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帶了絲微涼的夜色裏,在月色的清輝籠罩下,那些白日裏華美的大宅似乎也帶了些溫柔的意味,沈璿和王皓的院落位於王家大宅的東麵。是王家除了正堂外最好的院子。環境優雅,格局大氣,雖然裝飾不多,但是都極有品味。而且院子裏還有一個不小的花園,並有個水潭和主花園裏的小湖水道相通。
而此時的王皓就在潭邊撫琴,雖然穿越了多年,但是沈璿很多時候還是會覺的很神奇,這些古代的貴公子們,很多時候,總覺的他們無所不能,真是樣樣皆通,樣樣皆精。除了君子六藝外,就比如沈璿知道的,陳文淵精於香道,齊修宇迷戀琴藝,齊修涵善烹茶,而她的父親,哥哥,還有丈夫。沈道燁會釀酒,粗通岐黃,沈安瑾相馬的本事在世家公子圈裏還是比較出名的,而王皓的則是劍術無雙,武力值超高。此時聽王皓彈琴,明顯他的琴藝也是很不錯的。
沈璿不停的胡思亂想,努力讓自己的思維混亂,可是,還是沒用。
月下彈琴,多麽風雅浪漫,可此時的沈璿遠遠看著那個衣袂在拂動中優雅翻飛仿若謫仙的人,從沒有那麽清楚的感覺到,這個男人,是那個用兵奇詭,心狠手辣的修羅將軍,那溫柔琴音裏暗含的殺意,讓她隻是遠遠聽到就已經冷汗濕重衫。
今日是大齊隆佑四十二年六月初五,若有後世人翻看史書,一定能看到這麽一句:“齊隆佑四十二年,蠻無道,侵奪岐、豐之地“。若再有仔細的人,或許還能看到這麽一句:“二皇子修昭嗣於後”。
在史書裏,隻是這麽輕飄飄的兩句話,甚至都不足三十字,但是對當下的大齊來說,這兩件事,所爆發的能量,若一個不小心,就能使整個大齊崩分離析。
事情還是要從去年開始說起,那時一場大勝,大齊本以為以此震懾邊疆,能得幾年安寧。不想,西北持續大旱,今春滴雨未降。蠻人本就是逐水草而居,在嚴酷的冬季過去後,原本是複蘇季節的春天,卻因大旱而使得生存更加的艱難。
在生存壓力之下,一向散居的各個部落開始組成聯盟,集結了號稱五十萬的大軍,兵臨城下。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五日連奪下七座城池,其中還有駐守重兵的崎城和豐城。七城駐將全部戰死,首當其衝的安平城和反抗最為持久激烈的岐城被全城盡屠。而岐城的守將正是周老將軍的小兒子,沈璿的小舅舅周誠。
而原本西北大旱時,就有流言傳出,說是因為皇後失道無子,此乃天罰。西北戰敗的消息傳來時,一時間廢後的言論更是塵囂直上。若此事說沒有周家和謝家插手,那就是傻子也不會信。
但哪知道結果卻是一向纏綿病榻,似乎已經被家族放棄了的司馬皇後不但沒有被廢還有了一個“兒子”。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司馬氏,不愧是最頂級的門閥世家,一到關鍵時刻,就顯出了他們的能量來。但是此事也使得司馬氏和背後支持三皇子的謝氏這兩個在大齊最具實力的兩個家族幾乎要正門相抗。
不同於當時葉家和周家的對抗,皇帝能隨意的抬一方,壓一方。現在的情況,即使以帝王之尊,也無力壓製。此時若不是因為邊關不穩,怕是朝中就已經是亂起來了。
在這一年,內憂外患同時壓向這個建國已經快兩百年的皇朝,而前路—茫茫。
而對於沈璿來說,她是重生一來第一次感到如此的力不從心,這兩件事她都是知曉的,但是無論是哪一件,她都無能為力,她不是沒在王皓麵前暗示過今年大旱,西北怕是會不穩,可是,不用她說,西北的守將早就有這個擔憂了,王皓也接到消息,要求他提前回西北。
她回娘家向周氏打聽消息,周氏也說,西北已經增兵嚴防。而就算是知道自己小舅舅曾經戰死在崎城,可沈璿能說什麽,她什麽都不能說,就算說了也沒用,周誠駐守崎城多年,難道周老將軍還能因為危險把他換下來不成?周家在軍隊裏的地位,不就是因為周氏子弟悍不畏死才換來的嗎?軍功,從來都是人命堆積起來的。
就算是西北兵將做好了十二分的防備,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蠻人這次可說是傾巢來犯,雖說五十萬說的有些誇大,那是包含了一些家屬和後勤的,但是精兵也絕對超過三十萬。更有頭領紮達海,穆圖和等人是蠻人中難得的知兵之人,一旦發動就勢如破竹。
當收到消息時,沈璿第一時間就回了娘家,見一貫堅強明朗的母親幾次哭的昏厥過去,周誠這位兄長和周氏的年齡最為接近,小時候相處的時間也多,感情也好,聽著母親絮絮叨叨的囈語著哥哥曾教她騎馬,哥哥把欺負她的臭小子們壓在泥地裏很揍,哥哥最愛吃她做的烤雞。沈璿連勸慰的話都說不出口。這時候,節哀什麽的,那都是屁話,至親離去,如何能不痛徹心扉。
而回到家時,就是王皓一直在潭邊彈琴,自上午收到消息起,一直在彈琴,從白天彈到了深夜,琴聲也從澎湃激越殺氣騰騰到越來越溫柔和煦,但是也越來越有壓迫感,越來越危險。
今天是他們新婚的第十七天,明日,王皓會快馬趕回西北,前世的嫁入宣王府的她,對西北事件的影響就隻有母親的悲傷和擔心,還有一場場或勝或拜的戰事的傳言,而如今的她,則將要直麵這些殘酷烽火。
雖然原本大家都知道她是會隨著王皓一起北上的,不過那時候大家都是以為西北會平靜幾年的,就是連她自己,多方探聽到西北的嚴防死守,也以為曆史可能改變。沈璿自嘲的笑笑,在今天之前還把主要心思放在楊氏身上的自己是多麽天真。
戰況嚴峻的如今,其實無論是沈家人還是王家人都在勸她不要去,即使是原本在西北的一些軍人家眷,也有一些被護送回京了。可是她如何能不去,雖然可能做不了什麽,也可能一不小心就蝴蝶掉自己的性命。但是若是讓她眼睜睜的看著王皓走向自己的命運,成就不世威名,辭官回鄉,壯年早逝,她做不到。
深吸了口氣,頂著壓迫感一步步往王皓走去,很久很久以前的自己,一直以為那些武俠小說裏什麽殺意如刀鋒般劃過肌膚,那樣的描寫,那都是亂說的。可是此時,才發現,這樣的描寫,再貼切不過了。
強迫著讓有些發抖的雙腳一步步向前,待走到近了,才看到,王皓的雙手,已經是鮮血淋漓。一步踏出,伸出手,緊緊的握住了他的,琴聲戛然而止。
而此時的王皓就在潭邊撫琴,雖然穿越了多年,但是沈璿很多時候還是會覺的很神奇,這些古代的貴公子們,很多時候,總覺的他們無所不能,真是樣樣皆通,樣樣皆精。除了君子六藝外,就比如沈璿知道的,陳文淵精於香道,齊修宇迷戀琴藝,齊修涵善烹茶,而她的父親,哥哥,還有丈夫。沈道燁會釀酒,粗通岐黃,沈安瑾相馬的本事在世家公子圈裏還是比較出名的,而王皓的則是劍術無雙,武力值超高。此時聽王皓彈琴,明顯他的琴藝也是很不錯的。
沈璿不停的胡思亂想,努力讓自己的思維混亂,可是,還是沒用。
月下彈琴,多麽風雅浪漫,可此時的沈璿遠遠看著那個衣袂在拂動中優雅翻飛仿若謫仙的人,從沒有那麽清楚的感覺到,這個男人,是那個用兵奇詭,心狠手辣的修羅將軍,那溫柔琴音裏暗含的殺意,讓她隻是遠遠聽到就已經冷汗濕重衫。
今日是大齊隆佑四十二年六月初五,若有後世人翻看史書,一定能看到這麽一句:“齊隆佑四十二年,蠻無道,侵奪岐、豐之地“。若再有仔細的人,或許還能看到這麽一句:“二皇子修昭嗣於後”。
在史書裏,隻是這麽輕飄飄的兩句話,甚至都不足三十字,但是對當下的大齊來說,這兩件事,所爆發的能量,若一個不小心,就能使整個大齊崩分離析。
事情還是要從去年開始說起,那時一場大勝,大齊本以為以此震懾邊疆,能得幾年安寧。不想,西北持續大旱,今春滴雨未降。蠻人本就是逐水草而居,在嚴酷的冬季過去後,原本是複蘇季節的春天,卻因大旱而使得生存更加的艱難。
在生存壓力之下,一向散居的各個部落開始組成聯盟,集結了號稱五十萬的大軍,兵臨城下。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五日連奪下七座城池,其中還有駐守重兵的崎城和豐城。七城駐將全部戰死,首當其衝的安平城和反抗最為持久激烈的岐城被全城盡屠。而岐城的守將正是周老將軍的小兒子,沈璿的小舅舅周誠。
而原本西北大旱時,就有流言傳出,說是因為皇後失道無子,此乃天罰。西北戰敗的消息傳來時,一時間廢後的言論更是塵囂直上。若此事說沒有周家和謝家插手,那就是傻子也不會信。
但哪知道結果卻是一向纏綿病榻,似乎已經被家族放棄了的司馬皇後不但沒有被廢還有了一個“兒子”。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司馬氏,不愧是最頂級的門閥世家,一到關鍵時刻,就顯出了他們的能量來。但是此事也使得司馬氏和背後支持三皇子的謝氏這兩個在大齊最具實力的兩個家族幾乎要正門相抗。
不同於當時葉家和周家的對抗,皇帝能隨意的抬一方,壓一方。現在的情況,即使以帝王之尊,也無力壓製。此時若不是因為邊關不穩,怕是朝中就已經是亂起來了。
在這一年,內憂外患同時壓向這個建國已經快兩百年的皇朝,而前路—茫茫。
而對於沈璿來說,她是重生一來第一次感到如此的力不從心,這兩件事她都是知曉的,但是無論是哪一件,她都無能為力,她不是沒在王皓麵前暗示過今年大旱,西北怕是會不穩,可是,不用她說,西北的守將早就有這個擔憂了,王皓也接到消息,要求他提前回西北。
她回娘家向周氏打聽消息,周氏也說,西北已經增兵嚴防。而就算是知道自己小舅舅曾經戰死在崎城,可沈璿能說什麽,她什麽都不能說,就算說了也沒用,周誠駐守崎城多年,難道周老將軍還能因為危險把他換下來不成?周家在軍隊裏的地位,不就是因為周氏子弟悍不畏死才換來的嗎?軍功,從來都是人命堆積起來的。
就算是西北兵將做好了十二分的防備,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蠻人這次可說是傾巢來犯,雖說五十萬說的有些誇大,那是包含了一些家屬和後勤的,但是精兵也絕對超過三十萬。更有頭領紮達海,穆圖和等人是蠻人中難得的知兵之人,一旦發動就勢如破竹。
當收到消息時,沈璿第一時間就回了娘家,見一貫堅強明朗的母親幾次哭的昏厥過去,周誠這位兄長和周氏的年齡最為接近,小時候相處的時間也多,感情也好,聽著母親絮絮叨叨的囈語著哥哥曾教她騎馬,哥哥把欺負她的臭小子們壓在泥地裏很揍,哥哥最愛吃她做的烤雞。沈璿連勸慰的話都說不出口。這時候,節哀什麽的,那都是屁話,至親離去,如何能不痛徹心扉。
而回到家時,就是王皓一直在潭邊彈琴,自上午收到消息起,一直在彈琴,從白天彈到了深夜,琴聲也從澎湃激越殺氣騰騰到越來越溫柔和煦,但是也越來越有壓迫感,越來越危險。
今天是他們新婚的第十七天,明日,王皓會快馬趕回西北,前世的嫁入宣王府的她,對西北事件的影響就隻有母親的悲傷和擔心,還有一場場或勝或拜的戰事的傳言,而如今的她,則將要直麵這些殘酷烽火。
雖然原本大家都知道她是會隨著王皓一起北上的,不過那時候大家都是以為西北會平靜幾年的,就是連她自己,多方探聽到西北的嚴防死守,也以為曆史可能改變。沈璿自嘲的笑笑,在今天之前還把主要心思放在楊氏身上的自己是多麽天真。
戰況嚴峻的如今,其實無論是沈家人還是王家人都在勸她不要去,即使是原本在西北的一些軍人家眷,也有一些被護送回京了。可是她如何能不去,雖然可能做不了什麽,也可能一不小心就蝴蝶掉自己的性命。但是若是讓她眼睜睜的看著王皓走向自己的命運,成就不世威名,辭官回鄉,壯年早逝,她做不到。
深吸了口氣,頂著壓迫感一步步往王皓走去,很久很久以前的自己,一直以為那些武俠小說裏什麽殺意如刀鋒般劃過肌膚,那樣的描寫,那都是亂說的。可是此時,才發現,這樣的描寫,再貼切不過了。
強迫著讓有些發抖的雙腳一步步向前,待走到近了,才看到,王皓的雙手,已經是鮮血淋漓。一步踏出,伸出手,緊緊的握住了他的,琴聲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