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手下兩名副將退出去之後,李定國又從攜帶的《孫子兵法》一書中,取出一紙信箋,信箋上的七八行字他早已倒背如流,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這一刻,就著一燈如豆,李定國的目光落在了信箋最後的四個字上:天命歸秦。


    “難道這秦指的就是秦牧?”


    一縷夜風入窗,燈光搖晃不定,李定國不禁默然暗歎。


    這世上有誰敵得過天命呢?


    李自成和張獻忠攪動天下風雲,以前都經曆過無數艱險,多次慘敗,但是,無論以前敗得多慘,二人總是很快能在逆境東山再起;


    然而,倆人各自稱帝後不久,一個便死於農夫的鋤頭下,一個死於流矢,屬於他們的時代戛然而止,倆人都不到四十歲,死的時候正值壯年,巧合的是倆人又都沒有子嗣。


    難道這不是天意?


    天意注定二人都成不了真正的天下共主,強自稱帝,換來的隻是天遣。


    若是以前,李定國肯定不會相信這樣的天命之說,但這一紙信箋上的每句話都應驗了,從庭前傳報,身殉潼關,到獨上煤山,悲逢國殤。揚州十日,駕奔江上。這些事情都一一應驗了;


    最後四句是:持戈十萬,複我衣冠。橫掃**,天命歸秦。對這最後的四句,李定國也不敢再存疑;


    問題就在於,這天命歸秦的“秦”真是秦牧嗎?


    自己是要逆天而行,還是順應天命?


    秦牧遣使王煥然前來說的一番話,再次在李定國耳邊回響:“李將軍,我家總督雖曾與李將軍有過摩擦,但常言道兄弟鬩於牆,共禦外辱,如今滿清韃子窺我中華。毀我衣冠,在這民族存亡之際,天下所有炎黃子孫都應攜起手來,共禦外辱;


    我家總督願盡棄前嫌,與李將軍結為異姓兄弟,從今往後,有福同享,共克時難,驅除韃虜,恢複中華。李將軍掌控十六營人馬,且與艾將軍私交深厚............”


    王煥然一番話,不但表達了秦牧的誠意,中時也表明秦牧對眼下大西軍的情況十分了解。


    自張獻忠身中流矢猝死,大西軍陣腳大亂,被何洛會一路追擊,從漢中一直敗退到廣元、連劍門關都丟了,幸好何洛會孤軍不敢再深入,大西軍退到綿州才穩住了腳跟。


    清軍的威脅暫時遠了。但因為張獻忠死得太突然,沒有指定繼承人,四名義子由誰來出任大西軍統帥,都難以讓其三人心服;


    四人現在明麵上雖然還沒有撕破臉。但關起門來時,早已爭吵不休,尤其是孫可望咄咄逼人,奪位之心已毫無掩飾。


    然而李定國看得很清楚。孫可望生性狡奸傲慢,獨斷專行,沒有容人之量。更沒有經略天下的眼光,這樣的人絕非明主。


    李定國獨自在燈下艱難地權衡著,是接受秦牧的善意,與之結拜,還是另作打算。


    如果是另作打算,又作何打算?


    在何洛會緊追不放時,四人還能相互協作,現在外部的威脅剛暫時解除,四人之間的矛盾立即突顯出來,按眼下互不妥協的情況發展下去,大西軍十有九會一分為四,彼此混戰。


    難道自己要帶著手下十六營人馬加入這場混戰?若是走避,又能避往何處?


    成都萬通巷一棟普通的民房裏,同樣是一燈如豆,夜不收在四川的總負責人秦兆明低聲地詢問著副手呂萬忠:“怎麽樣了?把王煥然私下會見李定國、艾能奇的消息透露給孫可望了嗎?”


    “頭兒放心,已經辦妥了,現在就等著孫可望行動了。”


    “不可大意,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才是關鍵,若不能保住李定國和艾能奇的性命,咱們反而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已經給李艾二人安排好退路了。”


    “大人將此事交給咱們,是對咱們天大的信任,若能兵不刃血拿下蜀地,所有參與此次行動的人員世代富貴可期,若是弄巧成拙,咱們隻好提著腦袋去見大人了。”


    呂萬忠慎重地答道:“頭,事情輕重屬下曉得,若是辦砸了,不用頭兒說,屬下第一個把腦袋摘下來向大人謝罪。”


    “你曉得就好,快回去吧,以妨事情有變。”


    “是。”呂萬忠應了一聲,很快從後門退出小院;


    在夜色燈昏的街上轉了一圈之後,買了幾樣自家妹妹愛吃的小食,才回平東將軍府;


    呂萬忠現在是孫可望的“小舅子”,她妹妹呂小妹是孫可望新納不足半年的寵妾,任借這層關係,孫可望也成了平東將軍府上的管事之一,出入將軍府自不在話下。


    隻不過呂小妹是不是他的親妹妹,這便不足為外人道了。


    實際上,他妹妹是夜不收從江南物色來的雛妓,經過近一年的訓練之後,才派到四川來的;


    象呂小妹這樣的才色雙全的女間諜,夜不收訓練的還有不少,黃連山為了打入一些重要目標人物身邊,可謂是不擇手段。


    呂萬忠回到平東將軍府時,李定國還在自己府上躊躇思索,之後不久,外頭有親兵來並報道:“將軍,平東將軍派人來請將軍過去議事。”


    “議事?”李定國心頭莫名驚詫,這已是初更時分,孫可望要議什麽事不能等到明天早上,“所議何事,問清楚了嗎?”


    “回將軍,來人沒說,隻說讓將軍趕緊過去。”


    正所謂有事人心驚,李定國心頭的猜疑更重,悄悄做了一番安排,才動身赴會...........


    ***


    隆武派使者朱國英來賜秦牧國姓,冊封為遼王,顧君恩卻首先質疑了隆武繼位資格,並當場把朱國英駁得啞口無言。


    說實在的,隆武繼位的資格根本經不起質問,他與崇禎已是十代遠支,而且被是崇禎欽定的罪藩。按道理,怎麽輪也輪不到他,就算是浙東的魯王朱以海也比他有資格;


    他之所以比魯王弄得更象模象樣,不過是因為他有實力比較強的鄭家支持,但說到底,充其量他也隻是鄭家立起來的傀儡。


    所以,不光顧恩君這樣背負“弑君”之罪的人不願奉朱聿鍵為主,就是司馬安等秦牧的老班底,也不願去認一個鄭家的傀儡為主。


    一言而遮之,奉朱聿鍵為主。還不如自己另立一個朱家孫子呢。


    秦牧起初其實也考慮過立一個朱家子孫做傀儡,但在這麽做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麵,可以爭取到忠於朱明的一些人才,不利的一方麵,爭取到的這些忠於朱明的人才將來遲早會成為大麻煩。


    很簡單,他們效忠的是朱明,不是秦牧,這些人到來之後。發現秦牧還是大權獨攬的話,一定會鬧出紛爭,反而會成為最大的阻礙。


    另一方麵再擁立朱家子孫會讓手下的兵將很失望,也會讓歸附的李自成餘部處境很尷尬。更不利於爭取張獻忠餘部。


    所以,秦牧在麻城時,才傳令讓司馬安等人隆重迎接,並在江西湖廣大肆宣揚他的武功。這與他長期在江西湖廣製造神跡,讓百姓相信自己是真龍降世,天命所歸的做派是一脈相承的。


    就連司馬安等人。也認為秦牧自立的時機成熟了。


    當初李自成在襄陽稱王時,象顧君恩、喻大猷等一大批人才願意投奔李自成;


    滿清入主北京後,同樣有很多人甘做滿清走狗;


    秦牧大敗阿濟格,手控三十萬勁旅,坐擁當今天下最安定富庶的荊湖與江右之地,高舉驅除韃虜的義旗,兵指河洛,力壓江左;


    在這種情況下,就不相信反而沒有人才願意來投奔,天下真有那麽多人才忠於朱明的話,朱明就不會亡了。


    打發走朱國英之後,司馬安、諸葛敏等加快了勸進的步伐,繼軍中將領第二次勸進之後,湖廣江西的官員很快發動了第三次勸進浪潮;


    各地知縣以上的官員,與軍中千戶以上的將領,一同上書武昌,甚至連嶽麓書院上千學士,也一齊聲援,武昌城中更有士子帶著上萬百姓來到王府正門鎮楚門跪拜勸進。


    這次勸進的聲勢之大,駭人聽聞,秦牧出鎮楚門再三勸起,黑壓壓的人群卻是聚而不去,連續三天,人群反而越聚越多,秦牧確知,這些百姓不是司馬安他們組織來充門麵的;


    說來武昌百姓也是受夠了戰亂之苦,明軍來了搶一遍,叛軍來了又搶一遍,多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唯有秦牧入主武昌之後,分田分地,安穩社會,減免稅賦,發展民生,百姓才得以過上安定的生活。


    百姓的思想很單純,誰給他們土地,誰讓他們過上安定的生活,他們就擁戴誰,何況有關秦牧是真龍降世、天命所歸的傳說在民間早已得到普遍認同。


    所有官員的勸進行為,秦牧都可以一笑置之,唯獨這些自發來勸進的百姓,讓秦牧十分感動,在鎮楚門前,他含淚應下,萬千百姓頓時歡呼如潮;


    人們再也不用擔心秦牧執行的善政會改變了,不用擔心分到的田地會被收回,安定的生活再被戰火毀掉了。


    有百姓甚至把這些心聲喊了出來,跟在秦牧身後的顧炎武聽了百姓的喊聲,恍然明白,秦牧經營湖廣和江西雖然隻有兩三年,但已經培植起了龐大的既得利益群體;


    他任命的官員,分到田地的百姓、得到妥善安置的難民,數以千萬計的人都是秦牧堅定的擁護者。


    秦牧鼓勵工商,並以銀行提供貸款扶植工商的政策,使得商人和手工業者也都成了他的擁護者。


    他供養州縣士人,親自籌建嶽麓書院,撥款大辦州學縣學,擴招生員,這樣的舉措又得到了讀書人的擁護。


    至於他手下的軍隊,更不待言,很多將領都是他親自帶出來的,對士兵的政治洗腦力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大;


    每月領餉時要說“謝秦大人餉”,每天喊幾次的軍人誓詞中第一句便是“絕對服從秦大人指揮。”


    軍中更有僉事官專門負責灌輸秦牧的意誌和思想,除此之外,軍屬享受很高的榮譽,士兵的利益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這使得秦軍對他有足夠的忠誠。


    士農工商兵,對秦牧都如此擁護;相對天下其他地方的情況而言,他們都是既得利益群體,而秦牧用以保障這些群體利益的手段,是他驚人的圈錢能力,畢竟百姓都是看實利的。


    想通了這些,顧炎武再看前麵的秦牧時,看到的便不再是他戰無不勝的光環了,看到的是他全方位的布局能力,以及潤物細無聲的手段,秦牧能有今天的聲望,絕不是光憑他的戰功。


    在這勸進大潮之下,司馬安與諸葛敏等人暗地裏更是加緊防備,防止萬一秦牧稱王時,地方上有官員反對生亂,一但出現這種現象,不管他是誰,都要立即出動軍隊撲滅。


    *******************


    ps:一去看月票榜就泄氣,半天沒心思再碼字。


    俺前兩本書基本上不斷更,天天六千字以上,沒日沒夜的坐在電腦前碼字,成績一般般,但一直堅持著,寒來暑往,一晃兩三年過去,身體垮了,到了這本心有餘而力不足,嗚呼!


    望各們書友給予理解,多多支持!


    .(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揚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昊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昊遠並收藏明揚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