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帶湖別墅。


    年已五十的辛棄疾自從淳熙九年摘了烏紗帽,被一擼到底後,在這裏一住就是八年。


    八年了!花開花落,一轉眼又是初冬來臨了。


    兩年前,前輩好友韓元吉離世,讓辛棄疾倍覺英雄寂寞。當年選擇寓居上饒,多少也是衝著韓元吉在上饒寓居,這才決定寓居上饒的。辛棄疾的帶湖別墅和韓府隔著帶湖相望,兩人來往之密切,在詩詞應和上便可見一斑。


    最有名的一首是辛棄疾作於淳熙11年(1184)的《呂龍吟·甲辰歲壽南澗尚書》,是寫給韓元吉的壽詞,詞雲: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暴,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


    算平戎萬裏,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況有文章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韓元吉出自程頤一門,是程頤弟子尹焊的學生,官至吏部尚書。呂祖謙是他的女婿,陸遊與他相交莫逆,朱熹與他同是程門弟子,但在韓元吉最後的歲月裏,最重要的後輩知己便是辛棄疾了。


    可惜,韓元吉過世了!


    去年暮秋的時候,陳亮來了,又走了,現在陳亮遠在占城,據說在那裏,陳亮幾乎成了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且名動安南和真蠟,也算是一展雄才了吧!可惜老友相隔萬裏,隻能徒憶對酒當歌之時。


    至於陳亮來信邀請去往台灣,辛棄疾已非昔日隻身奉表南歸的少年了,雖然不無衝動,但終究隻能長歎一回,不可能像陳亮一樣萬事無牽掛,隻身渡海而去。


    官家沒有北伐而是先取了台灣,這步棋一開始讓人看不明白,但現在看來這步棋走下來,堪稱是大有收獲。在辛棄疾看來,金礦倒在其次,最值得慶賀的是弄到了新的糧種——紅薯,紅薯年產三千斤,有了這個高產的紅薯,料來大宋百姓從此再無饑饉矣!


    而後,又有台灣產的玻璃鏡在上饒流行起來,如今在辛棄疾家中,就有好多麵玻璃鏡。而且,辛棄疾也有了將窗紙一概換成玻璃的打算。至於肥皂和火柴,在辛府上已經屬於正常用度範圍之列。


    日子就是這麽平淡地一日挨著一日過去,應和,郊遊,伴隨著田園生活,日複一日,眼看著秋葉凋零,又一個冬季到了。


    更能消幾番風雨!縱然仍是雄心萬丈,也禁不住年複一年的雨打風吹,如今白發已生,歲月真是一把殺豬刀啊!辛棄疾在心中如此感慨道。


    辛棄疾不禁吟出了聲: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想當年馳騁沙場,縱橫捭闔,可惜如今隻能困在帶湖,“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唉!


    這一天的辛棄疾有點神思恍惚。


    正當辛棄疾心有所思,眼看就會有一首新詞問世的時候,聖旨到了。


    接了聖旨還不算,除了聖旨之外,還有一份長長的附件,是論證永平采礦煉銅的。“五礦發展控股公司”這個名頭有點怪怪的,不過聯想到“華西營建公司”、“台宋海貿公司”,都有個“公司”字眼,好像很時髦的樣子,不過,果真能挖出來天文數字的銅礦嗎?


    接了聖旨又看了附件之後,辛棄疾有些猶疑,恰好辛棄疾與本地專業人士有所交往,當然要聽聽專業人士的意見。


    辛棄疾在上饒,所交往的就有坑冶司幹官李子永和提點坑冶鑄錢公事李正之,這兩個人對於永平銅礦當然是再也了解不過,且聽他們兩人如何講,再作區處不遲。


    第二天,李子永和李正之都應邀來到了辛府。


    麵對辛棄疾的問題,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相信永平一年能產一千萬斤銅料。


    “辛先生,鉛山場產銅最多的一年,就是乾道二年,產銅也不過九十六萬斤,這些年每況愈下,銅礦開采殆盡,再往下開采,為岩石所阻,既耗民力,又所出有限,在下擔心此事懸呐!”


    李子永在坑冶官任上一幹就是近三十年,對鉛山場產銅自然是心中有數,要說地底下還有采不完的銅礦,他哪能輕易就信,而且鉛山采銅,向來為岩石所阻,就算能在岩石縫中往下挖,那也是千難萬難,一年產出一百萬斤已經是十分了不得了,至於要產出一千萬斤,做夢吧!


    李正之也附和:


    “那一年能產出九十六萬斤銅料,那也是動員了好幾萬人,沒有十萬,七八萬人是有的,這麽多人日夜開鑿,冶煉,運輸,這才煉出來的。兩萬人一年要產銅七百萬斤以上,隻怕是癡人說夢。”


    兩李不看好,讓辛棄疾有點灰心,但辛棄疾可不是一個輕易就放棄的人,他在等陸九淵信上說的人到來。這封信是欽差頒完聖旨後傳遞的,它的傳遞級別真高。


    第三天,傅子雲、扶歸和袁甫到了。


    這一行人為辛棄疾帶來了特別的禮物:紅薯和紅薯粉,還有一塊鋅金屬。


    傅子雲施禮道:


    “恩師聽說稼軒大人留心農事,特地讓小生帶來了一點特區特產,這是紅薯,這是紅薯所製的紅薯粉,過幾天還有紅薯種運過來。”


    “如此多謝了!”


    “這是茅先生讓小生帶來的,是一塊鋅。”


    傅子雲接著遞過來一塊灰白色有著金屬光澤的物事,辛棄疾接過,隻覺得沉甸甸的,像鉛又不是鉛,比鉛輕點,又比鉛要硬。


    “此物怎講?xin?”


    傅子雲當下解釋道:


    “它的名稱,叫做‘鋅’,金字旁,右邊做一個辛大人的‘辛’字,是金屬鋅。茅先生說,這個鋅可神奇了,也許這個神奇的鋅注定和辛大人有緣,因而恩師和茅先生都想到一起去了,說隻有辛大人,才能當得五礦公司總裁,方能順利煉銅冶鋅。如今看來,連官家也看好辛大人。我們三人感佩辛大人風範,願意追隨辛大人鞍前馬後,在辛大人麾下成就一番功業。”


    辛棄疾一下子收到兩樣從未見過的禮物,一時好奇心起,先是嚐了嚐紅薯,咬一口,覺得入口爽脆,味道甘甜,連說好吃。


    接著便問鋅有何妙處,傅子雲便掏出一枚熱鍍鋅的鐵片來,告知說隻要是鐵件上浸鍍上一層鋅,這個鐵件就不會生鏽了。


    辛棄疾一聽,果然神奇。


    而且,傅子雲還說了,鉛山那裏就有鋅礦,至於冶煉,扶歸就深通煉鋅之術,此次特地讓扶歸來此,便是助辛棄疾煉鋅的。


    辛棄疾心說,看來就衝這個奇妙的鋅,就值得試試。他們故意將這個金屬取名叫做“鋅”,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忽又想到二李所說采礦的艱難,便道:


    “昔年我也去過鉛山積翠岩,那裏下有貌平坑,石窟中有膽泉流出,也有人開坑采銅。不過那裏岩石層層疊疊,開鑿殊為不易,我看小茅先生寫的報告說能用火藥炸開岩石,果真能行嗎?”


    上饒和鉛山近在咫尺,辛棄疾就常去鵝湖寺,永平周邊的山水常有辛棄疾的足跡,包括產銅的山脈。正是親眼所見采礦艱難,辛棄疾才有此一說。


    “不錯,我們在高雄,采石燒製水泥,便是用的這火藥開采之法,任是多堅硬的岩石,也能以此法開采。茅先生說了,永平這裏的岩石下儲藏著天量的銅礦,隻有采用火藥爆破之法開采,方能奏效,茅先生又說,辛大人極善帶兵,隻須兩萬廂軍,便能勝過十萬坑冶民眾。”


    “哦。”,火藥真行的話,那就好!辛棄疾心道,這次官家能用自己,大約是看中了自己帶過兵,又有民政經驗。而像陳亮那樣主持一個像“華西營建公司”那樣的公司,自己倒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話說種田種久了,想出山為國做點事的想法就日趨一日變得強烈起來。


    “茅先生說了,就算一人一天能煉出一斤銅,就是兩萬斤銅,以辛大人之大才,必然不在話下。”


    “哈哈,看來我不做這個五礦總裁,就既對不起陸九淵,也對不起茅庚囉?!”


    扶歸點點頭,繼續將茅庚交代的話說下去:


    “茅先生說了,永平這個礦很重要,將來的銅料靠它,煉鋅也靠它,隻要有了足夠的銅和鋅,大宋就能壓倒金國,讓金國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到大宋來,我大宋便能不斷富國強兵,最後完成辛大人之宏願,北伐,一雪靖康之恥,恢複大宋河山!”


    這話一下子說到了辛棄疾心坎上了,辛棄疾當時就心中一陣激蕩,差一點又要祭出一片詞章什麽的,以一敘心中塊壘。


    不過,麵對的是三個小子,以後還會是自己的手下一兵,辛棄疾心念一轉,嗬嗬笑道:


    “陸九淵和茅庚既然做好了套,苦心孤詣,都將這個金屬叫做‘鋅’了,我再要推三阻四,就顯得辜負他們兩人心意了。此外你們三人之中,兩個是陸九淵的門下,一個是茅庚的門下,你們師尊既然派了你們來,我就更不能推辭了。好!我就答應你們,試試看。但願不負所托。”


    三人鼓掌。


    (第二卷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新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哨本無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哨本無路並收藏大宋新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