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馬來的援軍陷入混亂和潰散中時,托尼正率領著瑞士衛隊向西發起攻擊。
“為了上帝陛下!”
“為了榮譽!”
“打倒哈布斯堡!”
這些在羅馬服役的瑞士人都是最虔誠的西瑞克信徒,同時也是最有榮譽感的軍人。
這種優秀的素質加上與哈布斯堡家族幾百年來的新仇舊恨積累下來的情緒,讓他們的士氣頗高。
隻是托尼卻不打算一下就將這股銳氣釋放出來,畢竟西麵的奧爾西尼所部八成已經不行了,即使還沒有徹底崩潰也沒有力量策應自己了。
奧地利騎兵的馬蹄聲也給他很大的壓力,就如拉迪斯勞斯不願在夜間讓自己的騎兵攻擊陣型嚴密士氣高昂的瑞士方陣,托尼也不願意讓自己的部下去硬撼奧地利騎兵。
亂戰中馬匹的重量和體力對於人類的優勢很大,雖然他對於自己的部下很有信心,可是在夜間保持陣型也是一件太難的工作。
一旦陷入亂戰他的最後一點優勢就將不複存在。
對於托尼來說,援軍既然來了,他就沒必要立刻猛攻。
隻要黏住奧地利人讓他們難以撤退就行了,等到東麵的援軍開始進入戰場,被截成數段的羅馬軍就可以恢複聯係,並夾擊奧地利人。
雖然他並沒有斥候來判斷這個戰場上奧地利軍的數量,但是他對於奧地利的國力能夠負擔的兵力肯定是有所了解的。肯定是不如能夠就近動員大量傭兵和民兵的羅馬教會國軍隊的。
他的判斷沒錯,但是他沒有考慮到奧爾西尼紅衣大主教和他帶出來的這支部隊已經是羅馬軍比較精銳的部分了。後麵的援軍中職業軍人的比例極低,民兵和傭兵在野戰中本來就不行,夜戰更是超出了他們能力的極限。
越是低素質的部隊在夜戰中表現越差,精銳部隊也許會因為黑夜失去一半的戰鬥力,烏合之眾則連一成的用處也發揮不出,本來能打打醬油壯壯聲勢的部隊麵對著草木皆兵,環境不明的戰場那就是有等於無。
一開始瑞士人的攻擊還是進行的比較順利地,拉迪斯勞斯並不確信西裏卡老大的佯攻和兩側舉著很多旗幟和火把的疑兵能不能嚇阻住羅馬人的援軍。所以他讓兩翼的兩個聯隊依然保持防禦姿態,並沒有立刻投入夾擊瑞士方陣。
一個奧地利聯隊對付真選教皇投入巨資精心打造的瑞士衛隊還是力有未逮,不論是官兵訓練還是士兵裝備以及夥食供應,都是瑞士衛隊略勝一籌。
高薪高福利從來是吸引優質人才打造頂級團隊的不二法門。
以羅馬教會的財源打造出一支規模較小的頂級精銳還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羅馬那些大貴族肯在真選教皇的統一規劃下整編自己控製的部隊和私兵也許今天的局麵就不是這樣了。
可惜這種太阿倒持授人以柄的行動,任何政治玩家都絕不會接受。
真選教皇對於這些被各大貴族保持的武力投入的資源本來就有限,而且貴族們把一半分到的經費用在軍隊上就是罕見的良心發現了。
拉迪斯勞斯依靠連戰連勝建立起來的威望以及弗倫茲貝格的鼎力相助,小心地滲透並破壞奧地利貴族的關係網。
總算是把奧地利軍打造成了一支更優秀的部隊。當然勝利對官兵的心氣也很重要,常勝之師的信心和戰意相比少見戰陣的部隊都有明顯優勢。
今夜,奧地利人將得到更多的自信。
東麵的援兵逃出了幾裏地之後,托尼終於意識到情況不對,怎麽後續的人手一直沒有跟上來。
奧地利人剛剛的幾道信號到底是什麽意思?
難道不僅僅是聯絡而是發動了伏兵?
托尼對於自己的隊友還是太高估了,不過這對於他理解自己目前的危機並沒有什麽妨礙。
奧地利軍的兩翼已經完全貼上來了。黏住奧地利人的企圖發起的攻擊成了往包圍圈裏送死的行為。
現在他的瑞士方陣陷入了奧地利軍三麵包圍之中。
方陣並不是說四麵都可以臨敵,實際上最堅強的也隻是一麵而已,三麵受敵之下同樣是難以招架的。
不過瑞士衛隊在此時表現出了自己的實力,他們麵對著夾擊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戰鬥力,各個方向上的士兵都將長戟高舉。勇敢地用奧地利人作戰。
雖然奧地利軍能夠輪換休息還能投入更多的部隊,但是並沒取得比較好的交換比。雙方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傷亡。
瑞士人甚至於還繼續擠壓了奧地利人在大道上的那個聯隊上百米,托尼心懷僥幸希望援兵會突然出現並保護自己的後背,沒有立刻下達會讓士氣大損的後退命令。
這種推進隻會讓他們陷入包圍的程度更深。
直到剛剛占據至高點的奧地利軍開始在他們的背後出現,組成了一條阻止他們撤退的散兵線,托尼才下定決心撤退。
“我們向東攻擊,會和援軍在席卷奧地利人。”為了盡量少損害一點士氣,他宣布向東攻擊前進。
然而這個命令依然極大地損害了瑞士人的士氣,他們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麽了,現在敵人的戰線已經被擠壓地出了一個不小的弧線,再加一把勁就能中央突破了,現在向東攻擊算怎麽回事?
而且東麵的戰場怎麽一直沒有戰鬥的聲音傳來?
此時他們的同伴不是早就該摧毀那匈滯他們的斥候,趕過來支援他們了嗎?
托尼的心中並沒有這樣的期待,他依然在前排戰鬥,他和幾十個最精銳的士兵以及十來個牧師組成了一個精銳的小集團,他在等待弗倫茲貝格或者拉迪斯勞斯率領精銳破陣。
這個時候用精銳重擊然後四麵施壓,是擊破強力方陣的最常規手段。
羅馬教會國中有最多優秀的神術使用者,托尼自信依靠那幾個能夠使用第六層和第七層神術的強大牧師支援自己能夠打退最近威名極盛的奧地利精銳,哪怕是弗倫茲貝格也不可能摧毀他的精銳小隊。
‘放馬過來吧,可不是你一個人得到了上古時代的珍寶,更不要以為殺死了巴雅爾你就是新的最強武士了。’
權力使人瘋狂,容易也可以使人忘記其他的煩惱。
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托尼已經把對友軍的憤怒趕出了自己的大腦,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別人都靠不住,但是我還有你,你絕不會讓我失望。”
隻要擊退了奧地利人接下來的猛攻,甚至於殺死一兩個奧地利的強力人物,那麽他依然有可能把大部分瑞士衛隊帶回羅馬。
托尼的自信並非無因,他也有來自西瑞克位麵藏寶庫的珍寶。
“為了上帝陛下!”
“為了榮譽!”
“打倒哈布斯堡!”
這些在羅馬服役的瑞士人都是最虔誠的西瑞克信徒,同時也是最有榮譽感的軍人。
這種優秀的素質加上與哈布斯堡家族幾百年來的新仇舊恨積累下來的情緒,讓他們的士氣頗高。
隻是托尼卻不打算一下就將這股銳氣釋放出來,畢竟西麵的奧爾西尼所部八成已經不行了,即使還沒有徹底崩潰也沒有力量策應自己了。
奧地利騎兵的馬蹄聲也給他很大的壓力,就如拉迪斯勞斯不願在夜間讓自己的騎兵攻擊陣型嚴密士氣高昂的瑞士方陣,托尼也不願意讓自己的部下去硬撼奧地利騎兵。
亂戰中馬匹的重量和體力對於人類的優勢很大,雖然他對於自己的部下很有信心,可是在夜間保持陣型也是一件太難的工作。
一旦陷入亂戰他的最後一點優勢就將不複存在。
對於托尼來說,援軍既然來了,他就沒必要立刻猛攻。
隻要黏住奧地利人讓他們難以撤退就行了,等到東麵的援軍開始進入戰場,被截成數段的羅馬軍就可以恢複聯係,並夾擊奧地利人。
雖然他並沒有斥候來判斷這個戰場上奧地利軍的數量,但是他對於奧地利的國力能夠負擔的兵力肯定是有所了解的。肯定是不如能夠就近動員大量傭兵和民兵的羅馬教會國軍隊的。
他的判斷沒錯,但是他沒有考慮到奧爾西尼紅衣大主教和他帶出來的這支部隊已經是羅馬軍比較精銳的部分了。後麵的援軍中職業軍人的比例極低,民兵和傭兵在野戰中本來就不行,夜戰更是超出了他們能力的極限。
越是低素質的部隊在夜戰中表現越差,精銳部隊也許會因為黑夜失去一半的戰鬥力,烏合之眾則連一成的用處也發揮不出,本來能打打醬油壯壯聲勢的部隊麵對著草木皆兵,環境不明的戰場那就是有等於無。
一開始瑞士人的攻擊還是進行的比較順利地,拉迪斯勞斯並不確信西裏卡老大的佯攻和兩側舉著很多旗幟和火把的疑兵能不能嚇阻住羅馬人的援軍。所以他讓兩翼的兩個聯隊依然保持防禦姿態,並沒有立刻投入夾擊瑞士方陣。
一個奧地利聯隊對付真選教皇投入巨資精心打造的瑞士衛隊還是力有未逮,不論是官兵訓練還是士兵裝備以及夥食供應,都是瑞士衛隊略勝一籌。
高薪高福利從來是吸引優質人才打造頂級團隊的不二法門。
以羅馬教會的財源打造出一支規模較小的頂級精銳還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羅馬那些大貴族肯在真選教皇的統一規劃下整編自己控製的部隊和私兵也許今天的局麵就不是這樣了。
可惜這種太阿倒持授人以柄的行動,任何政治玩家都絕不會接受。
真選教皇對於這些被各大貴族保持的武力投入的資源本來就有限,而且貴族們把一半分到的經費用在軍隊上就是罕見的良心發現了。
拉迪斯勞斯依靠連戰連勝建立起來的威望以及弗倫茲貝格的鼎力相助,小心地滲透並破壞奧地利貴族的關係網。
總算是把奧地利軍打造成了一支更優秀的部隊。當然勝利對官兵的心氣也很重要,常勝之師的信心和戰意相比少見戰陣的部隊都有明顯優勢。
今夜,奧地利人將得到更多的自信。
東麵的援兵逃出了幾裏地之後,托尼終於意識到情況不對,怎麽後續的人手一直沒有跟上來。
奧地利人剛剛的幾道信號到底是什麽意思?
難道不僅僅是聯絡而是發動了伏兵?
托尼對於自己的隊友還是太高估了,不過這對於他理解自己目前的危機並沒有什麽妨礙。
奧地利軍的兩翼已經完全貼上來了。黏住奧地利人的企圖發起的攻擊成了往包圍圈裏送死的行為。
現在他的瑞士方陣陷入了奧地利軍三麵包圍之中。
方陣並不是說四麵都可以臨敵,實際上最堅強的也隻是一麵而已,三麵受敵之下同樣是難以招架的。
不過瑞士衛隊在此時表現出了自己的實力,他們麵對著夾擊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戰鬥力,各個方向上的士兵都將長戟高舉。勇敢地用奧地利人作戰。
雖然奧地利軍能夠輪換休息還能投入更多的部隊,但是並沒取得比較好的交換比。雙方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傷亡。
瑞士人甚至於還繼續擠壓了奧地利人在大道上的那個聯隊上百米,托尼心懷僥幸希望援兵會突然出現並保護自己的後背,沒有立刻下達會讓士氣大損的後退命令。
這種推進隻會讓他們陷入包圍的程度更深。
直到剛剛占據至高點的奧地利軍開始在他們的背後出現,組成了一條阻止他們撤退的散兵線,托尼才下定決心撤退。
“我們向東攻擊,會和援軍在席卷奧地利人。”為了盡量少損害一點士氣,他宣布向東攻擊前進。
然而這個命令依然極大地損害了瑞士人的士氣,他們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麽了,現在敵人的戰線已經被擠壓地出了一個不小的弧線,再加一把勁就能中央突破了,現在向東攻擊算怎麽回事?
而且東麵的戰場怎麽一直沒有戰鬥的聲音傳來?
此時他們的同伴不是早就該摧毀那匈滯他們的斥候,趕過來支援他們了嗎?
托尼的心中並沒有這樣的期待,他依然在前排戰鬥,他和幾十個最精銳的士兵以及十來個牧師組成了一個精銳的小集團,他在等待弗倫茲貝格或者拉迪斯勞斯率領精銳破陣。
這個時候用精銳重擊然後四麵施壓,是擊破強力方陣的最常規手段。
羅馬教會國中有最多優秀的神術使用者,托尼自信依靠那幾個能夠使用第六層和第七層神術的強大牧師支援自己能夠打退最近威名極盛的奧地利精銳,哪怕是弗倫茲貝格也不可能摧毀他的精銳小隊。
‘放馬過來吧,可不是你一個人得到了上古時代的珍寶,更不要以為殺死了巴雅爾你就是新的最強武士了。’
權力使人瘋狂,容易也可以使人忘記其他的煩惱。
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托尼已經把對友軍的憤怒趕出了自己的大腦,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別人都靠不住,但是我還有你,你絕不會讓我失望。”
隻要擊退了奧地利人接下來的猛攻,甚至於殺死一兩個奧地利的強力人物,那麽他依然有可能把大部分瑞士衛隊帶回羅馬。
托尼的自信並非無因,他也有來自西瑞克位麵藏寶庫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