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絹帛,李禦看了一眼便讓親衛收入懷中:“齊王果真守信,本將這便回去整頓兵馬,早日平複滇國之亂,告辭。”
“將軍慢走,兩萬金立馬送上。”
送走李禦,轉身回房的田柏一拍額頭,驀然發現他剛剛實在是失策了,完全被李禦牽著鼻子走,生生同意了五萬金的糧草。
要知道齊王和相國給他的權限雖然沒有底限,但是他原先的預算是兩萬金,這下子足足翻了一倍有餘。更甚者,田柏想起他可是連趙軍的實際人數都沒考察過,更別談討價還價了,讓他這個齊國有名的計才情何以堪。
“去,查探一下趙軍之數。”想到一點,田柏轉頭吩咐了一下心腹田粟。事已至此,田柏隻能寄希望於趙軍人數有異,好重新降低一點財物,要不然就丟大臉了。
“諾。”
“如何?”田粟剛剛回來,等候在那裏還未用晚膳的田柏急切地問道。
“回主上,高都北山之兵,營帳三千有餘,較之五萬隻多不少。”在北山觀察了半日,田粟可是看到那營地裏麵都是密密麻麻地人影進出,一看就知道不是假的。按照一帳二十人算,趙軍起碼有六萬人左右,更別談那些運送糧草的民夫。
“看來李禦所言不差,你下去吧。”對照了一下趙國公布出來的出征人數,田柏隻能無奈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唯有承受相國的怒意了。想到這裏,一向有些自負的田柏感到無比的失落,想不到他在這條河裏翻船了。
並不清楚自己的一番勝利讓齊國的計然大才墮落,李禦正和未來的祖父大將軍廉頗喝著小酒,吃著小菜,談論著邯鄲城內的趣事,再提提所知不多的未來小嬌妻。話說他有了趙雅和趙妮之後,幾乎沒有什麽心思去探訪他未來的嬌妻,李禦不覺有點懊悔。
對於行軍的速度,得到糧草的李禦並不急,前兩日的急行軍已經讓兩萬甲士疲憊不堪,要是再這樣下去,再強的軍隊也會廢掉。李禦可不想帶著一股疲憊之軍出境,大趙境內還好,出了邊境,誰也不知道事情會如何。
“禦兒,此去滇國,還應小心為上。”酒足飯飽,廉頗跪立而坐,正色說道。
“祖父放心,禦兒定當謹記。”獅子搏兔,猶盡全力,李禦可不會自大地以為輕而易舉便可平複滇國。
“滇國之兵,我並不擔心,怕隻怕秦國。聽聞巫郡、黔中郡兩地駐有十萬秦軍,領兵者乃是王齕。”對李禦的領兵之能,廉頗沒有太大的擔憂,隻是滇國距趙國實在太遠,更在秦國之畔。出了問題,他所掌控的十五萬上黨大軍鞭長莫及。
“王齕。”握著手中的酒樽,念叨著那個熟悉的名字,李禦有點出神。雖然他早就知道這一點,但是想想那個未曾蒙麵卻已經打個幾次交道的秦軍老將,李禦心中警惕不已,那是他此次出征滇國的最大阻礙和威脅。
“王齕從軍三十年,領兵二十年,雖曾在你手下受挫,卻不可小覷。”
“禦兒知曉。”
見李禦虛心的模樣,廉頗暗暗點了點頭。
以等待糧草為由,李禦在高都縣停留了兩日,好讓後續的民夫跟上。此次出征,李禦隻要了五千運輸糧草的民夫,等出了趙國之後,後續的糧草便可直接從楚國購置,就地解決,以降低糧草的消耗和快速的供給。
再次見到田柏的時候,李禦發現對方的頭上隱隱多了幾絲白發,看來糧草一事還真是讓他夠愁的。
瞧了瞧對方身後數十輛大車,李禦露出一個熱情的笑容迎了上去:“辛苦田大夫。”
“不敢,此乃兩萬金,還望將軍點收。”勉強露出一絲微笑,田柏可沒有任何的好心情。
“無妨,本將還信不過田大夫。”笑著回了一句,李禦讓軍中文士彭邦上前接收,至於財物之數當然要點清楚,親兄弟還明算賬呢。
等到趙軍點收完畢後,田柏抱手一禮:“另外三萬金,我大齊國內財物一至,必為將軍補上。”
“那便多謝田大夫了。大夫勞累,進屋歇息一番。”還沒開始打仗,李禦已經賺了三萬金,心裏哪裏會計較那麽多。這個年代的白條,可是具有無比強大的效應,根本就不用怕對方賴賬。
“外臣不耽誤將軍時間,這便告辭。”看著那些被運走的財物,田柏心中滴血,一刻都不想再在這裏呆下去。
“本將送送田大夫。”
送走田柏之後,李禦便讓人將兩萬金直接送到了廉頗大營之中,換取了三萬兵士兩月之糧,剩餘的數千金便直接作為額外的軍餉,給恢複了體力的兵士一個極強的刺激,唯有見慣了賞金的虎賁、驍騎兵士視若無睹。
大軍重新開撥,不過兩日便進入了韓國境內,沒有了馬匹代步,行軍速度立馬慢了下來,恢複到一日四十裏左右。
普一過少水,進入韓國境內,野王縣令便帶著牛羊和穀物前來相迎,幾乎是當作自家的大軍來招待。
大軍過境,並沒有停留,而是沿著預定好的路線繼續往滇國方向行進,很快便進入了楚國境內。
“前麵便是宛城。”看著前麵那個規模不大的城池,李禦腦海中有點模糊的印象,那是一個關於數百年後曆史的演義中提到的。
“報,將軍,楚使出城相迎。”
“走。”
一拉韁繩,李禦帶著親衛快馬疾馳上前,臨近城門便見到了一位長須飄飄的中年男子站在隊首,午後的陽光在他身後鋪成了一道飄逸的曲線,十足地欠揍。
“楚國大夫李全見過將軍。”
“大夫不必多禮,不知我大軍可駐紮何處?”翻身下馬,李禦抱手問道。對這位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李禦知道的也不少,說起來他們還是同姓,對方便是世代相楚的李氏一族族長之弟、楚國上大夫李全。
“宛城南麵有一座軍營,業已為將軍空閑。”
“多謝楚王厚意。”也不廢話,李禦道謝一聲,就帶著大軍前往軍營。
貴族之間,飲宴是必不可少的,大軍剛安頓好,李禦便坐上前來接送的馬車去城中赴宴。
“不知小先生如何稱呼?”看著比他小不了幾歲的迎接之人,李禦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一種桀驁和不屈,倒是有了點興致。
“不敢擔將軍如此稱呼,下人李園,隨侍大夫身旁。”還以為他的注視被李禦發現了,李園連忙收斂自己的眼神,低眉回道。
;
“將軍慢走,兩萬金立馬送上。”
送走李禦,轉身回房的田柏一拍額頭,驀然發現他剛剛實在是失策了,完全被李禦牽著鼻子走,生生同意了五萬金的糧草。
要知道齊王和相國給他的權限雖然沒有底限,但是他原先的預算是兩萬金,這下子足足翻了一倍有餘。更甚者,田柏想起他可是連趙軍的實際人數都沒考察過,更別談討價還價了,讓他這個齊國有名的計才情何以堪。
“去,查探一下趙軍之數。”想到一點,田柏轉頭吩咐了一下心腹田粟。事已至此,田柏隻能寄希望於趙軍人數有異,好重新降低一點財物,要不然就丟大臉了。
“諾。”
“如何?”田粟剛剛回來,等候在那裏還未用晚膳的田柏急切地問道。
“回主上,高都北山之兵,營帳三千有餘,較之五萬隻多不少。”在北山觀察了半日,田粟可是看到那營地裏麵都是密密麻麻地人影進出,一看就知道不是假的。按照一帳二十人算,趙軍起碼有六萬人左右,更別談那些運送糧草的民夫。
“看來李禦所言不差,你下去吧。”對照了一下趙國公布出來的出征人數,田柏隻能無奈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唯有承受相國的怒意了。想到這裏,一向有些自負的田柏感到無比的失落,想不到他在這條河裏翻船了。
並不清楚自己的一番勝利讓齊國的計然大才墮落,李禦正和未來的祖父大將軍廉頗喝著小酒,吃著小菜,談論著邯鄲城內的趣事,再提提所知不多的未來小嬌妻。話說他有了趙雅和趙妮之後,幾乎沒有什麽心思去探訪他未來的嬌妻,李禦不覺有點懊悔。
對於行軍的速度,得到糧草的李禦並不急,前兩日的急行軍已經讓兩萬甲士疲憊不堪,要是再這樣下去,再強的軍隊也會廢掉。李禦可不想帶著一股疲憊之軍出境,大趙境內還好,出了邊境,誰也不知道事情會如何。
“禦兒,此去滇國,還應小心為上。”酒足飯飽,廉頗跪立而坐,正色說道。
“祖父放心,禦兒定當謹記。”獅子搏兔,猶盡全力,李禦可不會自大地以為輕而易舉便可平複滇國。
“滇國之兵,我並不擔心,怕隻怕秦國。聽聞巫郡、黔中郡兩地駐有十萬秦軍,領兵者乃是王齕。”對李禦的領兵之能,廉頗沒有太大的擔憂,隻是滇國距趙國實在太遠,更在秦國之畔。出了問題,他所掌控的十五萬上黨大軍鞭長莫及。
“王齕。”握著手中的酒樽,念叨著那個熟悉的名字,李禦有點出神。雖然他早就知道這一點,但是想想那個未曾蒙麵卻已經打個幾次交道的秦軍老將,李禦心中警惕不已,那是他此次出征滇國的最大阻礙和威脅。
“王齕從軍三十年,領兵二十年,雖曾在你手下受挫,卻不可小覷。”
“禦兒知曉。”
見李禦虛心的模樣,廉頗暗暗點了點頭。
以等待糧草為由,李禦在高都縣停留了兩日,好讓後續的民夫跟上。此次出征,李禦隻要了五千運輸糧草的民夫,等出了趙國之後,後續的糧草便可直接從楚國購置,就地解決,以降低糧草的消耗和快速的供給。
再次見到田柏的時候,李禦發現對方的頭上隱隱多了幾絲白發,看來糧草一事還真是讓他夠愁的。
瞧了瞧對方身後數十輛大車,李禦露出一個熱情的笑容迎了上去:“辛苦田大夫。”
“不敢,此乃兩萬金,還望將軍點收。”勉強露出一絲微笑,田柏可沒有任何的好心情。
“無妨,本將還信不過田大夫。”笑著回了一句,李禦讓軍中文士彭邦上前接收,至於財物之數當然要點清楚,親兄弟還明算賬呢。
等到趙軍點收完畢後,田柏抱手一禮:“另外三萬金,我大齊國內財物一至,必為將軍補上。”
“那便多謝田大夫了。大夫勞累,進屋歇息一番。”還沒開始打仗,李禦已經賺了三萬金,心裏哪裏會計較那麽多。這個年代的白條,可是具有無比強大的效應,根本就不用怕對方賴賬。
“外臣不耽誤將軍時間,這便告辭。”看著那些被運走的財物,田柏心中滴血,一刻都不想再在這裏呆下去。
“本將送送田大夫。”
送走田柏之後,李禦便讓人將兩萬金直接送到了廉頗大營之中,換取了三萬兵士兩月之糧,剩餘的數千金便直接作為額外的軍餉,給恢複了體力的兵士一個極強的刺激,唯有見慣了賞金的虎賁、驍騎兵士視若無睹。
大軍重新開撥,不過兩日便進入了韓國境內,沒有了馬匹代步,行軍速度立馬慢了下來,恢複到一日四十裏左右。
普一過少水,進入韓國境內,野王縣令便帶著牛羊和穀物前來相迎,幾乎是當作自家的大軍來招待。
大軍過境,並沒有停留,而是沿著預定好的路線繼續往滇國方向行進,很快便進入了楚國境內。
“前麵便是宛城。”看著前麵那個規模不大的城池,李禦腦海中有點模糊的印象,那是一個關於數百年後曆史的演義中提到的。
“報,將軍,楚使出城相迎。”
“走。”
一拉韁繩,李禦帶著親衛快馬疾馳上前,臨近城門便見到了一位長須飄飄的中年男子站在隊首,午後的陽光在他身後鋪成了一道飄逸的曲線,十足地欠揍。
“楚國大夫李全見過將軍。”
“大夫不必多禮,不知我大軍可駐紮何處?”翻身下馬,李禦抱手問道。對這位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李禦知道的也不少,說起來他們還是同姓,對方便是世代相楚的李氏一族族長之弟、楚國上大夫李全。
“宛城南麵有一座軍營,業已為將軍空閑。”
“多謝楚王厚意。”也不廢話,李禦道謝一聲,就帶著大軍前往軍營。
貴族之間,飲宴是必不可少的,大軍剛安頓好,李禦便坐上前來接送的馬車去城中赴宴。
“不知小先生如何稱呼?”看著比他小不了幾歲的迎接之人,李禦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一種桀驁和不屈,倒是有了點興致。
“不敢擔將軍如此稱呼,下人李園,隨侍大夫身旁。”還以為他的注視被李禦發現了,李園連忙收斂自己的眼神,低眉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