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對著新的特區證券所,是特地起了個吉利字號的“紅牛”茶館,茶館裏,潘聲遠、曾楷、花千、呂文介、萬友弘幾個人正在議論。
如今股票這幾天看漲,也不用時時盯著,這幾個人心情輕鬆,就在這茶館海闊天空地開聊:
“你說怎地報紙上忽然就不爭論甚麽是真儒學甚麽是假儒學了?
花千放下手中的《特區新報》,說道:
“潘兄,那等之乎者也的爭論,實在無趣得很。要我說,哈唐國講‘真善美強’,我看這個‘強’字就很不錯,在下十分讚同,有道是,不施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你跟金兵講仁義,好使嗎!我大宋別的都好,就是在‘強’字上麵差了些,否則也不會有那靖康之恥了。非說人家那‘真善美強’是偽儒學,與聖人經義不符,我看不符就不符,總比受那金兵的鳥氣要強。”
話說這一段大宋版的真理標準爭鳴,已經持續了好些天了,引發這場爭論自然是因為老丘拋出的“真善美強”說,還有什麽“仁義禮智,真信美強”的新儒學論調,立時便被朱熹一門指斥為偽儒學,一時間《特區新報》為此展開了大爭鳴,好不熱鬧。
曾楷對花千這段話相當認同,於是助拳道:
“還是陳亮說得好,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隻有強,才能成功,才能濟事,儒生皆曰要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你不強,憑甚麽平天下!”
曾楷隨口就拋出了陳亮的說法,這差不多是大宋版的黑貓白貓論吧,反正陳亮就是這麽講的。
對此,潘聲遠和萬友弘、呂文介三個卻是不以為然,聖人經義豈容篡改,三人活了幾十年,已經習慣了正統的聖人之學,哈唐國那幫人很明顯是牽強附會,將聖人的學說歪曲了。
五個人正爭論呢,羅兼到了。
“我說潘兄,在議論甚麽呢?”
“嗬嗬,我們閑極無聊,再說前些日真偽儒學之爭呢。正好,你消息靈通,為何還沒爭出個所以然來,忽然就偃旗息鼓了呢?“
羅兼笑道:
“原來卻是為這事啊,這事嘛,原因其實簡單至極,朱熹前兩天不是做了格物院長嗎,他那些弟子也全在格物院任職,我跟你們說,格物院那可不是好玩的,嘿嘿,朱熹大人正在格物,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研究科學,科學嘛,研究起來一點都不比聖人之學容易,朱熹大人和他的弟子如今的精力都在研究科學上,還哪有心思爭那真偽儒學之事!”
曾楷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嗬嗬一笑道:
“那是,那是,據說茅特首研究那蒸汽輪機就費了不少心血,科學那玩意,太費腦子了,人家發明出來了,我們這等愚鈍之人看了也想不明白究竟是甚麽道理,朱熹大人縱然也是非凡之人,但術業有專攻,隻怕碰上科學,也不大靈光了。”
“你們知道嗎,哈唐海歸那個女子還給朱熹一門上課呢,人家一個女子,學識都比朱門一幫驕傲的學子強,是不忍孰不可忍,人家朱門弟子發了狠,估計做夢都在想格物之學,哦,做夢都在琢磨科學,哈哈!”
朱熹一門人到了格物院,這幫人完全是外行,就這樣參加項目研究當然不行,怎麽也得灌輸一點基礎理論吧,結果就有穿越者輪流講授理論課的安排。每天晚上講兩節課,照說朱熹一把年紀了,卻還是跟弟子們一起上課,實在是不容易。人一上了年紀,學習能力便大打折扣,但或許朱熹天生就智力超群,據說學習起科學來,竟然不輸他那些弟子。
既然羅兼來了,他就成了中心人物,在萬友弘的慫恿下,羅兼拿起《特區新報》,開始解讀:
“報載,葉適去了臨安,前日又再度來到特區,此行負有鑄造新幣的使命,幾位兄台,看來不久之後,整個大宋都將用上錚亮的銀幣和鍍鋅鐵錢了。”
“又報載,近幾月海上時有海盜劫財害命,疑是巨寇沈師所為,鑒於呂宋那麵窩藏巨寇沈師,我大宋天兵已派兵前往搜捕,諸位,這下明白前些時軍中為何備戰繁忙了吧。據我估計,以我大宋天兵霹靂炸彈之神威,踏平呂宋隻是旬日之間。”
“羅先生,我聽說那呂宋土壤肥沃,更勝台灣,我大宋擒住沈師,幹脆便將那呂宋占了,羅先生,你說是也不是?”呂文介這段時間一直在特區這邊大搞種植,動員福建家鄉宗族的一票人來到特區之後,就合夥種了兩百多畝紅薯和甘蔗,紅薯大獲豐收,甘蔗也長勢極好,這人嚐到了大規模種植的甜頭,因此對土地有一種偏執的喜愛,羅兼讀報既然讀到呂宋,呂文介心道,或許將來家族開枝散葉,家族子弟去往呂宋種植香蕉甘蔗什麽的,那豈不是很好!其實台灣這裏的土地就足夠移民開發好多年了,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像後世普大總統聲言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一樣,大宋的農民也不嫌土地多。
“不錯,那些土地讓那些蒙昧的土著占著,委實是極大的浪費,據我估計,或許明年春天,呂兄就可以上呂宋島圈上一兩塊地盤了,想種什麽酒種什麽好了。”
“不知道種植吉貝行不行,哦,就是那新派名字叫棉花的物事。”
“種棉花是不錯,不過呂兄,我得提醒一句,就氣候而言呂宋那裏種甘蔗才是最為合適的。”
特區這邊大批收購棉花,雖然暫時主要來源還是買那印度的棉花,不過大宋這一年來種植棉花的麵積也大幅提升,這有賴於臨安《新報》大做廣告以及特區敞開收購。
《特區新報》因勢利導,通過撰文和收購廣告鼓勵來台的大宋農民大種甘蔗水稻,插播紅薯,因地製宜才是科學的種田之道。
花千立即將進兵呂宋跟股票行情聯係起來,笑道:
“這下,股票又得漲一成以上吧。”
一看花千那財迷樣子,眾人都大笑起來。
“接著說,接下來這半版都是說及克拉地峽的,嗬嗬,諸位,我可以肯定,圍繞克拉地峽修路之事,又將印發一場辯論。”羅兼繼續,你別說,羅兼做這讀報解讀人,還挺盡職的。
“哦。”很明顯曾楷又來了興趣,心道這下又有熱鬧看了。
“你們看,修築橫貫克拉地峽的一條通馬車的陸上通道,就有讚成的,也有反對的,讚成者說有利於東西方貿易,反對者則指斥勞民傷財,修成之後效果有限。再看這下麵,最有趣的爭議,是關於‘車同軌’這個說法的,有人說,哦,主要是哈唐海歸,說秦朝頒布‘車同軌’法令,那是因為秦朝實行的乃是路軌交通,反對者聲稱這完全是牽強附會,還引用朱熹的話來論說此事,朱熹的說法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秦朝有路軌交通。”
“羅大記者,請教,那路軌交通是怎麽回事?”
“這個我也不太明白。”羅兼還真沒見過路軌交通是什麽模樣,隻是道聽途說,羅兼也就是模模糊糊知道個大概意思。
“羅大記者,關於這爭議,又有何內幕?”
“這個麽,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應該是克拉地峽修路籌錢之事引發。關於這個克拉地峽修路,據說陳亮籌了一部分修路銀兩,但修路標準有高有低,若修的是那路軌,費錢便多,缺口不是一點半點,據說吳曦吳家倒是願意參股修路,還需另行籌錢。”
說到這裏。羅兼頓了一頓,猶豫了一下,才接著說:
“你們知道嗎?自從朱熹當了這格物院長,最發愁的如何能籌集到更多的錢用來格物,朱熹大約是最不願意看到拿錢去修那克拉地峽通道了,嗬嗬,據可靠消息,老先生恨不能全大宋所有的錢都用到他那格物院才好。”
茅庚給格物院撥的錢有限,資金不足,項目就進展不快,朱熹指望兩三年就造出鐵甲戰車,貌似籌措資金已經成為朱熹的頭等大事。羅兼由此推測,朱熹反對克拉通道采用路軌方式,這是在爭資源呢。
如今股票這幾天看漲,也不用時時盯著,這幾個人心情輕鬆,就在這茶館海闊天空地開聊:
“你說怎地報紙上忽然就不爭論甚麽是真儒學甚麽是假儒學了?
花千放下手中的《特區新報》,說道:
“潘兄,那等之乎者也的爭論,實在無趣得很。要我說,哈唐國講‘真善美強’,我看這個‘強’字就很不錯,在下十分讚同,有道是,不施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你跟金兵講仁義,好使嗎!我大宋別的都好,就是在‘強’字上麵差了些,否則也不會有那靖康之恥了。非說人家那‘真善美強’是偽儒學,與聖人經義不符,我看不符就不符,總比受那金兵的鳥氣要強。”
話說這一段大宋版的真理標準爭鳴,已經持續了好些天了,引發這場爭論自然是因為老丘拋出的“真善美強”說,還有什麽“仁義禮智,真信美強”的新儒學論調,立時便被朱熹一門指斥為偽儒學,一時間《特區新報》為此展開了大爭鳴,好不熱鬧。
曾楷對花千這段話相當認同,於是助拳道:
“還是陳亮說得好,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隻有強,才能成功,才能濟事,儒生皆曰要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你不強,憑甚麽平天下!”
曾楷隨口就拋出了陳亮的說法,這差不多是大宋版的黑貓白貓論吧,反正陳亮就是這麽講的。
對此,潘聲遠和萬友弘、呂文介三個卻是不以為然,聖人經義豈容篡改,三人活了幾十年,已經習慣了正統的聖人之學,哈唐國那幫人很明顯是牽強附會,將聖人的學說歪曲了。
五個人正爭論呢,羅兼到了。
“我說潘兄,在議論甚麽呢?”
“嗬嗬,我們閑極無聊,再說前些日真偽儒學之爭呢。正好,你消息靈通,為何還沒爭出個所以然來,忽然就偃旗息鼓了呢?“
羅兼笑道:
“原來卻是為這事啊,這事嘛,原因其實簡單至極,朱熹前兩天不是做了格物院長嗎,他那些弟子也全在格物院任職,我跟你們說,格物院那可不是好玩的,嘿嘿,朱熹大人正在格物,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研究科學,科學嘛,研究起來一點都不比聖人之學容易,朱熹大人和他的弟子如今的精力都在研究科學上,還哪有心思爭那真偽儒學之事!”
曾楷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嗬嗬一笑道:
“那是,那是,據說茅特首研究那蒸汽輪機就費了不少心血,科學那玩意,太費腦子了,人家發明出來了,我們這等愚鈍之人看了也想不明白究竟是甚麽道理,朱熹大人縱然也是非凡之人,但術業有專攻,隻怕碰上科學,也不大靈光了。”
“你們知道嗎,哈唐海歸那個女子還給朱熹一門上課呢,人家一個女子,學識都比朱門一幫驕傲的學子強,是不忍孰不可忍,人家朱門弟子發了狠,估計做夢都在想格物之學,哦,做夢都在琢磨科學,哈哈!”
朱熹一門人到了格物院,這幫人完全是外行,就這樣參加項目研究當然不行,怎麽也得灌輸一點基礎理論吧,結果就有穿越者輪流講授理論課的安排。每天晚上講兩節課,照說朱熹一把年紀了,卻還是跟弟子們一起上課,實在是不容易。人一上了年紀,學習能力便大打折扣,但或許朱熹天生就智力超群,據說學習起科學來,竟然不輸他那些弟子。
既然羅兼來了,他就成了中心人物,在萬友弘的慫恿下,羅兼拿起《特區新報》,開始解讀:
“報載,葉適去了臨安,前日又再度來到特區,此行負有鑄造新幣的使命,幾位兄台,看來不久之後,整個大宋都將用上錚亮的銀幣和鍍鋅鐵錢了。”
“又報載,近幾月海上時有海盜劫財害命,疑是巨寇沈師所為,鑒於呂宋那麵窩藏巨寇沈師,我大宋天兵已派兵前往搜捕,諸位,這下明白前些時軍中為何備戰繁忙了吧。據我估計,以我大宋天兵霹靂炸彈之神威,踏平呂宋隻是旬日之間。”
“羅先生,我聽說那呂宋土壤肥沃,更勝台灣,我大宋擒住沈師,幹脆便將那呂宋占了,羅先生,你說是也不是?”呂文介這段時間一直在特區這邊大搞種植,動員福建家鄉宗族的一票人來到特區之後,就合夥種了兩百多畝紅薯和甘蔗,紅薯大獲豐收,甘蔗也長勢極好,這人嚐到了大規模種植的甜頭,因此對土地有一種偏執的喜愛,羅兼讀報既然讀到呂宋,呂文介心道,或許將來家族開枝散葉,家族子弟去往呂宋種植香蕉甘蔗什麽的,那豈不是很好!其實台灣這裏的土地就足夠移民開發好多年了,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像後世普大總統聲言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一樣,大宋的農民也不嫌土地多。
“不錯,那些土地讓那些蒙昧的土著占著,委實是極大的浪費,據我估計,或許明年春天,呂兄就可以上呂宋島圈上一兩塊地盤了,想種什麽酒種什麽好了。”
“不知道種植吉貝行不行,哦,就是那新派名字叫棉花的物事。”
“種棉花是不錯,不過呂兄,我得提醒一句,就氣候而言呂宋那裏種甘蔗才是最為合適的。”
特區這邊大批收購棉花,雖然暫時主要來源還是買那印度的棉花,不過大宋這一年來種植棉花的麵積也大幅提升,這有賴於臨安《新報》大做廣告以及特區敞開收購。
《特區新報》因勢利導,通過撰文和收購廣告鼓勵來台的大宋農民大種甘蔗水稻,插播紅薯,因地製宜才是科學的種田之道。
花千立即將進兵呂宋跟股票行情聯係起來,笑道:
“這下,股票又得漲一成以上吧。”
一看花千那財迷樣子,眾人都大笑起來。
“接著說,接下來這半版都是說及克拉地峽的,嗬嗬,諸位,我可以肯定,圍繞克拉地峽修路之事,又將印發一場辯論。”羅兼繼續,你別說,羅兼做這讀報解讀人,還挺盡職的。
“哦。”很明顯曾楷又來了興趣,心道這下又有熱鬧看了。
“你們看,修築橫貫克拉地峽的一條通馬車的陸上通道,就有讚成的,也有反對的,讚成者說有利於東西方貿易,反對者則指斥勞民傷財,修成之後效果有限。再看這下麵,最有趣的爭議,是關於‘車同軌’這個說法的,有人說,哦,主要是哈唐海歸,說秦朝頒布‘車同軌’法令,那是因為秦朝實行的乃是路軌交通,反對者聲稱這完全是牽強附會,還引用朱熹的話來論說此事,朱熹的說法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秦朝有路軌交通。”
“羅大記者,請教,那路軌交通是怎麽回事?”
“這個我也不太明白。”羅兼還真沒見過路軌交通是什麽模樣,隻是道聽途說,羅兼也就是模模糊糊知道個大概意思。
“羅大記者,關於這爭議,又有何內幕?”
“這個麽,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應該是克拉地峽修路籌錢之事引發。關於這個克拉地峽修路,據說陳亮籌了一部分修路銀兩,但修路標準有高有低,若修的是那路軌,費錢便多,缺口不是一點半點,據說吳曦吳家倒是願意參股修路,還需另行籌錢。”
說到這裏。羅兼頓了一頓,猶豫了一下,才接著說:
“你們知道嗎?自從朱熹當了這格物院長,最發愁的如何能籌集到更多的錢用來格物,朱熹大約是最不願意看到拿錢去修那克拉地峽通道了,嗬嗬,據可靠消息,老先生恨不能全大宋所有的錢都用到他那格物院才好。”
茅庚給格物院撥的錢有限,資金不足,項目就進展不快,朱熹指望兩三年就造出鐵甲戰車,貌似籌措資金已經成為朱熹的頭等大事。羅兼由此推測,朱熹反對克拉通道采用路軌方式,這是在爭資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