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大宅院裏,主人多,但是下人們更多。當家的太太們,得寵的姨娘們,各院的小姐們,甚至是掌權的嬤嬤丫鬟們,他們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所以,可以說這座大宅院既充滿了秘密,又沒有秘密。
像是李姨娘和沈璿在花園裏遇見的這一場,還沒等沈璿回到自己院子裏呢,周氏就連當時她們說話的語氣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嬤嬤,去把這件事透給三爺知道,記住,別讓三爺的人知道消息是從我們院裏傳出去的。”
“是,夫人放心。”蘇嬤嬤應道,“夫人,咱們又不出手?李姨娘這些日子,可是囂張的沒邊了。除了在夫人麵前還稍微有點規矩,出了夫人眼皮底下,這氣焰,不知道的人都要以為她才是當家夫人了。而且今兒個,安理少爺這聲“娘”,她竟然就敢那麽妥妥的應下了,她是個什麽東西,仗著老太太的寵,當真是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出手?怎麽出手?叫她過來立規矩,打發人過去訓她一頓,還是真像璿兒說的那樣,派個人過去教教安理的規矩。有什麽用?膈應她我就不鬧心了?”周氏略有些孩子氣的撇了撇嘴;“和她計較,掉份!嬤嬤,我與你說過多少次了,我要的不是爭寵,那些小動作,我也不屑做。這次要記入族譜的事,三爺若是心裏是明白的,自然知道該怎麽做,也不用我出手。若是他不明白了,我自然也有我的做法。”冷笑一聲,周氏淡淡的說。
蘇嬤嬤感到周氏露出的一點寒意,知道自家這位小姐是動了殺心了,她這位小姐,自小就是殺伐決斷之人,她雖不會為了爭寵而多造殺孽,但若是為了兒子嫡子的地位,也覺不會心慈手軟。有些欣慰的看著自家小姐,蘇嬤嬤安心的出去做事。不必瞎擔心了,小姐自小就是有主意的,萬事心裏明白。
當每天都過著相似的日子,時間其實是過的很快的,一天又一天的向前推進,讓人幾乎感受不到它的流逝。當綠濃拿出了前些日子錦繡坊做好的新衣給沈璿挑選時,她才發現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個多月了,今日就是給她的幾個弟弟妹妹還有二房的沈雅入族譜的日子。
其他人都是沒什麽特別的,隻有沈安理,據說安理是老太太親點的名字。隻這名字,就夠讓人浮想聯翩了,再加上李姨娘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女,雖是旁支遠房,可畢竟要比其他姨娘尊貴些。
這些日子,沈府下人間最熱門的流言就是老太太極為喜歡這位少爺,並要把他記到三太太名下,做嫡子養。據說是連三爺都是同意了的。這些流言傳的有板有眼,在沈府極為風靡,要說還有誰不知道這個的,可能也就隻有柴房的二傻子了吧。
“三小姐,您別擔心,都是那些該爛了嘴巴的人胡說而已的。”一邊給沈璿匯報府裏的流言,一邊義憤填膺的反駁的正是前些日子周氏給沈璿送過來的丫鬟之一,秦嬤嬤被打發了,沈璿身邊隻有綠濃一個大丫鬟在,其他小丫頭也不頂事,那也太說不過去了。周氏就又送過來四個,沈璿挑了這個臉圓圓長著可愛娃娃臉的補了還有一個的大丫鬟空缺,改名叫紅淡,其他三個就改名叫琥珀,琉璃,珊瑚作為二等丫鬟先放在院子裏了。
上輩子的沈璿攆走秦嬤嬤是在兩年後,那時的周氏也給她送過來四個丫頭,當然就不是目前的這四人了。所以這些丫頭對沈璿來說也都是陌生的,各自的性情和長處也都要重新的摸索。讓紅淡補了大丫鬟也不過是看周氏的意見。
“自打紅淡姐姐來了,咱們屋裏就熱鬧了好多。”綠濃又拿了件軟毛織錦披風給已經裝扮好的沈璿披上。
紅淡見綠濃過來,自動就後退了一步,讓出了沈璿身邊的位置,雖然她比較年長一點,綠濃也叫她一聲姐姐,但是她們也都心知肚明,在這房裏,三小姐最倚重的還是綠濃。
“走吧,不早了,我們去正堂。”打開門就能感受到冬天的威力了,攏了攏披風,沈璿帶了綠濃紅淡往沈家平時無大事都不輕易使用的正廳弘德堂走去。雖然入族譜的儀式女眷參加不了,就連宗祠後進不去,但是在族長在族裏長老和男丁見證下寫完族譜還會到正堂宣布,所以家裏各人都是必須先等在正堂的。
等到了弘德堂,基本在差不多的時間裏,大家也都到了。作為名義上的嫡子嫡孫的沈道輝,沈道燁,沈安璧,沈安瑜和沈安瑾都是不在的,他們直接去祠堂了。
因為沈雅和沈賢都才是一歲左右的年紀,也沒被抱過來,作為目前弘德堂裏最年幼的沈安理就顯的特別顯眼,再加上這段日子裏穿的沸沸揚揚的流言。使得投向他的各色目光也特別多。
剛進門,沈璿也是先把視線投向了沈安理,或許是因為李姨娘不在的緣故,在這樣的場合,作為姨娘,當然是沒有資格出席的。他一個小小孩,被抱上寬大的椅子上坐著,顯得有些不安。
堂中的眾人雖然都是端著笑臉,但是氣氛卻很有些和外麵寒冷空氣相媲美的架勢。沈璿去向各位長輩問過安後,也默默的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她旁邊分別是沈琪和沈h,沈秀坐在最末位。
互相笑著打過招呼後,沈璿和沈琪並沒有再說話。倒是一向不是很待見沈秀這個庶女的沈h這會兒可能是因為有些無聊,正和她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
沒過多久,老太太又吩咐人把沈安理抱過去了。周氏臉上表情毫無變化,似乎完全不懂老太太的暗示般,大太太劉氏也是如此,她正不動聲色的和兩位弟媳婦閑聊。劉氏今日應該是特意打扮過了,有了脂粉的遮蓋,她的臉色倒是看起來好了很多,但是一身淨素的裝扮和手腕上了顯得太過空蕩的羊脂玉鐲,還是能明顯感受了失去丈夫對這個女人所帶來的傷害。
而二夫人養氣的功力就差了很多,雖然已經極力掩飾,但是她那眼裏明顯的嘲諷和要看三房熱鬧的興奮,隻要是明眼人,就沒有察覺不出的。果然,經過家族精心培養的嫡女和相對次一級的庶女的差距,在沈家三個兒媳中就能很明顯看出來。
看著著滿堂各色人的表現,已經知道結局的沈璿,覺得自己就像是在看一場翻拍的電影。劇情大概是差不多的,但是好像又有了微妙的不同,仔細感受,其實也不乏趣味。
在秦嬤嬤的離開,紅淡四個完全不在記憶中的丫鬟的到來中,沈璿就已經明白,自己現在就是自己生命裏最大的一隻蝴蝶,雖然是重來,但是原本的軌跡也可能會因為一點點的小改變而完全不同。
而最近,她一直覺得很空虛,因為除了不再嫁給宣王世子和努力讓曾經對她好的人過的幸福這兩點,沈璿發現雖然剛重生時想的是自由,精彩的過這輩子,但是,歲月真是太殘酷,它留下的痕跡不止在肉體還在靈魂。雖然現在擁有那麽年輕的身體,可是卻還是六十歲老太太的蒼老心境。不想有大的改變,也不想報複那些曾經的仇人,更不期待愛情。也許,她今生最好的結局就是平穩安逸的過完吧。
相通此節,沈璿忽然覺得無盡悲涼,忽然其來的情緒像是冰冷的深海般要把她溺斃。直到此刻,沈璿才發現,她有重來的機會,但是,卻沒有重來的心情。
“禮,體也。言得事之體也。”家裏的男人們也在錄完族譜全都到了,沈璿見她爹嘴巴張張合合的在說著什麽,可是聲音似乎很遙遠。她知道此時沈安理正式以沈安禮這個名字記進族譜,還知道他和他們,這裏大部分人的未來。可是,這些和她又有什麽關係呢,別人的未來,和她又有什麽關係呢?
內心翻滾著各種情緒,內裏越是洶湧表麵越是平靜。安靜的應對,安靜的回房,安靜的打發了所有丫鬟,,換上不起眼的衣服,拿上足夠的銀錢,翻窗,選的是那扇外麵植滿紫竹的窗子。在這座熟悉的宅院裏挑人最少的小道,碰見有人過來就飛快隱藏,穿過花園,穿過回廊,走到最荒涼的春日院。在這裏靠近牆角的水缸後,一個小小的洞口,在爬出去的時候,沈璿甚至記得脫下外袍免得弄髒。沒錯,這是一次逃亡,她就像分成了兩個人,以最冷靜周密的姿態做著最瘋狂的事。
出了沈府,走過一條叫做永平的長街,就是京城裏最繁華的東坊。雖然是冬日,但是東坊依舊人來人往,錦緞,絲綢,狐毛圍脖,孔雀翎披風,往來交錯間盡是富貴。快要過年了,今天的陽光特別的好,照的人們連臉上的笑容都溫暖了幾分,東坊一片生氣勃勃的繁華。
而就是在這個冬日裏難得溫暖的日子裏,談笑著從墨香書坊出來的少年,就這樣遇見了那個在街角迷路小貓般的女孩。臉上雖然一片空茫,卻讓人覺得,她似乎會隨時會失聲痛哭。
“沈二姑娘?怎麽會在這裏?被帶出來玩和伺候的人走散了嗎?”一疊聲的詢問。
沈璿有些遲鈍的抬起頭,被那個逆光中身影刺的有些眼睛疼。
像是李姨娘和沈璿在花園裏遇見的這一場,還沒等沈璿回到自己院子裏呢,周氏就連當時她們說話的語氣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嬤嬤,去把這件事透給三爺知道,記住,別讓三爺的人知道消息是從我們院裏傳出去的。”
“是,夫人放心。”蘇嬤嬤應道,“夫人,咱們又不出手?李姨娘這些日子,可是囂張的沒邊了。除了在夫人麵前還稍微有點規矩,出了夫人眼皮底下,這氣焰,不知道的人都要以為她才是當家夫人了。而且今兒個,安理少爺這聲“娘”,她竟然就敢那麽妥妥的應下了,她是個什麽東西,仗著老太太的寵,當真是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出手?怎麽出手?叫她過來立規矩,打發人過去訓她一頓,還是真像璿兒說的那樣,派個人過去教教安理的規矩。有什麽用?膈應她我就不鬧心了?”周氏略有些孩子氣的撇了撇嘴;“和她計較,掉份!嬤嬤,我與你說過多少次了,我要的不是爭寵,那些小動作,我也不屑做。這次要記入族譜的事,三爺若是心裏是明白的,自然知道該怎麽做,也不用我出手。若是他不明白了,我自然也有我的做法。”冷笑一聲,周氏淡淡的說。
蘇嬤嬤感到周氏露出的一點寒意,知道自家這位小姐是動了殺心了,她這位小姐,自小就是殺伐決斷之人,她雖不會為了爭寵而多造殺孽,但若是為了兒子嫡子的地位,也覺不會心慈手軟。有些欣慰的看著自家小姐,蘇嬤嬤安心的出去做事。不必瞎擔心了,小姐自小就是有主意的,萬事心裏明白。
當每天都過著相似的日子,時間其實是過的很快的,一天又一天的向前推進,讓人幾乎感受不到它的流逝。當綠濃拿出了前些日子錦繡坊做好的新衣給沈璿挑選時,她才發現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個多月了,今日就是給她的幾個弟弟妹妹還有二房的沈雅入族譜的日子。
其他人都是沒什麽特別的,隻有沈安理,據說安理是老太太親點的名字。隻這名字,就夠讓人浮想聯翩了,再加上李姨娘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女,雖是旁支遠房,可畢竟要比其他姨娘尊貴些。
這些日子,沈府下人間最熱門的流言就是老太太極為喜歡這位少爺,並要把他記到三太太名下,做嫡子養。據說是連三爺都是同意了的。這些流言傳的有板有眼,在沈府極為風靡,要說還有誰不知道這個的,可能也就隻有柴房的二傻子了吧。
“三小姐,您別擔心,都是那些該爛了嘴巴的人胡說而已的。”一邊給沈璿匯報府裏的流言,一邊義憤填膺的反駁的正是前些日子周氏給沈璿送過來的丫鬟之一,秦嬤嬤被打發了,沈璿身邊隻有綠濃一個大丫鬟在,其他小丫頭也不頂事,那也太說不過去了。周氏就又送過來四個,沈璿挑了這個臉圓圓長著可愛娃娃臉的補了還有一個的大丫鬟空缺,改名叫紅淡,其他三個就改名叫琥珀,琉璃,珊瑚作為二等丫鬟先放在院子裏了。
上輩子的沈璿攆走秦嬤嬤是在兩年後,那時的周氏也給她送過來四個丫頭,當然就不是目前的這四人了。所以這些丫頭對沈璿來說也都是陌生的,各自的性情和長處也都要重新的摸索。讓紅淡補了大丫鬟也不過是看周氏的意見。
“自打紅淡姐姐來了,咱們屋裏就熱鬧了好多。”綠濃又拿了件軟毛織錦披風給已經裝扮好的沈璿披上。
紅淡見綠濃過來,自動就後退了一步,讓出了沈璿身邊的位置,雖然她比較年長一點,綠濃也叫她一聲姐姐,但是她們也都心知肚明,在這房裏,三小姐最倚重的還是綠濃。
“走吧,不早了,我們去正堂。”打開門就能感受到冬天的威力了,攏了攏披風,沈璿帶了綠濃紅淡往沈家平時無大事都不輕易使用的正廳弘德堂走去。雖然入族譜的儀式女眷參加不了,就連宗祠後進不去,但是在族長在族裏長老和男丁見證下寫完族譜還會到正堂宣布,所以家裏各人都是必須先等在正堂的。
等到了弘德堂,基本在差不多的時間裏,大家也都到了。作為名義上的嫡子嫡孫的沈道輝,沈道燁,沈安璧,沈安瑜和沈安瑾都是不在的,他們直接去祠堂了。
因為沈雅和沈賢都才是一歲左右的年紀,也沒被抱過來,作為目前弘德堂裏最年幼的沈安理就顯的特別顯眼,再加上這段日子裏穿的沸沸揚揚的流言。使得投向他的各色目光也特別多。
剛進門,沈璿也是先把視線投向了沈安理,或許是因為李姨娘不在的緣故,在這樣的場合,作為姨娘,當然是沒有資格出席的。他一個小小孩,被抱上寬大的椅子上坐著,顯得有些不安。
堂中的眾人雖然都是端著笑臉,但是氣氛卻很有些和外麵寒冷空氣相媲美的架勢。沈璿去向各位長輩問過安後,也默默的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她旁邊分別是沈琪和沈h,沈秀坐在最末位。
互相笑著打過招呼後,沈璿和沈琪並沒有再說話。倒是一向不是很待見沈秀這個庶女的沈h這會兒可能是因為有些無聊,正和她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
沒過多久,老太太又吩咐人把沈安理抱過去了。周氏臉上表情毫無變化,似乎完全不懂老太太的暗示般,大太太劉氏也是如此,她正不動聲色的和兩位弟媳婦閑聊。劉氏今日應該是特意打扮過了,有了脂粉的遮蓋,她的臉色倒是看起來好了很多,但是一身淨素的裝扮和手腕上了顯得太過空蕩的羊脂玉鐲,還是能明顯感受了失去丈夫對這個女人所帶來的傷害。
而二夫人養氣的功力就差了很多,雖然已經極力掩飾,但是她那眼裏明顯的嘲諷和要看三房熱鬧的興奮,隻要是明眼人,就沒有察覺不出的。果然,經過家族精心培養的嫡女和相對次一級的庶女的差距,在沈家三個兒媳中就能很明顯看出來。
看著著滿堂各色人的表現,已經知道結局的沈璿,覺得自己就像是在看一場翻拍的電影。劇情大概是差不多的,但是好像又有了微妙的不同,仔細感受,其實也不乏趣味。
在秦嬤嬤的離開,紅淡四個完全不在記憶中的丫鬟的到來中,沈璿就已經明白,自己現在就是自己生命裏最大的一隻蝴蝶,雖然是重來,但是原本的軌跡也可能會因為一點點的小改變而完全不同。
而最近,她一直覺得很空虛,因為除了不再嫁給宣王世子和努力讓曾經對她好的人過的幸福這兩點,沈璿發現雖然剛重生時想的是自由,精彩的過這輩子,但是,歲月真是太殘酷,它留下的痕跡不止在肉體還在靈魂。雖然現在擁有那麽年輕的身體,可是卻還是六十歲老太太的蒼老心境。不想有大的改變,也不想報複那些曾經的仇人,更不期待愛情。也許,她今生最好的結局就是平穩安逸的過完吧。
相通此節,沈璿忽然覺得無盡悲涼,忽然其來的情緒像是冰冷的深海般要把她溺斃。直到此刻,沈璿才發現,她有重來的機會,但是,卻沒有重來的心情。
“禮,體也。言得事之體也。”家裏的男人們也在錄完族譜全都到了,沈璿見她爹嘴巴張張合合的在說著什麽,可是聲音似乎很遙遠。她知道此時沈安理正式以沈安禮這個名字記進族譜,還知道他和他們,這裏大部分人的未來。可是,這些和她又有什麽關係呢,別人的未來,和她又有什麽關係呢?
內心翻滾著各種情緒,內裏越是洶湧表麵越是平靜。安靜的應對,安靜的回房,安靜的打發了所有丫鬟,,換上不起眼的衣服,拿上足夠的銀錢,翻窗,選的是那扇外麵植滿紫竹的窗子。在這座熟悉的宅院裏挑人最少的小道,碰見有人過來就飛快隱藏,穿過花園,穿過回廊,走到最荒涼的春日院。在這裏靠近牆角的水缸後,一個小小的洞口,在爬出去的時候,沈璿甚至記得脫下外袍免得弄髒。沒錯,這是一次逃亡,她就像分成了兩個人,以最冷靜周密的姿態做著最瘋狂的事。
出了沈府,走過一條叫做永平的長街,就是京城裏最繁華的東坊。雖然是冬日,但是東坊依舊人來人往,錦緞,絲綢,狐毛圍脖,孔雀翎披風,往來交錯間盡是富貴。快要過年了,今天的陽光特別的好,照的人們連臉上的笑容都溫暖了幾分,東坊一片生氣勃勃的繁華。
而就是在這個冬日裏難得溫暖的日子裏,談笑著從墨香書坊出來的少年,就這樣遇見了那個在街角迷路小貓般的女孩。臉上雖然一片空茫,卻讓人覺得,她似乎會隨時會失聲痛哭。
“沈二姑娘?怎麽會在這裏?被帶出來玩和伺候的人走散了嗎?”一疊聲的詢問。
沈璿有些遲鈍的抬起頭,被那個逆光中身影刺的有些眼睛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