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璿既然說自己的傷已經不礙事了,那沒道理能出去玩卻不能參加日常的請安,上課的。所以第二日一大早,便到了馨德院。
待眾人坐定,才發現巧合的很,四位姑娘,都帶了或濃或淡的黑眼圈。沈璿自己是再見老友陳文淵,激動的有些睡不著,躺在床上回憶當年往事到半夜。而沈家其他的三位姑娘,就不知道想的是什麽了。
“前些日子我就說了,咱們大齊,重貌,重才,重風儀。沈家的女兒,若是空有美貌,肚內都是稻草的蠢物,那說出去可是要笑死人的。”老太太這麽一說,底下的小輩趕忙站起回:“謝老太太教訓,斷不會如此的。”
點了點頭,老太太接著說“都坐下吧,琪兒你一貫學的很好,我也放心。現在璿兒也六歲,h兒和秀兒也五歲了,都可以進學了。我已給林大家修書,等明年開春,就讓她們都和你一道去錦繡書院,琪兒多看顧著妹妹些。”
“是,老太太,琪兒會照顧好妹妹們的。”沈琪笑著答道。聲音不高不低,笑容溫暖真摯,大家嫡長女的氣度從這一句答話裏就體會的出了。
在大齊,就是女子也重才華,加之民風開放,所以各大州府都有女子書院。而京城的錦繡書院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非貴而不得進。錦繡書院的院長是當代音律大家林嵐,正是明德書院院長林繼業的親妹妹,兩人都出自世代書香的林家。林家老爺子在文人中的地位更是可比泰鬥。
錦繡書院被各家貴人趨之若鶩除了它自身師資強大,無論是女四書,女戒,還是琴棋書畫,女紅算術,煮酒烹茶甚至連騎射都教,還都是請極尖端的師父來教授。
也是因為它是貴女們的社交圈最初的建立,在這裏交好的,結仇的,可能都會影響女孩子的一生。畢竟女孩子們一般六歲進學,直到十一到十三歲訂婚後才會結束學業,在家跟著母親學習主持中饋,而大部分都會十四到十六歲嫁人。
也就是說,她們性格養成的最重要的七八年都會在書院度過。所以大齊風俗,家裏男孩子娶親,姐姐妹妹的意見往往也會被重點考慮,因為將娶進門的媳婦可能就是她們的同學,同窗多年,人品個性方麵也會比較了解。
的向沈琪交代完,老太太嚴肅了臉色,轉而向沈璿道:“璿兒,原本今年你就該去書院了的,卻耽誤了,還好你生日小,明年和妹妹們同去也算合適,雖然到明年開春還有些時日,可該準備的也要準備起來了,明白嗎?“其實說耽誤,真相是原本的沈璿死活不願意去書院,老太太把這原因一筆帶過,也算是給了沈璿麵子。不過看老太太的臉色,要是沈璿再敢不識好歹鬧著不去,那是一定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是,祖母,璿兒明白,一定去書院,好好學。”乖乖的笑,故意嗲嗲的用更為親昵的祖母而不是老太太。曾經也經過這麽個年齡的最大好處,就是知道老人最吃哪一套。
果然聽到沈璿這麽回答,老太太原本嚴厲的表情就平緩了下來,嘴角勾起了笑紋,眼裏也帶出了溫軟的笑意:“嗯,大了一歲,璿兒也懂事了。”
“祖母,我們也一會好好學的。”看著老太太高興,坐在一旁的沈秀也甜甜笑著對老太太說。
“嗯。”不過老太太隻淡淡的應了一聲,並沒有過多的表示。而被“們”代表了的沈h,明顯不滿的瞪了眼沈秀,連二太太都不著痕跡的看了沈秀一眼。
沈璿看著沈秀雖然極力掩飾,還是有些沮喪的臉,拿起帕子遮住嘴角一抹笑。她的這位三妹妹,果然是還青澀啊,討巧賣乖的本事還沒練出呢!她沈璿可以撒嬌叫祖母,卻並不表示她沈秀也可以。
嫡庶的區別,像沈家這樣的大世家,表麵上可能看不出什麽,可是它又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麵麵。就像紮在指尖的一根暗刺,看不見,但是每一次不經意的碰觸,都會用疼痛提醒你它的存在。
就像是她們有著同樣的供給,但是有什麽難得的好東西,那絕對是先送到嫡女的房裏的。就像她們有一樣的丫鬟嬤嬤人數,但是庶女房裏的就是挑剩下的。就像是她們的名字,嫡子嫡女是瑾,瑜,琪,璿,全是取的王子邊的代表寶貴玉器的字,而庶子庶女卻隻能用仁,義,秀,雅。
雖然沈璿初見到沈秀時難掩恨意,但冷靜下來後卻沒有報仇的打算。“我不記仇,一般有仇我當時就報了。”這句話來形容現在的沈璿還是很合適的,上輩子她的確有很多仇人。不過,沈璿不是軟弱的小白花,也不是被害死的悲情蠢女人。笑到最後的人是她,她能端坐高堂,有兒孫給她辦隆重的六十大壽,而她的仇人們,早已墳頭荒草叢生,身化枯骨。
所以她隻是好奇,當她今生決定走另一條道路時,她這隻蝴蝶,能扇偏多少人的命運。就比如沈秀,被沈琪和沈h排擠的她上輩子以刻意和沈璿交好來提升自身的地位,而現在的沈璿卻隻願意和她維持麵子情,那麽,沈秀又會怎麽做呢?
而她自己,又會有怎麽樣的結局呢?當這重來的一生結束時,她是否能說一句:此生無憾呢?
捏了捏指尖,沈璿發現自己最近偶爾會走神,當她是老太太時,人生無聊的隻能靠走神發呆打發時間,但自己現在是個小女孩,這可不是什麽好習慣。而此時的話題已經進行到要準備什麽束送到錦繡書院了。
“母親,三弟他們要回來了,那安瑾和安義入學明德書院的事是不是也要先安排起來。”安瑾和安義都是三房的兒子,十歲的沈安瑾是沈璿的親哥哥,而五歲的沈安義則是姨娘林氏的兒子。商量完女孩子們的事,李氏接著問,神色間有些隱晦的急切。
“不急,等他們回來,書院也快要放年假了,到明年開春時間還很充裕,現在就不必忙了,到時候讓老三媳婦自個兒操心去吧!咱們也躲躲閑。”老太太溫和的笑著看著二太太,就像是真的為能躲躲閑而高興。
一聽老太太說完,李氏雖臉色沒什麽變化,可抓著手絹的手卻用力的指尖泛白。正坐在她對麵的沈琪明顯是看到了。在心裏暗讚了一聲“母親果然聰明,雖不出門,卻什麽都能料到,二房和三房果然是要熱鬧了。”剛剛二夫人明顯是在試探老太太,而老太太一句讓老三媳婦自己操心,咱們躲躲閑。就說的很明白了,等三太太回來,家裏就讓她操心了。可二太太抓了三年的管家大權,又怎麽甘心輕易放手呢?
沈琪又看了在座的其他人一眼,沈璿在快樂的吃著點心,沈h在把玩自己手上新戴著的金絞絲穿珍珠手鏈,都對剛才老太太和二夫人間打的機鋒毫無所覺。而沈秀臉上卻是一抹明悟一閃而逝,“這小娘養的,果然是最有心機的一個,和她那個娘一個摸樣。”沈琪在心裏冷哼一聲,對沈秀的防備又深了一層。
喊了一個多月狼來了,哦!不是,是三爺來了,沈家三爺終於回來了,已經有小廝提前回來通報,已經下了碼頭,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到家了。老太太三年沒有見到兒子,思念心切,終於在後宅都等不住了,拉了全家老小,連一貫生病不出現的大太太都在,都迎到了前廳等待。要不是於禮不合,大概老太太都能跑到門口等了。當然,門口也是有人等的,二爺沈道輝和他十二歲的長子沈安瑜,七歲的次子沈安仁就在那裏。
待眾人坐定,才發現巧合的很,四位姑娘,都帶了或濃或淡的黑眼圈。沈璿自己是再見老友陳文淵,激動的有些睡不著,躺在床上回憶當年往事到半夜。而沈家其他的三位姑娘,就不知道想的是什麽了。
“前些日子我就說了,咱們大齊,重貌,重才,重風儀。沈家的女兒,若是空有美貌,肚內都是稻草的蠢物,那說出去可是要笑死人的。”老太太這麽一說,底下的小輩趕忙站起回:“謝老太太教訓,斷不會如此的。”
點了點頭,老太太接著說“都坐下吧,琪兒你一貫學的很好,我也放心。現在璿兒也六歲,h兒和秀兒也五歲了,都可以進學了。我已給林大家修書,等明年開春,就讓她們都和你一道去錦繡書院,琪兒多看顧著妹妹些。”
“是,老太太,琪兒會照顧好妹妹們的。”沈琪笑著答道。聲音不高不低,笑容溫暖真摯,大家嫡長女的氣度從這一句答話裏就體會的出了。
在大齊,就是女子也重才華,加之民風開放,所以各大州府都有女子書院。而京城的錦繡書院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非貴而不得進。錦繡書院的院長是當代音律大家林嵐,正是明德書院院長林繼業的親妹妹,兩人都出自世代書香的林家。林家老爺子在文人中的地位更是可比泰鬥。
錦繡書院被各家貴人趨之若鶩除了它自身師資強大,無論是女四書,女戒,還是琴棋書畫,女紅算術,煮酒烹茶甚至連騎射都教,還都是請極尖端的師父來教授。
也是因為它是貴女們的社交圈最初的建立,在這裏交好的,結仇的,可能都會影響女孩子的一生。畢竟女孩子們一般六歲進學,直到十一到十三歲訂婚後才會結束學業,在家跟著母親學習主持中饋,而大部分都會十四到十六歲嫁人。
也就是說,她們性格養成的最重要的七八年都會在書院度過。所以大齊風俗,家裏男孩子娶親,姐姐妹妹的意見往往也會被重點考慮,因為將娶進門的媳婦可能就是她們的同學,同窗多年,人品個性方麵也會比較了解。
的向沈琪交代完,老太太嚴肅了臉色,轉而向沈璿道:“璿兒,原本今年你就該去書院了的,卻耽誤了,還好你生日小,明年和妹妹們同去也算合適,雖然到明年開春還有些時日,可該準備的也要準備起來了,明白嗎?“其實說耽誤,真相是原本的沈璿死活不願意去書院,老太太把這原因一筆帶過,也算是給了沈璿麵子。不過看老太太的臉色,要是沈璿再敢不識好歹鬧著不去,那是一定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是,祖母,璿兒明白,一定去書院,好好學。”乖乖的笑,故意嗲嗲的用更為親昵的祖母而不是老太太。曾經也經過這麽個年齡的最大好處,就是知道老人最吃哪一套。
果然聽到沈璿這麽回答,老太太原本嚴厲的表情就平緩了下來,嘴角勾起了笑紋,眼裏也帶出了溫軟的笑意:“嗯,大了一歲,璿兒也懂事了。”
“祖母,我們也一會好好學的。”看著老太太高興,坐在一旁的沈秀也甜甜笑著對老太太說。
“嗯。”不過老太太隻淡淡的應了一聲,並沒有過多的表示。而被“們”代表了的沈h,明顯不滿的瞪了眼沈秀,連二太太都不著痕跡的看了沈秀一眼。
沈璿看著沈秀雖然極力掩飾,還是有些沮喪的臉,拿起帕子遮住嘴角一抹笑。她的這位三妹妹,果然是還青澀啊,討巧賣乖的本事還沒練出呢!她沈璿可以撒嬌叫祖母,卻並不表示她沈秀也可以。
嫡庶的區別,像沈家這樣的大世家,表麵上可能看不出什麽,可是它又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麵麵。就像紮在指尖的一根暗刺,看不見,但是每一次不經意的碰觸,都會用疼痛提醒你它的存在。
就像是她們有著同樣的供給,但是有什麽難得的好東西,那絕對是先送到嫡女的房裏的。就像她們有一樣的丫鬟嬤嬤人數,但是庶女房裏的就是挑剩下的。就像是她們的名字,嫡子嫡女是瑾,瑜,琪,璿,全是取的王子邊的代表寶貴玉器的字,而庶子庶女卻隻能用仁,義,秀,雅。
雖然沈璿初見到沈秀時難掩恨意,但冷靜下來後卻沒有報仇的打算。“我不記仇,一般有仇我當時就報了。”這句話來形容現在的沈璿還是很合適的,上輩子她的確有很多仇人。不過,沈璿不是軟弱的小白花,也不是被害死的悲情蠢女人。笑到最後的人是她,她能端坐高堂,有兒孫給她辦隆重的六十大壽,而她的仇人們,早已墳頭荒草叢生,身化枯骨。
所以她隻是好奇,當她今生決定走另一條道路時,她這隻蝴蝶,能扇偏多少人的命運。就比如沈秀,被沈琪和沈h排擠的她上輩子以刻意和沈璿交好來提升自身的地位,而現在的沈璿卻隻願意和她維持麵子情,那麽,沈秀又會怎麽做呢?
而她自己,又會有怎麽樣的結局呢?當這重來的一生結束時,她是否能說一句:此生無憾呢?
捏了捏指尖,沈璿發現自己最近偶爾會走神,當她是老太太時,人生無聊的隻能靠走神發呆打發時間,但自己現在是個小女孩,這可不是什麽好習慣。而此時的話題已經進行到要準備什麽束送到錦繡書院了。
“母親,三弟他們要回來了,那安瑾和安義入學明德書院的事是不是也要先安排起來。”安瑾和安義都是三房的兒子,十歲的沈安瑾是沈璿的親哥哥,而五歲的沈安義則是姨娘林氏的兒子。商量完女孩子們的事,李氏接著問,神色間有些隱晦的急切。
“不急,等他們回來,書院也快要放年假了,到明年開春時間還很充裕,現在就不必忙了,到時候讓老三媳婦自個兒操心去吧!咱們也躲躲閑。”老太太溫和的笑著看著二太太,就像是真的為能躲躲閑而高興。
一聽老太太說完,李氏雖臉色沒什麽變化,可抓著手絹的手卻用力的指尖泛白。正坐在她對麵的沈琪明顯是看到了。在心裏暗讚了一聲“母親果然聰明,雖不出門,卻什麽都能料到,二房和三房果然是要熱鬧了。”剛剛二夫人明顯是在試探老太太,而老太太一句讓老三媳婦自己操心,咱們躲躲閑。就說的很明白了,等三太太回來,家裏就讓她操心了。可二太太抓了三年的管家大權,又怎麽甘心輕易放手呢?
沈琪又看了在座的其他人一眼,沈璿在快樂的吃著點心,沈h在把玩自己手上新戴著的金絞絲穿珍珠手鏈,都對剛才老太太和二夫人間打的機鋒毫無所覺。而沈秀臉上卻是一抹明悟一閃而逝,“這小娘養的,果然是最有心機的一個,和她那個娘一個摸樣。”沈琪在心裏冷哼一聲,對沈秀的防備又深了一層。
喊了一個多月狼來了,哦!不是,是三爺來了,沈家三爺終於回來了,已經有小廝提前回來通報,已經下了碼頭,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到家了。老太太三年沒有見到兒子,思念心切,終於在後宅都等不住了,拉了全家老小,連一貫生病不出現的大太太都在,都迎到了前廳等待。要不是於禮不合,大概老太太都能跑到門口等了。當然,門口也是有人等的,二爺沈道輝和他十二歲的長子沈安瑜,七歲的次子沈安仁就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