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遇,你去看看,你爸收拾好了沒?”範雯萱瞅了眼鬧鍾,說。
“好!”落遇應了一聲,往外跑。
出了門往東二十米,有一組老宅院。木結構,家家戶戶牆挨著牆;都是單間雙層,一樓做飯,二樓睡覺。兩戶間就隔薄薄一層木板,敲敲板壁(木牆),隔壁能聽得一清二楚。落遇她們以前就住在其中一套房子中。
一組老宅院,沒有任何布局可言。誰想建挨著建,怎麽方便怎麽建。走廊繞來繞去,東一個門,西一扇窗。唯一確定的,是宅子中間,必有一祠堂。婚喪嫁娶都在這裏操作,平時村人的小八卦,也產自這。
為什麽叫小八卦呢?
因為這樣的祠堂,八卦的主體主要是這個宅院裏的人。一組也就十來戶人家。
村裏的大八卦,在村子中間的大會堂。說是大會堂,其實就是舊時大祠堂。大祠堂旁邊有一排小賣部。那裏才是整個村子的八卦中心,村子裏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大會堂的眼睛。
落遇跑進老宅子的舊祠堂,看見落德陽已經洗幹淨了石臼石錘,從老屋搬出了桌椅凳子。他從井裏打來了水,正在擦洗積了灰的桌椅。
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見是落遇,開口問:“糯米蒸好了?”
“馬上就好!”落遇回答,“爸,你搬這麽多凳子椅子出來幹嘛?”
“你大伯說,今年他們回來上墳。”落德陽笑眯眯說。
落遇不自覺身子一顫。她走過去壓低聲音,說:“爸,你瘋了?”
落德陽哈哈大笑,說:“放心吧,我跟你媽說了,她同意了。”
“不可能!”落遇不信。
當年奶奶去世,範雯萱揮著斧頭立在大宅院前麵的井邊的墓碑牌搓衣板上,紅著臉粗著脖頸,大聲宣布要跟大伯家從此恩斷義絕那一幕,每次經過那口井,落遇總能想起來。
“是真的。你媽說,他們想回來祭祖,也是一片孝心。她不能做惡事。”落德陽解釋。
“那他們來,進咱家門嗎?”落遇問。
“你大伯打電話說,他上完墳就回去了。我跟你媽商量,要是到飯點了,就讓他們在咱家吃完午飯再回好了。”落德陽回答。
落遇驚得眼珠子快掉下來了。她壓低聲音,說:“不是說,老死不往來嗎?”
“傻孩子,咱現在日子越過越好,心胸也變寬了!”落德陽說。
落遇明白了,她頓時明白了,範雯萱是想炫耀了。像範雯萱這麽好麵子的人,什麽情況下會食言?就是以一副勝利者的高姿態,接待那些前來跪舔的人。
落遇家,從來都不缺她大伯家的消息,因為一有新鮮出爐的消息,落遇的小姑就會撥出落遇家的電話號碼。每次落遇回家,範雯萱就會把這些消息講給落遇聽。
落遇的奶奶育有三男兩女。不過趕上饑荒,最小的那個女兒和兒子,早早就夭折了,沒有成年。
落遇的大伯叫落鋼陽,比落德陽大三歲。落遇的小姑叫落豔陽,比落德陽小三歲。
落遇的爺爺曾是前政府機關的人。新政府成立,他不知是拉不下麵子,還是真的不認可人家的各種主義,總之是以自以為孤傲清矍的身影,謝絕了新政府的就職邀請,一意孤行,帶著娃和老婆回了老家豔陽村。
文弱書生下農村,結果用腳趾頭想都能知道。身邊充斥著看笑話的粗鄙村人,和他們口中吐出的嘲弄的話、斜視的眼神。這讓敏感的文人時時刻刻都感覺在受辱。這些,落遇的爺爺都受著、扛著,畢竟路是他自己選的,他有老婆和孩子要養。他最喜歡下大雨的日子,在村裏的大祠堂——哦不,已更名為大會堂了——坐著,給村子的鼻涕冒泡的娃娃講《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壓彎他脊背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一對兒女的相繼離世。他們是餓死的。那麽辛苦,卻養不活自己的孩子,一死還死倆。
落遇的爺爺也病了。沒錢買藥,隻能拖著,拖著拖著就也死了。村裏人說,是落遇的叔叔姑姑把落遇的爺爺拉走的。因為他爺爺太愛他的那對兒女了。據說那對兒女特別聰明伶俐、乖巧可愛,長得還粉雕玉琢的。
落遇的奶奶本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她估計在閨房時《女則》《女訓》學得好,毫無怨言地跟著自己的老公回了農村,這會又為母則剛,踮著小腳,收拾撒手人寰的老公留下的爛攤子,把落遇的大伯、落遇的爸爸、落遇的小姑成功拉扯大,讓他們成家。
當初,範雯萱生了落遇後,正好趕上了計劃生育,家裏也窮,就想著不生了。落鋼陽卻命極好,沒被計劃生育趕上。他的媳婦早早就一舉得男,隔兩年又生了個女兒,兒女雙全。老太太以以後的家產——包括落德陽的——全留給落鋼陽的兒子為要挾,逼著範雯萱出去逃計劃生育。範雯萱吃盡苦頭,還昧著良心拋棄兩個嗷嗷待哺的親生女兒。這事範雯萱耿耿於懷了n久,每次想起來都會掉眼淚。後來家境好了,她托人去找過。據說兩家都搬家了,茫茫人海,杳無音訊。她應該會為這事抱怨一輩子。饒是如此,範雯萱從未當麵有過對自己的婆婆一絲一毫的不敬,她頂多私下衝落德陽嚷嚷。
這位老太太,在村裏的地位是很高的。她死的時候,幾乎整個村子的人都來送她。不但自己村,隔壁村都有人來。
問題就出在這。
大家念著老太太的好,家家戶戶都送禮錢過來,以示敬重。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好吧,人多力量大,上萬了,八十年代。落鋼陽家要獨占。他說,他是長子,落家的長孫也產自他家,理應由他拿著。他其實是想拿那筆錢去城裏做生意。
落鋼陽不是說說而已。事實是,他一開始沒提這,直到出殯完成,客人走光。收禮錢的是他的好友兼同學。他私下跟他同學打了招呼,他同學點清數目,就把錢全給了他。
後來他那沒長腦子的同學,背黑鍋背了很久。範雯萱每次路上遇見,都會啐一口。當賬房先生,豈是那麽好當的?那個可憐的被同學好友坑的落鋼陽的同學,就是落承文——落巍的爸爸。直到幾年後,落遇家賺到自己的一萬元,兩家的關係才緩和下來,範雯萱才不對他家人橫眼冷對。此是後話。
葬禮的費用平攤,收的禮錢他全收?誰能咽下這口氣?包子落德陽可以,母夜叉範雯萱卻不行。她拿著斧頭身姿靈巧跳上井邊的當搓衣板使的平鋪著的墓碑,叫囂說落鋼陽若不把錢吐出來,兩家絕交。
傻眼了吧?錢到手了,絕交就絕交,反正也沒有老人牽絆了。
就這樣,落鋼陽帶著老婆孩子,懷中揣著萬元巨款上城裏了。剛開始幾年,他還每年回來上墳。兩兄弟你上你的,互不搭界。村裏人都笑話,說老人連著吃兩頓,會不會撐到。再後來,估計是嫌麻煩,就不再回來了。
這一算,也有近二十年了。
小姑子落豔陽出嫁的時候,二嫂子範雯萱為了給她撐麵子,把自己幾件體麵的嫁妝送了她,所以兩人關係極好。她家後來也在城裏發展,跟落鋼陽家走得挺近。她送來的消息是,落鋼陽開了家銅器廠子,做金屬配件。之前生意好得不得了,最近幾年不是很景氣。
想到這,落遇興奮起來,不知能不能看見自己母親跟自己大伯掐架。
!!
“好!”落遇應了一聲,往外跑。
出了門往東二十米,有一組老宅院。木結構,家家戶戶牆挨著牆;都是單間雙層,一樓做飯,二樓睡覺。兩戶間就隔薄薄一層木板,敲敲板壁(木牆),隔壁能聽得一清二楚。落遇她們以前就住在其中一套房子中。
一組老宅院,沒有任何布局可言。誰想建挨著建,怎麽方便怎麽建。走廊繞來繞去,東一個門,西一扇窗。唯一確定的,是宅子中間,必有一祠堂。婚喪嫁娶都在這裏操作,平時村人的小八卦,也產自這。
為什麽叫小八卦呢?
因為這樣的祠堂,八卦的主體主要是這個宅院裏的人。一組也就十來戶人家。
村裏的大八卦,在村子中間的大會堂。說是大會堂,其實就是舊時大祠堂。大祠堂旁邊有一排小賣部。那裏才是整個村子的八卦中心,村子裏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大會堂的眼睛。
落遇跑進老宅子的舊祠堂,看見落德陽已經洗幹淨了石臼石錘,從老屋搬出了桌椅凳子。他從井裏打來了水,正在擦洗積了灰的桌椅。
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見是落遇,開口問:“糯米蒸好了?”
“馬上就好!”落遇回答,“爸,你搬這麽多凳子椅子出來幹嘛?”
“你大伯說,今年他們回來上墳。”落德陽笑眯眯說。
落遇不自覺身子一顫。她走過去壓低聲音,說:“爸,你瘋了?”
落德陽哈哈大笑,說:“放心吧,我跟你媽說了,她同意了。”
“不可能!”落遇不信。
當年奶奶去世,範雯萱揮著斧頭立在大宅院前麵的井邊的墓碑牌搓衣板上,紅著臉粗著脖頸,大聲宣布要跟大伯家從此恩斷義絕那一幕,每次經過那口井,落遇總能想起來。
“是真的。你媽說,他們想回來祭祖,也是一片孝心。她不能做惡事。”落德陽解釋。
“那他們來,進咱家門嗎?”落遇問。
“你大伯打電話說,他上完墳就回去了。我跟你媽商量,要是到飯點了,就讓他們在咱家吃完午飯再回好了。”落德陽回答。
落遇驚得眼珠子快掉下來了。她壓低聲音,說:“不是說,老死不往來嗎?”
“傻孩子,咱現在日子越過越好,心胸也變寬了!”落德陽說。
落遇明白了,她頓時明白了,範雯萱是想炫耀了。像範雯萱這麽好麵子的人,什麽情況下會食言?就是以一副勝利者的高姿態,接待那些前來跪舔的人。
落遇家,從來都不缺她大伯家的消息,因為一有新鮮出爐的消息,落遇的小姑就會撥出落遇家的電話號碼。每次落遇回家,範雯萱就會把這些消息講給落遇聽。
落遇的奶奶育有三男兩女。不過趕上饑荒,最小的那個女兒和兒子,早早就夭折了,沒有成年。
落遇的大伯叫落鋼陽,比落德陽大三歲。落遇的小姑叫落豔陽,比落德陽小三歲。
落遇的爺爺曾是前政府機關的人。新政府成立,他不知是拉不下麵子,還是真的不認可人家的各種主義,總之是以自以為孤傲清矍的身影,謝絕了新政府的就職邀請,一意孤行,帶著娃和老婆回了老家豔陽村。
文弱書生下農村,結果用腳趾頭想都能知道。身邊充斥著看笑話的粗鄙村人,和他們口中吐出的嘲弄的話、斜視的眼神。這讓敏感的文人時時刻刻都感覺在受辱。這些,落遇的爺爺都受著、扛著,畢竟路是他自己選的,他有老婆和孩子要養。他最喜歡下大雨的日子,在村裏的大祠堂——哦不,已更名為大會堂了——坐著,給村子的鼻涕冒泡的娃娃講《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壓彎他脊背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一對兒女的相繼離世。他們是餓死的。那麽辛苦,卻養不活自己的孩子,一死還死倆。
落遇的爺爺也病了。沒錢買藥,隻能拖著,拖著拖著就也死了。村裏人說,是落遇的叔叔姑姑把落遇的爺爺拉走的。因為他爺爺太愛他的那對兒女了。據說那對兒女特別聰明伶俐、乖巧可愛,長得還粉雕玉琢的。
落遇的奶奶本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她估計在閨房時《女則》《女訓》學得好,毫無怨言地跟著自己的老公回了農村,這會又為母則剛,踮著小腳,收拾撒手人寰的老公留下的爛攤子,把落遇的大伯、落遇的爸爸、落遇的小姑成功拉扯大,讓他們成家。
當初,範雯萱生了落遇後,正好趕上了計劃生育,家裏也窮,就想著不生了。落鋼陽卻命極好,沒被計劃生育趕上。他的媳婦早早就一舉得男,隔兩年又生了個女兒,兒女雙全。老太太以以後的家產——包括落德陽的——全留給落鋼陽的兒子為要挾,逼著範雯萱出去逃計劃生育。範雯萱吃盡苦頭,還昧著良心拋棄兩個嗷嗷待哺的親生女兒。這事範雯萱耿耿於懷了n久,每次想起來都會掉眼淚。後來家境好了,她托人去找過。據說兩家都搬家了,茫茫人海,杳無音訊。她應該會為這事抱怨一輩子。饒是如此,範雯萱從未當麵有過對自己的婆婆一絲一毫的不敬,她頂多私下衝落德陽嚷嚷。
這位老太太,在村裏的地位是很高的。她死的時候,幾乎整個村子的人都來送她。不但自己村,隔壁村都有人來。
問題就出在這。
大家念著老太太的好,家家戶戶都送禮錢過來,以示敬重。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好吧,人多力量大,上萬了,八十年代。落鋼陽家要獨占。他說,他是長子,落家的長孫也產自他家,理應由他拿著。他其實是想拿那筆錢去城裏做生意。
落鋼陽不是說說而已。事實是,他一開始沒提這,直到出殯完成,客人走光。收禮錢的是他的好友兼同學。他私下跟他同學打了招呼,他同學點清數目,就把錢全給了他。
後來他那沒長腦子的同學,背黑鍋背了很久。範雯萱每次路上遇見,都會啐一口。當賬房先生,豈是那麽好當的?那個可憐的被同學好友坑的落鋼陽的同學,就是落承文——落巍的爸爸。直到幾年後,落遇家賺到自己的一萬元,兩家的關係才緩和下來,範雯萱才不對他家人橫眼冷對。此是後話。
葬禮的費用平攤,收的禮錢他全收?誰能咽下這口氣?包子落德陽可以,母夜叉範雯萱卻不行。她拿著斧頭身姿靈巧跳上井邊的當搓衣板使的平鋪著的墓碑,叫囂說落鋼陽若不把錢吐出來,兩家絕交。
傻眼了吧?錢到手了,絕交就絕交,反正也沒有老人牽絆了。
就這樣,落鋼陽帶著老婆孩子,懷中揣著萬元巨款上城裏了。剛開始幾年,他還每年回來上墳。兩兄弟你上你的,互不搭界。村裏人都笑話,說老人連著吃兩頓,會不會撐到。再後來,估計是嫌麻煩,就不再回來了。
這一算,也有近二十年了。
小姑子落豔陽出嫁的時候,二嫂子範雯萱為了給她撐麵子,把自己幾件體麵的嫁妝送了她,所以兩人關係極好。她家後來也在城裏發展,跟落鋼陽家走得挺近。她送來的消息是,落鋼陽開了家銅器廠子,做金屬配件。之前生意好得不得了,最近幾年不是很景氣。
想到這,落遇興奮起來,不知能不能看見自己母親跟自己大伯掐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