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看著結轄羅孤身一人,騎著馬向平西堡奔去,三軍又忽然停止攻城,仁多保忠心中起疑,他找到阿裏骨問:“結轄將軍去平西堡下做什麽?”
阿裏骨說:“他是遞勸降書的。”
“勸降書?”仁多保忠一頭黑汗,任憑阿裏骨腦洞大開,也不能幻想勸降王巨哉?
阿裏骨又粗暴地說:“如果不是你們夏軍表現懦弱,又何須我勸降?”
一提起這個,仁多保忠無話可說了。他將五萬大軍帶到這裏,可以說是西夏從來沒有到達過的地方。到了這裏,仁多保忠等於是瞎子一般,當然,他也可以派也斥候打探消息,不過那樣,阿裏骨肯定不悅。因此隻要阿裏骨不說,仁多保忠與王巨一樣,根本不知道外麵發生的事。
現在阿裏骨更不會說出真相了,這可是投降哉,能說嗎?
隻要說了,仁多保忠會立即帶著幾萬兵馬倉皇逃命,沒有仁多保忠這幾萬兵馬,阿裏骨有什麽條件與王巨談判。
敢情他還在想好事……
結轄羅來到平西堡前,遠遠地他就在馬背上大聲喊著。
可不能誤會了,此番宋軍兵馬雖不多,但不缺乏各種遠程武器,不提火炮了,就是神臂弓也能將射程拉長到了一百五十步,整兩百米,有的力氣大,能將它的射程生生提到了兩百多步!
然而想在兩百多米開外,那怕大聲喊叫,城頭上的宋軍也未必完全聽清楚。
王巨站在城頭上,不知道這個吐蕃人來是幹什麽的。不過血戰了這麽多天,不管阿裏骨玩什麽花樣,能停一停,讓大夥多喘息一會,都是好的。
他揮了揮手,讓城頭上的士兵不要動,將結轄羅放過來。
結轄羅來到城牆下。對著城頭說:“上麵宋軍聽好了,請代我轉話給太保,我是讚普派來的使者,要拜見太保。”
王巨對種樸低聲說了幾句。種樸探出頭,對城下結轄羅喊道:“那個蕃子,你聽好了,吐蕃讚普是董氈,他早死了。如今吐蕃沒有那一個人是讚普。至於你們說的那個讚普,我們不知道是誰。”
結轄羅氣苦,不過反正都要投降了,也無所謂了,他便道:“是阿裏骨。”
種樸又說道:“原來是這個弑母的逆賊啊。”
“城上的宋將,那是主母之間的爭執,與阿裏骨無關。”
“既然你顛倒黑白,也不用參見太保了。”
“那件事早就過去……”結轄羅不知道說什麽了,確實是阿裏骨與淩結摩(又名錫令結牟)殺害了心牟氏,但事後宋朝同樣也默準了這件事的發生。隻是阿裏骨忽然違反雙方的和平。與西夏勾結起來對宋朝用兵,這件事上吐蕃是沒有道理的。其實這都不重要,主要是阿裏骨馬上就要迎來滅亡的命運。
王巨在後麵聽得清楚,他心中有數了,低聲說:“種將軍,大約阿裏骨後方出現重大變故,於是派使求和。”
這個比較容易推理的,昨天不知是郭景修還是王光祖派出的人,於平西堡南方報捷,但王文鬱的大軍奪下貓牛城早就發生了。也許發生了三四天,也許發生了五六天,那麽現在王文鬱的軍隊可能已經到達宗哥城或者青唐城下。
並且斥候用望遠鏡在城樓上也看到了阿裏骨撥出數千兵馬,返回後方。
現在阿裏骨局麵十分尷尬。攻是攻不下來,退是來不及,也不敢退,因此派使求和,不然這個蕃將語氣不會那麽軟。
王巨又說道:“打開城門,放他進來吧。”
城門打開。讓結轄羅進來,反正城牆被轟倒了多處,城中也沒有什麽好隱瞞的了。
王巨走下城頭,因為他身著鎧甲,結轄羅也不知道他就是王巨,站在哪裏,王巨問:“阿裏骨讓你來見某何事?”
“拜見太保。”
“不用什麽拜了,某承受不起,你直接說正事吧。”
“太保,我家讚普……”
“阿裏骨不是吐蕃讚普,作為吐蕃讚普,豈能與世敵黨項人聯手?”
結轄羅頭有些痛,這個太保語氣頗不善哪,他愣了愣說:“我家將軍受梁乙逋蠱惑……”
“阿裏骨不是小孩子,梁乙逋也不是阿裏骨親信,如何受梁乙逋蠱惑,他所做的事,就要為後果負責。”
“是,我家將軍已經幡然醒悟,準備歸順大宋。”
“歸順大宋,以他的信譽與作為,誰相信?”
“那樣,我家將軍隻好與太保魚死網破。”
“魚死網破,如果提前七八天,你們還能有資格說一說,現在你們還有這個資格說嗎?”王巨冷嘲道。
不提王文鬱那支兵馬,既然煙花已經在平西堡南方綻放,相信苗授與種誼現在也接到了消息,頂多三四天就趕來了。不錯,平西堡南方還有一萬多敵人,不過僅憑這一萬餘敵人,又無險要可守,能阻擋幾路匯合的宋軍?那時候平西堡還會有危險?其實隻要兩支聯軍聽到後方的消息,也不用打了,自己兒就散了。王巨可不相信,阿裏骨比關羽還要厲害!
“既然魚死網破了,紫川,將他送出城吧。”
“喏。”王紫川強行將結轄羅拉到城外,重新關上城門。
但王巨在城中說道:“諸位,還不可能掉以輕心。”
危機即將消除,士氣振作,守上兩三天是沒有問題的,但打到現在,城中消耗很大,包括箭簇、猛火油、檑木、滾石、炮彈這些武器都所剩無幾了,關健是三軍將士早就疲憊不堪。如果稍稍鬆懈,就會有致命危險。
諸將齊聲說喏。
不過阿裏骨開始為難了,聽後他一怒之下氣得將茶盞砸在地上,然後很想下令,再度猛攻平西堡,可是想想又不敢了。既然準備投降,仇恨越結越多,最後回旋餘地也越來越少。並且王巨不是其他軟弱的宋官,很天真,好說話。此人是有名的屠夫,心狠手辣,不要說自己沒有讚普的血脈,就是有。他說不定也敢殺之。
正當他進退不能時,青唐城傳來不好的消息,王文鬱兵臨青唐城下,青唐城中還有許多貴族,他們表現很勇敢。帶著家仆,以及城中的百姓進行著反抗。
但青唐城終是嚴重缺少兵力,而且王文鬱此行不是姚苗奇襲貓牛城,他帶來了大量攻城器械,特別是螺絲扳手的出現,宋朝現在製造出可以拆卸的巢車,壕橋(下麵安有輪子可折疊簡易橋床,攻城前前節放下,放在河溝邊,就是一座簡易的壕溝橋梁)。戰前將各個部件拆下來便於運輸,到攻城時,再用扳手螺絲組裝。
正是這些新式攻城器械,才讓王文鬱迅速拿下蓋朱城與涼州城,當然,姚雄與苗履來不及將它們運到貓牛城了,等他們慢吞吞將這些器械運到貓牛城,貓牛城早就軍馬點集完畢,大軍來了,也不易將貓牛城拿下。同時還給了阿裏骨三四天的時間……說不定就成了致命的時間。
不過現在能將這些攻城器械運到青唐城了,並且阿裏骨發生了致命的誤判,他調走的乃是蘇南黨征的部下,也是吐蕃勇將。名叫篯羅結,如果調到青唐城,以篯羅結的能力,足以將青唐城守住。可是篯羅結卻被調到了宗哥城,當然,篯羅結也知道了宋軍殺向了青唐城。可是他束手無策,非是害怕宋軍兵力多,而是人心離散,自己三軍士氣沮喪,並且他又看到了平西堡宋軍的戰鬥力,隻要出了城,離開城牆保護,說不定反而被宋軍成功圍點打援了。
這些王文鬱也不是很清楚,畢竟深入敵境,不利於宋軍打探消息,直到昨天晚上,王文鬱才得知宗哥城進駐了一支蕃軍,就連數量有多少,斥候都沒有打聽出來。
又正好李憲帶著物資與大量攻城器械到來,於是在下半夜,王文鬱忽然再度發起攻城,雖然城中有備,可是多數人進入夢鄉,不願意起來,就是起來了,人也比較困倦,因此漸漸不支,到了淩晨時分,宋軍奪下城門,放下吊橋,又打開城門,後麵的宋軍迅速撲入青唐城中。
沒有城牆掩護,城中沒有人敢再反抗了。
不過有少數人及時逃了出來,有幾名貴族還拍馬狂奔了兩百多裏的山路,居然在傍晚時分,趕到了平西堡前,將消息傳給了阿裏骨。
阿裏骨一聽整傻了。
青唐城中還有他的妻子兒女呢,更要命的還有一個人,巴氈角,在洮州鬼章抓住了巴氈角,可不管鬼章或阿裏骨,都不敢擅殺巴氈角。
因為這個人身份太特殊了,唃廝囉有三個兒子,董氈隻是最小的兒子,前麵還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瞎征,也就是木征的父親,還有一個就是磨氈角。但瞎征與磨氈角都是李立遵強行用自己兩個女兒塞給唃廝囉的妻子所生的兒子,瞎征是大李氏所生的,不久大李氏病死,李立遵又將小女兒嫁給唃廝囉,生下的兒子就是磨氈角。
唃廝囉得勢後,迎娶喬氏為妻子,無疑對李立遵塞給他這個前妻冷落,小李氏出家為尼,瞎氈看不下去,帶著弟弟與小李氏來到龕穀,並且主動依附宋朝,但不是投降宋朝,是借助宋朝的支持,在龕穀發展,所以史書稱唃廝囉二子皆叛,其實也不能說叛,他們這種做法,唃廝囉實際也默許了,否則那可能讓他們成功逃到龕穀?
後來李元昊來了,拿下龕穀,瞎氈無路可去,隻好逃到河州飄蕩,這時小李氏也死了,磨氈角也長大成人了,因此磨氈角離開兄長,飄到洮州,於洮州發展。接著瞎氈死了,長子木征在河州無法自立,其實董氈也不可能出兵對付他這個大侄子,宋朝同樣不會出兵對付木征,然而木征走了一步昏棋,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向西夏倒戈,由是拉開了王韶平定熙河的序幕。
不過瞎氈還有幾個兒子,董穀、結吳延征、瞎吳叱、巴氈角、巴氈抹,同樣分散在洮河各處,巴氈角便投奔了在洮州的叔父磨氈角,但這幾個兒子都在王韶所逼下,或直接投降,或被生擒不得不降。包括巴氈角,也是被阿裏骨所擒獲的趙醇忠。
然而不管怎麽說,他都是唃廝囉親孫子,麵對著這個老家夥。阿裏骨無可奈何,隻好將他押到青唐城,秘密關了起來。
相信現在多半已經被宋軍找了出來,隻要巴氈角登高一呼,好了。最少得有三分之一吐蕃人放下武器,不願意作戰。
阿裏骨先是讓手下將這幾人秘密關押起來,然後歎然良久。
接著斥候又帶來了一條更不好的消息,宋朝南邊的兩支軍隊正在以飛快的速度趕來,估計後天傍晚,頂多大後天上午,就能抵達平西堡。
到了這時,阿裏骨肯定知道中了計,他臉上更是滿臉的後悔,能在南方短短兩三年內滅掉三國的人。那可能象自己所想的那麽簡單。
他將結轄羅叫來說:“你再去平西堡,對王巨說,我投降了。”
同樣是降,歸順與投降終是兩碼事的。
結轄羅又來到平西堡前,王巨也樂意阿裏骨這樣折騰,能多拖一天就拖一天吧。
他讓人將結轄羅放進城來,結轄羅這一回沒有再用遮醜的說法了,開門見山道:“我家將軍願意投降大宋。”
王巨笑道:“你們後院失火了吧。”
結轄羅不答。
“某再問一件事,你們大軍為何攻打平西堡?”
“宋朝欲滅吐蕃,我們反抗。也很正常。現在失敗,隻好投降,同樣也正常。太保是大宋宰相,大宋之駙馬。難道不明白這道理嗎?”
“好,某再問一個問題,大宋為何要滅吐蕃?”
“臥榻之下,豈容人鼾乎?”
“咦,你懂得還蠻多的嘛,但你說錯了。隻要阿裏骨不攻打我軍,我朝是不會用兵湟州的。”
“熙河是何?”
“當年木征不向西夏倒戈,我朝會用兵熙河。木征向西夏倒戈,數位兄弟散居於河洮各處,洮州的東邊是何處?我朝巴蜀也。我朝在巴蜀能有多少軍隊,能有多少堡砦!”
這也許是一筆糊塗賬,但正是因為木征倒戈,連帶著禹藏花麻徹底投降西夏,成為西夏的重臣,並且將原先人煙稠密、土地肥沃的渭源地區生生掃蕩成無人區。
所以真論理兒,這個理是略略偏向宋朝這一方的。
“為什麽你們兩國聯軍前來平西堡,讓某來解答,拿下平西堡,也等於拿下了某,甚至將某擊殺,傳首四方,那麽廓州各部就會擁護阿裏骨,整個戰役將會徹底扭轉。你們都想要某的命了,某為什麽還要放過你們?”
“太保,鹿……”
“鹿死誰手,未必可知是吧,行啊,紫川……”
“太保,我家將軍是真心投降,要殺要剮,聽由太保處置。”結轄羅看王巨又要讓侍衛將他強行送出城,急了,說道。
王巨擺了一下手勢,讓王紫川住腳,走了幾步,說:“即便這樣,某也不服啊,難道阿裏骨比某身份還要尊貴,要降就降,要叛就叛。”
“太保想如何處理我家將軍?”
“行,給阿裏骨一個機會,明天他立即將軍隊撤向後方,將西夏這支軍隊後退之路堵住,等我朝南方大軍到達,與我軍配合,將這一部西夏軍隊全部解決在這裏,以償補這幾十天,我朝慘死在平西堡的將士。想要投降,隻有這一個條件,否則阿裏骨等著屠族吧,還有你們這些親信,以及你們的家人,某一個不會放過。紫川,將他送出城。”
但王巨也不是恫嚇,經過這麽久的折騰,本來阿裏骨名位就不正,那麽會進一步失去人心,即便王巨將阿裏骨殺掉,也不會有多少人懷念他。
結轄骨同樣聽出王巨話音裏的殺氣,他無奈回去,將王巨所說的話一一轉述,阿裏骨氣罵了一句:“欺人太甚。”
外麵侍衛進來稟報,說是仁多保忠來了。
阿裏骨讓侍衛將仁多保忠帶進來,仁多保忠含蓄地問了問勸降的結果,隨後退走。
結轄羅道:“他起疑心了。”
“怎麽辦?”
“讚普,就依……”結轄羅不敢往下說了,王巨這個條件確實很過份。
然而現在仁多保忠產生了疑心,更加內外交困。並且阿裏骨比當初的關羽還要慘,至少關羽當初還有後路可退,隻是關羽猶豫了太長時間,甚至還將水軍留在漢水。想收回荊州再返過頭對付曹軍,所以才敗走麥城。
可阿裏骨連一個去處都沒有了,就算他丟下妻子兒女向外國逃,比如逃向古格國(以阿裏為中心的一個龐大國家。後來隨著阿裏水土惡化,這個古國消失),或者逃向回鶻,也沒有辦法逃跑了。西邊宋軍占據著青唐城,堵往了西去的道路。北邊又扼守住貓牛城,古龍骨城,東邊同樣有宋軍,南邊更不用說了。
結轄羅道:“讚普,拖不得,還是早做決定。”
阿裏骨不停地歎氣,許久後,結轄羅再次去了平西堡。
他見到王巨說:“太保,我家將軍說了,可以同意太保的條件。但必須先將南邊的將士撤退回來。”
平西堡南邊還有一萬多聯軍,以及五個投奔阿裏骨的廓州部族戰士,如今還修建了營柵與壕溝,其中就有阿裏骨手下數千將士。時間太急,不可能再從邊上山路慢慢撤回來了,況且那樣,仁多保忠也會察覺,隻要仁多保忠一撤軍,難道阿裏骨集結三軍堵截?一旦窩裏反了,三軍上下都知道出了嚴重問題。那麽最少一半將士不會聽從阿裏骨命令了。那樣,如何堵住仁多保忠?
“既然投降,何須召這些將士回去,到了這地步。阿裏骨還想打歪主意嗎?”王巨不悅地說。
“太保,如那樣,仁多保忠必拿這數千將士泄怒。”
“顧好你們自己兒吧,”王巨譏諷道:“還有,你不要再來了,阿裏骨也不要再派其他使者過來。否則殺無赦。某隻看你們的行動,這些將士,算是替我軍陪葬的!”
“太保,你逼得太厲害了。”
“某就是逼啊,逼你們不要投降,反抗倒底,那樣,某正好一下子將你們全部解決,省得以後朝廷每年還要花許多錢帛,養著你們這群叛孽!”
恩……聽著王巨罵到這裏,結轄羅臉上卻出現了驚喜,說道:“那麽好,我一定轉達勸說我家將軍。”
王巨罵得厲害,但結轄羅也聽出來了,為什麽以後宋朝每年會花許多錢帛,那時宋朝一定會授一些官職的。
至於以後會不會送到宋朝的京城,結轄羅也不會多想了,但不管如何,總比被這個心狠手辣的宋朝強臣坑殺掉強吧。並且結轄羅同樣也聽到了後方的消息,青唐朝宋軍如何安排的,現在還沒有消息傳過來,不過貓牛城數千丁壯,盡數讓宋軍絞死!
這群宋軍,在這個心狠手辣的屠夫帶領下,一個比一個狠。
結轄羅興衝衝地回去轉告,阿裏骨心中雖痛恨,也無可奈何了,而且也拖不得。
如今吐蕃與西夏兩國軍隊卡在這條隘道與周圍的幾個山窩上,兩國軍隊犬牙交錯,糧草輜重與牛羊放在最後麵,這個後勤問題不大,主要是前麵的軍隊,不可能拖到明天白天大搖大擺的撤向後方堵仁多保忠的後路,那樣仁多保忠還不得拚命?
阿裏骨立即將諸軍頭領喊來,聽到真相後,這些頭領立即亂套了,阿裏骨沮喪地說:“諸位,你們不要吵了,我今天派結轄羅冒著生命危險,三次去平西堡,正是向宋朝投降的,隻要我們投降,你們家人與族人自會保全平安。”
大夥這才安靜下來。
阿裏骨心中更是歎了一口氣,不過他今天不知道歎了多少口氣,然後心想,幸好及時投降,否則兩天後,還不知道會有什麽下場。
他又說道:“不過那個太保提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讓我們吐蕃大軍撤到後方,將西夏這支軍隊歸路切斷,然後與宋軍配合,將這一部夏軍剿滅。”
有人立即說道:“不好剿滅啊。這麽多西夏戰士,想要剿滅,得死多少人哪。”
又有人說:“不但不好剿滅,隻要我們一撤,他們就能察覺。”
阿裏骨讓諸人安靜,說道:“所以我們必須這麽做……”
實際仁多保忠那邊也在聚集諸將商議,很不對頭,不過他消息來源有限,都是阿裏骨給的,於是不顧阿裏骨會有什麽想法。立即派斥候到後方打探。
夜漸漸深了,漸漸進入四更時分,忽然吐蕃各部軍隊一起從帳篷裏起來,然後匆匆拾起武器。以及簡易的行李,向後方迅速撤去,就連帳篷也不要了。
開始時大家睡得正香,不過有一些西夏人起來方便,終於察覺。但他們迷迷糊糊地,有的人遲鈍,甚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鑽回帳篷睡覺去了。不過也有人警覺,立即叫起了上司。
這些西夏將領從帳篷裏爬起來,看了一會,有人便壯著膽子上前詢問,你們這夜裏往後方行軍幹嘛?
現在這些吐蕃士兵已經得到上麵的指示,便立即答道,這是軍事機密。與你無關。
雖然被這些吐蕃士兵搪塞過去,但這些西夏將領同樣覺得不對勁,便有機靈的,立即找到仁多保忠反應情況。
仁多保忠立即披起一件衣服,從帳篷裏爬起來,來到營外,這時候大半吐蕃軍隊已經撤到後麵,不過還有不少在繼續撤退著。特別是在這個黑夜之時,雖然借助夜色掩護,瞞過了西夏人好一段時間。可在這夜色裏,又是在山道上,大夥速度都快不起來。看到西夏人察覺到了,後麵的吐蕃士兵心中緊張。不由地你推我搡起來,內部都開始出現混亂了。
仁多保忠額頭上立即涔出大滴大滴的汗珠,他說道:“速速傳令各營,準備撤退。”
說完了,又用手捧起邊上的山泉水,潑在臉上。然後對親衛說道:“罔萌奎,你立即去讚普的大帳,問一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其實也不必要問了,現在仁多保忠的心理,就象不會水掉在河裏的人一樣,不管抓到什麽,那怕抓到跳下河救他的人,也要拚命抓住不放,希望有那麽一絲僥幸發生。
兩人並不在一起,不過兩人的主營離得不太遠,不過三四百步,罔萌奎匆匆地向阿骨裏的大帳衝去。
這時副將,也就是仁多保忠的侄子仁多藺也從帳篷裏爬起來,找到仁多保忠:“叔父,這是怎麽一回事?”
“不清楚,”仁多保忠答道,確實他是不清楚,隻知道不好了,愣了愣,仁多保忠又說道:“奎兒,你立即準備集結軍隊,率先衝向後方,控製著一部分後勤。”
不管發生了什麽,這個後勤必須要抓在手中的,否則幾萬兵馬沒得吃了,那後果不堪設想。
西夏各個大營號角聲齊鳴,後麵的吐蕃軍隊也不再隱藏了,有的人舉起火把,向後麵狂奔。罔藏奎匆匆地跑回來說:“大將軍,不好了,吐蕃讚普大帳空空如也,周邊各個帳篷同樣是如此。”
仁多保忠內心一片冰冰涼,他呆了好一會,大聲喊道:“撤,撤。”
喊完後他帶著仁多藺集結起來的部分軍隊,就向後方殺了過去。
有的吐蕃人蠻橫地不讓道,還潑口大罵,原來大夥還忍著,這時候誰還會繼續再忍,仁多保忠提起夏國劍,將一名正在唾罵的吐蕃士兵劈倒在地。
這等於釋放了一個信號。
隻是一會兒,無數吐蕃人與西夏人在這條隘道上開始真刀實槍火拚起來。
仁多保忠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來到後方,不過這時候阿裏骨已經組織起一道防線,仁多保忠還沒有衝過來時,箭如雨下,將仁多保忠與他手下生生射了回去。
看了一眼身前的死屍,又看了一眼前麵黑壓壓的吐蕃大軍,他大聲問道:“你們家讚普要做什麽?”
沒有一個人回答,仁多保忠想了想,自己兵力太少,於是大聲傳令,將後麵的吐蕃士兵掃蕩清空,將各營混亂的部下盡量地集結起來,以便組織更多的力量,衝垮吐蕃人的防線。
如果仁多保忠的命令能及時傳到三軍手中還好一點,關健時現在他這個命令,能傳到誰耳朵裏?
天亮漸漸蒙蒙亮,可是整個隘道上殺成一團,仁多保忠不斷地將逃過來的夏軍攏在一起,向吐蕃防線發起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這邊還好一點,後麵卻亂成了一團,吐蕃軍隊與西夏軍隊相互在廝殺,吐蕃軍隊與吐蕃軍隊內部人為了逃到後麵,在廝殺,西夏各部軍隊為了逃到後麵,也在相互廝殺。
看著這種慘相,有膽小的兵士趴在地上,號淘大哭起來。(未完待續。)
看著結轄羅孤身一人,騎著馬向平西堡奔去,三軍又忽然停止攻城,仁多保忠心中起疑,他找到阿裏骨問:“結轄將軍去平西堡下做什麽?”
阿裏骨說:“他是遞勸降書的。”
“勸降書?”仁多保忠一頭黑汗,任憑阿裏骨腦洞大開,也不能幻想勸降王巨哉?
阿裏骨又粗暴地說:“如果不是你們夏軍表現懦弱,又何須我勸降?”
一提起這個,仁多保忠無話可說了。他將五萬大軍帶到這裏,可以說是西夏從來沒有到達過的地方。到了這裏,仁多保忠等於是瞎子一般,當然,他也可以派也斥候打探消息,不過那樣,阿裏骨肯定不悅。因此隻要阿裏骨不說,仁多保忠與王巨一樣,根本不知道外麵發生的事。
現在阿裏骨更不會說出真相了,這可是投降哉,能說嗎?
隻要說了,仁多保忠會立即帶著幾萬兵馬倉皇逃命,沒有仁多保忠這幾萬兵馬,阿裏骨有什麽條件與王巨談判。
敢情他還在想好事……
結轄羅來到平西堡前,遠遠地他就在馬背上大聲喊著。
可不能誤會了,此番宋軍兵馬雖不多,但不缺乏各種遠程武器,不提火炮了,就是神臂弓也能將射程拉長到了一百五十步,整兩百米,有的力氣大,能將它的射程生生提到了兩百多步!
然而想在兩百多米開外,那怕大聲喊叫,城頭上的宋軍也未必完全聽清楚。
王巨站在城頭上,不知道這個吐蕃人來是幹什麽的。不過血戰了這麽多天,不管阿裏骨玩什麽花樣,能停一停,讓大夥多喘息一會,都是好的。
他揮了揮手,讓城頭上的士兵不要動,將結轄羅放過來。
結轄羅來到城牆下。對著城頭說:“上麵宋軍聽好了,請代我轉話給太保,我是讚普派來的使者,要拜見太保。”
王巨對種樸低聲說了幾句。種樸探出頭,對城下結轄羅喊道:“那個蕃子,你聽好了,吐蕃讚普是董氈,他早死了。如今吐蕃沒有那一個人是讚普。至於你們說的那個讚普,我們不知道是誰。”
結轄羅氣苦,不過反正都要投降了,也無所謂了,他便道:“是阿裏骨。”
種樸又說道:“原來是這個弑母的逆賊啊。”
“城上的宋將,那是主母之間的爭執,與阿裏骨無關。”
“既然你顛倒黑白,也不用參見太保了。”
“那件事早就過去……”結轄羅不知道說什麽了,確實是阿裏骨與淩結摩(又名錫令結牟)殺害了心牟氏,但事後宋朝同樣也默準了這件事的發生。隻是阿裏骨忽然違反雙方的和平。與西夏勾結起來對宋朝用兵,這件事上吐蕃是沒有道理的。其實這都不重要,主要是阿裏骨馬上就要迎來滅亡的命運。
王巨在後麵聽得清楚,他心中有數了,低聲說:“種將軍,大約阿裏骨後方出現重大變故,於是派使求和。”
這個比較容易推理的,昨天不知是郭景修還是王光祖派出的人,於平西堡南方報捷,但王文鬱的大軍奪下貓牛城早就發生了。也許發生了三四天,也許發生了五六天,那麽現在王文鬱的軍隊可能已經到達宗哥城或者青唐城下。
並且斥候用望遠鏡在城樓上也看到了阿裏骨撥出數千兵馬,返回後方。
現在阿裏骨局麵十分尷尬。攻是攻不下來,退是來不及,也不敢退,因此派使求和,不然這個蕃將語氣不會那麽軟。
王巨又說道:“打開城門,放他進來吧。”
城門打開。讓結轄羅進來,反正城牆被轟倒了多處,城中也沒有什麽好隱瞞的了。
王巨走下城頭,因為他身著鎧甲,結轄羅也不知道他就是王巨,站在哪裏,王巨問:“阿裏骨讓你來見某何事?”
“拜見太保。”
“不用什麽拜了,某承受不起,你直接說正事吧。”
“太保,我家讚普……”
“阿裏骨不是吐蕃讚普,作為吐蕃讚普,豈能與世敵黨項人聯手?”
結轄羅頭有些痛,這個太保語氣頗不善哪,他愣了愣說:“我家將軍受梁乙逋蠱惑……”
“阿裏骨不是小孩子,梁乙逋也不是阿裏骨親信,如何受梁乙逋蠱惑,他所做的事,就要為後果負責。”
“是,我家將軍已經幡然醒悟,準備歸順大宋。”
“歸順大宋,以他的信譽與作為,誰相信?”
“那樣,我家將軍隻好與太保魚死網破。”
“魚死網破,如果提前七八天,你們還能有資格說一說,現在你們還有這個資格說嗎?”王巨冷嘲道。
不提王文鬱那支兵馬,既然煙花已經在平西堡南方綻放,相信苗授與種誼現在也接到了消息,頂多三四天就趕來了。不錯,平西堡南方還有一萬多敵人,不過僅憑這一萬餘敵人,又無險要可守,能阻擋幾路匯合的宋軍?那時候平西堡還會有危險?其實隻要兩支聯軍聽到後方的消息,也不用打了,自己兒就散了。王巨可不相信,阿裏骨比關羽還要厲害!
“既然魚死網破了,紫川,將他送出城吧。”
“喏。”王紫川強行將結轄羅拉到城外,重新關上城門。
但王巨在城中說道:“諸位,還不可能掉以輕心。”
危機即將消除,士氣振作,守上兩三天是沒有問題的,但打到現在,城中消耗很大,包括箭簇、猛火油、檑木、滾石、炮彈這些武器都所剩無幾了,關健是三軍將士早就疲憊不堪。如果稍稍鬆懈,就會有致命危險。
諸將齊聲說喏。
不過阿裏骨開始為難了,聽後他一怒之下氣得將茶盞砸在地上,然後很想下令,再度猛攻平西堡,可是想想又不敢了。既然準備投降,仇恨越結越多,最後回旋餘地也越來越少。並且王巨不是其他軟弱的宋官,很天真,好說話。此人是有名的屠夫,心狠手辣,不要說自己沒有讚普的血脈,就是有。他說不定也敢殺之。
正當他進退不能時,青唐城傳來不好的消息,王文鬱兵臨青唐城下,青唐城中還有許多貴族,他們表現很勇敢。帶著家仆,以及城中的百姓進行著反抗。
但青唐城終是嚴重缺少兵力,而且王文鬱此行不是姚苗奇襲貓牛城,他帶來了大量攻城器械,特別是螺絲扳手的出現,宋朝現在製造出可以拆卸的巢車,壕橋(下麵安有輪子可折疊簡易橋床,攻城前前節放下,放在河溝邊,就是一座簡易的壕溝橋梁)。戰前將各個部件拆下來便於運輸,到攻城時,再用扳手螺絲組裝。
正是這些新式攻城器械,才讓王文鬱迅速拿下蓋朱城與涼州城,當然,姚雄與苗履來不及將它們運到貓牛城了,等他們慢吞吞將這些器械運到貓牛城,貓牛城早就軍馬點集完畢,大軍來了,也不易將貓牛城拿下。同時還給了阿裏骨三四天的時間……說不定就成了致命的時間。
不過現在能將這些攻城器械運到青唐城了,並且阿裏骨發生了致命的誤判,他調走的乃是蘇南黨征的部下,也是吐蕃勇將。名叫篯羅結,如果調到青唐城,以篯羅結的能力,足以將青唐城守住。可是篯羅結卻被調到了宗哥城,當然,篯羅結也知道了宋軍殺向了青唐城。可是他束手無策,非是害怕宋軍兵力多,而是人心離散,自己三軍士氣沮喪,並且他又看到了平西堡宋軍的戰鬥力,隻要出了城,離開城牆保護,說不定反而被宋軍成功圍點打援了。
這些王文鬱也不是很清楚,畢竟深入敵境,不利於宋軍打探消息,直到昨天晚上,王文鬱才得知宗哥城進駐了一支蕃軍,就連數量有多少,斥候都沒有打聽出來。
又正好李憲帶著物資與大量攻城器械到來,於是在下半夜,王文鬱忽然再度發起攻城,雖然城中有備,可是多數人進入夢鄉,不願意起來,就是起來了,人也比較困倦,因此漸漸不支,到了淩晨時分,宋軍奪下城門,放下吊橋,又打開城門,後麵的宋軍迅速撲入青唐城中。
沒有城牆掩護,城中沒有人敢再反抗了。
不過有少數人及時逃了出來,有幾名貴族還拍馬狂奔了兩百多裏的山路,居然在傍晚時分,趕到了平西堡前,將消息傳給了阿裏骨。
阿裏骨一聽整傻了。
青唐城中還有他的妻子兒女呢,更要命的還有一個人,巴氈角,在洮州鬼章抓住了巴氈角,可不管鬼章或阿裏骨,都不敢擅殺巴氈角。
因為這個人身份太特殊了,唃廝囉有三個兒子,董氈隻是最小的兒子,前麵還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瞎征,也就是木征的父親,還有一個就是磨氈角。但瞎征與磨氈角都是李立遵強行用自己兩個女兒塞給唃廝囉的妻子所生的兒子,瞎征是大李氏所生的,不久大李氏病死,李立遵又將小女兒嫁給唃廝囉,生下的兒子就是磨氈角。
唃廝囉得勢後,迎娶喬氏為妻子,無疑對李立遵塞給他這個前妻冷落,小李氏出家為尼,瞎氈看不下去,帶著弟弟與小李氏來到龕穀,並且主動依附宋朝,但不是投降宋朝,是借助宋朝的支持,在龕穀發展,所以史書稱唃廝囉二子皆叛,其實也不能說叛,他們這種做法,唃廝囉實際也默許了,否則那可能讓他們成功逃到龕穀?
後來李元昊來了,拿下龕穀,瞎氈無路可去,隻好逃到河州飄蕩,這時小李氏也死了,磨氈角也長大成人了,因此磨氈角離開兄長,飄到洮州,於洮州發展。接著瞎氈死了,長子木征在河州無法自立,其實董氈也不可能出兵對付他這個大侄子,宋朝同樣不會出兵對付木征,然而木征走了一步昏棋,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向西夏倒戈,由是拉開了王韶平定熙河的序幕。
不過瞎氈還有幾個兒子,董穀、結吳延征、瞎吳叱、巴氈角、巴氈抹,同樣分散在洮河各處,巴氈角便投奔了在洮州的叔父磨氈角,但這幾個兒子都在王韶所逼下,或直接投降,或被生擒不得不降。包括巴氈角,也是被阿裏骨所擒獲的趙醇忠。
然而不管怎麽說,他都是唃廝囉親孫子,麵對著這個老家夥。阿裏骨無可奈何,隻好將他押到青唐城,秘密關了起來。
相信現在多半已經被宋軍找了出來,隻要巴氈角登高一呼,好了。最少得有三分之一吐蕃人放下武器,不願意作戰。
阿裏骨先是讓手下將這幾人秘密關押起來,然後歎然良久。
接著斥候又帶來了一條更不好的消息,宋朝南邊的兩支軍隊正在以飛快的速度趕來,估計後天傍晚,頂多大後天上午,就能抵達平西堡。
到了這時,阿裏骨肯定知道中了計,他臉上更是滿臉的後悔,能在南方短短兩三年內滅掉三國的人。那可能象自己所想的那麽簡單。
他將結轄羅叫來說:“你再去平西堡,對王巨說,我投降了。”
同樣是降,歸順與投降終是兩碼事的。
結轄羅又來到平西堡前,王巨也樂意阿裏骨這樣折騰,能多拖一天就拖一天吧。
他讓人將結轄羅放進城來,結轄羅這一回沒有再用遮醜的說法了,開門見山道:“我家將軍願意投降大宋。”
王巨笑道:“你們後院失火了吧。”
結轄羅不答。
“某再問一件事,你們大軍為何攻打平西堡?”
“宋朝欲滅吐蕃,我們反抗。也很正常。現在失敗,隻好投降,同樣也正常。太保是大宋宰相,大宋之駙馬。難道不明白這道理嗎?”
“好,某再問一個問題,大宋為何要滅吐蕃?”
“臥榻之下,豈容人鼾乎?”
“咦,你懂得還蠻多的嘛,但你說錯了。隻要阿裏骨不攻打我軍,我朝是不會用兵湟州的。”
“熙河是何?”
“當年木征不向西夏倒戈,我朝會用兵熙河。木征向西夏倒戈,數位兄弟散居於河洮各處,洮州的東邊是何處?我朝巴蜀也。我朝在巴蜀能有多少軍隊,能有多少堡砦!”
這也許是一筆糊塗賬,但正是因為木征倒戈,連帶著禹藏花麻徹底投降西夏,成為西夏的重臣,並且將原先人煙稠密、土地肥沃的渭源地區生生掃蕩成無人區。
所以真論理兒,這個理是略略偏向宋朝這一方的。
“為什麽你們兩國聯軍前來平西堡,讓某來解答,拿下平西堡,也等於拿下了某,甚至將某擊殺,傳首四方,那麽廓州各部就會擁護阿裏骨,整個戰役將會徹底扭轉。你們都想要某的命了,某為什麽還要放過你們?”
“太保,鹿……”
“鹿死誰手,未必可知是吧,行啊,紫川……”
“太保,我家將軍是真心投降,要殺要剮,聽由太保處置。”結轄羅看王巨又要讓侍衛將他強行送出城,急了,說道。
王巨擺了一下手勢,讓王紫川住腳,走了幾步,說:“即便這樣,某也不服啊,難道阿裏骨比某身份還要尊貴,要降就降,要叛就叛。”
“太保想如何處理我家將軍?”
“行,給阿裏骨一個機會,明天他立即將軍隊撤向後方,將西夏這支軍隊後退之路堵住,等我朝南方大軍到達,與我軍配合,將這一部西夏軍隊全部解決在這裏,以償補這幾十天,我朝慘死在平西堡的將士。想要投降,隻有這一個條件,否則阿裏骨等著屠族吧,還有你們這些親信,以及你們的家人,某一個不會放過。紫川,將他送出城。”
但王巨也不是恫嚇,經過這麽久的折騰,本來阿裏骨名位就不正,那麽會進一步失去人心,即便王巨將阿裏骨殺掉,也不會有多少人懷念他。
結轄骨同樣聽出王巨話音裏的殺氣,他無奈回去,將王巨所說的話一一轉述,阿裏骨氣罵了一句:“欺人太甚。”
外麵侍衛進來稟報,說是仁多保忠來了。
阿裏骨讓侍衛將仁多保忠帶進來,仁多保忠含蓄地問了問勸降的結果,隨後退走。
結轄羅道:“他起疑心了。”
“怎麽辦?”
“讚普,就依……”結轄羅不敢往下說了,王巨這個條件確實很過份。
然而現在仁多保忠產生了疑心,更加內外交困。並且阿裏骨比當初的關羽還要慘,至少關羽當初還有後路可退,隻是關羽猶豫了太長時間,甚至還將水軍留在漢水。想收回荊州再返過頭對付曹軍,所以才敗走麥城。
可阿裏骨連一個去處都沒有了,就算他丟下妻子兒女向外國逃,比如逃向古格國(以阿裏為中心的一個龐大國家。後來隨著阿裏水土惡化,這個古國消失),或者逃向回鶻,也沒有辦法逃跑了。西邊宋軍占據著青唐城,堵往了西去的道路。北邊又扼守住貓牛城,古龍骨城,東邊同樣有宋軍,南邊更不用說了。
結轄羅道:“讚普,拖不得,還是早做決定。”
阿裏骨不停地歎氣,許久後,結轄羅再次去了平西堡。
他見到王巨說:“太保,我家將軍說了,可以同意太保的條件。但必須先將南邊的將士撤退回來。”
平西堡南邊還有一萬多聯軍,以及五個投奔阿裏骨的廓州部族戰士,如今還修建了營柵與壕溝,其中就有阿裏骨手下數千將士。時間太急,不可能再從邊上山路慢慢撤回來了,況且那樣,仁多保忠也會察覺,隻要仁多保忠一撤軍,難道阿裏骨集結三軍堵截?一旦窩裏反了,三軍上下都知道出了嚴重問題。那麽最少一半將士不會聽從阿裏骨命令了。那樣,如何堵住仁多保忠?
“既然投降,何須召這些將士回去,到了這地步。阿裏骨還想打歪主意嗎?”王巨不悅地說。
“太保,如那樣,仁多保忠必拿這數千將士泄怒。”
“顧好你們自己兒吧,”王巨譏諷道:“還有,你不要再來了,阿裏骨也不要再派其他使者過來。否則殺無赦。某隻看你們的行動,這些將士,算是替我軍陪葬的!”
“太保,你逼得太厲害了。”
“某就是逼啊,逼你們不要投降,反抗倒底,那樣,某正好一下子將你們全部解決,省得以後朝廷每年還要花許多錢帛,養著你們這群叛孽!”
恩……聽著王巨罵到這裏,結轄羅臉上卻出現了驚喜,說道:“那麽好,我一定轉達勸說我家將軍。”
王巨罵得厲害,但結轄羅也聽出來了,為什麽以後宋朝每年會花許多錢帛,那時宋朝一定會授一些官職的。
至於以後會不會送到宋朝的京城,結轄羅也不會多想了,但不管如何,總比被這個心狠手辣的宋朝強臣坑殺掉強吧。並且結轄羅同樣也聽到了後方的消息,青唐朝宋軍如何安排的,現在還沒有消息傳過來,不過貓牛城數千丁壯,盡數讓宋軍絞死!
這群宋軍,在這個心狠手辣的屠夫帶領下,一個比一個狠。
結轄羅興衝衝地回去轉告,阿裏骨心中雖痛恨,也無可奈何了,而且也拖不得。
如今吐蕃與西夏兩國軍隊卡在這條隘道與周圍的幾個山窩上,兩國軍隊犬牙交錯,糧草輜重與牛羊放在最後麵,這個後勤問題不大,主要是前麵的軍隊,不可能拖到明天白天大搖大擺的撤向後方堵仁多保忠的後路,那樣仁多保忠還不得拚命?
阿裏骨立即將諸軍頭領喊來,聽到真相後,這些頭領立即亂套了,阿裏骨沮喪地說:“諸位,你們不要吵了,我今天派結轄羅冒著生命危險,三次去平西堡,正是向宋朝投降的,隻要我們投降,你們家人與族人自會保全平安。”
大夥這才安靜下來。
阿裏骨心中更是歎了一口氣,不過他今天不知道歎了多少口氣,然後心想,幸好及時投降,否則兩天後,還不知道會有什麽下場。
他又說道:“不過那個太保提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讓我們吐蕃大軍撤到後方,將西夏這支軍隊歸路切斷,然後與宋軍配合,將這一部夏軍剿滅。”
有人立即說道:“不好剿滅啊。這麽多西夏戰士,想要剿滅,得死多少人哪。”
又有人說:“不但不好剿滅,隻要我們一撤,他們就能察覺。”
阿裏骨讓諸人安靜,說道:“所以我們必須這麽做……”
實際仁多保忠那邊也在聚集諸將商議,很不對頭,不過他消息來源有限,都是阿裏骨給的,於是不顧阿裏骨會有什麽想法。立即派斥候到後方打探。
夜漸漸深了,漸漸進入四更時分,忽然吐蕃各部軍隊一起從帳篷裏起來,然後匆匆拾起武器。以及簡易的行李,向後方迅速撤去,就連帳篷也不要了。
開始時大家睡得正香,不過有一些西夏人起來方便,終於察覺。但他們迷迷糊糊地,有的人遲鈍,甚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鑽回帳篷睡覺去了。不過也有人警覺,立即叫起了上司。
這些西夏將領從帳篷裏爬起來,看了一會,有人便壯著膽子上前詢問,你們這夜裏往後方行軍幹嘛?
現在這些吐蕃士兵已經得到上麵的指示,便立即答道,這是軍事機密。與你無關。
雖然被這些吐蕃士兵搪塞過去,但這些西夏將領同樣覺得不對勁,便有機靈的,立即找到仁多保忠反應情況。
仁多保忠立即披起一件衣服,從帳篷裏爬起來,來到營外,這時候大半吐蕃軍隊已經撤到後麵,不過還有不少在繼續撤退著。特別是在這個黑夜之時,雖然借助夜色掩護,瞞過了西夏人好一段時間。可在這夜色裏,又是在山道上,大夥速度都快不起來。看到西夏人察覺到了,後麵的吐蕃士兵心中緊張。不由地你推我搡起來,內部都開始出現混亂了。
仁多保忠額頭上立即涔出大滴大滴的汗珠,他說道:“速速傳令各營,準備撤退。”
說完了,又用手捧起邊上的山泉水,潑在臉上。然後對親衛說道:“罔萌奎,你立即去讚普的大帳,問一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其實也不必要問了,現在仁多保忠的心理,就象不會水掉在河裏的人一樣,不管抓到什麽,那怕抓到跳下河救他的人,也要拚命抓住不放,希望有那麽一絲僥幸發生。
兩人並不在一起,不過兩人的主營離得不太遠,不過三四百步,罔萌奎匆匆地向阿骨裏的大帳衝去。
這時副將,也就是仁多保忠的侄子仁多藺也從帳篷裏爬起來,找到仁多保忠:“叔父,這是怎麽一回事?”
“不清楚,”仁多保忠答道,確實他是不清楚,隻知道不好了,愣了愣,仁多保忠又說道:“奎兒,你立即準備集結軍隊,率先衝向後方,控製著一部分後勤。”
不管發生了什麽,這個後勤必須要抓在手中的,否則幾萬兵馬沒得吃了,那後果不堪設想。
西夏各個大營號角聲齊鳴,後麵的吐蕃軍隊也不再隱藏了,有的人舉起火把,向後麵狂奔。罔藏奎匆匆地跑回來說:“大將軍,不好了,吐蕃讚普大帳空空如也,周邊各個帳篷同樣是如此。”
仁多保忠內心一片冰冰涼,他呆了好一會,大聲喊道:“撤,撤。”
喊完後他帶著仁多藺集結起來的部分軍隊,就向後方殺了過去。
有的吐蕃人蠻橫地不讓道,還潑口大罵,原來大夥還忍著,這時候誰還會繼續再忍,仁多保忠提起夏國劍,將一名正在唾罵的吐蕃士兵劈倒在地。
這等於釋放了一個信號。
隻是一會兒,無數吐蕃人與西夏人在這條隘道上開始真刀實槍火拚起來。
仁多保忠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來到後方,不過這時候阿裏骨已經組織起一道防線,仁多保忠還沒有衝過來時,箭如雨下,將仁多保忠與他手下生生射了回去。
看了一眼身前的死屍,又看了一眼前麵黑壓壓的吐蕃大軍,他大聲問道:“你們家讚普要做什麽?”
沒有一個人回答,仁多保忠想了想,自己兵力太少,於是大聲傳令,將後麵的吐蕃士兵掃蕩清空,將各營混亂的部下盡量地集結起來,以便組織更多的力量,衝垮吐蕃人的防線。
如果仁多保忠的命令能及時傳到三軍手中還好一點,關健時現在他這個命令,能傳到誰耳朵裏?
天亮漸漸蒙蒙亮,可是整個隘道上殺成一團,仁多保忠不斷地將逃過來的夏軍攏在一起,向吐蕃防線發起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這邊還好一點,後麵卻亂成了一團,吐蕃軍隊與西夏軍隊相互在廝殺,吐蕃軍隊與吐蕃軍隊內部人為了逃到後麵,在廝殺,西夏各部軍隊為了逃到後麵,也在相互廝殺。
看著這種慘相,有膽小的兵士趴在地上,號淘大哭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