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鍛造廠明人手鍛車間的蘇主任,見到此物時眼睛一亮,連忙上前拱手道:"墨廠長,可否讓小的親手一試?"


    紅星鍛造廠的墨廠長笑嗬嗬地說:"當然,實踐出真知嘛!"


    蘇主任蹲著搖了幾下後,慢慢思忖著地道:"此物件風力十足,搖動中又無雜音,運行間十分順滑------此物件能夠一直不間斷地鼓風,並不像手拉風箱那樣,在一推一拉之間出現無風之狀,使那火苗一長一短,火力總會有暫短減弱-----使得火力充足,相對也就節省了木炭------隻是不知如何做到轉動時能夠毫無阻礙?"


    墨荊廠長微笑了.這個東西就是他親手製造的.


    墨荊廠長參照食堂做飯用的電力吹風機的模型,利用簡易的工具將木板通過膠粘,刨平,做成風箱的兩壁,再用薄木板沿著平行的風箱兩壁的邊緣包一圈,釘牢,便做成了木製手搖吹風機的機體部分,上麵有進氣口和出風的聚風口,裏麵裝有搖動時產生風力的風輪.


    風輪上安著6個葉片,葉片都是用衝壓機直接衝成的.為了使風輪耐用並且阻力小,墨荊廠長把風輪軸的兩端安上了雙輪車的備用軸承,再用架子將風輪固定穩當,然後把帶動風輪轉動的手搖輪子固定在機體上麵偏右的地方.


    手搖輪子外側安有搖柄,周圍有一圈凹型槽,這樣,可以避免安上皮帶後搖動起來出現滑脫的現象.


    他把手搖輪子的輪軸安裝在和機體寬度相等的一段鐵管內,兩端同樣安著軸承,這段鐵管和手搖輪子能同時改變方向,可以掉過頭來安到風箱主體的另一邊,這樣為的是適應可以隨時改變方向來吹風.


    最後把所有部件都刷上木焦油,晾幹後安上鹿皮製成的皮帶,算大功告成了.


    那時,第一個手揺鼓風機是在紅星木製品廠裏,借用他們的工具製成的.


    紅星木製品廠廠長王寶山當時一看,高興地說:"這玩意兒不錯嘛,你設計的?"


    "不是,這種鼓風機是我父親當年做過的,我家當年的鐵匠爐就用過它------我現在又照著電動鼓風機改動一些,那時我父親使用的葉片是用破煙筒皮一點點用鐵剪子剪出來的------"


    "我們父輩們的雙手真是巧啊------"王寶山廠長似乎也陷入了沉默中,他似乎也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嗬嗬,不過,我現在做得比他當初做得更好,老父親知道了,一定會高興------雖然是個落後到家的東西."


    "對對,我們現在就做得遠比父輩們出色------為什麽不給明人們提供電鼓風機呢?提高他們的生產效率,也間接幫了我們的大忙啊?"


    墨荊廠長想了想說??想說:"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後來也明白了漢唐集團的難處,你看啊,老王,電線現在是管控物資吧,給他們拉電太浪費;要是上斯特林蒸汽機吧,還得派專人前去養護,反而浪費了技術員.算了吧,讓他們自己弄去吧,聊勝於無了------"


    "也對,老墨,你的想法也提醒了我,我們就當他們聊勝於無了,這心態就好了------"


    剩下的兩台更不費事了,墨荊廠長把相關配件留下後,王寶山廠長說等下班後,利用業餘時間就能給做好.


    看著那手搖式鼓風機,每一個明人鐵匠都是眼睛亮亮的,他們心裏哪能不知,這物件真是有大用啊,省力,風力持久------


    墨荊廠長又帶著他們參觀了木炭倉庫------一個大木製箱子裝著滿滿的機製炭,這真的讓明人鐵匠們震驚了,什麽炭能燒製得一模一樣?!難道漢集團把他們最好的炭都精心挑選出來給我等用?!那也是不可能-----


    蘇主任快步上前,抓起兩塊炭,敲了敲.那木炭竟然發出鐵器般的鏗鏘聲------極品硬炭!


    又抓起兩塊來對敲,依然如此------


    墨荊廠長嗬嗬笑著說:"木炭隨便用,不要惜料,完成工作要求是第一位重要的------再過兩月,我們就可以完全使用柴煤了."


    眾明人們在心裏倒吸了一口涼氣,看墨廠長的樣子,如此上品之炭,竟是要多少有多少------那所說的柴煤又是何物?!


    鐵錠,他們掃了一眼,不再理會,看那形狀便知道是來自佛山------


    按照現代標準形狀設計的鐵砧又是讓明人鐵匠們心頭一喜,他們開始小聲議論起來了,尖角,凸凹槽,平敦之處的用法好多啊,他們越講聲音越大.


    那時,墨荊廠樂嗬嗬地閉上了嘴,這就好,響鑼不用重錘敲------你們慢慢地去摸索吧.


    此後,紅星鍛壓廠的咣咣當當聲和叮叮當當聲構成了一曲主旋律,別說,偶爾聽上,似乎配合得還不錯呢.


    沒事時,李子強董事和墨荊廠長一樣都喜歡到這裏轉一圈看看.


    活靈活現的古代的手鍛技藝表演啊!


    蘇主任左手握著長鐵鉗,不停地翻動爐火中的鐵塊.倏爾將紅紅.[,!]的鐵塊迅速抽出,放在鐵砧上.另兩個明人鐵匠便繃緊全身的肌肉,雙手掄起鐵錘朝鐵砧上的鐵塊砸去.四濺的火花如曇花一現,落地就變成黑黑的鐵屑.


    蘇主任雙目炯炯,黝黑的胳膊肌肉隆起,太陽穴上青筋突出.


    他右手握的小錘與另兩個明人鐵匠掄的大鐵錘上下翻飛,此起彼伏,掄出了弧線,敲出了節奏,就像優美的鄉村音樂.


    他把初步成型的鐵器放回爐中,加溫變軟後再放到鐵砧上敲打,以求精益求精.


    負責搖動鼓風機的人馬上加快了節奏,那炭火苗幾乎有一尺高了------


    再取出鐵器後,蘇主任右手握小錘,時而輕打,時而重擊,上下舞動,起落有序,像樂隊指揮.執大錘的兩個明人鐵匠,光著膀子,胸前戴著漢唐集團提供的帆布肚兜,腳麵遮蓋著帆布鞋套,披掛威武,恰似擺好架式的勇士,雙臂一揮,掄起大錘,交錯敲打,或快或慢或輕或重,恰到好處.


    這些明人打鐵的聲音節奏感很強.


    一時間,"叮當,叮當,叮叮當,叮叮當",火花四濺,悅耳動聽.不一會一把鋤板便打製成形------


    蘇鐵匠把成品鐵器插進水槽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使鋼鐵的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以大幅提高鋼鐵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


    火紅的鐵器沾水發出"呲呲"的響聲,串串水泡從水中泛起,腥腥甜甜的氣味在大工棚子裏彌漫升騰.


    李子強董事對墨荊廠長說:"這個時空是不是都隻會這種單液淬(zhàn)火?"


    "蘸火"是淬火工藝的行業術語,起源於工藝處理的方法,因為淬火就是把加熱到一定程度的熱工件蘸一下介質,以達到要求,過去工匠們形象的稱謂淬火為蘸火,淬火工藝應用很廣,讀法也隨之流傳開來.但辭海中並未加以說明,隻提有淬火(cuihuo),應此,這一點害得很多文科生們總念錯.


    "是啊,現在東西方都隻會用這一種方法,他們使用的另一種單液就是用動物油脂.正像是你說的那樣,一但他們恰巧用了合適的鋼材,又恰巧在含鹽量高的水裏蘸火了,極可能出現了一把天下利器,便又稱此為某種神秘**了------嗬嗬."


    墨荊廠長心裏麵非常佩服李子強董事的言論,認為他說出了理工生的心聲.


    兩人看見蘇主任和另一個明人鐵匠用長長的火鉗夾著坩堝,一點點向著擺成一排的鋤頭口上淋著融化的生鐵水,速度很快,然後又馬上淬火.


    這種技術是用生鐵水做熟鐵農具刃口的表麵滲碳劑,這一層表麵滲碳劑具有高炭鋼性質,淋完後,再加上淬邊技術,故能剛勁------磨損了,再淋一次.


    它的比例應是一斤鋤頭,三錢生鐵水.可惜的是,它隻適合用在小型農具上.


    兩人對視了一眼,笑了,這就是小農經濟下的一種極其聰明的選擇,雖然它沒有鍛造農具和熟鐵鋼刃農具推廣那樣重要,但是它價格低廉,適用範圍廣.


    他們兩人在小時候都見過使用這種方法來處理農具.現在看到的是這種方法的老祖宗啊,兩人都有點小小的感慨.


    這些工匠完全是合格而且稱職的!


    "墨廠長,他們的勞保待遇安排好了?"


    "暫時住宿舍,我們吃喝啥,他們也一樣------那個大木桶裏也給他們裝了鹽汽水------不過他們真能吃米飯啊,每一頓都足有我們的兩倍!"


    "噢,魚肉類供應不上?"


    "供得上,我看主要是他們的生活習慣還沒改過來-----"


    "不怕,時間一長就好了------走,到你辦室裏商量一下."


    兩人一同離開了.他們還要商量下一步的發展計劃,是提速還是減速,還都是未知數呢.


    計劃,有時候就是用來改變的.


    眾明人鐵匠看到兩個旁觀者走了,心裏似乎都鬆了口氣.


    這些漢唐集團的人實在是太厲害了,站在那裏,總是讓人感到壓力,雖然他們對我等態度很好------


    那日,墨廠長領著他們去什麽衝壓車間看,他們一見,方知為什麽會總有咣咣的巨響傳來,原來是一台精鋼所製的大物件發出的,隻見它輕而易舉地便舉起幾百斤重的大鐵塊,狠狠地砸向下麵的鋼鐵,隻是幾下,那鋼鐵便成形了------


    還有那能發出吱吱作響,讓人的牙齒酸倒的物件,輕而易舉地就將鋼板切開------


    這是借助何方神力才能如此?!


    當時,墨荊廠長輕鬆地說:"電力,你們早晚會使用到它們,但現在不是時候,我們慢慢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們的164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我們的164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