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馬上就要過年了,職位交接就放在了明年,不過估摸著老尚書是撐不到那個時候了,但是怎麽的也不好讓他一個隻剩一口氣的人,臨死前爬起來站完最後一班崗吧。所以雖然沈道燁被升為兵部尚書的旨意已經下了,但是目前他還是處於待業狀態,不過這可不表示他是在家沒事做,這段時日交際的增多使得他基本每次回府都是帶著酒味的,不過沈道燁製止力不錯,又因為身份的關係很少有人會狠灌他,倒是沒有爛醉如泥的時候。
在府外雖然進入了交際的繁忙期,大但因為情況特殊,沈家倒是維持了低調。要不,你這邊一擺宴席,那邊就能讓老尚書家的人想:你這是慶祝呢還是咒我們家老大人快死呢。所以沈道燁也隻能委委屈屈的擺了幾桌,自家人圍在一起說說好話,再把給下人的新年紅包包的厚厚的,也算是自個兒偷著樂一回了。
雖然沈家沒有大擺筵席,不過禮物倒是收了一大堆,親戚的,世交的,同僚的,下屬的,有些是隨年禮一起送來,有些是特意把年禮加厚了幾分,也有些是單獨恭賀的,但是不管怎麽樣,交際圈裏的人家全都是有所表示的。沈家也一改幾年前老大死去的頹唐之氣,又開始煥發勃勃生機。老二是從四品的歸德中郎將,老三又一躍升任了正三品的兵部尚書,這也表示沈家算是正式回歸了皇朝的權利中心。
外麵再熱鬧,沈璿作為一個小女孩是沒機會見到了,不過內宅的熱鬧倒是能親身感受的,老三升官,外麵送了如此多的禮物,若是正經的當家夫人不插手,再讓二夫人處理,可就很有些說不過去了,所以府庫的鑰匙就這樣交回了周氏的手裏。有了這開頭,開春時由周氏接管各類事物也是鐵板釘釘的事了。
經過新年,沈家內部的權利交接也略有微瀾的完成。忙碌了一個冬天,沈府上下都顯得有些倦怠,
不過隨著要準備家裏的姑娘去書院的事,很快的仆人們又開始動起來了。要準備的束,要送的禮物,平時上下學的轎子安排,隨行的侍衛和嬤嬤,要帶的侍女,這些都要仔細思量。待一切就緒,終於要到上學的日子了,三個小姑娘還一大早被拎到老太太的馨德院,臨時抱佛腳的再給進行一番思想教育,主題類似於“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種。聽得本來就還沒完全清醒的小姑娘們更是睡意朦朧,然後望向坐著淡定喝茶的沈琪,滿眼佩服,過來人果然是不一樣。同樣是過來人的沈璿表示咱離這個時期太遙遠了,都有一甲子時光了,又輪回了一次,早就忘了,所以此次也算新入學。
“好了,我也不多說了,用完早膳,就出發吧。”大半個時辰後,終於等到了老太太這麽一句。迷迷糊糊的小姑娘們迷迷糊糊的吃完飯又迷迷糊糊的被抱上了轎子,晃晃悠悠的往書院去了。
“二小姐,二小姐,到了。”被綠濃叫醒,沈璿眨了眨還有些迷蒙的眼,她昨晚,意外的失眠了,就像真的是個六歲,哦,已經過了年了,現在七歲了,就像真的七歲的小孩子那樣,為了第一天上學而興奮擔心,真是太丟臉了。
拍拍還有些紅的臉,下了轎向不遠處的周氏走去,今日是入學第一天,由周氏親自帶著來書院。而在離錦繡坊不遠處的明德書院,沈道燁也正領著沈安瑾和沈安義到了門口。
不過他們也都隻是把孩子交到書院接待的書院仆人就回去了,束什麽的,早已經提前送過來了,要交代的,要拉關係的也都在前段時間辦妥。今日來送隻是表示一下對這個事的重視而已。
不提明德書院,單看這個專門為了女學生準備的錦繡書院,它是一座中型的莊園,布局大氣嚴謹。正門開的並不是很大,顯的有點普通,就像是京城任何一個富貴人家的一樣,朱紅的大門,門口威猛的兩隻石獅子。隻門楣上掛著的寫了“錦繡書院”四個大字的匾額,才顯出其特色來,不同於別家匾額都是疏朗大氣的書法,這裏的四字雖也是妙筆,但卻是秀氣中帶著柔婉雅致。據說是山長林嵐的手筆,看來這個山長不隻是精通琴藝,在別的方麵也有很高的造詣。
錦繡書院來接待的是個三十五上下的婦人,一身灰藍棉襖和一襲暗藍棉緞長裙,頭上也隻插了支萬福紋銀簪。雖然打扮的有些過於素淨,但是臉上含笑,言語爽利,讓人觀之可親。這位自稱是馬嬤嬤的女人看來還是比較好相處的。看著這位馬嬤嬤,錦繡書院招了一些不願改嫁又生計艱難的寡婦做幫工應該是確有其事了。
隨著馬嬤嬤進去書院大門,就見一個不大的前院,擺了些初綻綠意的盆栽,在這初春的時節讓人眼前一亮。穿過前院,就是一條長長的走道,走道兩麵是精致的格子花窗,窗外種植了修竹,臘梅,薔薇,木香等植物,仔細看這些窗格,竟沒有兩扇是一摸一樣的,這倒有些像是江南的園林了。
三個女孩一路上都沒有說話,沈h和沈秀大概是有些緊張,而沈璿是在想,重新開始上課,要選什麽課程。繪畫是一定要的,騎射也要學些,因為冬天的來臨,那批被命名為胭脂的小馬駒,沈璿還一直沒有機會騎上去呢,琴原本就彈的不差,也不要荒廢了。沈璿之所以如此傷腦筋,就是因為錦繡書院裏的選擇太多了。
這裏的課程選擇上相對男子們的書院,要自由的多,除了必修的《三字經》《詩經》《女戒》《女四書》等典籍,還有禮儀,女紅,算籌外,其他的就沒有過多的限製。就像山長林嵐曾經說過的,女子除了有德,還要有才。所以書院也準備了很多其他的課程,像是琴棋書畫,騎射,烹飪,泡茶,古玩鑒賞等,都可以選。
當然,要是什麽都不選,也沒人會強迫。但是若是其他閨秀都樣樣精通,誰又甘心自己什麽都不會呢?再說每月都有考核,太過隨意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一旦成績墊底,那臉上可就不好看了。所以,即使管教的不是很嚴格,但錦繡書院裏卻學風甚好,這也是錦繡書院的獨特風格。
一直隨著馬嬤嬤往裏,就到了集合的大廳,因沈琪不是新生,就沒進大廳,而是去她自己的課堂了。
而隨行的丫鬟們也站在分岔口的另一位嬤嬤帶往給她們準備的休息處,在那裏她們會被教授一些書院的規則,各個課堂的分布,各個夫子的名諱,上哪類課程需要準備什麽這些瑣碎但必須知道的事情。沈璿看了她們離去的背影一眼,今天沈秀帶的不是她原來的那個大丫鬟,而是一個沒見過的,說是名喚燕蓮的,但是不知為什麽,沈璿總覺得她有些眼熟,又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進入大廳,才看到它裝飾的極為秀美,色彩倒是不多,但是都非常合適,裏麵已經有三四十人,有安靜的站在那裏的,也有一小堆一小堆輕輕說話的。
後來又陸續進來幾人,沈璿她們再等了一炷香左右,才有一個極漂亮的女人進來,坐在大廳的上位,她其實已經過了最好的年歲了,但是隻要見到她的人,還是會覺得她極其漂亮,那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和風韻,仿佛連眼角的細紋都是給她增添風情的。
“又是一年了,那些訓誡的話我不願多說,你們都是大齊朝能道的出姓名的世家的貴女,既來了錦繡書院,就不要給你們的家族丟臉。先習字半月,這段時間裏,你們也可以各個課堂上去看看,半月後,就定下今年的功課安排吧。我會是你們的琴藝夫子。馬嬤嬤,帶她們去課室!”林嵐說的並不多甚至語調輕緩,但是卻很有一種威嚴。
聽到林嵐會擔任她們的琴藝夫子,有很多人都開始兩眼放光。沈璿想起上輩子學琴時,最初的啟蒙夫子也是林嵐,應該說書院裏所有的孩子,隻要選擇了琴藝課的,啟蒙都是由林嵐來的,但是在一年後,就顯有人能留下,她隻會挑選有天賦,能吃苦的繼續教學。而曾經的沈璿,也是屬於沒能被留下的大多數人,林嵐給她的評語是:“太過聰明,卻心不靜。”
這批一共是四十八個學生,被分成了甲乙丙三個班級,是按抓鬮分配的,但是馬嬤嬤說這隻是暫時的,會在一個月的考核後會重新進行分配。沈璿抽到的是乙班,而沈h和沈秀都是丙班,兩個人看起來都有些失望,沈h還信誓旦旦的說了句;“這次隻是運氣不好而已,下個月後,我一定就在甲班了。”沈秀也在一旁點頭。
沈璿她們被帶到了一間門外標了個大大的“乙”字的課室,把她們送到,馬嬤嬤就退下了,她還要帶最後一批人去“丙”字號課室呢,簡單了道了別,沈璿就看沈h和沈秀牽著手走了。
而這時夫子還沒有到,然後不知是誰開始的,嘰嘰喳喳的四周都是類似於:”你是哪家的?叫什麽名字?行幾?爹爹在哪裏任職?”這樣的問話,在順便看看哪個和哪個是有些親戚關係的,哪個和哪個家裏是不太對付的。
王家小姐覺得自己來到這個地方,就沒有舒服過,原本在家裏,她是唯一的嫡女,大家都要討好她,把她捧在手心裏,可是在這裏卻不同,互相上身份是沒有很大的差別的,有很多的學生,比她出生都更為高貴,完全沒人把她放在眼裏,這巨大的落差,讓她很難調整。而且,在家裏隻要玩就好了,可是,如今,每天都要被夫子給管著,這個該做,那個不該做,還有各種的功課要完成,上學真是太討厭了。
畢竟都是五六歲的孩子,以上就是這一個月來新進書院的孩子們的普遍心理活動了。沈璿倒是不用為這個擔心,但她卻有更大的困擾。
在府外雖然進入了交際的繁忙期,大但因為情況特殊,沈家倒是維持了低調。要不,你這邊一擺宴席,那邊就能讓老尚書家的人想:你這是慶祝呢還是咒我們家老大人快死呢。所以沈道燁也隻能委委屈屈的擺了幾桌,自家人圍在一起說說好話,再把給下人的新年紅包包的厚厚的,也算是自個兒偷著樂一回了。
雖然沈家沒有大擺筵席,不過禮物倒是收了一大堆,親戚的,世交的,同僚的,下屬的,有些是隨年禮一起送來,有些是特意把年禮加厚了幾分,也有些是單獨恭賀的,但是不管怎麽樣,交際圈裏的人家全都是有所表示的。沈家也一改幾年前老大死去的頹唐之氣,又開始煥發勃勃生機。老二是從四品的歸德中郎將,老三又一躍升任了正三品的兵部尚書,這也表示沈家算是正式回歸了皇朝的權利中心。
外麵再熱鬧,沈璿作為一個小女孩是沒機會見到了,不過內宅的熱鬧倒是能親身感受的,老三升官,外麵送了如此多的禮物,若是正經的當家夫人不插手,再讓二夫人處理,可就很有些說不過去了,所以府庫的鑰匙就這樣交回了周氏的手裏。有了這開頭,開春時由周氏接管各類事物也是鐵板釘釘的事了。
經過新年,沈家內部的權利交接也略有微瀾的完成。忙碌了一個冬天,沈府上下都顯得有些倦怠,
不過隨著要準備家裏的姑娘去書院的事,很快的仆人們又開始動起來了。要準備的束,要送的禮物,平時上下學的轎子安排,隨行的侍衛和嬤嬤,要帶的侍女,這些都要仔細思量。待一切就緒,終於要到上學的日子了,三個小姑娘還一大早被拎到老太太的馨德院,臨時抱佛腳的再給進行一番思想教育,主題類似於“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種。聽得本來就還沒完全清醒的小姑娘們更是睡意朦朧,然後望向坐著淡定喝茶的沈琪,滿眼佩服,過來人果然是不一樣。同樣是過來人的沈璿表示咱離這個時期太遙遠了,都有一甲子時光了,又輪回了一次,早就忘了,所以此次也算新入學。
“好了,我也不多說了,用完早膳,就出發吧。”大半個時辰後,終於等到了老太太這麽一句。迷迷糊糊的小姑娘們迷迷糊糊的吃完飯又迷迷糊糊的被抱上了轎子,晃晃悠悠的往書院去了。
“二小姐,二小姐,到了。”被綠濃叫醒,沈璿眨了眨還有些迷蒙的眼,她昨晚,意外的失眠了,就像真的是個六歲,哦,已經過了年了,現在七歲了,就像真的七歲的小孩子那樣,為了第一天上學而興奮擔心,真是太丟臉了。
拍拍還有些紅的臉,下了轎向不遠處的周氏走去,今日是入學第一天,由周氏親自帶著來書院。而在離錦繡坊不遠處的明德書院,沈道燁也正領著沈安瑾和沈安義到了門口。
不過他們也都隻是把孩子交到書院接待的書院仆人就回去了,束什麽的,早已經提前送過來了,要交代的,要拉關係的也都在前段時間辦妥。今日來送隻是表示一下對這個事的重視而已。
不提明德書院,單看這個專門為了女學生準備的錦繡書院,它是一座中型的莊園,布局大氣嚴謹。正門開的並不是很大,顯的有點普通,就像是京城任何一個富貴人家的一樣,朱紅的大門,門口威猛的兩隻石獅子。隻門楣上掛著的寫了“錦繡書院”四個大字的匾額,才顯出其特色來,不同於別家匾額都是疏朗大氣的書法,這裏的四字雖也是妙筆,但卻是秀氣中帶著柔婉雅致。據說是山長林嵐的手筆,看來這個山長不隻是精通琴藝,在別的方麵也有很高的造詣。
錦繡書院來接待的是個三十五上下的婦人,一身灰藍棉襖和一襲暗藍棉緞長裙,頭上也隻插了支萬福紋銀簪。雖然打扮的有些過於素淨,但是臉上含笑,言語爽利,讓人觀之可親。這位自稱是馬嬤嬤的女人看來還是比較好相處的。看著這位馬嬤嬤,錦繡書院招了一些不願改嫁又生計艱難的寡婦做幫工應該是確有其事了。
隨著馬嬤嬤進去書院大門,就見一個不大的前院,擺了些初綻綠意的盆栽,在這初春的時節讓人眼前一亮。穿過前院,就是一條長長的走道,走道兩麵是精致的格子花窗,窗外種植了修竹,臘梅,薔薇,木香等植物,仔細看這些窗格,竟沒有兩扇是一摸一樣的,這倒有些像是江南的園林了。
三個女孩一路上都沒有說話,沈h和沈秀大概是有些緊張,而沈璿是在想,重新開始上課,要選什麽課程。繪畫是一定要的,騎射也要學些,因為冬天的來臨,那批被命名為胭脂的小馬駒,沈璿還一直沒有機會騎上去呢,琴原本就彈的不差,也不要荒廢了。沈璿之所以如此傷腦筋,就是因為錦繡書院裏的選擇太多了。
這裏的課程選擇上相對男子們的書院,要自由的多,除了必修的《三字經》《詩經》《女戒》《女四書》等典籍,還有禮儀,女紅,算籌外,其他的就沒有過多的限製。就像山長林嵐曾經說過的,女子除了有德,還要有才。所以書院也準備了很多其他的課程,像是琴棋書畫,騎射,烹飪,泡茶,古玩鑒賞等,都可以選。
當然,要是什麽都不選,也沒人會強迫。但是若是其他閨秀都樣樣精通,誰又甘心自己什麽都不會呢?再說每月都有考核,太過隨意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一旦成績墊底,那臉上可就不好看了。所以,即使管教的不是很嚴格,但錦繡書院裏卻學風甚好,這也是錦繡書院的獨特風格。
一直隨著馬嬤嬤往裏,就到了集合的大廳,因沈琪不是新生,就沒進大廳,而是去她自己的課堂了。
而隨行的丫鬟們也站在分岔口的另一位嬤嬤帶往給她們準備的休息處,在那裏她們會被教授一些書院的規則,各個課堂的分布,各個夫子的名諱,上哪類課程需要準備什麽這些瑣碎但必須知道的事情。沈璿看了她們離去的背影一眼,今天沈秀帶的不是她原來的那個大丫鬟,而是一個沒見過的,說是名喚燕蓮的,但是不知為什麽,沈璿總覺得她有些眼熟,又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進入大廳,才看到它裝飾的極為秀美,色彩倒是不多,但是都非常合適,裏麵已經有三四十人,有安靜的站在那裏的,也有一小堆一小堆輕輕說話的。
後來又陸續進來幾人,沈璿她們再等了一炷香左右,才有一個極漂亮的女人進來,坐在大廳的上位,她其實已經過了最好的年歲了,但是隻要見到她的人,還是會覺得她極其漂亮,那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和風韻,仿佛連眼角的細紋都是給她增添風情的。
“又是一年了,那些訓誡的話我不願多說,你們都是大齊朝能道的出姓名的世家的貴女,既來了錦繡書院,就不要給你們的家族丟臉。先習字半月,這段時間裏,你們也可以各個課堂上去看看,半月後,就定下今年的功課安排吧。我會是你們的琴藝夫子。馬嬤嬤,帶她們去課室!”林嵐說的並不多甚至語調輕緩,但是卻很有一種威嚴。
聽到林嵐會擔任她們的琴藝夫子,有很多人都開始兩眼放光。沈璿想起上輩子學琴時,最初的啟蒙夫子也是林嵐,應該說書院裏所有的孩子,隻要選擇了琴藝課的,啟蒙都是由林嵐來的,但是在一年後,就顯有人能留下,她隻會挑選有天賦,能吃苦的繼續教學。而曾經的沈璿,也是屬於沒能被留下的大多數人,林嵐給她的評語是:“太過聰明,卻心不靜。”
這批一共是四十八個學生,被分成了甲乙丙三個班級,是按抓鬮分配的,但是馬嬤嬤說這隻是暫時的,會在一個月的考核後會重新進行分配。沈璿抽到的是乙班,而沈h和沈秀都是丙班,兩個人看起來都有些失望,沈h還信誓旦旦的說了句;“這次隻是運氣不好而已,下個月後,我一定就在甲班了。”沈秀也在一旁點頭。
沈璿她們被帶到了一間門外標了個大大的“乙”字的課室,把她們送到,馬嬤嬤就退下了,她還要帶最後一批人去“丙”字號課室呢,簡單了道了別,沈璿就看沈h和沈秀牽著手走了。
而這時夫子還沒有到,然後不知是誰開始的,嘰嘰喳喳的四周都是類似於:”你是哪家的?叫什麽名字?行幾?爹爹在哪裏任職?”這樣的問話,在順便看看哪個和哪個是有些親戚關係的,哪個和哪個家裏是不太對付的。
王家小姐覺得自己來到這個地方,就沒有舒服過,原本在家裏,她是唯一的嫡女,大家都要討好她,把她捧在手心裏,可是在這裏卻不同,互相上身份是沒有很大的差別的,有很多的學生,比她出生都更為高貴,完全沒人把她放在眼裏,這巨大的落差,讓她很難調整。而且,在家裏隻要玩就好了,可是,如今,每天都要被夫子給管著,這個該做,那個不該做,還有各種的功課要完成,上學真是太討厭了。
畢竟都是五六歲的孩子,以上就是這一個月來新進書院的孩子們的普遍心理活動了。沈璿倒是不用為這個擔心,但她卻有更大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