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票票!!!


    ……………………………………………………………………………………………………………………………………


    炮火連天,血肉橫飛,數百水師兵勇,有超過一大半橫死當場。


    “砰砰砰砰砰砰砰……”


    震撼江麵的巨響過後,英軍戰船的一側,再次冒出大量的白色硝煙。


    又是新一輪的地動山搖,硝煙彌漫。


    英國戰船似乎對化為一片廢墟的江岸仍不放心,直接將炮火打擊,覆蓋了炮台周圍的方圓幾百米。


    如星的紅點,一顆顆炸裂開來,像是掉進油鍋裏的飛蟲,舞動著恐懼慌亂的翅膀,四處激射。


    堤壩下麵,一票綠營兵捂著雙耳,紛紛低頭閃避頭上掉下來的碎石。


    到了這種時候,任何熱血的激勵,都顯得過於蒼白無力,不論老雷如何大喊,卻也是止不住手下弟兄的驚慌與恐懼。


    “僅僅是一輪大炮的覆蓋,便讓清軍兵勇膽寒如斯。”


    “鴉片戰爭的實踐表明,落後的封建軍隊,已不能戰勝初步近代化的資本主義軍隊。”


    可惜,作為進入‘臨界戰場’的老雷,親身處在這個時代,除了硬著頭皮苦撐,他在此時此刻,沒有任何的選擇。


    “砰砰砰砰砰砰砰……”


    英國戰船的火炮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


    直過去了好一會兒的時間,才逐漸消停、慢慢沉寂。


    “hurrytodock!(馬上靠岸下船!)”


    隱隱約約,耳邊聽到英國鬼子的鳥語,老雷從一大堆碎石塵土中冒出頭來。


    卻是發現英國鬼子主要擔任偵察與護航任務的二桅帆船,已經巡視完畢。


    而那艘有三層到四層武裝甲板,載炮數120門的三桅大帆船正在試圖泊船靠岸。


    一連數十名紅衣高帽的英國鬼子,邁動著那標誌性的盡顯‘娘炮’的白色筒襪,抬著幾門火炮等待在甲板上。想要上岸。


    江船靠岸,近距離之下,威力巨大的火炮根本派不上用場。但是如果火炮上岸,那又是另一番說法。


    “不能讓洋鬼子的大炮上岸!”


    老雷從碎石塵土中,抽出隨身的鳥槍,卻發現槍筒子早已經彎成了個直角。


    二話不說,一把搶過身邊30斤重的抬槍。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弟兄們,狠狠地打!”


    在老雷的突然暴吼下,一個個鬥笠圓錐的帽簷,不住地從塵土掩埋的堤壩下麵冒出頭來,讓戰船上正好看見這一幕的英國鬼子目瞪口呆。


    三十幾把抬槍,全部為前裝滑膛、火繩點火。


    用的也是散裝黑藥、如果距離稍遠。這些抬槍基本上都是些毫無用處的廢銅爛鐵,但是在如此近的距離之下,三十幾把抬槍,則全部是重型的殺人利器。


    在戰場上,士兵非常容易出錯。


    常見的錯誤之一,就是裝填後,忘了將通條抽出槍管。一扣扳機,通條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自然無法再裝填。


    萬幸的是,這種錯誤出現在戰船甲板上紮堆的,紅衣黑帽的英國鬼子中間。


    英國鬼子使用的燧發槍,槍長1米5左右。


    大射程是300碼左右,有效殺傷射程約80碼(約72米)。


    “fire,allfire”


    在獨眼龍指揮官的暴吼下,戰船甲板上的火槍聲大作。立時升起一大蓬白色的硝煙。


    咻――咻――


    火槍彈丸擦著老雷的耳朵飛過。堤壩上三十幾把抬槍的突襲火力,除了老雷當先打爆了一個洋鬼子的腦袋。


    其他的弟兄,也僅僅打中了三個洋鬼子。


    原因無他,這些抬槍的後坐力實在是太大了點。綠營兵中,稍微身體單薄點的,每一次發射,都會被實木槍托一下頂後去半米的距離。


    後坐力大和精度差固然讓人頭疼。但是抬槍之所以能夠成為清軍獨一無二的火器,自然也有著它的優點。


    抬槍的優點就是,如果近距離被30斤重,差不多兩米長的槍身發射出去的火吟中。那基本上是有死無生。


    如果在平地上,抬槍發射時,一般都須兩人操縱,一人在前充當槍架,將槍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準發射。


    而現在有一米多高的堤壩充當槍架,自然也就免了這道工序。


    由於英國鬼子暫時摸不準堤壩下究竟藏了多少個‘鬥笠頂子’,一時間,等候抬炮上岸的鬼子,也全部原路退了回去。


    ……


    …………


    “砰!”


    就在老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找準機會,眼睛與準星練成一條直線,瞄準了手拿指揮刀的洋鬼子,卻沒想扣下扳機,看到的不是洋鬼子的腦袋稀爛,而是近兩米長的槍杆徹底炸膛。


    “嗎的,坑爹的清製火器,關鍵時刻掉鏈子。”


    這樣的結果,如何讓人不怒。


    隻見老雷一邊破口大罵,一邊毫不猶豫地,一刻也不停留一隻手摸出背在腰裏的一把祖傳的神臂弓。


    神臂弓,又稱神臂弩,宋代大量使用的一種弩弓,式樣是從西夏流入的。


    其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是當年宋軍弩手的製式兵器之一。


    “丫的,希望這把老古董能夠給力!”


    老雷拉弦上箭,眼睛重新與準星連成一條直線,在對麵二十米遠的甲板上來回移動,尋找著重要目標。


    可惜剛才那個揮舞著指揮刀的洋鬼子,這時候已經沒有了蹤影。


    ……


    …………


    但凡評價一種遠程武器的優劣,不外呼考慮三點:射程,射速,殺傷力。


    神臂弩的弩身,長三尺二寸,箭長數寸。


    所以、神臂弓的穿透力甚至比火槍子彈更強,按照記錄它發出的弩箭,可以穿透兩層鐵甲。


    “幾乎毋庸置疑的。這一點,連普通火槍子彈都未必能做到。”


    隻是箭鏃的破壞力卻不如槍彈,傷口也比較容易處理。


    但是弩箭也有優點:可以塗毒或者加裝炸藥。


    再說造價,神臂弓的材料是山桑木做的弩身,檀木做的弩梢,銅製的扳機,麻繩做的弦。


    與火槍相比。照說造價也還是神臂弓便宜。


    “在大清朝找個木匠應該不難吧?”


    按照這樣推斷,如果大清朝能以神臂弓作為常規武器,使用同樣的陣列和英軍對抗,失敗的很可能是英軍。


    可惜清朝不但不重視火器也就罷了,連弓弩都不重視,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隻是苦了我大中華四萬萬漢人百姓。


    ……


    神臂弓的箭很短。數寸而已。老雷攜帶的不多也不少,整整三十隻箭鏃。


    但即使這樣也是出去一支少一支,務必做到節約利用。


    清製的火器,實在是太他娘的靠不住了。


    咻――――――


    喂了毒藥的青光箭頭,閃著耀眼的反光,精準地射中了一個洋鬼子的肚腹。箭如幾寸,看起來不是致命傷。但是上麵的毒藥老雷的心裏最清楚,那可都是最毒的五步蛇身上提取的。


    猛烈的毒性,就是閻王爺來了,恐怕也要懼上三分。


    果然,不出咯啊累所料,那摔倒在地的洋鬼子,還沒過幾秒鍾的時間,便在甲板上口吐白沫、抽搐不停。讓兩個拉著他臂膀,企圖將傷兵拉入甲板底下的洋鬼子,也是一陣的手忙腳亂。


    “正是時機!”


    曆史積澱的國仇家恨,正如一把烈火,燃燒在老雷的胸膛裏。


    此刻由於激動,滿麵通紅的老雷,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殺傷洋鬼子的機會。


    咻、咻――――


    兩道青芒過後。兩個提拉著‘死人’吃力移動的洋鬼子,立即應聲倒地。


    在其他依據甲板設濕槍還擊的洋鬼子眼裏,倒在甲板上的兩人,與先前的同伴一樣。也是不一會兒就口吐白沫,四肢劇烈抽搐,眼看著就漸漸沒有了生息。


    ……


    …………


    “殺、狠狠地殺!殺的好!”


    廢墟炮台一旁的岩石地帶,躲在一大塊岩石背後的靖江知縣楊鳳融,當他看見堤壩下的一票綠營兵,已經與敵船上的‘蠻夷鬼’已經近距離交上了火,並依靠著地利,已然殺傷了多人。


    若不是害怕敵船上的火炮,知縣楊鳳融激動地差點手舞足蹈。


    “好,殺的好。實在是太好了!”


    一連說了幾個好字,依然難以知縣楊鳳融的激動情緒。


    自大清王朝與西方蠻夷開戰以來,從來沒有過的勝績。


    清軍成建製的灰飛煙滅,與西方蠻夷的零傷亡比例,那更是成為了大清開國以來的天方怪談。


    知縣楊鳳融的眼裏閃動著激動光芒的同時,並沒有忘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大家拿起武器,準備支援王大人。”


    三百多名鄉勇馬上拿起了身邊的武器,眼看著西風越來越盛,洋鬼子想要這個時候泊船靠岸,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與知縣楊鳳融滿懷的激動不同,在老雷的眼裏,英國鬼子的命並不比靖江軍民的命高貴多少。


    土坡炮台三百多水師兵勇的命,老雷今天一定要他們血債血償!


    ……………………………………………………………………………………………………………………………………………


    (新人新作,求一切點擊推擠,票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血染征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更浩瀚的海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更浩瀚的海洋並收藏鮮血染征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