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注定漫長。


    船燈盡滅,江上一片漆黑,水麵下有什麽東西動了動。


    畫舫和民船借著月色依序往岸邊靠攏,幽波蕩漾,那遊動之物激起的水波絲毫不惹人注目。


    在鹽運船隊上遊不遠處,綴著一艘烏篷小船,船夫是個駝背老翁,撐杆搖槳,行動緩慢。船尾的背陰處,江麵下緩緩地冒出顆頭顱來,鶴發覆麵,貌若水鬼。


    那人出水一躍,若一片孤葉飄來,落船無聲,駝背老翁卻有所察覺,回頭看了一眼。


    梅姑空著手鑽進篷子,坐下之後繞動手腕,江麵上隱約有一縷寒光晃了晃,少頃,一隻包袱憑空出水,滑入了船中。


    駝背老翁一邊撐船一邊暗啐:世上把神兵當魚鉤使的人,怕是隻有這梅老婆子了。


    “何物?”駝背老者問。


    不料話音剛落,梅姑就罵了一聲,“混賬登徒子!我宰了他!”


    梅姑撂下包袱就走,剛轉身就咦了一聲,旋即又轉了回來。這包袱是少主人此前在鎮子上穿的那件袍子,裏頭包的是女兒家貼身的衣物,衣物上頭壓著雙靴子,靴頭朝上,開了道口子。這口子開得很不尋常,且很眼熟。


    梅姑在神殿藏了三年,知道暮青的靴中藏有梭刀,一瞥見這道口子,便將靴子提起來捏了一捏。此舉本是想確認梭刀已被取出,不料靴子剛入手,靴底異樣的觸感就令她一愣,猛然將靴子翻了過來!


    靴底刻著三個字——餘女鎮。


    而另一隻靴底也刻著三個字——再動手。


    餘女鎮再動手?


    梅姑抬頭望向江心,神色疑惑而茫然。


    為何?


    *


    這時辰,欽州義水城西,一間破廟的角落裏圍坐著一隊人馬,月光從殘梁破瓦間灑進來,照亮了眾人圍坐的空地。


    空地上放著一張剛收到的密信,氣氛陷入了長久的死寂。


    呼延查烈盤膝坐在月殺身旁,臉色沉肅。


    “大圖要亂!”眼下這種時刻,究問事情的原委已然於事無補,呼延查烈道,“那位姬長公主是個野心家,不論她打算挾廢帝以令天下,還是助廢帝重掌朝政,自奪鄂族聖女之位,朝堂乃至神殿都會遭受血洗。”


    “不至於太快。”月殺看著那張密信,麵色蒼白,氣息虛浮,“當年保瑾王登基之人如今都身居要津,憑一個失勢多年的廢帝和一個從無實權的長公主,還不至於有立刻血洗朝堂的能耐,那些重臣應該能撐一陣子。”


    “師父之意是,不理會大圖之亂?”呼延查烈狠狠地皺了皺英氣的小眉頭,“我看過那份廢帝黨羽的名單,朝中和大內的人雖然不多,但地方上著實不少。當年,巫穀太後一黨權傾朝野,其勢力絕非新帝即位三年便可剿清的,那份名單之外定有漏網之魚,加之此番我們剛剛誘剿了於、沈及其黨從,新帝就遇刺了,朝中忙於處置急情,未必能及時收網,地方上的逆黨定會望風而動,鄂族四州的舊權勢力也會興風作浪,大圖必將很快陷入內亂之中,師父當真打算置之不理?”


    “我們隻負責營救主子,大圖的內政不在職責之內。”月殺淡漠地道。


    “可皇後殿下已執大圖四州之政,她總說自己隻是在其位謀其政,這話師父真信?當年在鄭家莊時,她為了一個無親無故的婦人,差點兒把命搭上,如若心中無國無民,她會懷那天下無冤之誌?師父真信這三年來,她隻是為了襄助兄長和夫君,絲毫未存改變鄂族、惠及黎庶的念頭?國之變革,三年尚短,內亂必將致使新政廢弛、商路無存、民不聊生!她曾說,那些施政地方的年輕官吏乃國之基石,國家一旦內亂,亂黨必將大肆暗殺新吏,我們隻有竭盡力量保護政要,把守重鎮,死守州關,才能守護鄂族。師父……從我遇到她的那天起,她就是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比起她個人的生死,我想她更願意看到我們為國家民族之大義而戰。”呼延查烈改坐為跪,竭力懇求。他是狄部的王子,是草原上尊貴的神鷹,曾將大興人視為死仇,離草原萬裏之遙的鄂族人更與他毫無瓜葛,但今夜他心中沒有國界之隔、民族之分,因為將他視如己出的那個女子從來不是如此狹隘之人。承蒙她教導多年,今夜他不能對大圖的局勢視而不見。


    月殺看著呼延查烈,那個桀驁不馴的狄部小王子跪在他的麵前,他眼前見到的卻仿佛是數年前的那個夜晚,一個同樣跪著的身影,一句烙入心頭的囑托。


    “此去南圖,朕把她的安危交給神甲軍,交給你了。記住,如遇大險,不惜一切代價,帶她回來。”


    不惜一切代價,必無餘力處置大圖內亂。若不處置內亂,則數年來的心血必將毀於一旦。


    如何抉擇……


    月殺閉上眼,呼延查烈跪著不動,侍衛們一聲不吭,秋風從殘梁破瓦間的縫隙裏吹來,煞喉穿腸,刺骨誅心。


    破廟中死寂熬人,唯有密信在蛛網結塵的空地上翻動著,嘩啦啦的響。


    猛不丁的,一隻手突然按住了密信!響聲忽消,蟲鳴亦止,侍衛們看向月殺。


    月殺的一隻手臂吊在胸前,那隻壓住密信的手因連日來馬不停蹄地趕路,手掌心已被馬韁磨出了血,鮮血染紅了密信,他孤身跪在月光裏,像一個罪徒。


    “傳令!”


    侍衛們皆未吭聲,隻是一齊麵向月殺跪了下來。


    “傳令神甲軍,留下必要的人馬護衛使節團和我們在郡主府裏的人,其餘人等速往鄂族四州保護政要,命慶州軍嚴守州關重鎮,撤離百姓。”


    “傳信梅婆婆,懇請她老人家賜還當年主子畫的冊子,如若四州形勢嚴峻,命我們的人退入天選大陣,等待主子歸來。”


    兩道軍令下達,侍衛們沉默一拜,飛身掠出破廟,寒鴉般遮了月色。


    風聲灌來,仿佛又捎著當年之言。


    朕還能信你嗎?


    月殺將密信攥入手心,以額觸地,長叩南興。


    屬下食言,此間事了,自裁謝罪!


    *


    運鹽船上,月光燭地,人影瘦長。暮青維持著低頭閱信的姿態,人在窗邊,魂卻仿佛已散。


    江上傳來喝令聲,命船隊憑文受檢,元修看著暮青,眸中露出不忍之色,但還是抬手封了她的穴道,取回密信,戴上麵具,而後出了船艙。


    門一掩上,元修就看了侍衛一眼,侍衛領會其意,轉身走了。


    船隊官憑文書齊全,原本明早出欽州河口時才會上岸遞交官憑,加蓋過路官印。今夜事發突然,水師要搜查江麵上的所有船隻,查無問題之後,民船才可靠岸,官船才可放行。


    “把船都靠過來!”元修從水師小將手中接回官憑,打了個手勢,命船隊靠前,方便水師搜查。


    江麵上的船太多了,突然接到宵禁令,水師上下一個頭兩個大。朝中出了什麽事,軍中一無所知,奉命辦差的將領們卻感覺出了一絲焦慮不安的氣氛,故而今夜出營,眾人心頭都蒙著層陰霾,隱隱有些急燥,生怕鬧出亂子,釀出什麽潑天大禍來。在這節骨眼上,素日裏腰肥膽壯、黑白通吃的鹽官竟然極好說話,水師小將不由鬆了口氣,甚至有些感激。


    心頭那根緊繃的弦兒一鬆,他也就沒注意到船隻紛紛靠攏過來時,將那艘被護衛在中央的官船擠到了最後頭。


    二三十個水師兵丁躍上鹽船,分頭查驗。他們不查鹽,那不在水師的職權範圍內,他們領的是嚴查亂黨的軍令。自從複了國,搜查亂黨的差事就沒停過,對於船上何處能藏人,何處能藏兵械,這些兵都熟得很,上了船遇艙即進、遇箱即開,水密隔艙、甲板殼板查了個遍,連艙壁之間有無隔隙都仔細敲打過,一連查了十餘艘船,皆未發現暗艙、活板等可疑之處,眼看著要查到最後一艘官船,不遠處的畫舫上忽然傳來一聲慘叫!


    眾人聞聲看去,恰見一道黃煙從船頭升起,江風刮得煙柱飄搖一散,煙後一道刀光乍現,那示警的水兵脖子上血光一冒,便連人帶煙一並墜入了江中,水花還沒翻起來,畫舫上就傳來了打殺聲。


    “亂黨?”小將反應過來,急忙揮旗,示意增援。


    畫舫四周停著幾艘民船,皆是烏篷小船,船尾擺著食灶,是專門給舫上供酒食的。搜查小船用不著多少人,一艘船上隻上了一個人,黃煙一起,搜查民船的兵就想設法登船,不料剛轉身,前一刻還滿臉堆笑的船夫就從船槳裏拔出刀來,出手殺人,幹淨利落!


    與此同時,畫舫上的幾個兵在數招之內就被亂黨殺入了江中,小舟上的亂黨紛紛飛身登船,船手打舵,撞開四周的民船,意欲靠堤上岸。


    水師小將率兵查船,還是頭一回搜到亂黨,見這些狂徒武藝高強,行事猖獗,不由望了眼鹽船的隊伍。隻剩一艘鹽船沒查,但眼下顯然已經顧不上了。


    “竟真碰上亂黨了,可需幫忙?”這時,元修問道。


    這一問,小將更不好意思查了,他衝元修抱了抱拳,說道:“今夜查江,我們人多,這些賊子跑不了!大人公務在身,不敢勞煩,末將這就率人去追!”


    說罷,他揮手喊了聲放行,旁邊一個兵將一張放行文書遞給元修,鹽船從水師艦船周圍退開,小將當即指揮戰船緊追亂黨而去。他根本沒有察覺出不對勁的地方,比如今夜宵禁,船隻都在往岸邊靠,此刻江麵上擁擠不堪,這群亂黨既然武藝高強,踏船為路、飛身求退豈不更快?為何要駕船逃離?民間舟舫豈能與軍中的衝鋒舟比快?


    畫舫橫衝直撞,江麵上驚叫連連亂成一團,水師被引走了,元修負手望著江上,目光寂寒,波瀾不興。他將放行文書給了身後的侍衛,便轉身回到了船上。


    一進艙室,元修就解了暮青的穴道。


    但暮青沒動。


    元修愣了愣,“阿青?”


    暮青一聲不吭,甚至沒有氣息,她依舊維持著閱信的神情姿態,不動,也不說話。


    元修一驚,急忙蹲身,仰頭一看,隻見暮青眼底血絲猙獰,嘴唇已顯紫紅。


    元修瞳眸驟縮,幾乎是飛身掠到暮青身後的,衣袂刮起的風一蕩,燭火噗的滅了!


    屋裏一黑,元修的手卻精準地拍在了暮青的後心上。


    這一掌,連一成的功力都沒使上,暮青卻猛地一顫,一口血從喉中噴出,潑向窗台,染了窗紙。


    “阿青!”元修將暮青抱起來放到床上,盤膝坐到她身後,急忙為她運功調息。


    巫瑾和她雖是表兄妹,卻是半路結識,他知道他們之間共過生死,自有情義在,卻沒料到深成這般!他知道她看罷密信情緒必有波動,卻沒料到她會氣息阻滯,生生將自己悶出口血來!他若晚回來一步,她怕是有性命之險!


    元修眉頭深鎖,鎖盡懊惱自責,他不該封她穴道的……


    心中焦急如焚,元修掌下卻不敢運力過猛,他內力剛猛,當年為她驅寒尚且不敢圖快,今夜更是不敢。


    江上騷亂未止,呼喝聲、驚哭聲傳進船艙裏,像魑魅魍魎在窗外遊走,勾人魂魄。


    侍衛們看著窗上的血,不知暮青出了何事,也不敢擅自進屋點燈,隻能守著船艙,覺得今夜格外漫長。


    約莫過了個把時辰,元修道:“打水來!”


    侍衛急忙端水進屋,順道把燈掌上了。


    元修浸濕帕子,擰了擰,回到床前,怔怔地望著床上之人。那人兒正沉沉地睡著,青絲貼麵,氣息如羽,像是剛從水裏撈出來的一般,衣裙已被汗浸透了。他從未見她如此虛弱過,當年在大漠,她身中寒毒,回關途中高熱不退昏迷不醒,都似乎沒有今夜吐的這一口血破神傷身。


    元修坐到床邊,輕輕地撥開暮青臉上的濕發,此情此景,讓他想起了當年在地宮中揭開麵具的那一刻,那一眼,烙入了心裏,從此午夜夢回,回回都是此景。


    那夜至今八年了,他似這般凝望她的睡顏,卻隻有兩回。


    燭光昏昏,袖影深深,男子眉宇間的光影交織明滅,不辨喜悲。


    許久後,他為她擦起了汗。從前,這差事在軍中是醫童的,在家中是丫鬟的,他從沒沾過手,今夜沾了手才知竟不容易。她的發絲柔軟如緞,撥開它們竟比開弓還難,他提在手裏怕扯疼了她,撥開又怕手指上的繭子刮著她,才為她擦了擦額麵,他的背上就起了一層毛汗。


    她的眉眼依舊是當年模樣,隻是睡著時少了幾分清冷,添了幾分嬌弱。他忍不住伸手撫上她的眉,這眉對著他時總是刀子似的,此刻寒刀入鞘,眉似竹葉,竟有些可愛。她睡得很不安穩,眼睫顫著,剪影如羽,越發襯得容顏如玉勝雪。


    元修撫著暮青的臉,指腹輕輕地摩挲著她的唇,她的嘴角還有一絲血跡,正是這絲血跡逼退了男子眼底湧動的暗潮,他輕輕拭去那血,血沾在他的指腹上,仿佛是從他的身體裏淌出的血,鈍痛的滋味兒。


    他起身走到木盆旁,把帕子洗了洗,回到床前時看了眼暮青的衣裙。她的衣裙已經汗濕了,這汗捂在身上,恐要生病,可畫舫開走了,船上連個女子都沒有……


    遲疑了片刻,元修坐在床邊解開了暮青身上的裙帶,哪知裙帶剛鬆,暮青就皺緊了眉頭,呼吸陡然急促了起來。


    “阿青?”元修喚了兩聲,見暮青不醒,急忙將她扶起,撫住她的後心,想要幫她護住心脈。不料剛將人扶起,暮青忽然雙目一睜,抬指就朝他刺來!


    元修仰頭急避,他不敢再封暮青的穴道,出手卻快如疾電,一把將暮青的手腕握入掌中,目光順勢一掃,掃見暮青指間的梭刀,詫異過後,怒似濤生!


    他另一隻手還撫在暮青的後心上,方才怕猛地鬆手會摔著她,他的手一直護在她身後,此刻被這突如其來的刺殺逼怒,他扯住暮青的後衫就將她按在了床上,手腕往牆上一撞,梭刀嗖的飛出,死死地釘在了門上!


    門外的侍衛聞聲回頭,臉上露出驚色,卻不敢破門而入,隻聽見元修的聲音從屋裏傳了出來。


    “你想殺我?”元修壓著暮青,與她四目相對,她眼中血絲未褪,目光像染血之劍,殺意有多寒厲,他眼中的痛意就有多深沉。


    她的本事他知道,所以事先收走了她的兵刃,這把梭刀是從何處而來?他不蠢,稍加思量便能猜個八九不離十,衣內未藏兵刃的話,兵刃隻能藏在靴中。她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取了刀,又堂而皇之地把那雙靴子扔進了江裏。


    元修縱聲大笑,不知是該為她驕傲,還是該惱她,倒是苦澀悲戚的滋味兒湧在心頭,在喉口逼出一股子血腥氣。


    “你真是好本事……”他為她調息時的確探知她體內的寒毒已解,身子康固了許多,可吐血傷身,她剛在鬼門關外走了一遭,他實在不知是多麽強烈的念頭才能驅使她這麽快就醒過來,又是怎樣的毅力才能讓她挺著虛弱的身子假裝昏睡、靜待時機乃至暴起殺人,但他知道一件事,“你以為巫瑾遇刺是我下的殺手?”


    元修俯下身,貼耳說道:“阿青,你的理智呢?你這麽看重你們之間的兄妹情義,他卻未必如你一樣看重。”


    此言話裏有話,暮青竭力壓抑著悲痛憂焚,強迫自己去思索此話之意,忽見元修將手探入衣襟,取出一物,遞到了她麵前。


    那是一封奏折,卻不是普通的奏折,明黃錦麵,九龍繡圖——這是一封國書!


    “這是大燕向大圖朝廷遞交的求親國書,你好好看看!”元修一手撐住床板,一手將國書打開,攤在暮青眼前,讓她看。


    暮青隻看了一眼,她無心看那求親之辭,隻把目光落在了國書之末,那裏赫然蓋著一塊璽印。這璽是她從外祖母的衣冠塚裏親自捧出來的,三年來,她執政四州,與朝廷文書往來頻繁,璽印的方寸字跡她再熟悉不過。


    “你以為這封國書荒唐,巫瑾不可能答應?你錯了,他答應了。”元修收回國書,握住暮青的手腕,直直地看進她眼裏。直到此時,他還在擔心她猝然得知此事會怒火攻心,越是如此,他越是痛難自已,“我問你,讓你提前離京可是他提出來的?你真以為他是為防大燕劫親?他是為了把你從神甲軍中調離,是他把你送到我手上的!”


    暮青愣住,那怔怔的神情比鋒芒畢露時更戳人心窩。


    元修的心仿佛被紮了一下,疼得有些氣短,卻仍舊說道:“阿青,他舍了你,選了救母。兄妹之義,母子之情,到底是親疏有別,你可懂?”


    暮青一聲不吭,仍然怔怔地看著元修。


    “你擅察色於微,我的話是真是假,相信你看得出。”元修毫不躲閃,與暮青對視了片刻才鬆開她下了床。


    他走到窗邊,披著月光負手而立,窗上血跡未幹,男子的話語透過背影傳來時混雜著淡淡的血腥氣,“你想知道是誰對巫瑾下的殺手,何不猜猜大圖無主,對誰有利?阿青,你是鄂族神女,算得上大圖半個主子,一旦大圖陷入無主的境地,你割據鄂族四州輕而易舉,剩下那五州,要取很難嗎?”


    “……你想說是南興朝廷趁機作亂洛都?”暮青撐著身子坐了起來,目光鋒銳逼人。


    元修轉過身來看著暮青,“我在大圖傳遞消息頗為不易,眼下隻收到這一封密奏,但他不一樣,他設立監察院以來,密探散布諸國,你以為巫瑾暗地裏的動作能瞞住他多久?還是你認為大圖朝中對你就任神官一事的擔憂毫無道理?利欲熏心,人心易變,你與他同樣多年未見了,焉知他還是當年的他?”


    暮青沒作答,她隻是坐在床邊看著元修,眸底的鋒銳漸漸散去,終變成死水般的寂。她本就清瘦,拖著病弱的身子硬撐的倔強模樣令人忍不住想起寂寂春深、淡花瘦玉的景象。此時的元修,尚未看懂暮青的神色,也不懂她這般神情是因誰而生,他隻是忽然有些不忍。


    “眼下隻有這一封密奏,所以我的話隻是猜測,過幾日興許會再有消息。”元修說罷就向外走去,到了門邊望見梭刀,目光沉鬱了幾許,取下梭刀便拂袖而去。


    一出房門,一個侍衛就從船隊前方過來,停在了前頭的船上。元修飛身掠去船尾,聽侍衛回稟了畫舫那邊的情形之後,低頭看了眼躺在掌心裏的梭刀。


    船早已開動了,此時下水必是尋不著那包袱了,元修望著空闊幽靜的江麵,想著密奏中的消息,抬手招來侍衛,吩咐道:“既然他們上了岸,命他們聯絡陳鎮,辦一件事。”


    侍衛附耳聽罷旨意,匆匆辦差去了。


    元修又招來一個侍衛,吩咐他打盆溫水送進暮青屋裏,再送身幹爽的衣裙過去。


    半個時辰後,侍衛進屋將木盆和汗濕的衣裙端出來時,江上已泛起了魚肚白。


    因朝廷禁令,清晨時分,行駛在烏江上的隻剩下了官船,江麵上開闊了起來,也安靜了下來,而岸上卻陷入了混亂。


    大圖的內亂比想象中來得快。


    九月初八淩晨,天子猝然遇刺,殿前侍衛長手持龍佩出宮傳旨,命龍武衛大將軍萬嵩立即率衛隊護送南興使臣及郡主儀仗回國,不得延誤!


    而當重臣們趕到延福宮外時,大火已經燒紅了大內的天,老臣們從宮人手中奪過木桶,親自往殿內潑水,卻無濟於事。


    殿前侍衛長傳旨回宮後,老臣們將其圍在當中,情緒激動地詢問天子和太後是否當真遇刺、是否真在殿內、可有別的旨意……得到的卻是令人絕望的答複。


    天子遇刺,危難關頭竟未下旨欽定繼位之人,卻隻下了一道於國無用的旨意,老臣們頓時感到了絕望。


    這時,禁軍來報,稱姬瑤逃入了廢帝宮中,挾持廢帝前往天牢,以廢帝性命為要挾命令禁軍釋放被關押了三年之久的藤澤。禁軍不敢輕舉妄動,故而前來恭請相令。


    景相意識到,救出未婚夫婿之後,姬瑤要麽會挾廢帝命朝廷交出國璽和鄂族聖物,篡權奪位,要麽會劫持廢帝出宮,返回鄂族,集結舊部勢力,圖謀大業。


    廢帝與複國重臣們之間早已結仇,姬瑤又犯下謀逆大罪,按說二人的性命皆可不顧,但若不顧,又該由誰來繼帝位?


    先帝膝下有四位皇子和兩位公主,二皇子夭折,四皇子乃賢妃所出,幼時天資聰穎,頗得先帝喜愛,哪知年少時卻因受一宮女引誘傷了身子,自此就變得喜怒無常。有傳言說那宮女是巫穀皇後的人,故而此後四皇子才瘋了似的與大皇子作對。當年廢帝趁內亂登基,將四皇子貶為庶民,囚禁於王府中,大圖複國後,四皇子雖然被赦,卻因抑鬱成疾薨於去年三月。


    廢帝膝下倒有二子,但一脈相承,廢帝血脈若繼帝位,豈有複國派的活路?


    難不成要從宗室子弟中擇選一人?可當年神皇二權相爭,使得皇族元氣大傷,此後每逢儲爭,皇子們總要標榜複國之誌以爭取複國派的支持,從而鬥得你死我活,以至於宗室人丁也不旺盛。


    但……倒也不至於選不出人來。


    可此乃幹係國家興亡的大事,繼承大統的人選絕非立刻就能擇定的,而大難就在眼前,景相隻好命景子春前去天牢,設法拖住姬瑤,自己則勸一幹重臣前往紫宸殿,一連簽發數道相令,封鎖天子遇刺的消息,並緊急收網,凡是名單中在列的官吏、宮侍、商號,無需拘拿,就地處決!


    這番處置不可謂不快,但還是慢了一步。


    這天恰是暮青回國的日子,儀仗陣勢浩大,洛都城內,上至官宦人家,下至平民百姓,皆不想錯過這等盛事,故而沿街鋪子老早就被搶訂一空,許多人天不亮就起來了,隻等城門一開,宵禁一解,就到街上看熱鬧去。大內的火燒起來後,看到的人不在少數,加之龍武衛領旨之後,忽然棄開儀仗,同神甲軍一起,隻帶了使節團和皇後的一眾親隨快馬輕裝疾馳出城,這古怪的舉動無異於打草驚蛇。


    原本打算同日離開洛都的北燕使節團也立刻棄了儀仗,隻由衛隊護送出城。而當城防司衙門的人來到幾個官吏府邸和一些商鋪門前時,已經有人望風潛逃了。


    宮內,姬瑤挾廢帝救出藤澤之後,果然命人交出傳國玉璽、鄂族聖物和神官大印,景子春雖是天子近臣,卻不可能知道這些幹係重大之物收藏於何處,他甚至連鄂族聖物和神官印璽仍在暮青手中都不知道。姬瑤明白這個道理,故而沒有過多糾纏,她命禁軍撤去弓弩手,打開宮門,挾持著廢帝退出大內,一路退至了永安大道街口,這條大道切割著官宅和坊市,入市過兩條巷子就是永安渠,這條吃水渠是洛都的命脈所在,四通八達,交織如網。


    景子春立刻明白了姬瑤的意圖,他負手立在禁軍之中,用手勢和眼神示警,不料目光剛轉開,藤澤就忽然拎起廢帝,與姬瑤一起縱身掠向坊市。


    景子春立刻下令放箭,弓箭剛對準二人的後心,藤澤就淩空一折,飛起一腳,將廢帝踹向禁軍,弓手紛紛收箭,待接下廢帝,藤澤和姬瑤已掠過巷子,一同跳入了永安渠中。


    此時天空尚未破曉,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兩國的使節團剛剛出城,景子春立刻命令闔城大搜!


    本是喜慶熱鬧的一天,卻變得混亂而肅殺,洛都闔城閉戶,百姓惶惶不已,不知出了何事。


    延福宮的大火直到辰時才熄,景相率執宰重臣們入殿,在燒黑了的圍榻上見到了兩具相擁的焦屍。


    老臣們跪在冒著白煙的廢殿中央嚎啕大哭,但國難當頭的嚴峻形勢卻容不得群臣沉浸在悲痛中太久。很快,屍體被陳放到了偏殿,暫時秘不發喪,延福宮來不及清理就上了鎖,禁衛、宮人皆被嚴令留在宮中,擅出大內者,滿門皆斬!


    朝廷在運轉,大內、都城尚在掌控之中,地方上卻亂了起來。


    逃出都城的亂黨將消息傳了出去,致使地方官府奉命拿人時撲了個空,一些亂黨在軍中起事,他們尚不知大內出了何事,為了煽惑軍心民心,便四處造謠生事,說皇帝愛慕神女,不願其回國與夫君團聚,強留不成,二人反目,致使宮中失火,天子駕崩,神女出逃,南興帝禦駕親征,現已重兵壓境,欲亡大圖,開疆拓土。


    這謠言說得煞有其事,地方官吏紛紛上表請安,請求朝廷辟謠平亂,安撫民心。


    而朝中卻在為另一件事頭疼——欽州傳來加急軍報,稱石溝子鎮一役大捷,廢帝謀士於、沈二人伏誅,但英睿皇後遭北燕帝元修劫走,現今下落不明。


    英睿皇後竟然被劫?


    北燕帝何時來了大圖?


    這兩個消息將原本就焦頭爛額的朝廷攪得更加混亂,以景相為首的朝廷麵臨著一個抉擇——救不救人。


    亂黨四處造謠煽惑民心,卻正戳中了大圖重臣們最為擔憂的局麵,那就是天子猝然遇刺,新皇固然可以從宗室子弟中挑選,但大圖勢必會亂上一陣子,南興會不會趁大圖無主的時機來插一腳?


    暮青雖已卸任大圖神官,但鄂族四州仍尊她為神女,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一旦她安然回國,先割裂鄂族四州,再與南興帝並舉南興和鄂族兵馬奪下內戰之中的五州,可以說絕非難事,所以救人對大圖而言將需冒著亡國的風險。但暮青於國有功,如若不救,天下人的唾沫星子怕是會淹了大圖,南興帝若龍顏震怒,大圖又是否承擔得起後果?


    景相率執宰班子連夜商討對策,最終決定救人,但隻是官麵兒上的——朝廷下令搜救,但眼下逆黨作亂,官府行事必將受阻,雙方戰事一起,搜救必定延誤,這不能怪大圖,朝廷在內亂的關頭還願意搜救,已經仁至義盡了。


    這個決策令景子春隱隱有些擔憂,但究竟在擔憂什麽,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偏偏在這個時候,雲家傳來消息,說雲老病重,請景相入府一見。


    雲老病重已久,有日子不上朝了,延福宮失火,雲家對他謊稱是值夜的宮人貪睡,碰倒了燭台,致使後宮一座宮苑失火。但曆經三朝的老人還是感覺出了府中不同尋常的氣氛,他堅持進宮問安,被家眷攔了下來,怒極攻心之下,已經昏迷了數日,這時突然轉醒,怕是回光返照,時辰不多了。


    景相父子急忙去了雲家,雲老已經得知了宮中變故的原委,見到景相就嚎啕痛哭,“仲言啊!老夫曾勸過皇上,百善孝為先,可忠孝自古難兩全,為君者當以社稷為重……皇上若肯聽勸,何至於遭此橫禍?皇上如此年輕,正值大有可為之年,怎麽就……”


    景相見雲老竟有痛哭的力氣,越發確信這是回光返照,不由悲上心頭,歎道:“皇上自幼被迫離開先帝和太後,回國之路曆經千難萬險,卻隻來得及見父皇一麵,就連好端端的生母也瘋了,他怎能心無執念啊?您也看見了,這些年,國事之外,皇上幾乎把心思都撲在了太後身上。”


    雲老道:“大圖複國才三載,遭此變故,叫老夫如何瞑目啊……”


    景相隻能勸道:“朝中打算從宗室子弟中擇選一人承繼大統,但人選尚有爭議,您老好生休養,到時還要請您定奪。”、


    雲老搖了搖頭,“老夫怕是熬不過今夜了……聽說英睿殿下也出事了,老夫有一策,願下九泉之前能再助我大圖一回。”


    景相聞言,急忙俯身恭聽。


    雲老看了眼屋裏,遣退了家眷下人,低聲道:“自英睿殿下執政鄂族以來,老夫時常夙夜難眠,憂我大圖疆土終有一日會被他人竊奪。如今,她落在北燕人手裏,實屬天不亡我大圖!聽聞相爺想以搜救為名行平叛之實,這不失為一計良策,但老夫擔心的是……當年,老夫到南興接皇上回國,一路上親眼見識過此女力挽狂瀾的能耐,故而擔心她會半路逃脫。一旦她回到南興,則我大圖仍舊有亡國之險,所以相爺需得狠下心,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以搜救之名與南興聯手,套取英睿皇後的下落,然後……”


    雲老話沒說完,根本無需說完,景相已然意會。


    然後,暗中下絆子,助北燕帝將英睿皇後劫奪回國。一旦事成,南興與北燕必有一戰,自然無力插手大圖的內政,朝廷圖得此喘息的時機,興許能渡過這次國難。


    “多謝老大人賜計,您乃當之無愧的國之大賢!”景相立在榻前,朝雲老鄭重一禮。


    景子春垂首緘語,神色凝重,他終於明白自己在擔憂什麽了。恩師和父親此番臨危救國,對手是四海聞名的南興帝後啊!能贏嗎?贏則能解亡國之危,但若輸了呢?他與南興帝有一麵之緣,那人絕非好大喜功之輩,而英睿皇後是個心懷萬民的女子,這二人皆非好戰之輩,南興未必會趁火打劫,竊奪大圖疆土。


    這正是恩師和父親此計最為致命的地方——一切都出於假想。


    贏,自然萬事無虞,可若輸,假想敵豈不是要變成真敵人?豈不是要真把大圖往亡國的絕路上推?


    但這憂慮景子春並未說出口,他瞄了眼一向頑固的恩師,他已油盡燈枯,何必讓他擔著救國亦或亡國的重負離世呢?況且,即便說了也無濟於事,因為南興帝後的心思,他也僅僅是猜測罷了,他擔保不起,而亡國的後果他同樣無法承擔。


    那麽,就隻能賭了。


    九月十二日夜,景相簽發相令,命地方官府“搜救”暮青。


    九月十三日淩晨,三朝老臣、當世大賢雲老卒於府中,享年八十二歲,臨終遺命秘不發喪,要待天子大葬之後才肯下葬。


    此後,朝中欲從宗室子弟中擇選承繼大統之人,卻產生了分歧。


    而地方上,加急軍報不時傳來,搜救如預期中的緩慢。


    九月十八日夜,一封密信放在了景相的桌案上,密信出自已離開洛都的北燕副使陳鎮之手,信中之言令景相喜憂參半,喜的是北燕對大圖內憂外困的局勢分析及解決之策與朝廷一致,憂的是北燕請求將正在海上演武戰艦駛入周山海峽。北燕使船就停靠在英州港,命使船接駕即可,為何要將演武的戰艦駛入港口?北燕在打什麽主意?眼下大圖正亂著,如若答應,會不會引狼入室?


    執宰班子猜疑不定,不敢輕易答複,但僅僅七日後,他們就明白了北燕為何會有此請了。


    九月二十五日,英州急奏,稱南興鎮南大將軍魏卓之親率遠洋寶艦三十八艘、護洋艦六十八艘、巡洋戰船百餘艘等硬闖明洲島,大圖海師不敵,連戰連敗,現南興海師已朝英州而來,軍情緊急,奏請朝廷速速定奪!


    景相頓時覺得頭皮發麻,心中一算時日,他們在這兒看此奏報的時候,南興海師怕不是就快到英州港了!


    奏報上稱,南興來犯的理由竟是聽聞北燕海師正在兩國海域演武,懷疑北燕使節團會伺機劫親,而北燕海師會借演武之名行接應之實,故而前來襄助。


    都硬闖了還自稱襄助,這簡直欺人太甚!


    論疆域,大圖堪比當年的大興,可論國力,大圖因兩族爭端,朝廷貧弱,實在難與南興抗衡。尤其是海上的實力,英州港小,一向太平,朝廷便極少重視海防。反觀星羅十八島,因常年受海寇滋擾,大興朝廷對海防一向重視,南興帝渡江親政之後,將魏家少主封為二品鎮南大將軍,命其奉旨回星羅練兵造船,大有蕩平海寇、發展海上貿易、富國強兵的雄心。經過數年的勵精圖治,而今,南興的海上貿易已經興起,星羅足有海船兩千餘艘,其中戰船八百、巡船千艘,遠洋寶船兩百餘艘,更有護洋船、傳令船不計其數,此等雄厚的實力,不怪大圖海師連戰連敗,那些建造已久、船型老舊的戰船沒被撞沉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老臣們氣憤不已,卻也心驚膽顫,南興海師來犯的時間無論怎麽推算,南興帝下旨之時,英睿皇後都應該尚未出事,這隻可能是南興帝在北燕的種種動作裏洞察出了事端,以防萬一,及時做了部署。


    老臣們不由擔心,大圖朝廷打的算盤真能瞞得住南興帝嗎?


    可開弓沒有回頭箭,有人提議,當立刻簽發相令,準北燕戰船駛入英州港,以牽製南興海師。


    景相卻將北燕的密信燒成了灰,他不是後悔了,而是久經政壇風雨,尚未慌到六神無主——英睿皇後有功於大圖,如若不救,大圖必遭天下人指責,下令“搜救”一是為了堵住悠悠眾口,二來,即便南興帝識破此計,沒有證據,他也隻能吃個啞巴虧。但倘若簽發相令,準了北燕之請,那豈不是把證據亮給人看,生怕南興帝沒有大舉興兵借口嗎?


    景相決定耗著北燕,他知道北燕帝跟大圖客氣隻是因為想要爭取盟友,但他等不了太久,如未得到答複,他一定會命海師進犯大圖海域,到時大圖既不會落人口實,又能達到牽製南興的目的,一舉兩得。


    景相沒有猜錯,就在他做出這個決定之時,北燕海師忽然進犯大圖海域。


    九月二十六日淩晨,南興海師過英州港而不入,直奔周山海峽,停在海口,遙望餘女鎮。


    九月三十日,北燕海師駛入周山海峽,兩國戰船隔島相望,戰事一觸即發!大圖海師奉命避戰遠觀,看著海上連綿如山、氣勢雄壯的兩國戰船,連聲號子都不敢吹。


    十月初二,鹽運船隊駛出烏江,抵達了餘女鎮。


    ------題外話------


    這章狀態不好,大家久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仵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今並收藏一品仵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