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興城縣後,宋天德還不能立即趕往京城。因為在興城縣辦過相應手續,同樣手續卻還要再在申州府辦一次。


    與興城縣那樣的下縣相比,申州府所在的申州城可就要大上了許多。不僅城市麵積在興城縣五倍以上,裏麵更是行人如織、商鋪成林,看就不愧為州府衙門所在地。


    申州城不僅大,而且消息靈通。不等宋天德進入申州城,申州府的知州穆延已在離城一裏外的驛亭迎候了。


    當然,不是所有得到朝廷起用的流官都會得到穆延鄭重迎接,而是考慮到宋天德在朝廷的影響力,穆延自然不敢怠慢。


    穆延與其他官員不同,並不是文官起步,而是武官起步。事實上,北越國許多地方大員都和穆延一樣是因為戰功累積而得到封賞地方的功勳武官。雖然封賞地方後就失去了兵權,但在地方上,他們卻也等於得到了半個封地一樣。


    這既是一種掖製,也是一種鼓勵。


    雖然也有人徹底將地方當成自己封地來處置,但朝廷對此卻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是給他們調配的下屬都是徹頭徹尾的文官。


    熟悉了文官治政後,這些前任武官也漸漸知道了文官的重要性,如此才能相敬如賓,天下大治。


    “宋大人,恭喜、恭喜。”


    穆延的年紀雖然隻有四十許歲,但在申州府卻已呆了近十年。這既是穆延當年的戰績所累,也讓他有了許多時間去了解北越國的文官體製。知道宋天德既已獲朝廷起用,將來肯定還有晉升機會,穆延自然不敢怠慢。在宋天德下轎前,穆延就高拱雙手施起禮來。


    從轎內施施然走下,宋天德望著穆延就有些百感交集。


    因為以易嬴的免稅田奏折影響,將來最有可能造反的恐怕就是穆延這樣的卸任武官。畢竟在武官進入地方後,為了掖製他們的勢力膨脹,朝廷通過下麵文官著實給他們添了許多麻煩。


    很多北越國武官都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因為各種矯枉之罪死在了地方上。


    如果易嬴的免稅田奏折真能得到朝廷推行,若是朝廷再想給卸任地方的前任武官安上矯枉罪名,恐怕就真要承擔造反危險了。


    “宋大人,本官身上有什麽不妥嗎?”


    由於宋天德一直望著自己不說話,穆延也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不僅上下打量一眼身上新嶄嶄的官服,更是不知所措地摸了摸雙臉,生怕有什麽讓宋天德惦記的錯處。因為據野史所傳,北越國大佑年間就曾有卸任武官在地方上因官服不整而獲罪的先例。


    不過看到穆延舉動,宋天德臉上卻露出莞爾笑容道:“穆大人過慮了,以穆大人的英武強健,哪可能有不妥之處。本官隻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穆大人不必過慮。”


    比起文官的行狀各異,武官的身體通常都要強健一些。而且穆延生來就是白麵無須,穿上文官官服後,更給人一種英氣勃發感。


    聽到宋天德解釋,穆延臉色一鬆道:“原來如此,宋大人想到什麽事這麽出神?”


    穆延隻是隨口寒暄一句,宋天德卻順勢將親手抄錄的一份免稅田奏折遞出道:“也沒什麽,隻是興城縣知縣易嬴所寫的一份奏折。由於易知縣托本官將奏折遞送給朝廷知曉,所以本官才不得不時時思索一下其中的利弊。”


    “哦?興城縣知縣易嬴?他一個小小知縣,又有什麽能耐讓宋大人給他遞送奏折?”


    “穆大人一看便知。”


    由於宋天德說完就走入了驛亭,雖然不知怎麽回事,穆延也知道宋天德不會馬上進城了。知道謎底就在手中奏折上,於是穆延也一邊展開奏折細細觀看,一邊跟著宋天德往驛亭裏走去。


    可是,還沒走入驛亭,穆延的雙眼、雙腳就同時停在了驛亭外。雖然穆延的身體還是挺拔俊立,但一張臉卻已經變得煞白煞白。


    看到穆延臉色變化,已在驛亭內坐下的宋天德點了點頭。因為穆延的臉色若是沒有任何變化,那才是宋天德真正該擔心的事。


    揮了揮手,宋天德說道:“穆大人,別在亭外看了,外麵日頭大,我們一起坐下慢慢參詳吧!”


    “宋大人所言甚是。”


    將手中奏折一卷,穆延臉色已恢複正常,大步走入驛亭中。不過在穆延擺袍坐下時,宋天德還是看出了穆延的緊張。因為穆延在坐下前竟忘了將官服袍腳卷好,這可不是一個長久為官之人應該忘記的事。


    在宋天德對麵坐下後,穆延也不敢等宋天德開口,隨即說道:“宋大人,你怎麽會答應幫那興城縣知縣將這份奏折遞送給朝廷,難道宋大人沒看出這份奏折暗藏的問題,或者說是包藏的禍心?”


    “穆大人嚴重了。”


    宋天德根本不在乎穆延為了撇脫關係而對免稅田奏折所做的誇張評語,一臉淡定道:“或許在穆大人眼中,是不敢做如此想。但在天下官員眼中,恐怕不管敢不敢這麽想,都沒人不想得到一份免稅田!”


    “大人的意思是……”不知宋天德想說什麽,穆延試探道。


    宋天德這次卻搖頭道:“……不可說,此話不可說,也不該我們說。”


    “既然如此,大人為何要收下這份奏折?”穆延一臉不解道。


    宋天德義正詞嚴道:“本官不收下這份奏折,又擋得下其他官員收下這份奏折嗎?何況同時看到這份奏折的還有盂州知州李大人。甚至於隻要有一人想出此策,天下遲早都會有人想出此策。與其逆水行舟,本官還不如竭盡所能將汪汪洪流導往正渠。”


    “原來如此,宋大人真是悲天憫人。但這個易知縣,實在是……”


    即便宋天德的話很有些冠冕堂皇,可麵對免稅田奏折暗藏的各種發展性,穆延卻也不敢輕易將心跡表露出來。


    宋天德搖頭道:“穆大人可不要小瞧了易知縣,或許我們都未必能完全了解易知縣的想法。”


    “此話怎講?”穆延疑問道。


    不慌不忙將兩篇文章從懷中拿出,宋天德遞向穆延說道:“這是易知縣給自家仆眾編寫的兩篇啟蒙教本,穆大人一看便知。”


    接過文章,穆延卻沒有急於展開,一臉不解道:“啟蒙教本?易知縣怎麽又改行教書了,難道他還想教家中仆眾讀書、識字不成?”


    “其他人或許辦不到此事,但易知縣卻又難說。”宋天德向穆延示意了一下已遞到他手中的兩篇文章。


    “哦?真是如此,本官到要看看了。”


    分別用雙手展開兩篇文章,穆延還在回想先前的奏折。或許那些文官是不怎麽清楚免稅田奏折的危險,但所有武將都知道,比起武器,造反最重要的就是錢、糧二字。隻要有錢有糧,武器在北越國真是隨處可尋。


    不過,情況在穆延看過兩篇文章,或者說是看過《三字經》後就完全改變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隨著穆延忍不住輕念出聲,宋天德笑道:“怎麽樣,穆大人,這兩篇文章作為啟蒙教本的確很有意思吧!”


    “不是很有意思,而是意境深遠,這《三字經》真的也是那易知縣所寫?與這篇奏折同為一人?”帶著些許感歎,穆延卻更加疑惑道。雙眼不斷在奏折與文章間掃視,一副難以理解的樣子。


    宋天德滿臉欣悅道:“老夫保證,確實為同一人所作。因此老夫在此有個請求,不知穆大人可否應允?”


    “宋大人有何請求?”


    在這種狀況下提出請求,穆延可不敢在沒聽清楚前就答應下來。


    宋天德卻也不在乎穆延謹慎,同樣一臉慎重道:“老夫希望穆大人能代老夫將這篇奏折及兩份啟蒙教本同時分發出去,穆大人負責向昔日武官分發,老夫負責向天下文官分發,而盂州知州李大人也已答應將這份奏折提前向皇親貴戚們散發了。”


    突然聽到這話,穆延一臉震驚,好一會才說道:“宋大人為何會做此想,李大人又為何答應宋大人?”


    “因為這些東西早些散播出去,或許有什麽異動,朝廷也能將其扼製在萌芽中。”


    指了指穆延手中兩篇文章,宋天德說道:“而如果能及時補上這兩篇啟蒙教本,相信事情更會有頗為微妙的發展。”


    “頗為微妙的發展?宋大人所言甚是。”


    同為鄰近兩府的知州,穆延自然對李睿祥知根知底。既然李睿祥都已答應將免稅田奏折送往皇親貴戚處知曉,穆延自然再沒有拒絕宋天德的理由。而想到宋天德要自己補上易嬴兩篇文章的用意,即便宋天德沒有明說,穆延也開始微微有些察覺了。


    《三字經》中的哲理雖然對現代人來說已經有些淺薄,但如果用在從未有過《三字經》一類東西的北越國,那卻有種發自肺腑的影響力。


    甚至被人引為“天文”都不意外。


    這就好像第一個吃桃子的人,總是有著無限動力。


    沒讀《三字經》前,或許不僅天下卸任的武官,甚至天下的文官,乃至穆延都難免動了造反的念頭,這就有如宋天德、李睿祥第一次看到免稅田奏折時的感覺一模一樣。


    可在看了《三字經》後,內心得到一定程度洗滌,那些造反念頭並不是很堅定的人,或許想法就會改變了。


    畢竟幼兒都能讀懂的仁孝禮智信,大人卻忘得一幹二淨,那不是比小兒都不如?


    當然,也有可能存在對《三字經》完全無動於衷的人,但這種人不管有沒有免稅田奏折的促進,或許都會對朝廷起反心。如此一來,該反的人再也藏不住,不該反的人再也不會反。此中微妙的發展,確實有些耐人尋味,更需要耐心去捉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凡十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凡十二並收藏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