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實施計劃
恃寵而驕(二次重生) 作者:時空錯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十五章實施計劃
在朝會上,荊正白將這個折子拿了出來供大臣們討論,大臣們自然是有很多反對的意見。
甚至不乏很多聰明的人已經想到了出主意的人就是“妖妃沐嫣然”,於是他們對這位雲族妃子起了反感,直接在朝會上就攻擊沐嫣然,說她後宮幹政,母雞司晨。
但是荊正白一笑,又拿出來沐國公的另一份折子,上麵很明確地說明了,因為沐嫣然不受雲族的規矩,並未遵守一夫一妻製度,所以被雲族除名,日後不再是雲族人了!
這道折子一出,眾人立即啞火了,都不知道沐國公這是出的什麽招數。但是他們還是反對這份折子,即便沐嫣然沒有從中得到什麽好處,這份折子也不能實施啊!這樣一來永平郡還是大秦的一個郡嗎?豈不是變成了一個國中之國?日後如何管理?如何使得雲族歸化?
但是此次荊正白卻怒了,直接駁回了大臣們的提議,強行推行這份折子上的政策。大臣們象征性地再抗議了一番,看到荊正白這麽堅決也就不說話了,畢竟言官的職責他們已經做到了。
永平郡是哪裏?那可是千萬裏之外的地方,他們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去那裏看一眼,皇上想在那裏怎麽辦就怎麽辦吧,為了那裏的蠻子雲族人撞柱子?這也太不合算了吧?
沐嫣然看見折子順利推行,雖然早就知道荊正白有這個能力和魄力,可是還是真的很高興,畢竟前世裏雖然也推行了很多有利於雲族人的政策,但是荊正白關心的隻是融合和穩定,半點兒也沒有考慮到雲族女子的權益和地位,現在有她在其中參和了一把,卻是抱住了雲族的一夫一妻製度。
沐嫣然知道,有這個製度在,女子的地位就不會差。
但是她所追求的卻不止是如此,她追求的可遠遠不是“雲族女子的地位不太差”,她想要雲族的女子能與男子有著同樣的地位,甚至有著高於男子的地位!
於是,沐嫣然一邊寫信給自己以前的嫂子龔小玉,希望她能結束自己的遊曆,重新回到永平郡,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好政策,謀取官位,為女子做個榜樣。一邊出宮見了自己現在的嫂子王晴梅。
由於皇上荊正白恩準了沐嫣然師從王晴梅,所以沐嫣然隔三差五就往永平郡王府跑,去見王晴梅,已經不是什麽稀罕事情了,所以沐嫣然就可以通過王晴梅的手來做很多的事情。
而她的新嫂子王晴梅因為還未得寵,也需要沐嫣然這麽一個盟友來鞏固地位,因此對於沐嫣然還是十分巴結的,對她的要求都盡量滿足。再加上王晴梅本身就能力出眾,身後還有一個娘家,所以沐嫣然讓她辦什麽事情還是很方便的。
見到王晴梅後,沐嫣然笑著說道:“嫂子,京城的閨秀和女眷們你比較熟悉,我想請您給我推薦幾個人,她們要有驚才絕豔的才華,要有不輸於男子的野心,最好還有著不能施展才華的困頓現狀。我想,京城這麽大,應該有不少這樣的女子吧?”
王晴梅一愣,疑惑於沐嫣然為什麽要找這樣的人,但是聰明如她自然不會多問,眼睛一轉就想到了幾個名字,於是對沐嫣然說道:“小姑放心,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的要求嫂嫂我自然放在心上,隻是有些女子住得較遠,怕是要十餘日才能找到這麽幾個人。”
沐嫣然笑著拉住王晴梅的手,說道:“就知道嫂嫂一定有辦法,那我半個月之後申時再過來,到時候見一見嫂子和各位才女。”
白駒過隙,時光飛逝,半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待沐嫣然再次來到永平郡王府中的時候,已經見到王晴梅與三位女子坐在會客廳中。
王晴梅有些無奈地說道:“小姑,很多女子符合你的條件,但是她們看破紅塵,嫂嫂我請不動她們,隻能請到這三位,還望你不要介意。”
沐嫣然拉住王晴梅的手說道:“嫂嫂多慮了,我怎麽會介意呢?感激還來不及,嫂嫂真是幫我良多,待會兒我要與哥哥好好聊聊,我還想早日抱外甥呢!”
王晴梅卻是瞬間羞紅了臉,但她心誌堅定,不過片刻便緩了過來,拉著沐嫣然,在會見那些夫人之前先偷偷為她介紹到:“小姑,這三位都是京城之中驚才絕豔的女子。坐在左邊上首的是馮夫人,她在閨中便是有名的才女,嫁給馮將軍後相夫教子,家庭和睦,在馮將軍為國捐軀後更是獨立撫養兒子,一直未改嫁,乃是大秦有名的節婦。坐在中間的這位乃是閨閣時名動京城的張小姐,因為未婚夫不幸逝世就在張家守了望門寡,受子侄奉養,還開了女學,在京城頗有名氣,很多世家貴女都會將女子送到她的女學之中去念書,學學女子之道。坐在下首的這位乃是戚夫人,在閨閣之中也是頗有才名,卻是命運悲慘,嫁人不過一年丈夫便意外死了,未留下一兒半女,婆家嫌棄她是掃把星便將她趕回娘家,前些年她母親還活著的時候對她頗有照拂,但是去年開春她母親便去世了,她與嫂子相處不來,卻也是個有氣節的人,不願在娘家受嫂子的氣,便獨自搬出來立了一個女戶,一個人生活。”
沐嫣然一看這三個人便知道,自己當時太急立了沒有對王晴梅說清楚目的,所以她的理解有了偏差,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麽事情。
自己要找的女子,有才華是其次,有野心和魄力才是首要的。第一位馮夫人雖有才華,但是年紀大了,已經四五十歲了,怕是沒有那個精力去永平郡做女官,闖出一番天地了。第二位張小姐生活富足,養尊處優,怕是也難以產生去闖蕩一番的想法。不過第三位戚夫人倒是很合適,看來主要還是做做她的工作。
隻是沐嫣然想要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便不能講自己的想法透露給太多的人知道,於是笑嘻嘻地見過了三位王晴梅請來的才女,以請教學問的名義問了很多問題,再托王晴梅留住戚夫人與她密談。
戚夫人對沐嫣然單獨邀請她密談很是吃驚,想不通自己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女子有什麽是沐娘娘能用得上的。
但是當她聽到沐嫣然的計劃後,還是忍不住熱血沸騰了起來。
從小,她顧秀琴就聰慧,在琴棋書畫上都頗具靈性,比她那個草包哥哥強多了。可是她卻受困於是個女子,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草包哥哥繼承了父親的一切,而自己卻在母親逝世後被趕出了顧家,明明她懂得比哥哥要多,能做得比哥哥更好的。
很多時候,她都深恨上天,為什麽要把自己生成一個女兒身?
她也很戚家,讓她掛著這麽一個“戚夫人”的名頭,卻什麽也得不到,丈夫死去她也很難過,可是她又有什麽錯?憑什麽要她來承受婆婆以及戚家所有人的痛苦?讓她背這個黑鍋?
京城局,大不易。
去年她硬氣地離開家中的時候,雖然帶走了自己的嫁妝,可是她一個寡婦在京城卻是不好拋頭露麵,免得惹來是非和議論,隻能坐吃山空,怕是也不是長久之計。
若是聽沐娘娘的話去永平郡搏一搏,或許還能實現自己胸中的抱負?
想到自己也能像哥哥一樣從政,也能主政一方,顧秀琴便心中火熱,根本不用回去考量一番,當即就答應了沐嫣然,準備立即動身去永平郡。
在朝會上,荊正白將這個折子拿了出來供大臣們討論,大臣們自然是有很多反對的意見。
甚至不乏很多聰明的人已經想到了出主意的人就是“妖妃沐嫣然”,於是他們對這位雲族妃子起了反感,直接在朝會上就攻擊沐嫣然,說她後宮幹政,母雞司晨。
但是荊正白一笑,又拿出來沐國公的另一份折子,上麵很明確地說明了,因為沐嫣然不受雲族的規矩,並未遵守一夫一妻製度,所以被雲族除名,日後不再是雲族人了!
這道折子一出,眾人立即啞火了,都不知道沐國公這是出的什麽招數。但是他們還是反對這份折子,即便沐嫣然沒有從中得到什麽好處,這份折子也不能實施啊!這樣一來永平郡還是大秦的一個郡嗎?豈不是變成了一個國中之國?日後如何管理?如何使得雲族歸化?
但是此次荊正白卻怒了,直接駁回了大臣們的提議,強行推行這份折子上的政策。大臣們象征性地再抗議了一番,看到荊正白這麽堅決也就不說話了,畢竟言官的職責他們已經做到了。
永平郡是哪裏?那可是千萬裏之外的地方,他們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去那裏看一眼,皇上想在那裏怎麽辦就怎麽辦吧,為了那裏的蠻子雲族人撞柱子?這也太不合算了吧?
沐嫣然看見折子順利推行,雖然早就知道荊正白有這個能力和魄力,可是還是真的很高興,畢竟前世裏雖然也推行了很多有利於雲族人的政策,但是荊正白關心的隻是融合和穩定,半點兒也沒有考慮到雲族女子的權益和地位,現在有她在其中參和了一把,卻是抱住了雲族的一夫一妻製度。
沐嫣然知道,有這個製度在,女子的地位就不會差。
但是她所追求的卻不止是如此,她追求的可遠遠不是“雲族女子的地位不太差”,她想要雲族的女子能與男子有著同樣的地位,甚至有著高於男子的地位!
於是,沐嫣然一邊寫信給自己以前的嫂子龔小玉,希望她能結束自己的遊曆,重新回到永平郡,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好政策,謀取官位,為女子做個榜樣。一邊出宮見了自己現在的嫂子王晴梅。
由於皇上荊正白恩準了沐嫣然師從王晴梅,所以沐嫣然隔三差五就往永平郡王府跑,去見王晴梅,已經不是什麽稀罕事情了,所以沐嫣然就可以通過王晴梅的手來做很多的事情。
而她的新嫂子王晴梅因為還未得寵,也需要沐嫣然這麽一個盟友來鞏固地位,因此對於沐嫣然還是十分巴結的,對她的要求都盡量滿足。再加上王晴梅本身就能力出眾,身後還有一個娘家,所以沐嫣然讓她辦什麽事情還是很方便的。
見到王晴梅後,沐嫣然笑著說道:“嫂子,京城的閨秀和女眷們你比較熟悉,我想請您給我推薦幾個人,她們要有驚才絕豔的才華,要有不輸於男子的野心,最好還有著不能施展才華的困頓現狀。我想,京城這麽大,應該有不少這樣的女子吧?”
王晴梅一愣,疑惑於沐嫣然為什麽要找這樣的人,但是聰明如她自然不會多問,眼睛一轉就想到了幾個名字,於是對沐嫣然說道:“小姑放心,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的要求嫂嫂我自然放在心上,隻是有些女子住得較遠,怕是要十餘日才能找到這麽幾個人。”
沐嫣然笑著拉住王晴梅的手,說道:“就知道嫂嫂一定有辦法,那我半個月之後申時再過來,到時候見一見嫂子和各位才女。”
白駒過隙,時光飛逝,半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待沐嫣然再次來到永平郡王府中的時候,已經見到王晴梅與三位女子坐在會客廳中。
王晴梅有些無奈地說道:“小姑,很多女子符合你的條件,但是她們看破紅塵,嫂嫂我請不動她們,隻能請到這三位,還望你不要介意。”
沐嫣然拉住王晴梅的手說道:“嫂嫂多慮了,我怎麽會介意呢?感激還來不及,嫂嫂真是幫我良多,待會兒我要與哥哥好好聊聊,我還想早日抱外甥呢!”
王晴梅卻是瞬間羞紅了臉,但她心誌堅定,不過片刻便緩了過來,拉著沐嫣然,在會見那些夫人之前先偷偷為她介紹到:“小姑,這三位都是京城之中驚才絕豔的女子。坐在左邊上首的是馮夫人,她在閨中便是有名的才女,嫁給馮將軍後相夫教子,家庭和睦,在馮將軍為國捐軀後更是獨立撫養兒子,一直未改嫁,乃是大秦有名的節婦。坐在中間的這位乃是閨閣時名動京城的張小姐,因為未婚夫不幸逝世就在張家守了望門寡,受子侄奉養,還開了女學,在京城頗有名氣,很多世家貴女都會將女子送到她的女學之中去念書,學學女子之道。坐在下首的這位乃是戚夫人,在閨閣之中也是頗有才名,卻是命運悲慘,嫁人不過一年丈夫便意外死了,未留下一兒半女,婆家嫌棄她是掃把星便將她趕回娘家,前些年她母親還活著的時候對她頗有照拂,但是去年開春她母親便去世了,她與嫂子相處不來,卻也是個有氣節的人,不願在娘家受嫂子的氣,便獨自搬出來立了一個女戶,一個人生活。”
沐嫣然一看這三個人便知道,自己當時太急立了沒有對王晴梅說清楚目的,所以她的理解有了偏差,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麽事情。
自己要找的女子,有才華是其次,有野心和魄力才是首要的。第一位馮夫人雖有才華,但是年紀大了,已經四五十歲了,怕是沒有那個精力去永平郡做女官,闖出一番天地了。第二位張小姐生活富足,養尊處優,怕是也難以產生去闖蕩一番的想法。不過第三位戚夫人倒是很合適,看來主要還是做做她的工作。
隻是沐嫣然想要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便不能講自己的想法透露給太多的人知道,於是笑嘻嘻地見過了三位王晴梅請來的才女,以請教學問的名義問了很多問題,再托王晴梅留住戚夫人與她密談。
戚夫人對沐嫣然單獨邀請她密談很是吃驚,想不通自己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女子有什麽是沐娘娘能用得上的。
但是當她聽到沐嫣然的計劃後,還是忍不住熱血沸騰了起來。
從小,她顧秀琴就聰慧,在琴棋書畫上都頗具靈性,比她那個草包哥哥強多了。可是她卻受困於是個女子,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草包哥哥繼承了父親的一切,而自己卻在母親逝世後被趕出了顧家,明明她懂得比哥哥要多,能做得比哥哥更好的。
很多時候,她都深恨上天,為什麽要把自己生成一個女兒身?
她也很戚家,讓她掛著這麽一個“戚夫人”的名頭,卻什麽也得不到,丈夫死去她也很難過,可是她又有什麽錯?憑什麽要她來承受婆婆以及戚家所有人的痛苦?讓她背這個黑鍋?
京城局,大不易。
去年她硬氣地離開家中的時候,雖然帶走了自己的嫁妝,可是她一個寡婦在京城卻是不好拋頭露麵,免得惹來是非和議論,隻能坐吃山空,怕是也不是長久之計。
若是聽沐娘娘的話去永平郡搏一搏,或許還能實現自己胸中的抱負?
想到自己也能像哥哥一樣從政,也能主政一方,顧秀琴便心中火熱,根本不用回去考量一番,當即就答應了沐嫣然,準備立即動身去永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