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60年之後,也就是1708年,環太平洋聯合共和國國家圖書館的國史部門在整理國史時,他們發現,眾多史料記載的具有創世紀意義的第一次海岸會議,雖然詳細地記載了參加的人員,發言記錄和會議時間,但對具體的會議地點卻是僅含糊其辭地提到了是台灣西海岸.這引起了不少的爭執,在國史圈子裏一直沒有定論.


    後來,當五大開國者中唯一還在世的李子強先生,從共和國總統位置上退下後,不顧84歲的高齡,主動邀請國史部門的工作人員來為他撰寫回憶錄,他口述.這使得國史部門欣喜萬分.


    全共和國的人都知道,李子強先生最不喜歡研究曆史,認為那是無聊而多餘.他很多次讓想向他探詢曆史問題的人下不來台.這次能主動和國史部門聯係可是破天荒了.


    部門的領導知道李子強先生喜歡和年青人打交道,於是派了部門裏最年青的兩個工作人員,剛剛從新島(newnd)大學畢業的王至誠和劉亞麗,去國民醫療休養中心夏威夷島拜訪他.這兩個年青人朝氣蓬勃,一個帥氣,一個美麗.


    部門裏給他們配備了便攜式照相機,還有最新型的挎包式錄音機,十盒錄音帶,每盒可錄三十分鍾.領導千叮嚀萬囑咐地讓他們保護好錄音機,就差點說讓他們用生命擔保了.


    王至誠好奇地擺弄著錄音機,他倒是不在意它的價格,不就是相當兩輛單缸柴油汽車嘛.


    劉亞麗知道他家裏條件好,好心說:"小心點,你沒聽說這是實驗室產品嗎?全共和國也沒有一百台."


    王至誠感歎道:"真神奇,本來桌子大小的錄音機,能做成這麽小,一個挎包就裝下了.唉,當初要是學理工科------"


    "你還後悔學文科?"


    她知道他原來是想上工科的,清華大學才是他的夢想.可他的爺爺王三,第一個在南美洲發現了銅礦,因而成了南美洲大區的銅業大王,非要他報考新島大學,理由很簡單:那所大學是共和國第一任總統伍大鵬離職後,親自在新島創辦的一所綜合xing文科大學.


    王三懶得聽王至誠說什麽文理工科的區別,他隻知道永遠聽伍大鵬等人的話,永遠跟著伍大鵬等人走就是對的.凡是他們不信任的,或是與他們為敵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幾十年的種種事件一一證明了這一點.就像以前伍大鵬總統在戲匣子裏說的那樣"我們為什麽會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因為我們掌握的是宇宙的真理!".雖然他當時聽不懂總統在說什麽,但是一下子就覺得大總統很厲害.


    他的兒子們都是蠢笨如水鹿,最多小學畢業後能進到技術學校,後來都到家裏的礦上幫忙了.孫子孫女們明顯比前一輩聰明,他把他們統統都送到北美洲大區的金山去,聽說那裏教學比南美洲大區要好.當然最好的還是在běijing,可惜太遠.


    王三從孫子輩中挑出最聰明最帥氣的一個報考新島大學,想表明自己的家族子子孫孫都追隨的忠心.當然,這一點他不會告訴任何人.


    他隻咬住一句話:"那是大總統辦的大學,你就去那兒當他的學生."


    最後,王氏家族掌門人的要求擊敗了孫子的堅持,王至誠無奈地考進了新島大學.


    王至誠甩一下頭,仿佛要把爺爺的威嚴甩出記憶.他看看周圍沒有別的同事,偷偷捏了一下劉亞麗的手,說:"認識你比什麽都好!"


    劉亞麗的臉紅了,悄聲斥責:"要命的,讓同事看見!"


    "怕什麽,誰不說我們是金童玉女?"


    "去死!"


    部裏給他們倆訂的是從天津出發的環太平洋郵輪二等船票.


    環太平洋郵輪有兩班.北環太平洋郵輪從天津出發,一路經釜山,江戶,夏威夷到北美洲大區的金山,家福,南環太平洋郵輪從上海出發一路經高雄,呂宋,澳洲,新島到南美洲大區的勝地市,雅歌市.


    他倆拿的當然是北環太平洋郵輪的船票,要到天津去坐船.běijing到天津很方便,坐火車一個上午就到.王至誠把自己的汽車停到國史館大樓負二層的車庫裏,兩個人叫了個出租車去火車站.他們都幸運地買到了靠窗的座號.但共和國鐵路有規定,男女可同乘車,但須分車廂坐.


    該死的保守思想!那些政壇上的老人們太多了------王至誠恨恨地歎了口氣,要是能和她坐在一起,倆人有說有笑的多好.


    "怎麽?和女友分開坐不高興?"


    對麵一個老者和藹地問他.


    "不,老先生,她現在隻是我的同事."


    江鐵生笑嗬嗬地看著麵前這新一代明人,不,應該是共和國新三代青年,心想:小夥子還有點靦腆.剛才,他透過車窗看到了他們依依不舍地分開.真是年輕啊,當年他也是這麽個年齡穿越的吧.


    江鐵生當年是被五位董事長聘請來穿越的.開始,他和其他809人一樣以為是去開發菲律賓棉老島,等到他們培訓完畢後,統一被告知真相.結果,絕大多數都接受了事實.[,!].當然,當時聘用他們時,都是按照某個黑標準來的.


    現在,當年八百多名穿越者隻剩下不到百人了!


    一陣爭論,打斷了江鐵生的回憶.


    "為何女子工作,眾人可以認同,女子同廂乘車卻以為不可?"


    "我共和國肇造之時,北有韃虜屠戮,南有流賊嗜啖,民力三不存一.女子務工可助家用,習而久之,民自認同.然火車興起於天下太平之時,民心安定已久,自然心思故俗------"


    王至誠衝著身旁的中年男人,略一抱拳,正色道:"小子受教.不知先生貴姓?何以為職?"


    "豈敢豈敢,本人姓史,將任家利市行政長官,此市為北美洲大區新辟之移民城."


    "啊,行政長官,貴人是北大畢業吧?三人坐中,一個商人打扮的人,恭恭敬敬抱拳說道.


    "慚愧,川中書院20年求學,不如北大三年苦讀."


    江鐵生忽然插話道:"這位執政長官,男女分廂之事何解?"


    "無需解.吾先生雲‘任何管理者的管理才是問題本身.’吾深以為然."


    "何意?"


    "此條例本是妥協之產物,以求百姓速認可而已.女廂不滿,男廂擁擠,空費成本,以市場經濟矯正之."


    "細細說來.我聽到市場經濟就惱恨-------與你無關,請慢慢講."


    "老先生勿惱,如火車承包商把車價分為三等,男廂一價,女廂一價,混廂一價,價錢分出高下,各得其所.亦如老先生高髻深襦;這位小哥發束肩後,公務員服著裝;本人尚未到任,與眾人相同,平服即可------大家相安無事."


    "嗬嗬,你說的真簡單.如果節假ri,比如節,各個城市打工者紛紛回鄉過年,一票難求,你也用市場經濟來解決?"


    "何出此言?!老先生的假設真是駭人聽聞.如此必有jiān佞小人會從中得利,火車承包商定然見利忘禮!"原本自信滿滿的行政長官有些不自然.


    "嗤,老先生妄言了!"那個商人不願意聽了,"前明時,有戶籍製,工匠,軍戶均不得遷徙改變.如今共和國建立五十年,民眾遷徙ziyou.我家小店在běijing,擁工四十,都把家人接來.何來回鄉過年?再說火車出現二十年有餘,就是最繁忙的台灣鐵路,也從未聽說過一票難求."


    王至誠注意到,那位老先生身旁的中年人想說什麽,被老先生阻止了.而那位行政長官卻正在苦苦思索.過了一會兒,他說:"老先生絕非妄言!如有為官者覺察出戶籍之妙處,必行不軌之心.與甲地戶籍些許之利,不與乙地,丙地片毫所得,定然使眾人趨附甲地如江河之湧.為官者或曰:加強管理,不然,甲地泯然.後,其詭計百出,得利萬端!一票難求已是微末之利------噫!吾未行之前,聽聞有重立戶籍之論,吾不以為意,吾何其愚哉!吾師曾雲‘透過現象看本質;世間萬物皆有聯係;防官防吏如防盜.’吾理會否?"


    那個商人有些激動,說:"父母官不必自責,本來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何必為小小的戶籍煩惱?"


    王至誠插言道:"這話不對."同時,他的腦子裏回想著課堂上教授的講解:"束縛人身ziyou發展的朝代,都必將滅亡."


    也許是他們的話題過於沉重,也許是王至誠和那個行政長官的身份特別,他們周圍的乘客一片沉靜.都能聽得火車輪子與鐵軌的撞擊聲.


    那個商人像是遮掩什麽似的,站起來做了一個羅圈揖,快嘴道:"鄙人是做火柴生意的,剛才一直閑聊,忘了和大家招呼.請大家試用我火柴,廣而告之."他說完,從行李架上拿下包裹,從裏麵掏出一大包火柴,一邊夾著行李,一邊分發著火柴.不一會兒就溜出這個車廂.(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們的164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我們的164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