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令蒙特機場上的航空聯隊早日形成戰鬥力,蒙特針對目前的情況製定了一係列的訓練計劃。
首先是航空地勤人員的訓練,這些人都是從那800名工兵中挑選出來的,其中兩百人是在瓜島登陸作戰之初便隨軍而來的地勤人員老兵,蒙特又再從工兵中篩選了200人補充到地勤人員中去,以老帶新。
然後蒙特又對剛組建的第11航空聯隊進行了整編,從組成一個轟炸機中隊(包括b-25中型轟炸機24架)中隊長是保羅蒂貝茨上尉;一個戰鬥機中隊(包括p-40b戰鬥機16架)中隊長是約翰米歇爾上尉;一個魚雷轟炸兩用機中隊(包括b-17重型轟炸機16架,“複仇者”轟炸機12架)中隊長是唐梅爾文上尉;一個聯隊直屬戰鬥機分隊(包括p-38“閃電”式戰鬥機8架)分隊長瑞卡龐中尉。
這支倉促間組建的航空聯隊,在日後的戰鬥中發揮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所有從這裏幸存下來,又走向世界各大戰場的飛行員,日後都成了獨當一麵的能手,其中的佼佼者更是長期雄踞美軍二戰飛行員各大排行榜。
這是此時立心提升航空聯隊戰鬥力的蒙特始料不及的。
更由於瓜島戰場的特殊性和戰役時間的持續性,戰區司令尼米茲上將和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中將都先後發來了“獨立指揮,自主戰鬥,協同海陸部隊作戰,優先保障飛機補給。”
的命令指示。
直到二戰後軍事曆史學家在探究美軍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支獨立實戰的空軍時,都一致默認蒙特指揮的瓜島方向的航空聯隊是空軍的先驅。
(二戰時的美軍還沒有獨立的空軍,都是以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的形式出現。
)相對於航空母艦的大機群作戰模式,蒙特因地製宜,向蒙特機場的航空聯隊著重強調小分隊作戰模式。
這主要是蒙特認識到聯隊以後的出戰任務,將會以為陸軍提供協防,為海軍提供空中掩護和火力支持,並有可能在不同方向上同時出現戰鬥任務。
小分隊獨立作戰就將會成為主要的出戰模式。
針對這一情況,蒙特要求所有的小分隊長都必須具有空中指揮作戰的能力,每一個飛行員及其機組人員都必須能具備單機出獨活的能力。
這種小分隊單機支援作戰的模式,在兩個月後,新一代單機雷達在轟炸機上推廣普及後,其優勢便凸現了出來。
(話說回來,新一代的雷達之所以可以製造出來,與蒙特創建由哈裏森打理的公司一舉研製出新一代的電子管和新一代的多用途塑料等等新產品材料有密切關係。
地球就是這樣的少。
)由於缺少偵察用的“無畏”式轟炸機,蒙特隻得把p-40b戰鬥機中隊分成三個小分隊,輪流升空在瓜島附近海域警戒飛行,擔任偵察任務。
這一個星期來,登陸的美軍不斷修築鞏固陣地,以防日軍的反撲。
而為了奪回瓜島,日本的東條英機首相命令海軍將瓜島地麵作戰的指揮權移交給日本駐守拉包爾基地的陸軍第17軍。
日本陸軍荒唐地以為美軍在瓜島上的是一支毫無戰鬥力的部隊。
日本陸軍第17軍軍長百武晴吉中將認為,在瓜島登陸的美軍不過2000人,而自己隻要派出1000人就足可以對付毫無戰鬥力可言的美軍了。
這個狂妄自大的將軍怎麽也沒想到,登陸瓜島的美軍是一支裝備了各式重武器,共擁有smenhu萬人的大部隊。
8月18日夜晚,日軍派出了一支先遣隊,搭乘6艘驅逐艦在瓜島東北側大午岬登陸。
這是日本大本營的直屬部隊一木支隊,人數近1000人。
領隊的是一木大佐,此人是屠殺中國人民的劊子手,中國“七七事變”時,他充任日軍牟田口聯隊第3大隊大隊長,在盧溝橋就是他率領部隊向宛平縣城發起首次進攻。
狂妄的一木大佐在瓜島大午岬登陸後,不等後續兵力登陸到來,就貿然在20日夜率部向蒙特機場東部發起了進攻。
此時蒙特正在機場內的掩體防禦工事裏給飛行員上飛行戰術課,戰鬥的警號聲忽然在黑夜裏響起,槍炮聲此起彼伏,震人心弦。
蒙特立即下令解散飛行員,自己奔向機場指揮塔樓。
登上機場指揮塔後,蒙特立即用軍用望遠鏡對發生戰鬥的方向進行觀察。
機場的東北側是瓜島上的特納魯河口入海的的位置,此時日本一木支隊的第一批500名士兵正向駐守在那裏的美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美軍依托防禦工事進行了堅決的抗擊。
由於戰鬥離機場近在咫尺,迫擊炮、機槍和自動步槍以及日軍刺耳的狂叫聲,不斷傳入蒙特的耳中。
潮水一般湧來的日軍士兵被美軍密集的火力打得人仰馬翻,日軍在美軍陣地前留下一大堆屍體之後敗退了下去。
“米歇爾上尉,立即同你的僚機一起,起飛兩架p-40b戰鬥機,前往協助陸戰隊作戰。”
不知道敵人還有多少兵力,蒙特馬上向戰鬥機中隊長米歇爾上尉下達了緊急升空命令,“記住先在敵人的頭上扔照明彈,再用飛機機槍掃射。”
雖然這幾天來聯隊才搞了兩次夜訓,但蒙特認為戰場才是最好的訓練場,現在正是實戰練兵的時候。
“梅爾文上尉,請你率領“複仇者”轟炸機第一分隊的六架飛機立即升空,向大午岬和隆加岬對開海麵進行搜索,一但發行日軍艦船立即攻擊。”
鑒於敵人的登陸部隊來得太突然,必定有支援的艦隊,蒙特隨後下令魚雷機出擊以防萬一,自己可不想被敵人的艦船抵近炮擊。
跟在蒙特身後的米歇爾上尉和梅爾文上尉應了一聲後便向機庫跑去。
不久後,兩架p-40b戰鬥機首先緊急起飛,在機場盤旋一圈後向日軍進攻的方向飛去。
這時日軍的一木支隊正準備向機場發動第二次進攻,米歇爾上尉駕駛的戰鬥機從他們的頭頂飛過,扔下了一顆照明彈,整個機場的東北側的戰場立即被照得如同白晝,再加上了望竹木塔樓上射下的探照燈燈光的照射。
剛整好隊,由一木大佐率領的700多日軍正向美軍的防禦工事衝鋒而來,被突如其來的照明彈照得無所遁形。
美軍陸戰隊配備的重武器立即捕捉到這一有利時機,小口徑步兵炮、75mm火箭筒、m1919a4式重機槍、衝鋒槍槍榴彈,密集的各種彈藥無情地傾瀉在衝鋒路上的日軍士兵的人群中,打得日本鬼子哭爹叫娘。
兩架p-40b戰鬥機這時也返身而下,向日軍部隊來回俯衝掃射。
前後不到十分鍾,日本發起衝鋒的第二批士兵,全部倒臥在美軍防禦陣地之前,離美軍的鐵絲網還有一段距離。
鮮血染紅了大地,受傷而未死的日本士兵發出了悲慘的哀嚎之聲。
一些好心的美軍醫務人員,本著人道主義前去救護那些受傷而沒有死去的日本傷兵,卻遭到了日本傷兵的殘酷殺害。
範德格裏夫特少將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暴跳如雷,勃然大怒,下令斬盡殺絕一切日本傷兵。
這一命令在日後曠日持久的太平洋各島嶼爭奪戰中被貫徹執行,直到戰爭結束,這也是美軍不設戰俘營,實行屠殺俘虜的戰時策略的主要原因。
在激戰中,美軍坦克幹脆連日本人的肉體一同消滅。
一木先遣隊遭到全殲,恐懼而絕望的一木大佐在燒掉隊旗後開槍自殺了。
就在陸上戰鬥激烈進行的時候,搭乘一木支隊前來登陸的6艘驅逐艦,被蒙特派出的由梅爾文上尉率領的“複仇者”轟炸機分隊在隆加岬對開海麵搜索發現,該驅逐艦編隊正準備對蒙特機場實施炮擊,以支援一木先遣隊。
梅爾文上尉立即指揮“複仇者”轟炸機分隊對日軍艦隊實施魚雷攻擊,令日軍驅逐艦重傷一艘,輕傷一艘,倉促向瓜島外海逃去。
至此日軍的第一次反撲以大敗告終。
經此一戰後,蒙特不得不把加強瓜島附近海域的偵察任務提到首要的位置上來。
為了此事,蒙特連續向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和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拍發了多封電報,希望增加“無畏”式偵察俯衝轟炸機進駐蒙特機場的要求。
可惜這時美軍在瓜島戰役的指揮上出現了不協調的現象,對於蒙特提出的這一合理要求沒有及時解決,直到大戰前夕才得到補充。
為了加強對瓜島附近海域的偵察,蒙特最後決定把10架b-17轟炸機從魚雷機中隊中分出來,臨時作為偵察機分隊,以保證偵察巡邏飛機的數量。
這邊蒙特為飛機數量不足而發愁,那邊範德格裏夫特少將也為糧食彈藥的補給而煩惱。
經過接近半個月的消耗,島上的糧食和彈藥已經需要進行再次補給了,但由於缺少戰艦的護航,運輸艦隊一直沒有第二次前來給瓜島上的美軍官兵運輸給養。
守島美軍不得不實行一日三餐定量配給製度。
“看來日本海軍又要有大行動了。”
蒙特在瓜島前線費煞苦心的時候,身為情報人員的麗莎上尉(已晉升)在後方珍珠港基地的地下密室中也沒有閑著。
這時的她剛從截獲的日軍電報中翻譯出了一份關於日軍戰艦兵力大調動的情報,交給了她的頂頭上司羅奇福特中校(已晉升)。
這份電報的分析表明,一支經過整編的日航空母艦部隊已經抵達日軍在西南太平洋的基地特魯克群島。
“看來我需要把這一重要情報立即向尼米茲將軍匯報。”
羅奇福特仔細閱讀了電文,也同意了麗莎的分析結論,點點頭說到:“問句私人的話,麗莎你有沒有擔心過蒙特中校的安危?”“如果我說不擔心,你會相信嗎?”麗莎咬了咬鉛筆頭,嫣然一笑,淡藍的眸子中閃過一絲憂愁,“自從開戰以來,每次戰役戰鬥蒙特都身處最前線,擔心又有什麽用呢?”麗莎歎了一口氣“所以我情願相信他的話,他有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打不死的金剛命。”
“金剛命,但願如此。
這次蒙特中校可是陷在了瓜島之上,希望他能不負尼米茲將軍所托,正如他自己在回複電文中所說的那樣,讓蒙特機場成為不沉的航空母艦。”
羅奇福特與蒙特見麵的次數雖然不多,但彼此的友誼已經頗深,說完後拿起麗莎剛翻譯出來的日軍電文,轉身走出了顯得有點陰暗的情報大樓地下室,前往尼米茲上將的辦公室。
尼米茲上將在看完羅奇福特中校送來的情報後,推測斷定,日軍的這次調動,其目的在於增援重奪瓜島的部隊。
遂命令已經補充完戰機和燃料由弗萊徹中將率領的第61特混航空母艦艦隊,擔任對所羅門群島海上交通線的保護任務,保護運輸艦隊前往瓜島輸送給養,為下一次即將到來的大戰作準備。
在尼米茲的一再要求下,美國艦隊總司令金上將緊急命令從珍珠港和美國東海岸增調“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華盛頓”號和“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及擔任護航的巡洋艦、驅逐艦等駛往珊瑚海。
並且向蒙特機場緊急轉場進駐了一個“無畏”式俯衝轟炸機中隊,共16架sbd3“無畏”戰機。
日軍方麵,為了重新奪回瓜島,素有“天生賭徒”之稱的山本五十六,決定再下一次大賭注,日聯合艦隊在瓜島方向所羅門群島東北200海裏的洋麵上調集重兵,準備同美軍艦隊一較高下。
山本五十六將其兵力分成5個戰術群:南雲中將指揮的航空母艦主力群,包括“翔鶴”號、“瑞鶴”號航空母艦;以戰列艦“比睿”號、“霧島”號為核心的前衛群;以“龍驤‘號輕航空母艦作誘餌的牽製群;近藤中將指揮的由“千歲”號水上母艦和15艘戰艦組成的先遣隊;9艘潛艇組成的偵察群以及在後方跟進的瓜島增援群。
山本五十六的意圖是以身輕力薄的老式航空母艦“龍驤‘號為誘餌,吸引所有的美艦載機,一旦上當的美機油盡返航時,迅速出動南雲編隊航空母艦上的全部飛機,一舉擊沉美航空母艦。
然後再乘勝揮師向瓜島挺進,徹底消滅美海軍陸戰隊,攻占瓜島機場。
(寫這本書非常耗精力,我寫得yy一點吧,讀者就說你無曆史根據,瞎編亂寫;當我引用一些曆史資料來寫吧,讀者又說你抄襲資料,湊字數騙錢。
真真假假將是本書的寫作原則,以後的戰鬥描寫將會以yy為主,這樣我也好容易下筆。
)
首先是航空地勤人員的訓練,這些人都是從那800名工兵中挑選出來的,其中兩百人是在瓜島登陸作戰之初便隨軍而來的地勤人員老兵,蒙特又再從工兵中篩選了200人補充到地勤人員中去,以老帶新。
然後蒙特又對剛組建的第11航空聯隊進行了整編,從組成一個轟炸機中隊(包括b-25中型轟炸機24架)中隊長是保羅蒂貝茨上尉;一個戰鬥機中隊(包括p-40b戰鬥機16架)中隊長是約翰米歇爾上尉;一個魚雷轟炸兩用機中隊(包括b-17重型轟炸機16架,“複仇者”轟炸機12架)中隊長是唐梅爾文上尉;一個聯隊直屬戰鬥機分隊(包括p-38“閃電”式戰鬥機8架)分隊長瑞卡龐中尉。
這支倉促間組建的航空聯隊,在日後的戰鬥中發揮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所有從這裏幸存下來,又走向世界各大戰場的飛行員,日後都成了獨當一麵的能手,其中的佼佼者更是長期雄踞美軍二戰飛行員各大排行榜。
這是此時立心提升航空聯隊戰鬥力的蒙特始料不及的。
更由於瓜島戰場的特殊性和戰役時間的持續性,戰區司令尼米茲上將和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中將都先後發來了“獨立指揮,自主戰鬥,協同海陸部隊作戰,優先保障飛機補給。”
的命令指示。
直到二戰後軍事曆史學家在探究美軍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支獨立實戰的空軍時,都一致默認蒙特指揮的瓜島方向的航空聯隊是空軍的先驅。
(二戰時的美軍還沒有獨立的空軍,都是以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的形式出現。
)相對於航空母艦的大機群作戰模式,蒙特因地製宜,向蒙特機場的航空聯隊著重強調小分隊作戰模式。
這主要是蒙特認識到聯隊以後的出戰任務,將會以為陸軍提供協防,為海軍提供空中掩護和火力支持,並有可能在不同方向上同時出現戰鬥任務。
小分隊獨立作戰就將會成為主要的出戰模式。
針對這一情況,蒙特要求所有的小分隊長都必須具有空中指揮作戰的能力,每一個飛行員及其機組人員都必須能具備單機出獨活的能力。
這種小分隊單機支援作戰的模式,在兩個月後,新一代單機雷達在轟炸機上推廣普及後,其優勢便凸現了出來。
(話說回來,新一代的雷達之所以可以製造出來,與蒙特創建由哈裏森打理的公司一舉研製出新一代的電子管和新一代的多用途塑料等等新產品材料有密切關係。
地球就是這樣的少。
)由於缺少偵察用的“無畏”式轟炸機,蒙特隻得把p-40b戰鬥機中隊分成三個小分隊,輪流升空在瓜島附近海域警戒飛行,擔任偵察任務。
這一個星期來,登陸的美軍不斷修築鞏固陣地,以防日軍的反撲。
而為了奪回瓜島,日本的東條英機首相命令海軍將瓜島地麵作戰的指揮權移交給日本駐守拉包爾基地的陸軍第17軍。
日本陸軍荒唐地以為美軍在瓜島上的是一支毫無戰鬥力的部隊。
日本陸軍第17軍軍長百武晴吉中將認為,在瓜島登陸的美軍不過2000人,而自己隻要派出1000人就足可以對付毫無戰鬥力可言的美軍了。
這個狂妄自大的將軍怎麽也沒想到,登陸瓜島的美軍是一支裝備了各式重武器,共擁有smenhu萬人的大部隊。
8月18日夜晚,日軍派出了一支先遣隊,搭乘6艘驅逐艦在瓜島東北側大午岬登陸。
這是日本大本營的直屬部隊一木支隊,人數近1000人。
領隊的是一木大佐,此人是屠殺中國人民的劊子手,中國“七七事變”時,他充任日軍牟田口聯隊第3大隊大隊長,在盧溝橋就是他率領部隊向宛平縣城發起首次進攻。
狂妄的一木大佐在瓜島大午岬登陸後,不等後續兵力登陸到來,就貿然在20日夜率部向蒙特機場東部發起了進攻。
此時蒙特正在機場內的掩體防禦工事裏給飛行員上飛行戰術課,戰鬥的警號聲忽然在黑夜裏響起,槍炮聲此起彼伏,震人心弦。
蒙特立即下令解散飛行員,自己奔向機場指揮塔樓。
登上機場指揮塔後,蒙特立即用軍用望遠鏡對發生戰鬥的方向進行觀察。
機場的東北側是瓜島上的特納魯河口入海的的位置,此時日本一木支隊的第一批500名士兵正向駐守在那裏的美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美軍依托防禦工事進行了堅決的抗擊。
由於戰鬥離機場近在咫尺,迫擊炮、機槍和自動步槍以及日軍刺耳的狂叫聲,不斷傳入蒙特的耳中。
潮水一般湧來的日軍士兵被美軍密集的火力打得人仰馬翻,日軍在美軍陣地前留下一大堆屍體之後敗退了下去。
“米歇爾上尉,立即同你的僚機一起,起飛兩架p-40b戰鬥機,前往協助陸戰隊作戰。”
不知道敵人還有多少兵力,蒙特馬上向戰鬥機中隊長米歇爾上尉下達了緊急升空命令,“記住先在敵人的頭上扔照明彈,再用飛機機槍掃射。”
雖然這幾天來聯隊才搞了兩次夜訓,但蒙特認為戰場才是最好的訓練場,現在正是實戰練兵的時候。
“梅爾文上尉,請你率領“複仇者”轟炸機第一分隊的六架飛機立即升空,向大午岬和隆加岬對開海麵進行搜索,一但發行日軍艦船立即攻擊。”
鑒於敵人的登陸部隊來得太突然,必定有支援的艦隊,蒙特隨後下令魚雷機出擊以防萬一,自己可不想被敵人的艦船抵近炮擊。
跟在蒙特身後的米歇爾上尉和梅爾文上尉應了一聲後便向機庫跑去。
不久後,兩架p-40b戰鬥機首先緊急起飛,在機場盤旋一圈後向日軍進攻的方向飛去。
這時日軍的一木支隊正準備向機場發動第二次進攻,米歇爾上尉駕駛的戰鬥機從他們的頭頂飛過,扔下了一顆照明彈,整個機場的東北側的戰場立即被照得如同白晝,再加上了望竹木塔樓上射下的探照燈燈光的照射。
剛整好隊,由一木大佐率領的700多日軍正向美軍的防禦工事衝鋒而來,被突如其來的照明彈照得無所遁形。
美軍陸戰隊配備的重武器立即捕捉到這一有利時機,小口徑步兵炮、75mm火箭筒、m1919a4式重機槍、衝鋒槍槍榴彈,密集的各種彈藥無情地傾瀉在衝鋒路上的日軍士兵的人群中,打得日本鬼子哭爹叫娘。
兩架p-40b戰鬥機這時也返身而下,向日軍部隊來回俯衝掃射。
前後不到十分鍾,日本發起衝鋒的第二批士兵,全部倒臥在美軍防禦陣地之前,離美軍的鐵絲網還有一段距離。
鮮血染紅了大地,受傷而未死的日本士兵發出了悲慘的哀嚎之聲。
一些好心的美軍醫務人員,本著人道主義前去救護那些受傷而沒有死去的日本傷兵,卻遭到了日本傷兵的殘酷殺害。
範德格裏夫特少將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暴跳如雷,勃然大怒,下令斬盡殺絕一切日本傷兵。
這一命令在日後曠日持久的太平洋各島嶼爭奪戰中被貫徹執行,直到戰爭結束,這也是美軍不設戰俘營,實行屠殺俘虜的戰時策略的主要原因。
在激戰中,美軍坦克幹脆連日本人的肉體一同消滅。
一木先遣隊遭到全殲,恐懼而絕望的一木大佐在燒掉隊旗後開槍自殺了。
就在陸上戰鬥激烈進行的時候,搭乘一木支隊前來登陸的6艘驅逐艦,被蒙特派出的由梅爾文上尉率領的“複仇者”轟炸機分隊在隆加岬對開海麵搜索發現,該驅逐艦編隊正準備對蒙特機場實施炮擊,以支援一木先遣隊。
梅爾文上尉立即指揮“複仇者”轟炸機分隊對日軍艦隊實施魚雷攻擊,令日軍驅逐艦重傷一艘,輕傷一艘,倉促向瓜島外海逃去。
至此日軍的第一次反撲以大敗告終。
經此一戰後,蒙特不得不把加強瓜島附近海域的偵察任務提到首要的位置上來。
為了此事,蒙特連續向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和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拍發了多封電報,希望增加“無畏”式偵察俯衝轟炸機進駐蒙特機場的要求。
可惜這時美軍在瓜島戰役的指揮上出現了不協調的現象,對於蒙特提出的這一合理要求沒有及時解決,直到大戰前夕才得到補充。
為了加強對瓜島附近海域的偵察,蒙特最後決定把10架b-17轟炸機從魚雷機中隊中分出來,臨時作為偵察機分隊,以保證偵察巡邏飛機的數量。
這邊蒙特為飛機數量不足而發愁,那邊範德格裏夫特少將也為糧食彈藥的補給而煩惱。
經過接近半個月的消耗,島上的糧食和彈藥已經需要進行再次補給了,但由於缺少戰艦的護航,運輸艦隊一直沒有第二次前來給瓜島上的美軍官兵運輸給養。
守島美軍不得不實行一日三餐定量配給製度。
“看來日本海軍又要有大行動了。”
蒙特在瓜島前線費煞苦心的時候,身為情報人員的麗莎上尉(已晉升)在後方珍珠港基地的地下密室中也沒有閑著。
這時的她剛從截獲的日軍電報中翻譯出了一份關於日軍戰艦兵力大調動的情報,交給了她的頂頭上司羅奇福特中校(已晉升)。
這份電報的分析表明,一支經過整編的日航空母艦部隊已經抵達日軍在西南太平洋的基地特魯克群島。
“看來我需要把這一重要情報立即向尼米茲將軍匯報。”
羅奇福特仔細閱讀了電文,也同意了麗莎的分析結論,點點頭說到:“問句私人的話,麗莎你有沒有擔心過蒙特中校的安危?”“如果我說不擔心,你會相信嗎?”麗莎咬了咬鉛筆頭,嫣然一笑,淡藍的眸子中閃過一絲憂愁,“自從開戰以來,每次戰役戰鬥蒙特都身處最前線,擔心又有什麽用呢?”麗莎歎了一口氣“所以我情願相信他的話,他有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打不死的金剛命。”
“金剛命,但願如此。
這次蒙特中校可是陷在了瓜島之上,希望他能不負尼米茲將軍所托,正如他自己在回複電文中所說的那樣,讓蒙特機場成為不沉的航空母艦。”
羅奇福特與蒙特見麵的次數雖然不多,但彼此的友誼已經頗深,說完後拿起麗莎剛翻譯出來的日軍電文,轉身走出了顯得有點陰暗的情報大樓地下室,前往尼米茲上將的辦公室。
尼米茲上將在看完羅奇福特中校送來的情報後,推測斷定,日軍的這次調動,其目的在於增援重奪瓜島的部隊。
遂命令已經補充完戰機和燃料由弗萊徹中將率領的第61特混航空母艦艦隊,擔任對所羅門群島海上交通線的保護任務,保護運輸艦隊前往瓜島輸送給養,為下一次即將到來的大戰作準備。
在尼米茲的一再要求下,美國艦隊總司令金上將緊急命令從珍珠港和美國東海岸增調“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華盛頓”號和“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及擔任護航的巡洋艦、驅逐艦等駛往珊瑚海。
並且向蒙特機場緊急轉場進駐了一個“無畏”式俯衝轟炸機中隊,共16架sbd3“無畏”戰機。
日軍方麵,為了重新奪回瓜島,素有“天生賭徒”之稱的山本五十六,決定再下一次大賭注,日聯合艦隊在瓜島方向所羅門群島東北200海裏的洋麵上調集重兵,準備同美軍艦隊一較高下。
山本五十六將其兵力分成5個戰術群:南雲中將指揮的航空母艦主力群,包括“翔鶴”號、“瑞鶴”號航空母艦;以戰列艦“比睿”號、“霧島”號為核心的前衛群;以“龍驤‘號輕航空母艦作誘餌的牽製群;近藤中將指揮的由“千歲”號水上母艦和15艘戰艦組成的先遣隊;9艘潛艇組成的偵察群以及在後方跟進的瓜島增援群。
山本五十六的意圖是以身輕力薄的老式航空母艦“龍驤‘號為誘餌,吸引所有的美艦載機,一旦上當的美機油盡返航時,迅速出動南雲編隊航空母艦上的全部飛機,一舉擊沉美航空母艦。
然後再乘勝揮師向瓜島挺進,徹底消滅美海軍陸戰隊,攻占瓜島機場。
(寫這本書非常耗精力,我寫得yy一點吧,讀者就說你無曆史根據,瞎編亂寫;當我引用一些曆史資料來寫吧,讀者又說你抄襲資料,湊字數騙錢。
真真假假將是本書的寫作原則,以後的戰鬥描寫將會以yy為主,這樣我也好容易下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