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王巨和章楶都分別在腦海裏做過反複的推演。


    想要打敗遼軍易,隻要遼國軍隊大咧咧地來到夏州,他們就注定了敗局,就更不要說後麵分兵宥州、洪州,又分兵鹽州。


    但想打得他們心寒難。


    因為這一段向北,就是著名的南河套了,它方圓數千裏之大,麵積幾乎相當於大半個河東路。因此當年李繼遷被宋軍打敗,往河套裏一鑽,然後宋軍傻了眼。


    遼軍不是李繼遷,但南河套這些遊牧民族對西夏比較忠心,遼國是來支持西夏的,因此對遼軍好感度較高。包括這一行,遼國就請了許多河套地區的牧民做向導,如果往深裏說,則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之間的矛盾。宋朝是農耕文明國度,豈能指望遊牧民族對宋朝有多少忠誠度?除非宋軍強大到足以輾壓任何對手,迫於宋朝的威嚴,他們也就老實了。


    在這種背景下交戰,遼國會損失慘重,但損失的會是那批人呢?


    民夫!


    但這些民夫都是從山後組織起來的,基本上都是漢人,放掉吧,沒有震懾力了,殺同樣不能殺,不顧民族立場吧,這一殺,山後所有漢人會徹底倒向遼國。


    遼國的主力部隊因為有當地牧民帶領,又是騎兵,又是一個寬闊無比的所在,會迅速進入南河套,然後撤回去。


    但問題還沒有完,實際上從遼國真正出兵西北起,兩國臉皮等於抓破了,戰事結束了,宋朝不可能在這裏布置幾十萬大軍,象鐵門關等處,頂多駐守一營官兵,就是河套除了組織一些邊兵節約財力,正規的駐兵不過數將官兵。最好的例子,原先河東十二將官兵,八將官兵於府麟路輪流駐戍,也就是分成兩班倒,每班四將,防禦麟州與豐州,餘下四將各分成兩將,防禦代州火山軍。


    這才是正常的防禦兵力,但問題來了,因為這場戰事,南河套的遊牧民族與遼國絞在一起,又是若大的麵積,由他們帶領,那麽到處都是空子,到時候輕則南河河套丟失了,重則威脅到整個西北的統治。因此這一役必須將遼國打寒,打得他們以後提起西北立即噤若寒蟬。


    這才有了這個囚籠戰術。


    …………


    內河船隻想要航行安全,不是河流大小深淺,大河行大船,小河行小船。


    危害船隻安全的因素是河流懸差大,比如青銅峽上麵,一直到應理(中衛),這一段河麵比下麵的河麵還要寬闊,然而因為青銅峽水位落差大,則不利於航行。


    但得看怎麽利用了,正是有了這個水位落差,所以就著它,置了漢源渠,唐來渠,漢伯渠,七級渠等水利工程,雍正時又利用它置了惠農渠,解放後又修了東幹渠,一道青銅峽,造就了寧夏九成水利灌溉工程。


    其次不能多礁石,著名的就是三峽,水位落差大,導致水流湍急,礁石多,因此事故多發。


    水位變化不能太大,如蘭州,實際上如果不怕危險,整個上遊通航不是到達青銅峽,而是一直通達蘭州,隻是蘭州一帶黃河水位變化大,河底多石,餘下又有一些險峻河段,所以不利於較大的船隻行駛,而且航行風險高。


    這次王巨伐夏,刻意從渭水流域的一些船塢帶來許多工匠,又於前年就在關中訓練了一些水軍,但從就沒有想過,在蘭州造船,節約運輸成本。


    河流不能忽然變窄,王巨所說的航運,上遊是靈州,下遊則是河口渡,從河口渡過去黃河則屬於中遊河段了,其實這段黃河多峽而不險,如果從壺口瀑布中轉一下,那麽航道能延伸到龍門的禹門口。


    但問題是自河口而下,河道忽然收縮,水流也變得湍急,以宋朝的技術,航行依然很危險,所以王巨也從未考慮。


    最後便是河灣多,船舶航行是借助水流的慣性前進,不象在陸地上,俺們來一個急刹車,船夫看到灣道時必須提前做出預判。同時灣道會產生回流,使得水文特征產生諸多不確定性,最有名的就是三門峽那根砥柱,依據水流的慣性,出三門的船隻正好對著那根砥柱撞去,俺用舵,俺用力扳舵,但往往還是會造成事故發生。


    那麽這段黃河是什麽特征?寬闊,水流平緩,多灣,故稱河曲,特別是幾字上麵那一橫,那可不是直的,積石軍那段河段稱為九曲,可是那一橫最少有九十九曲!


    不過曲多,但因為河麵寬闊,水流平緩,航行風險性依然很小。但造成一種現象,頻繁地改道。


    黃河出了賀蘭山,兩邊都是沙漠與戈壁,風一吹,沙子一起飛到黃河上了。但因為水流平緩,河沙立即沉澱,比如南段的河流有灣口,產生回流,河水不是向下遊而去的,而是衝向河流中間,於是河沙會在這一片迅速積澱,但河水要必須往下流,於是河水變得迅急起來,便搜刮北岸的泥沙,從而產生改道。


    最有名的便是清朝嘉慶二十四年,包頭南河段南移一裏半路,光緒二年,包頭南河段又大規模南移。現在哪裏有兩個很不錯的渡口,河朔渡(托克托河口鎮),毛岱渡(薩拉齊),因為渡口的繁榮,造就了兩個繁榮的城鎮。但黃河南移後,失去渡口加成之效,薩拉齊還好一點,變成了土默特右旗縣政府的一部分,至於河口鎮,全國那麽多河口鎮也找不到這個河口鎮了,因為它已經變成了河口村!然後包頭南海子渡開始繁榮了……


    不過這兩次改道算是這段黃河改道較大的規模了,餘下改道雖頻繁,規模很小,往往移動不足幾十米,又是人跡罕稀之所,故史書不載。然而正是這種地形這種改道,才造就灣道越來越多。天長地久之後,河道改變還是很大的,比如唐朝豐州、後來五原北麵的烏加河隻是黃河的副河,但現在卻是黃河的主河,後來黃河的主河,現在隻是一個小河灣子。


    然後是黃河中遊,從河口渡往下去,兩邊多山,河流湍急,不過受兩岸山巒拘束,再加上河沙不易沉澱,河道一直很穩定。


    再到三軍的渡河。


    小河直接架橋,逢山開路,也就是前麵的軍隊斬去灌木與棘刺,讓後方大軍迅速行軍。遇水架橋,指的就是這種橋,不可能在黃河與長江上架橋了。


    再到大河的渡軍,如果不急,可以用渡船慢慢擺渡。


    如果很急,西夏人用渾脫渡河,還有一種方法,架設浮橋,最著名的便是宋滅南唐,在長江上架的那個浮橋,用鐵鏈將小船連接起來,上鋪木板,大軍橫渡!


    但如果軍隊規模大,那麽對這個渡口挑剔無比。


    首先渡口水流必須平緩,才能保障三軍安全,其次渡口必須大,才能容得下許多渡船同時擺渡,否則一艘船慢慢擺渡,象斡特剌這次率領十餘萬軍民過來,那得渡多久才能渡完?


    若是架設浮橋,那更挑剔了,就象宋朝長江上的那座浮橋,樊若水駕駛小船裝作在長江上釣魚,選來選去,隻選了采石磯一處地點,這才用絲繩測量其江麵寬度,宋朝根據他提供的情報,才將浮橋架了起來。


    這些說起來比較繁瑣,但它馬上就關係到下麵的囚籠作戰計劃……


    …………


    斡特剌暫時還蒙在穀裏,但鹽州城如此難纏,讓他感到有些不對。


    於是他先將視線盯向了七級渠的南測,宋軍在哪裏置了一個巨大的船塢,不僅有朝廷官兵工匠,還有數萬名西夏戰俘與百姓。


    現在開始由亂入治了,不能再用以前那種血腥的手段,但西夏經過反複催殘,百姓連溫飽都不能解決,但不能讓他們餓死吧,不是餓死了,一旦餓得走投無路,那則會主動叛亂了,因此王巨采納了用工代賑措施,包括河西那些施工的戰俘也是如此,大家幹活,宋朝從後方押來糧草與布料,以工發放物資。


    人很多,但宋軍馬上需要很多很多的船。


    如果派出一支騎兵襲擊這個船塢,必會產生巨大的震懾力,然而不久斥候就送來一條消息,宋朝於耀德城等處,依然保留了龐大的軍隊。


    兵力出得少不管用,兵力出得多,首先瀚海地形的難纏就讓人頭痛了,即便派出清一色的騎兵,斡特剌又擔心落得靈州川那樣的下場。一旦騎兵遭到毀滅性打擊,這一支兵馬則會迎來悲催的命運。


    然後他又盯向了古長城的西麵,但問題是出了這段古長城,如何渡黃河,宋軍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遼軍將船造好,再說他這次也未帶來多少善長造船的工匠。


    接著他又盯向了橫山,橫山有多難纏,斡特剌是知道的,不過現在橫山兵力不多,但如此一來,等於正式向宋朝宣戰,這個後果則難以預料了。


    迫於無奈,他派出大量遊騎前去橫山活動,橫山諸堡砦的宋軍根本置之不理,出了堡砦俺們不敢,但想攻陷我們的堡砦,萬萬沒門。這麽多年了,宋夏就倚著橫山,展開了多少拉鋸戰,攻堅防禦戰。


    然後斡特剌就接到宋軍忽然出兵金肅城的消息。


    斡特剌有些蒙,俺們可沒有進攻你們宋朝,你們宋朝憑什麽進攻我們遼國?


    但問題來了。


    如果斡特剌帶著這十幾萬軍民在南河套到處溜達,宋軍還真沒好辦法對付。


    但這個溜達,吃的喝的穿的怎麽解決?


    因此遼軍必須要回去,回去就要渡黃河,牟那山以西的河段不要想了,全部被宋朝占領,開始建設堡砦,駐守軍隊。況且還有大量士兵乘船在黃河上巡邏,如何讓遼軍得以渡河。


    那麽遼軍想要回去,隻有兩處地點,一處就是包頭那邊,現在不叫包頭,而叫雲內州,又叫夾山或叫西山地區。


    那一段黃河寬闊而平坦,有不少適宜渡河的渡口。然而問題是想從哪裏渡河,則要橫穿整個南河套,穿越更多的沙漠。後勤供給立即成為一個大問題。


    其實就是選擇了這麽道也不可能讓他們成功回去,遼興宗伐夏,雖然大敗,不過西夏國內民不聊生,李元昊沒有乘機收回金肅軍與河清軍,然後往北去,牟那山上方則是黑山地區,也就是唐朝中受降城地區,耶律阿保機大破黨項諸部,將這一帶占據,置立天德軍。迫於這個壓力,西夏不得不於牟那山建設了一些堡砦,又於河南建設了四個城堡,扼守黃河。


    不怕遼軍從大沙漠穿過來,就怕遼軍造船自黃河而來。


    如今這些堡砦全部被宋軍接收,並且王巨又讓大量士兵帶著後勤,乘船東上,陸地上有宋軍側擊,水路上有船隻巡邏。


    最少遼軍不管造船渡河,或者搭建浮橋渡河,得要花上一段時間吧,而且這一帶以幹原為主,樹木都是矮小的耐旱樹木,想要尋找適合造船的木料十分困難。即便造好了,還要麵臨著宋朝水軍的剿殺。


    所以隻有第二條路,也是遼軍跨過黃河的那個渡口,金肅軍東麵的君子津渡口(喇叭灣渡口),這一帶河麵比較平直寬闊,水流平緩,也是河口黃河下來,最好的渡口。


    還有其他的小渡口,但這是十幾萬大軍撤退渡口,那些小渡口適合麽?


    然而現在這二軍一州全部被宋軍拿下,斡特剌能不急麽?


    他也顧不上興州城有沒有被宋軍拿下了,立即帶領兵馬撤退。


    可憐種師道與劉昌祚害怕他犯神經病,還往橫山增置了一些兵力,然而一箭未發,斡特剌退走了。


    但讓他欣慰的是,這幾州百姓聽聞遼軍撤退,許多軍民自發地請求跟隨遼軍前去遼國。遼國暫時還沒有人口危機,相反的,經過遼東叛亂後,死了許多丁壯。


    而且這些人當中不乏貴族,雖然不如往昔,但他們手中還有著不少財富。於是一路匯集,最終這一行軍民數量幾達二十萬之巨。


    斡特剌撤走了,三州留下的百姓幾乎沒有一個是對西夏死忠的,慶州延州同時出兵,將三州輕鬆收複,然後迅速修城牆,建堡砦,包括白池城、鐵門關、三岔口、左村澤、奈王井、烏延城這些重要的關鎮,不過夏州北部的一些重地,如黃羊坪、七裏坪、安慶澤、大沙堆、王亭鎮、德靖鎮,沒有管它們,非是它們不重要,一旦進一步修葺,將它們聯係起來,則能成為夏州最好的北大門,而且這一片地區也是原來西夏最重要的農耕區與畜牧業區,這些關鎮必須重建,才能保護這一地區的開發,但眼下時間來不及了,單個的建設,則成無險可守之勢,不如不管。


    斡特剌一路北上,到達黃羊坪時,他已經得到興州失守的消息,不過因為黃河巡邏森嚴,斥候沒有打聽到詳細情況。不過他仍然認為宋軍主力在他的後麵,要麽順著水路而下,且不說用船能載多少兵力,就是能載很多兵力,這段河麵河流平緩,幾乎就不存在溯流逆流的差距,而且彎道多,等於延長了航運,然後還要上岸,還要走一段路程,因此宋軍即便想在金肅軍與遼軍會戰,也來不及了。或者渡過黃河,不怕辛苦,順著古長城這段道路插向鹽州,再插向洪州,銀州,麟州,府州,進入遼境,同樣也來不及!


    因此隨著加入百姓越來越多,他的行軍速度越來越慢,但因為產生這個錯覺,斡特剌一點也不著急。相反,這些百姓,以後會有很多用場的,包括反攻,這是西夏的領土,幹嘛不反攻,有了這些百姓,到時候遼國就會占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勢。


    而且因為這些百姓離開家園,將家中所有貴重物資,以及糧草牲畜一起帶了出來,這一行後勤十分充足,並且因為河套許多部族陸續加入,提供了許多牲畜水囊,帶了足夠的水,水源也不缺。


    他的兵馬向金肅軍出發,金肅軍那邊湧來許多“民夫”,大搞建設,以便在遼軍到達前,建設更多的堡砦關卡,同時又勸說百姓將還沒有成熟的豆粟收割下來,交給各堡砦,當成青飼料,根據他們送來的重量,未來發放相關的物資。這是近處的,離宋境遠的則直接用火燒,然後讓百姓南下,前去麟州就食。


    主要是這裏有兩個優勢,這一帶屬於唐朝的勝州地區,在後梁時,遼國出兵,將勝州所有百姓擄往遼國。後來又占據這裏,但遷徙過來的百姓都是來自山後各州的漢人。不指望這些漢人對宋朝有多少好感,但不會太排斥。同時這裏以駐軍為主,百姓不多,總共加在一起不過四五千戶,容易安置遷徙。


    同時各營主將親自出麵,向他們允諾了未來宋朝給予的種種好處,用此來彌補他們的損失,但還是不遷徙的,則用強硬手段了,強行焚燒其莊稼房舍。


    斡特剌大軍抵達金肅軍時,這兩軍一州所有百姓都被遷徙一空,莊稼同樣燒得幹幹淨淨,也就是宋朝即將執行堅壁清野戰術。


    這也是常見的戰術了,還沒有引起斡特剌警覺,因此到達金肅軍時,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派使責問張守約。


    你們這些宋人,膽子好大,居然敢公開入侵我朝。


    不知道俺們遼國是老虎嗎!


    張守約也給了回話,西夏自李繼遷起,就是一群無賴不守信義的亂臣賊子,具體的不用說了,證據太多太多,象李繼遷打不贏就投降,安定下來後又接著造反,生生拖得宋朝無奈地看著他壯大。李繼遷死後,李德明還稍好一點,李元昊又來了,然後一代不如一代。


    去年經爾國再三調解,我朝同意議和,但梁氏賊子卻派大批斥候潛入我朝邊境,散發謠讖,離間我朝君臣,故我朝這才討伐西夏。並且這些斥候與證據,也陸續送到邊境,交與爾國之手,向爾國解釋。


    但爾國不顧道義,不顧是非曲折,先派三萬阻卜騎兵襲擊我朝供給,爾又率十幾萬兵馬進入西北,先戰七裏坪,繼戰夏州城,後攻鹽州城,導致我朝將士傷亡無數。爾國不仁在先,休怪我朝不義在後!


    你們做了初一,就不要怪我們現在做十五!


    因此翰特剌開始調動兵馬,對一些堡砦發起進攻。


    然後派出精銳騎兵,馳往君子津渡口,因為斥候已經探知,宋朝為了阻止他們渡河,或者阻止援兵到達,炸山取石,於此渡口兩邊河灘上布滿了石頭,使船隻不得渡。


    這個問題不太大,因為斡特剌手中擁有太多太多的部下或者百姓了,故先行占據渡口周圍緊要所在,將渡口控製,隨後大軍到達,搬石造船,或者強行用小舟搭建浮橋。然而這並不是為了撤退著想,而是為了保障後路後,再對宋軍展開反攻。


    並且西京留守事(遼國東、中、南三京置宰相府,分左右相或左右章政事,往下是各京留守事或同知,因為遼國皇帝到處跑,各京都有行宮或皇宮,又置有內省司,同時置有各部使司,如戶部、度支、三司、鹽鐵、計司、轉運等,還有總管府,都虞候司,警巡院,處置司,五京京學,另外上京還有皇城司,東京又置有承奉官、大都督府、安撫使司,西京置有文思院、按問使司、巡邏使司、大內都部署司,南京有宣徽院、處置使司、各軍指軍使司、栗園司,再加上遼國的南北官製,使得官製比宋朝還要複雜數倍)耶律那也聞聽後,也派出一部兵馬來到君子津,開始搬挪積石,準備接應斡特剌。


    這也是斡特剌心情不緊張的緣故,若說心情,隻是很憤惱,自己勞師遠征,依然讓宋朝順利滅掉西夏。


    近三萬前行大軍撲向了君子津,這裏麵還有數千西夏戰士。


    不算太遠,三百幾十裏路,遼國全部是清一色騎兵,雖然帶了一些物資,但對速度妨礙不大,如果沒有意外,一天半時間就可以迅速到達渡口,占據要地。


    第一天傍晚,三軍於一處山穀休息,而且斡特剌通過西夏人,了解到更多王巨的戰術,再三囑咐他們要小心,因此雖在此紮營,但遼軍派出許多戰士巡邏警戒。


    不管有沒有用,這一夜安全無事,而且可能是現在宋朝兵力少吧,可憐的兵力僅是保證各城與各堡砦的安全,因此這一路行來,沒有一個宋兵來騷擾。


    第二天繼續出兵,金肅軍是小半丘陵大半梁峁地形,小石山是丘陵,小土山是梁峁,沿河一帶東西走向,中西部多南北走向,但不是很規律,總體是縱橫交錯。


    在金肅城下方十幾裏處,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大山溝,然後再順著一條略有些偏南北走向的山溝,順著金肅城東麵直通君子津,比較平坦,成為金肅軍最重要的道路,遼軍前軍走的就是這條道路。


    眼看再走幾十裏,就要到達君子津了,忽然南麵殺過來一支騎兵,生生將遼軍一切兩半。


    非是伏兵,此行遼軍十分小心,前軍未到,斥候先行,想伏於道路兩邊埋伏,必然會被發現,於是宋軍派出龐大的軍隊,夜行於道路兩側,但離這條主道很遠,足足十來裏,然後先行讓劉法率領騎兵,將遼軍一切為二,生生拖在這裏。


    劉法兵力不多,不過迫於地形,遼國東西兩部兵力始終不能匯聚。


    慘戰了近一個時辰,劉法部下傷亡近半,但劉法始終沒有退卻,後麵的伏兵湧了上來。非是無兵,僅是這兩部宋軍兵力就達到了四五萬兵馬。


    與劉法打了這麽久,再加上四五萬宋朝精銳的馬步軍衝襲而來,而遼軍又一切兩半,不久遼軍開始潰敗。


    與野戰無關,因為這裏是梁峁地形,不能很好地發揮騎兵優勢,宋朝步兵手持著犀利的武器,又多是一群久經沙場的老兵,戰鬥力並不比遼國騎兵弱。


    西部的遼軍向西敗逃,苗履率領著一部官兵追了下去,折可行率領餘下官兵繼續對東路遼軍繳殺。一直殺到黃河邊上,有的遼兵殺蒙了頭,直接跳黃河了。


    餘下遼軍在這片河灘上被殺得抱頭鼠竄,讓對麵正在搬石頭的遼國兵馬看得心驚膽戰。折可行用戰刀向對岸的遼軍指了指,然後押著戰俘返回。


    西邊的遼軍還在繼續敗逃,逃了近百裏後,林廣與賈岩等將,再次率領著近三萬官兵陸續殺出。最後能平安逃回去的遼兵僅僅隻有一萬餘人。


    然後宋軍忽如天兵神降一般湧了出來,無數官兵扼守著各條道路的險要所在,紮下軍營,就算遼軍攻破了一道防線,後麵還有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


    接著一支兵馬運來火炮,對著對岸正在搬石頭的遼軍一頓猛轟,轟得對岸數千遼軍一個個抱頭向東逃跑。


    真相出來了,不是這裏宋朝無兵,而是有著無數兵力,自豐州到黃河一帶,駐紮著二十萬宋朝軍民,實際上所謂的民也是兵,最少算得上是一個民兵。


    而且自豐州而下一直到宥州,宋朝還駐紮著近十萬軍民。


    此路不通!


    請回大漠去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暗黑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暗黑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