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沈謙和沈清直的酒就已經“醒”了。沈括作為爹和爺爺,哪能不埋怨幾句。不過埋怨過去也就罷了,總不能拿這點兒事說個沒完,好在犯了錯的那叔侄倆認錯相當快,幾乎是九十度大躬彎在他麵前,連連保證今後再也不喝酒。那態度簡直誠懇的沒邊,反倒讓老頭有點疑心自己是不是說重了,最後心虛之下居然又反過來解釋了好幾句。
按沈括的意思,他本來是想把沈謙留下來陪自己住兩天的,可是沈謙有周知縣“案件審結之前隨時在家聽候傳訊”的命令在身,卻如何也不敢住,再加上他和沈清直一致的意見都是不能讓沈括在官府找上門來之前就知道實情,以免老爺子為此生氣和憂慮,所以在當天下午沈邁派人以送吃用物品的名義來接他的時候,他便找了個理由跟車走了。
沈括自然是千叮嚀萬囑咐讓沈謙再過來,陪著吃完飯後雖然沒再留他,但也一直送出門,目送著騾車拐出巷口才回去忙他的《夢溪筆談》。直到紅日西落時分,他方才擱筆起身,揉著發酸的手腕,推開屋門走了出去。
此時天地間已是一片灰蒙蒙,空氣漸漸涼爽,沈括當院站著抬臂括了幾下胸,這才背著手“橐橐”地向沈清直所住的那間屋子走去。
推開門,屋裏一片油燈昏黃,沈清直捧著一本書坐在桌案前正看得聚精會神,居然連有人開門進來都沒有聽到。沈括下意識地頓了頓步,這才輕聲喊道:
“二郎?”
“啊?……哦,爹。”
將精力完全聚於一處的人最容易被嚇一跳。沈清直陡然聽見有人喊他,先是茫然的應了一聲,接著猛然站起了身,居然有些驚慌失措的將那本書連忙背到了身後,仿佛怕被沈括看到似的。
沈括也不接話,走過去將那本書從沈清直身後拿了過去,湊近了一看,原來是一本《易官經》。宋朝科舉已經限定了考試書目,特別是王安石變法之後,更是作了細致劃分,將《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作為科舉範圍。也就是說,這本《易官經》正是科舉考試用的。
“《易官經》……”
沈括若有所思的輕歎了口氣,將那本書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書案上,站在他旁邊的沈清直滿臉都是尷尬,仿佛做錯了事似得連忙笑道:
“爹。我,我用了飯也沒別的事做,也不敢喝酒了,閑來無事剛好翻到這本書,所以才……”
“嗬嗬嗬嗬,好,好,該看看了。”
沈括擺了擺手,接著抬頭滿目慈祥的向沈清直望了過去,沉了良久才輕聲笑道,
“你和五郎今天是不是……出去打架了?”
“啊?!我……”
沈清直一聽這話,頭發根都炸起來了,連忙擺著手道,
“爹,您,您可別亂說。”
沈括笑嗬嗬的搖了搖頭道:
“你們倆裝醉回來,那模樣能騙得了你劉伯,又怎會騙過老夫。老夫當年剛剛考中進士,磨勘揚州司理參軍,掌管一州刑訟,可是曾潛心鑽研過仵作之事的。就你們倆那點小小的障眼法……嗬嗬,你周身油汙,後身衣擺多有磨損,胸背上更是多有拳腳印痕,臉上卻幹幹淨淨,顯是被人搡倒在地拳打腳踢時抱住了頭。
而五郎身上卻是幹淨,但仔細看也能發現他鞋底沾滿了油汙,與你身上所沾油汙一致,而且左胸口亦有很明顯的一處拳痕,雙手之中更有些許被木屑刮出的血痕,必是曾以木器傷人。不過你身上並無如此印記,也就是說你們叔侄倆曾與別人打過……嗬嗬嗬嗬,二郎,人家五郎明顯比你會打呀。”
這眼光實在太毒了!就好像親眼在現場看過一樣。小家巧終究還是玩不過老家巧呀……沈清直差點沒咬了舌頭,哪裏還接得上話?不過沈括也沒讓他說話的意思,頓了一頓又笑道:
“你們回來時都是一身新鮮酒氣,不過五郎手上有,你手上卻沒有,與前麵的事合在一起,恰是說明你們擔心老夫知道,故意如此做的。而且還是五郎出的主意,並以手沾酒向你身上潑灑,而你隻是擎等著。嗬嗬嗬,這個五郎啊,今年才十六,哪來那麽多鬼心眼?”
“爹……我,我們。唉……”
沈清直實在無言以對了。沈括望著他不覺搖了搖頭,又笑嗬嗬的道:
“二郎,你是爹的兒子,爹了解你的性情。你先前已經絕了仕途之念,今日回來卻潛心於《易官經》,若是沒有受到天大刺激絕不會如此,若是沒有人開導亦不會轉過念想來。老夫想了想,在這杭州城裏你我並沒有多少認識的人,而能如此勸你的更是沒有一個。若是如此,莫非是五郎麽?可他才十六啊,這怎麽可能……”
“爹,你別說了……”
沈清直實在受不了了,想起今天遇上的種種,頓時悲從中來,往地上一蹲便雙手抱著臉痛哭了起來。沈括這輩子最內疚的事並不是誣陷了誰,害了誰,而是因為自己的事害了兩個兒子。所以低頭看著沈清直這副委屈的模樣,嘴唇都跟著微微哆嗦了起來,半晌漸漸平複了心情,方才撫了撫沈清直的頭發,輕聲說道:
“告訴爹,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爹……”
雖然已經和沈謙商量定決不可告訴沈括,但如今的心境之下,沈清直如果不說出來卻會把自己憋瘋。當下他漸漸穩住心緒把整件事詳詳細細說了一遍。頓時把沈括聽了個滿臉陰晴不定。直到沈清直抽抽噎噎的停住了話,沈括又木然的坐了良久,方才思量著什麽站起身背著手緩緩踱起了步。
“……句句中理,和大道而中孔孟之義,雖不乏狡黠世故拉扯威脅之處,卻是無奈之下正心之行……十六,他真的是十六麽……”
沈括仿佛囈語一般自言自語著,當踱到門口時,他像是下定了天大的決心,猛然拂袖轉回了身來,沉聲說道,
“明日家裏來了人,你讓他們回去跟你三哥知會一聲,就說老夫要在杭州多住些日子。讓你三哥多送些常用之物過來。”
沈清直還沒有從激動中完全回過神來,聽到這裏不由一詫,下意識的問道:
“爹要等著這個案子審結麽?”
“不,老夫要等子瞻赴任,當麵向他請罪。隻要他不計前嫌,不要耽擱了五郎的前程,就算讓老夫下跪,老夫……也認了。”
沈括背對著沈清直緊緊閉了閉雙眼,抬起頭時喉結艱難地蠕動了一下,兩行濁淚倏然滑落。
…………………………………………………………………………………………………
顏巽顏大官人在杭州城確實算得上手眼通天的人物,不算私底下見不得人的買賣,台麵上的生意也不小,哪能少了眼線?所以馮二郎他們剛剛被抓進錢塘縣衙,他就已經得到了風聲。
不過顏巽是沉得住氣的人,雖然已經感覺出這事有可能牽扯出更多的汙穢,但他依然一直到第二天才跑去錢塘縣衙通過關係偷偷問了問情況,在得知馮二郎被押下是因為周知縣說要查後邊的事,並且杭州通判楊蟠居然也插了一腳進來以後,心裏早已經驚懼無比,所以雖然在案卷上看見了西溪沈謙的名字,反而來不及奇怪了。
這種事要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明擺著得出血,顏巽心裏那叫一個疼,可是卻還得硬著頭皮去見周知縣。周知縣倒也沒避嫌不見他,當下就把他傳進了知縣廳。
知縣廳後邊的大院子裏,錢塘知縣周岩正伸著腿悠閑地坐在一張斜靠背矮椅上,雙手捧著盞茶正在打盹,眯著眼看到顏巽匆匆跑了進來,沒等他見禮,便笑嗬嗬的招手道:
“顏大官人,你手底下那個馮裕的案子怕是有些麻煩啊。”
不麻煩我還跑來做什麽?顏巽連忙規規矩矩的拱了拱手,點著頭訕笑道:
“是是是,這些混賬東西沒一個長眼的,小人一句話沒囑咐到,他們就出去生事,唉……您看這又給周縣尊熱出亂子來了。”
周知縣輕輕“哼”了一聲,耷拉著眼皮笑道:
“顏大官人也別這麽說。本官雖說是在官場,但你們那點事還是知道的,你也用不著跟我掖著藏著。這樣做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
顏巽心中一凜,連忙陪著笑道:
“是是,是小人的錯……那個,周縣尊啊,小人西湖邊上那個熟絲場子又出了些新款式,您……”
“放你娘的臭狗屁!你當本官是貪官嗎!”
周知縣頓時急了,乓的一聲將茶盞往身旁小幾上一頓,接著坐直身黑起了臉。
惹不起的官,躲不起的吏,顏巽就算再橫再有能耐終究隻是個市井百姓,周知縣這模樣他哪能不怕,連忙作揖大躬的賠罪道:
“周縣尊恕罪,恕罪。小人隻是想沾些縣尊的光,想請縣尊過去提些字,並沒有別的意思啊。”
周知縣又“哼”了一聲,再次一靠身方才懶懶的說道:
“你們這些人的心思本官明白。你來見本官之前必然已經看過了案卷,自然知道楊通判插進來了一手,如今蘇知州這就要赴任了,你卻給本官捅了這麽大個簍子。你讓本官很是難做啊。”
“是是是,小人明白,小人明白該怎麽做。隻是……”
顏巽連連舔著發幹的嘴唇在那裏咽唾沫,半天想好措辭才試試探探的陪著小心問道,
“周縣尊,馮二他們隻是在個小店子裏打了一場架而已,怎麽會,怎麽會驚動了楊通判?”
“怎麽會?哼,還不是因為你們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了麽。”
周知縣歪著頭輕輕哼笑了一聲,再次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才笑道,
“對了,我聽說那個西溪的沈謙跟你是親戚,怎麽本官覺著你們也不怎麽親呐?”
這種關係要是能親那才叫奇了怪了,顏巽沒想到周知縣會莫名其妙的突然單獨提到了沈謙,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之下隻得訕笑道:
“唉,嘿嘿,家務事,家務事,實在是一言難盡。”
周知縣望著他這副窘迫的模樣又是哼哼一笑道:
“親不親的不說,既然是親戚,你總得知道些他的事才行呀。這麽重要的關係都摸不清頭腦,居然還放任手下將麻煩惹到他的頭上,就這麽點心眼,你還做什麽買賣?”
顏巽登時更懵了,急忙道:
“啊?沈,沈謙?他,他,他怎麽了?”
“還怎麽了。”
周知縣斜了顏巽一眼,輕聲笑道,
“本官讓下頭人去查問了查問,你還是沈謙的舅父。怎麽連他是楊通判的弟子這麽重要的事都不知道?”
“啊?!楊通判的弟子!”
顏巽聞言心髒差點沒從嗓子眼兒裏跳出來,想都沒想就驚聲叫道,
“這不可能啊!他前些日子還是個……”
然而還沒他說完,那邊周知縣早就接上了話,笑嗬嗬的說道:
“是啊,本官原先也沒想到,險些為了你的破事壞了自己一世英名。昨天在堂上楊通判就派人送來書劄詢問該案,後來本官去州衙拜見楊通判,才聽楊通判親口說,這個沈謙是他的關門弟子,正準備等蘇知州到任之後舉薦上去,讓他做一做大蘇學士的門人,好好用些功備考以求一舉功名。你自己說吧,這沈謙又是你的親戚,又是楊老通判的得意門生,你不好好巴結不說,居然還讓你手下人將他打了,弄得他非得將你拽出來不可……哼哼,這種事本官可就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我,我……”
顏巽此時滿腦子裏已經完全是天旋地轉,左邊是沈謙,右邊是楊通判,正腦袋頂上還壓著個蘇東坡,這麽大的壓力之下,他險些沒眼前一黑坐倒在地上。
按沈括的意思,他本來是想把沈謙留下來陪自己住兩天的,可是沈謙有周知縣“案件審結之前隨時在家聽候傳訊”的命令在身,卻如何也不敢住,再加上他和沈清直一致的意見都是不能讓沈括在官府找上門來之前就知道實情,以免老爺子為此生氣和憂慮,所以在當天下午沈邁派人以送吃用物品的名義來接他的時候,他便找了個理由跟車走了。
沈括自然是千叮嚀萬囑咐讓沈謙再過來,陪著吃完飯後雖然沒再留他,但也一直送出門,目送著騾車拐出巷口才回去忙他的《夢溪筆談》。直到紅日西落時分,他方才擱筆起身,揉著發酸的手腕,推開屋門走了出去。
此時天地間已是一片灰蒙蒙,空氣漸漸涼爽,沈括當院站著抬臂括了幾下胸,這才背著手“橐橐”地向沈清直所住的那間屋子走去。
推開門,屋裏一片油燈昏黃,沈清直捧著一本書坐在桌案前正看得聚精會神,居然連有人開門進來都沒有聽到。沈括下意識地頓了頓步,這才輕聲喊道:
“二郎?”
“啊?……哦,爹。”
將精力完全聚於一處的人最容易被嚇一跳。沈清直陡然聽見有人喊他,先是茫然的應了一聲,接著猛然站起了身,居然有些驚慌失措的將那本書連忙背到了身後,仿佛怕被沈括看到似的。
沈括也不接話,走過去將那本書從沈清直身後拿了過去,湊近了一看,原來是一本《易官經》。宋朝科舉已經限定了考試書目,特別是王安石變法之後,更是作了細致劃分,將《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作為科舉範圍。也就是說,這本《易官經》正是科舉考試用的。
“《易官經》……”
沈括若有所思的輕歎了口氣,將那本書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書案上,站在他旁邊的沈清直滿臉都是尷尬,仿佛做錯了事似得連忙笑道:
“爹。我,我用了飯也沒別的事做,也不敢喝酒了,閑來無事剛好翻到這本書,所以才……”
“嗬嗬嗬嗬,好,好,該看看了。”
沈括擺了擺手,接著抬頭滿目慈祥的向沈清直望了過去,沉了良久才輕聲笑道,
“你和五郎今天是不是……出去打架了?”
“啊?!我……”
沈清直一聽這話,頭發根都炸起來了,連忙擺著手道,
“爹,您,您可別亂說。”
沈括笑嗬嗬的搖了搖頭道:
“你們倆裝醉回來,那模樣能騙得了你劉伯,又怎會騙過老夫。老夫當年剛剛考中進士,磨勘揚州司理參軍,掌管一州刑訟,可是曾潛心鑽研過仵作之事的。就你們倆那點小小的障眼法……嗬嗬,你周身油汙,後身衣擺多有磨損,胸背上更是多有拳腳印痕,臉上卻幹幹淨淨,顯是被人搡倒在地拳打腳踢時抱住了頭。
而五郎身上卻是幹淨,但仔細看也能發現他鞋底沾滿了油汙,與你身上所沾油汙一致,而且左胸口亦有很明顯的一處拳痕,雙手之中更有些許被木屑刮出的血痕,必是曾以木器傷人。不過你身上並無如此印記,也就是說你們叔侄倆曾與別人打過……嗬嗬嗬嗬,二郎,人家五郎明顯比你會打呀。”
這眼光實在太毒了!就好像親眼在現場看過一樣。小家巧終究還是玩不過老家巧呀……沈清直差點沒咬了舌頭,哪裏還接得上話?不過沈括也沒讓他說話的意思,頓了一頓又笑道:
“你們回來時都是一身新鮮酒氣,不過五郎手上有,你手上卻沒有,與前麵的事合在一起,恰是說明你們擔心老夫知道,故意如此做的。而且還是五郎出的主意,並以手沾酒向你身上潑灑,而你隻是擎等著。嗬嗬嗬,這個五郎啊,今年才十六,哪來那麽多鬼心眼?”
“爹……我,我們。唉……”
沈清直實在無言以對了。沈括望著他不覺搖了搖頭,又笑嗬嗬的道:
“二郎,你是爹的兒子,爹了解你的性情。你先前已經絕了仕途之念,今日回來卻潛心於《易官經》,若是沒有受到天大刺激絕不會如此,若是沒有人開導亦不會轉過念想來。老夫想了想,在這杭州城裏你我並沒有多少認識的人,而能如此勸你的更是沒有一個。若是如此,莫非是五郎麽?可他才十六啊,這怎麽可能……”
“爹,你別說了……”
沈清直實在受不了了,想起今天遇上的種種,頓時悲從中來,往地上一蹲便雙手抱著臉痛哭了起來。沈括這輩子最內疚的事並不是誣陷了誰,害了誰,而是因為自己的事害了兩個兒子。所以低頭看著沈清直這副委屈的模樣,嘴唇都跟著微微哆嗦了起來,半晌漸漸平複了心情,方才撫了撫沈清直的頭發,輕聲說道:
“告訴爹,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爹……”
雖然已經和沈謙商量定決不可告訴沈括,但如今的心境之下,沈清直如果不說出來卻會把自己憋瘋。當下他漸漸穩住心緒把整件事詳詳細細說了一遍。頓時把沈括聽了個滿臉陰晴不定。直到沈清直抽抽噎噎的停住了話,沈括又木然的坐了良久,方才思量著什麽站起身背著手緩緩踱起了步。
“……句句中理,和大道而中孔孟之義,雖不乏狡黠世故拉扯威脅之處,卻是無奈之下正心之行……十六,他真的是十六麽……”
沈括仿佛囈語一般自言自語著,當踱到門口時,他像是下定了天大的決心,猛然拂袖轉回了身來,沉聲說道,
“明日家裏來了人,你讓他們回去跟你三哥知會一聲,就說老夫要在杭州多住些日子。讓你三哥多送些常用之物過來。”
沈清直還沒有從激動中完全回過神來,聽到這裏不由一詫,下意識的問道:
“爹要等著這個案子審結麽?”
“不,老夫要等子瞻赴任,當麵向他請罪。隻要他不計前嫌,不要耽擱了五郎的前程,就算讓老夫下跪,老夫……也認了。”
沈括背對著沈清直緊緊閉了閉雙眼,抬起頭時喉結艱難地蠕動了一下,兩行濁淚倏然滑落。
…………………………………………………………………………………………………
顏巽顏大官人在杭州城確實算得上手眼通天的人物,不算私底下見不得人的買賣,台麵上的生意也不小,哪能少了眼線?所以馮二郎他們剛剛被抓進錢塘縣衙,他就已經得到了風聲。
不過顏巽是沉得住氣的人,雖然已經感覺出這事有可能牽扯出更多的汙穢,但他依然一直到第二天才跑去錢塘縣衙通過關係偷偷問了問情況,在得知馮二郎被押下是因為周知縣說要查後邊的事,並且杭州通判楊蟠居然也插了一腳進來以後,心裏早已經驚懼無比,所以雖然在案卷上看見了西溪沈謙的名字,反而來不及奇怪了。
這種事要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明擺著得出血,顏巽心裏那叫一個疼,可是卻還得硬著頭皮去見周知縣。周知縣倒也沒避嫌不見他,當下就把他傳進了知縣廳。
知縣廳後邊的大院子裏,錢塘知縣周岩正伸著腿悠閑地坐在一張斜靠背矮椅上,雙手捧著盞茶正在打盹,眯著眼看到顏巽匆匆跑了進來,沒等他見禮,便笑嗬嗬的招手道:
“顏大官人,你手底下那個馮裕的案子怕是有些麻煩啊。”
不麻煩我還跑來做什麽?顏巽連忙規規矩矩的拱了拱手,點著頭訕笑道:
“是是是,這些混賬東西沒一個長眼的,小人一句話沒囑咐到,他們就出去生事,唉……您看這又給周縣尊熱出亂子來了。”
周知縣輕輕“哼”了一聲,耷拉著眼皮笑道:
“顏大官人也別這麽說。本官雖說是在官場,但你們那點事還是知道的,你也用不著跟我掖著藏著。這樣做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
顏巽心中一凜,連忙陪著笑道:
“是是,是小人的錯……那個,周縣尊啊,小人西湖邊上那個熟絲場子又出了些新款式,您……”
“放你娘的臭狗屁!你當本官是貪官嗎!”
周知縣頓時急了,乓的一聲將茶盞往身旁小幾上一頓,接著坐直身黑起了臉。
惹不起的官,躲不起的吏,顏巽就算再橫再有能耐終究隻是個市井百姓,周知縣這模樣他哪能不怕,連忙作揖大躬的賠罪道:
“周縣尊恕罪,恕罪。小人隻是想沾些縣尊的光,想請縣尊過去提些字,並沒有別的意思啊。”
周知縣又“哼”了一聲,再次一靠身方才懶懶的說道:
“你們這些人的心思本官明白。你來見本官之前必然已經看過了案卷,自然知道楊通判插進來了一手,如今蘇知州這就要赴任了,你卻給本官捅了這麽大個簍子。你讓本官很是難做啊。”
“是是是,小人明白,小人明白該怎麽做。隻是……”
顏巽連連舔著發幹的嘴唇在那裏咽唾沫,半天想好措辭才試試探探的陪著小心問道,
“周縣尊,馮二他們隻是在個小店子裏打了一場架而已,怎麽會,怎麽會驚動了楊通判?”
“怎麽會?哼,還不是因為你們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了麽。”
周知縣歪著頭輕輕哼笑了一聲,再次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才笑道,
“對了,我聽說那個西溪的沈謙跟你是親戚,怎麽本官覺著你們也不怎麽親呐?”
這種關係要是能親那才叫奇了怪了,顏巽沒想到周知縣會莫名其妙的突然單獨提到了沈謙,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之下隻得訕笑道:
“唉,嘿嘿,家務事,家務事,實在是一言難盡。”
周知縣望著他這副窘迫的模樣又是哼哼一笑道:
“親不親的不說,既然是親戚,你總得知道些他的事才行呀。這麽重要的關係都摸不清頭腦,居然還放任手下將麻煩惹到他的頭上,就這麽點心眼,你還做什麽買賣?”
顏巽登時更懵了,急忙道:
“啊?沈,沈謙?他,他,他怎麽了?”
“還怎麽了。”
周知縣斜了顏巽一眼,輕聲笑道,
“本官讓下頭人去查問了查問,你還是沈謙的舅父。怎麽連他是楊通判的弟子這麽重要的事都不知道?”
“啊?!楊通判的弟子!”
顏巽聞言心髒差點沒從嗓子眼兒裏跳出來,想都沒想就驚聲叫道,
“這不可能啊!他前些日子還是個……”
然而還沒他說完,那邊周知縣早就接上了話,笑嗬嗬的說道:
“是啊,本官原先也沒想到,險些為了你的破事壞了自己一世英名。昨天在堂上楊通判就派人送來書劄詢問該案,後來本官去州衙拜見楊通判,才聽楊通判親口說,這個沈謙是他的關門弟子,正準備等蘇知州到任之後舉薦上去,讓他做一做大蘇學士的門人,好好用些功備考以求一舉功名。你自己說吧,這沈謙又是你的親戚,又是楊老通判的得意門生,你不好好巴結不說,居然還讓你手下人將他打了,弄得他非得將你拽出來不可……哼哼,這種事本官可就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我,我……”
顏巽此時滿腦子裏已經完全是天旋地轉,左邊是沈謙,右邊是楊通判,正腦袋頂上還壓著個蘇東坡,這麽大的壓力之下,他險些沒眼前一黑坐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