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人就是沈括,毋庸置疑。隻是這副形象實在大出沈謙意料。差兩年才六十歲的人,可看那副勾身駝背的樣子,你就是說他七十都行。清清瘦瘦的臉上眉目間隱隱帶著老沈家近支那種……說不上來的共同點。然而滿臉的褶子中卻橫三豎五地布著許多新舊傷痕。時間久的已經快看不出來了,新的兩道卻剛剛掉疤不久,看著就觸目驚心,實在讓人無法想象他到底得罪了什麽人,居然要這樣長期折磨他。
至於桌上那張已經被墨汁汙廢了的字紙……《夢溪筆談》?!沈謙忽然產生了一陣負罪感,仿佛自己已經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沈括緊緊攥著沈謙的手不放,嘴唇哆嗦了許久,才又自言自語般的問道:
“你……真是五郎?”
“祖父,正是孫兒。”
沈謙覺得沈括快要撐不住架了,連忙抽出一隻手扶住了他的胳膊肘。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就在這時,沈括忽然將兩隻手都撒了開去,全身搖晃了兩下,接著緊緊閉上雙眼抬起頭狠狠地搖了兩下,淒聲長歎道:
“五郎呐,你……不該來呀——”
這聲懺悔般的呼喝說得沈謙心中不覺一疼,他明白沈括為什麽要這樣說。就在十八年前的熙寧四年,沈括以三司使的身份奉宋神宗之命巡視天下水利。恰在當時,蘇軾正在杭州擔任通判。他們兩個人以前就在朝**過事,私交不錯,當沈括來到杭州的時候,蘇軾為盡地主之誼,特意在西湖設宴招待,席間曾將得意詩作贈送給他。
這本來隻是文人交往的尋常行為。然而誰也沒想到,當沈括回到汴梁以後,竟然接著“研究”起了那些詩詞,並從中仔細摘出“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等等所謂反詩,呈送到了神宗麵前。當時雖然沒有引出太大的亂子,但就在八年之後的元豐二年,新舊兩派朝爭最為激烈的時候,這一事件卻被新黨禦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所利用,造出了“烏台詩案”的軒然大波,險些將蘇軾害死在獄中。
而就在這差不多時間的熙寧七年,由於反變法的勢力過大,王安石被迫下野,隻能繼續去做他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就在這時,同樣誰也沒想到,與王安石既是親戚又是政治盟友的沈括竟然在王安石剛剛離開京城的時候就一封萬言奏折承到了神宗麵前,要揭發王安石的諸多罪狀。
王安石不是蘇軾,他是宋神宗的脊骨。宋神宗雖然被迫攆走了他,但內心裏依然拿他當自己的第一心腹。這一次沈括就沒有那麽幸運了,第二年王安石重新出山,當眾破口大罵他是壬人——也就是反複無常的小人。
其後沈括便徹底走了背運,由於接連發生的使遼事件和宋夏釣魚城之戰都與他有關係,滿朝堂新舊兩派高官這一次居然破天荒的站到了同一條戰線上,一致同意驅逐沈括。於是宋神宗便非常順天應人的做出了決定,將他貶為均州團練副使,隨州安置,從此形同流放。雖然元祐二年時,沈括完成《守令圖》被特許進京呈獻,但卻再也沒有被啟用,政治生命徹底宣告完結。
政治生命結束也許並沒什麽,隻要想得開。然而對於沈括來說,最大的打擊卻是名聲徹底臭了,不但是他,就連他的家人也必然甚至已經受到了看不見的牽連,從此,他成了“獨夫”……
沈謙也很好奇沈括為什麽要這樣做,但看著他痛不欲生的樣子,心裏卻隻能跟著發酸。不論他有多少過錯,此時他都隻是一個因為當著自己侄孫無從懺悔的老人,所以……沈謙的喉頭重重的動了動,終於輕聲問道:
“為甚啊?”
“你真的不懂嗎!”
沈括不敢相信的盯著沈謙怒喝了一聲,絕望地緊緊咬著牙“噔噔噔”向後退了好幾步,顫抖著抬起手指著沈謙搖頭高聲喝道,
“我是壬人!壬人!天下人唾棄的壬人!”
“可您是我祖父。”
沈謙毫不避讓地盯著沈括,僅僅隻是這麽輕輕一句話,沈括便徹底怔住了,他失魂落魄地望著沈謙,直到許久之後,忽然“嗷”的一聲掩麵痛哭了起來。這哭聲實在百感交集,讓人無法用言語形容其中所包含的心境。然而沈謙卻並沒有去勸。他知道,現在讓沈括痛痛快快的哭一場比什麽都強。
然而這哭聲又實在太有殺傷力了,嚇得在院子裏苦苦阻攔沈清直的劉伯趕忙放開沈清直,沈清直也頓時被嚇得消了九分酒意,連忙和他一起大步跑了過來、可剛驚恐萬分地趴在門邊往裏看了一眼,裏頭的沈謙便接著抬手阻住了他們,他們也隻好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愣在門口了。
許久過後,沈括的哭聲才漸漸停了下來,再次抬起頭的時候,蒼灰的臉色居然紅潤了不少,他連理都來不及去理門口的劉伯和沈清直,雖然依然沉著臉,卻連忙上前一步拽住了沈謙的袖子,不由分說便往桌邊上拉去,一邊費力彎腰地去扶圓凳,一邊絮絮叨叨的說道;
“來來來,快快,五郎快坐,讓祖父好好看看。”
說著話他便把笑嗬嗬的沈謙摁坐在了圓凳上,又從旁邊扯過一張圓凳自顧自的坐在沈謙對麵,這才上上下下的仔細打量著沈謙,連聲說道,
“好,好,是我家五郎,長大啦,嗬嗬,真的長大啦。祖父在西溪就聽說你的癡病好了,卻如何也想不到……嗯,嗯,真的好了……”
沈括都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好了,不知所措的抬起頭四處亂撒著似乎想找什麽東西。這時候沈清直才徹底回過神來,一把扒開還愣在那裏的劉伯,驚喜萬分的大步衝進屋裏扶著沈括的肩膀表功似的連聲說道:
“爹,爹,剛才五郎跟我說,嗝——說了,他是自己要來的。”
“老夫知道,老夫知道。”
沈括兩隻渾濁的眼睛都快笑沒了,點著頭連連拍著沈清直的手道,
“快快,你那什麽……哦哦哦,快去讓老劉煮些好茶,一定要好茶,獅峰龍井,一定要獅峰龍井!老劉,這是老夫的親侄孫呐,老夫親二哥的孫兒!”
“哦哦哦哦,果真,果真是一表人才,嗬嗬,嗬嗬……”
沈括這顛三倒四的一陣令下,頓時跟炸開鍋了似的,沈清直和劉伯手忙腳亂的都不知道該往哪裏跑好了。這還用說麽,老家裏的人都是一幫子現來現的“實在人”,就算沈謙不說,沈括他們心裏也明白的很。沈謙說是自己要來的一點都不突兀,隻能讓沈括覺著家裏終究還是有人在念想著他,能體諒他,再加上那句“你是我祖父”,這就更加點題了,雖然不能徹底打掉沈括這麽多年來的鬱鬱,但終究也算是老懷彌慰了。
不大會兒工夫香茶奉上,沈括早就不知道絮絮叨叨的歎了多少氣,直到沈清直顛顛的重又跑進來,他才連忙招手道:
“二郎,老夫這會兒勁頭正足,還得快些趕出這份手稿。你也別光顧著喝你的酒,還不快點陪五郎出去找個好些的酒肆坐坐,這都什麽時辰了。”
“是是是,孩兒知道,孩兒知道。”
沈清直的酒勁兒早不知道跑那裏去了,連聲應下差事,這才擺出一副當叔叔的派頭衝沈謙一笑道,
“我說五郎,雖說你是杭州的蹲地虎,可這是你二叔家。一切客隨主便,吃的好吃不好你也得給我忍著,誰讓你是小輩呐……嘿嘿嘿,那個,爹,孩兒可說什麽也喝不下去了,再喝就得吐了,倒不如先帶五郎就近去李幹娘店子裏坐坐。反正難得您老見著五郎高興,讓他多住兩天陪您說說話就是了。”
“呃,這……”
沈括登時滿臉的不樂意,瞪著沈清直起了起身才埋怨道,
“啊!有你這麽當叔父的麽?你也不問問五郎忙不忙便替他亂做主……”
這雙簧唱的……沈謙連忙鞠身站起,連連擺著手笑道:
“不妨事,不妨事。孫兒哪有還什麽別的事?照應好祖父才是正經差事。”
說完了這話,他又抬頭看了看沈清直,這才繼續道,
“不知三祖母在哪裏歇著?孫兒還當先去拜見了才是。”
“呃,這……”
沈括老臉一紅,下意識的摸了摸臉上的傷痕才訕訕笑道,
“嗬嗬,那個,你還不知道。你三祖母腿腳不好,老夫便沒準她跟來。”
“沒準”她跟來……這話說的沈謙頓時渾身不自在。但旁邊的沈清直反應真叫一個快,連忙一把拽起沈謙,攬著膀子便強拽著往門外走去,還仿佛專門說給沈括聽似的高聲說道:
“行啦,走吧,哪來那麽多事。”
說著話接著又低下了聲去,幾乎貼著沈謙的耳朵小聲笑道:
“家醜不可外揚,呃,嘿嘿嘿,不是,是我信不過你。”
這些話實在是明白無比,走出老遠沈謙才壓著聲音極小聲的說道:
“這事怕是也有法子治吧?”
“怎麽治?”
“想想你娘怕什麽。”
“呃……老鼠算不算?”
“不算,換一個。”
“……你也太難為人了,倒不如問問我爹怕什麽。”
“三祖父怕什麽?”
“我娘。”
“……”
至於桌上那張已經被墨汁汙廢了的字紙……《夢溪筆談》?!沈謙忽然產生了一陣負罪感,仿佛自己已經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沈括緊緊攥著沈謙的手不放,嘴唇哆嗦了許久,才又自言自語般的問道:
“你……真是五郎?”
“祖父,正是孫兒。”
沈謙覺得沈括快要撐不住架了,連忙抽出一隻手扶住了他的胳膊肘。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就在這時,沈括忽然將兩隻手都撒了開去,全身搖晃了兩下,接著緊緊閉上雙眼抬起頭狠狠地搖了兩下,淒聲長歎道:
“五郎呐,你……不該來呀——”
這聲懺悔般的呼喝說得沈謙心中不覺一疼,他明白沈括為什麽要這樣說。就在十八年前的熙寧四年,沈括以三司使的身份奉宋神宗之命巡視天下水利。恰在當時,蘇軾正在杭州擔任通判。他們兩個人以前就在朝**過事,私交不錯,當沈括來到杭州的時候,蘇軾為盡地主之誼,特意在西湖設宴招待,席間曾將得意詩作贈送給他。
這本來隻是文人交往的尋常行為。然而誰也沒想到,當沈括回到汴梁以後,竟然接著“研究”起了那些詩詞,並從中仔細摘出“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等等所謂反詩,呈送到了神宗麵前。當時雖然沒有引出太大的亂子,但就在八年之後的元豐二年,新舊兩派朝爭最為激烈的時候,這一事件卻被新黨禦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所利用,造出了“烏台詩案”的軒然大波,險些將蘇軾害死在獄中。
而就在這差不多時間的熙寧七年,由於反變法的勢力過大,王安石被迫下野,隻能繼續去做他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就在這時,同樣誰也沒想到,與王安石既是親戚又是政治盟友的沈括竟然在王安石剛剛離開京城的時候就一封萬言奏折承到了神宗麵前,要揭發王安石的諸多罪狀。
王安石不是蘇軾,他是宋神宗的脊骨。宋神宗雖然被迫攆走了他,但內心裏依然拿他當自己的第一心腹。這一次沈括就沒有那麽幸運了,第二年王安石重新出山,當眾破口大罵他是壬人——也就是反複無常的小人。
其後沈括便徹底走了背運,由於接連發生的使遼事件和宋夏釣魚城之戰都與他有關係,滿朝堂新舊兩派高官這一次居然破天荒的站到了同一條戰線上,一致同意驅逐沈括。於是宋神宗便非常順天應人的做出了決定,將他貶為均州團練副使,隨州安置,從此形同流放。雖然元祐二年時,沈括完成《守令圖》被特許進京呈獻,但卻再也沒有被啟用,政治生命徹底宣告完結。
政治生命結束也許並沒什麽,隻要想得開。然而對於沈括來說,最大的打擊卻是名聲徹底臭了,不但是他,就連他的家人也必然甚至已經受到了看不見的牽連,從此,他成了“獨夫”……
沈謙也很好奇沈括為什麽要這樣做,但看著他痛不欲生的樣子,心裏卻隻能跟著發酸。不論他有多少過錯,此時他都隻是一個因為當著自己侄孫無從懺悔的老人,所以……沈謙的喉頭重重的動了動,終於輕聲問道:
“為甚啊?”
“你真的不懂嗎!”
沈括不敢相信的盯著沈謙怒喝了一聲,絕望地緊緊咬著牙“噔噔噔”向後退了好幾步,顫抖著抬起手指著沈謙搖頭高聲喝道,
“我是壬人!壬人!天下人唾棄的壬人!”
“可您是我祖父。”
沈謙毫不避讓地盯著沈括,僅僅隻是這麽輕輕一句話,沈括便徹底怔住了,他失魂落魄地望著沈謙,直到許久之後,忽然“嗷”的一聲掩麵痛哭了起來。這哭聲實在百感交集,讓人無法用言語形容其中所包含的心境。然而沈謙卻並沒有去勸。他知道,現在讓沈括痛痛快快的哭一場比什麽都強。
然而這哭聲又實在太有殺傷力了,嚇得在院子裏苦苦阻攔沈清直的劉伯趕忙放開沈清直,沈清直也頓時被嚇得消了九分酒意,連忙和他一起大步跑了過來、可剛驚恐萬分地趴在門邊往裏看了一眼,裏頭的沈謙便接著抬手阻住了他們,他們也隻好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愣在門口了。
許久過後,沈括的哭聲才漸漸停了下來,再次抬起頭的時候,蒼灰的臉色居然紅潤了不少,他連理都來不及去理門口的劉伯和沈清直,雖然依然沉著臉,卻連忙上前一步拽住了沈謙的袖子,不由分說便往桌邊上拉去,一邊費力彎腰地去扶圓凳,一邊絮絮叨叨的說道;
“來來來,快快,五郎快坐,讓祖父好好看看。”
說著話他便把笑嗬嗬的沈謙摁坐在了圓凳上,又從旁邊扯過一張圓凳自顧自的坐在沈謙對麵,這才上上下下的仔細打量著沈謙,連聲說道,
“好,好,是我家五郎,長大啦,嗬嗬,真的長大啦。祖父在西溪就聽說你的癡病好了,卻如何也想不到……嗯,嗯,真的好了……”
沈括都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好了,不知所措的抬起頭四處亂撒著似乎想找什麽東西。這時候沈清直才徹底回過神來,一把扒開還愣在那裏的劉伯,驚喜萬分的大步衝進屋裏扶著沈括的肩膀表功似的連聲說道:
“爹,爹,剛才五郎跟我說,嗝——說了,他是自己要來的。”
“老夫知道,老夫知道。”
沈括兩隻渾濁的眼睛都快笑沒了,點著頭連連拍著沈清直的手道,
“快快,你那什麽……哦哦哦,快去讓老劉煮些好茶,一定要好茶,獅峰龍井,一定要獅峰龍井!老劉,這是老夫的親侄孫呐,老夫親二哥的孫兒!”
“哦哦哦哦,果真,果真是一表人才,嗬嗬,嗬嗬……”
沈括這顛三倒四的一陣令下,頓時跟炸開鍋了似的,沈清直和劉伯手忙腳亂的都不知道該往哪裏跑好了。這還用說麽,老家裏的人都是一幫子現來現的“實在人”,就算沈謙不說,沈括他們心裏也明白的很。沈謙說是自己要來的一點都不突兀,隻能讓沈括覺著家裏終究還是有人在念想著他,能體諒他,再加上那句“你是我祖父”,這就更加點題了,雖然不能徹底打掉沈括這麽多年來的鬱鬱,但終究也算是老懷彌慰了。
不大會兒工夫香茶奉上,沈括早就不知道絮絮叨叨的歎了多少氣,直到沈清直顛顛的重又跑進來,他才連忙招手道:
“二郎,老夫這會兒勁頭正足,還得快些趕出這份手稿。你也別光顧著喝你的酒,還不快點陪五郎出去找個好些的酒肆坐坐,這都什麽時辰了。”
“是是是,孩兒知道,孩兒知道。”
沈清直的酒勁兒早不知道跑那裏去了,連聲應下差事,這才擺出一副當叔叔的派頭衝沈謙一笑道,
“我說五郎,雖說你是杭州的蹲地虎,可這是你二叔家。一切客隨主便,吃的好吃不好你也得給我忍著,誰讓你是小輩呐……嘿嘿嘿,那個,爹,孩兒可說什麽也喝不下去了,再喝就得吐了,倒不如先帶五郎就近去李幹娘店子裏坐坐。反正難得您老見著五郎高興,讓他多住兩天陪您說說話就是了。”
“呃,這……”
沈括登時滿臉的不樂意,瞪著沈清直起了起身才埋怨道,
“啊!有你這麽當叔父的麽?你也不問問五郎忙不忙便替他亂做主……”
這雙簧唱的……沈謙連忙鞠身站起,連連擺著手笑道:
“不妨事,不妨事。孫兒哪有還什麽別的事?照應好祖父才是正經差事。”
說完了這話,他又抬頭看了看沈清直,這才繼續道,
“不知三祖母在哪裏歇著?孫兒還當先去拜見了才是。”
“呃,這……”
沈括老臉一紅,下意識的摸了摸臉上的傷痕才訕訕笑道,
“嗬嗬,那個,你還不知道。你三祖母腿腳不好,老夫便沒準她跟來。”
“沒準”她跟來……這話說的沈謙頓時渾身不自在。但旁邊的沈清直反應真叫一個快,連忙一把拽起沈謙,攬著膀子便強拽著往門外走去,還仿佛專門說給沈括聽似的高聲說道:
“行啦,走吧,哪來那麽多事。”
說著話接著又低下了聲去,幾乎貼著沈謙的耳朵小聲笑道:
“家醜不可外揚,呃,嘿嘿嘿,不是,是我信不過你。”
這些話實在是明白無比,走出老遠沈謙才壓著聲音極小聲的說道:
“這事怕是也有法子治吧?”
“怎麽治?”
“想想你娘怕什麽。”
“呃……老鼠算不算?”
“不算,換一個。”
“……你也太難為人了,倒不如問問我爹怕什麽。”
“三祖父怕什麽?”
“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