這個年代最出色的演說家,沒有之一。
陸九淵的演說,據稱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甚至連販夫走卒也樂於現場聽其演講。他的講座,往往盛況空前,聽眾動輒以數百人計。由於聽眾太多,常常隻能選在各地佛寺名刹講學,因為隻有那裏的場地才能容得下許多聽眾。
有一段記載便是描述陸九淵講學的:
“每旦,精舍鳴鼓,則乘山轎至。會揖升講坐,容色粹然,精神炯然。學者又以一小牌書姓名年甲,以序揭之,觀此以坐。少亦不下數十百,齊肅無嘩。首誨以收斂精神,涵養德性,虛心聽講。諸生皆首拱聽。非徒講經,每啟發人之本心也。間舉經語為證,音吐清鄉,聽者無不感動興起。”
這樣的一位大師級人物,除了天生是一個思想家,還天生是一個教育家,而有時候,他也堪稱是一個詭辯家。
“象山先生,對高雄特區,你怎麽看?”
“甚好,正如同甫兄所說,這裏是大宋的希望所在。”
茅庚當然不僅僅是想聽陸九淵這一句話,茅庚搖搖頭,輕歎一聲:
“象山先生,在下卻感覺這裏有一個莫大的缺憾。”
“哦,甚麽缺憾?”
“象山先生不覺得這裏少了一所書院嗎!在下想在這裏辦一所書院,最好日後能能趕上國子監那樣的規模,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