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聯盟來說,趙郡李氏的要求無可厚非,畢竟聯盟“惡名昭彰”,自芒碭山舉旗以來大殺四方,就連通濟渠都擄掠了兩次,如今更是兵強馬壯、人多勢眾,實力強悍,就像一頭吃人猛虎,走到哪都是一個可怕威脅。如今這頭猛虎突然衝到趙郡李氏的地盤上,趙郡李氏當然?力戒備以防不測,而聯盟同樣小心防範,雖然雙方高層之間保持著一定程度的默契,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尤其關係到雙方切身利益的時候,這種默契根本無法維持,所以形勢十分緊張。
形勢過於緊張難免出問題,一旦做出誤判,拔刀相向,大打出手,形勢就有可能失控,這對雙方都不利。強龍不壓地頭蛇,相比級大豪門,聯盟這條“過江龍”的優勢還是十分有限,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無論是從短期目標還是從長遠利益出,聯盟都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必須想方設法贏得級大豪門的支持和合作,退一步說,即便無法贏得支持,也不要結下仇怨,與級大豪門結仇,絕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為此,聯盟對趙郡李氏非常恭敬和尊重。
同樣的,麵對聯盟這條“過江龍”,趙郡李氏先想到的是如何保住自身利益,如何利用這條“過江龍”來為自己謀取更多利益,如何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利益,而不是想著與聯盟撕破臉,與聯盟結仇,這沒意義,損人不利己,甚至兩敗俱傷,這種蠢事無論如何不能做。趙郡李氏的對策便是控製聯盟,為己所用,為此,趙郡李氏積極“試探”,主動向聯盟提出了要求,暫時屯駐封龍山。
聯盟為了向趙郡李氏表達自己的“善意”,一口答應。聯盟迫切需要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休整,並利用休整的時間拿出具體的“立足”之策,而封龍山正合聯盟之意。
封龍山位於太行山東南麓,距離趙郡元氏城近在咫尺,而元氏城正是趙郡李氏東祖房諸支的重要居住地,河北大儒李孝端、李孝基、李孝俊、李太衝、李賓王等人都在此地,或貽養天年,或縱情山水,或開館授學,門生弟子往來奔走,正好可以給聯盟以最好掩護。
封龍山位於趙郡和恒山郡的交界處,向西百餘裏便是太行八陘中的井陘要隘,越過井陘就是太原郡,而向北百餘裏則是滹沱河,越過滹沱河可直奔恒山,深入太行腹地,因而封龍山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可確保聯盟進退無憂。
李子雄、陳瑞、韓曜帶著大總管府在驍騎軍的護衛下,緊隨選鋒軍之後抵達封龍山,對趙郡李氏為聯盟軍民所指定的屯駐地認真仔細的巡查了一遍,在確保安全之後立即下達了各軍府駐紮之地,以封龍山為中心部署了一個攻守兼備的大戰陣。
此刻主力軍府尚在行進途中,聯盟所屬的工匠、民夫、將士們的親眷以及之前追隨河北義軍艱難求生的難民,還有全部的糧草輜重,距離封龍山還有一兩百裏,即便晝伏夜出,也無法隱藏行蹤了。沿途地方官府雖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拖延不報,但如此一支龐大的叛亂隊伍經過他們的轄區,就算秋毫無犯,相安無事,各人可以自掃門前雪,隻是紙包不住火,叛軍遲早要燒殺擄掠,要禍害一方,到時追究下來必受連累,所以地方官府肯定要報奏聖主和中樞,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這對聯盟來說是迫在眉捷的危機,雖然東都風暴還在肆虐,聖主和中樞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東都平叛上,但還有一部分精力是放在南北關係上,而若想確保長城安全,先要確保北疆穩定,若北疆亂了,比如聯盟在太行南北兩麓燒殺擄掠,嚴重影響到了代晉幽燕冀等地區的形勢,則必然影響到長城鎮戍,進一步加劇南北關係的惡化,因此可以肯定,當聖主和中樞接到有大量叛賊活躍在河北太行一線的消息,必定調兵圍剿以絕後患,必定要搶在形勢尚未失控之前把所有不穩定因素鏟除在萌芽之中。現在中土是內憂外患,聖主和中樞是顧此失彼,東都叛亂尚未平定,河北又有逆賊為禍,考慮到河北賊背後可能有北虜的影子,為防事態失控影響北疆安全,聖主和中樞當然要以雷霆之勢掃平北賊,以最小代價贏得北方的安穩。
對這一危機聯盟有所預料,畢竟北虜在長城外虎視耽耽,如果長城內再有叛亂,長城腹背受敵,對北疆來說就是雪上加霜,聖主和中樞當然要傾力剿內賊。攘外必先安內,東都叛亂要平定,北疆局勢更要穩定,不容有任何差池,一旦影響到國防影響到邊疆鎮戍,豈不是自毀長城?長城一倒,生靈塗炭,中土受難,聖主和中樞不要說堅持改革了,恐怕連國祚都難以保全。所以聯盟的立足之路非常艱難,狂風暴雨即將鋪天蓋地呼嘯而來,聯盟沒有退路,隻能迎難而上,在逆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現在李風雲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聯盟沒有統帥,沒有主心骨,即便對危機有所預料,有所對策,但沒了“定海神針”,豪帥們各懷心思、各有其利、各謀出路,初期或許還能維持合作,時間長了,危機大了,形勢嚴峻了,利益損失不可遏止了,必然各奔東西,一哄而散,分崩離析。因此現在聯盟更需要兩大級豪門的幫助,利用兩大級豪門的威望來穩定軍心提振士氣,來緩和內部矛盾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趙郡李氏的老宗主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動了趁火打劫控製這股力量的念頭,畢竟李風雲是趙郡李氏子弟,聯盟是李風雲一手打造,凝聚了他全部心血,現在李風雲不在,趙郡李氏於情於理都有義務和責任接手聯盟,維持聯盟穩定,同時也是確保地方安全,保障自身利益的需要。日後若李風雲回來了,當然會感激宗族的臨危相助,會給宗族以回報,而宗族也利用這個機會成功地把“手”伸進了聯盟,可以利用這些“手”影響甚至控製聯盟決策,反之,直接通過這些“手”掌控聯盟,為己所用,為自身謀取利益,空手套白狼,占盡便宜。
趙郡李氏伸手聯盟的“手”,一個是西祖房的落魄子弟,仗劍行俠的李思行,一個是南祖房的叛逆子弟,為了生計不得不行走****與盜賊為伍的李孟嚐。
李思行二十多歲,文武兼備,以俠義聞名於燕趙綠林,混跡於黑白兩道,但他謹守底線,不敢逾越最後一步,是以在宗族中反而倍受重視,屢屢臨危受命,為宗族奔走於丘壑之間,成為一顆有價值的“棋子”。
李孟嚐二十歲不到,智勇雙全,是宗族年輕一代的佼佼者,但他在宗族中的地位與李思行截然相反,李孟嚐是宗族的“毒瘤”,是禍害,自甘墮落讓祖宗蒙羞,殺人越貨讓宗族受累,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賊寇。
然而,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關鍵是你能否現他的價值,並人盡其用。對於趙郡李氏來說,鏟除李孟嚐這個“毒瘤”很簡單,但李孟嚐有存在的價值,趙郡李氏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榨取”這個價值。殺人實際上不是體力活,而是智力考較,趙郡李氏就用自已的智慧和耐心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關鍵時刻,李孟嚐“上場”了,“毒瘤”的作用開始揮,人盡其用。
李思行早已與聯盟同行,但他與聯盟始終保持著安全距離;李孟嚐則在封龍山恭候,竭盡全力幫助聯盟,與聯盟展開全方位合作,第一時間融入聯盟。
當夜,聯盟部分高層在封龍山封龍寺軍議,李孟嚐做為趙郡李氏的“代言人”,理所當然地參加了軍議,並理所當然地擁有了相當份量的話語權。
軍議的前半程主要是休整期間的安排,因為有趙郡李氏運用官方“資源”進行掩護,短期內安全無憂,所以無爭議,但緊接著氣氛就緊張了。軍議的後半程是議定“立足”之策,而“立足”之策的重點是:聯盟的“立足”點在哪,地盤在哪,往哪個方向攻擊才能確保聯盟的生存。
依照預定方案,聯盟的落腳點是以恒山為中心的太行南北兩麓,位於代晉幽燕冀五大區域的交匯點。這個說法很籠統,實際上就是恒山、博陵、上穀、雁門、太原五郡交界處。此處崇山峻嶺,山巒疊嶂,地形複雜,易於潛藏,但渺無人煙,荒涼貧瘠,生存艱難,所以聯盟上山後,還必須占領一塊富裕之地以維持生存,就像之前在蒙山,泗、菏一線的廣袤平原始終是聯盟的攻擊對象。
問題就複雜在這裏。恒山四周的五個郡,北邊的雁門、上穀於邊疆郡,太窮,沒油水;東南方向的博陵和恒山兩郡,是兩大級豪門的勢力範圍,也算是聯盟的大後方,若聯盟下山擄掠,豈不與兩大級豪門為敵,自尋死路?於是就剩下了一個太原郡。
然而,太原郡的位置太重要了,它是代北的大後方,是北疆防禦最後一道防線,同時也是兩京的門戶,扼守中原的第一道防線,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可想而知,若聯盟擄掠太原,惡化晉中形勢,豈不等於幫助北虜自毀長城?
爭論的焦點就在這裏。
=--9157+d8z1w+2016213-->
形勢過於緊張難免出問題,一旦做出誤判,拔刀相向,大打出手,形勢就有可能失控,這對雙方都不利。強龍不壓地頭蛇,相比級大豪門,聯盟這條“過江龍”的優勢還是十分有限,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無論是從短期目標還是從長遠利益出,聯盟都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必須想方設法贏得級大豪門的支持和合作,退一步說,即便無法贏得支持,也不要結下仇怨,與級大豪門結仇,絕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為此,聯盟對趙郡李氏非常恭敬和尊重。
同樣的,麵對聯盟這條“過江龍”,趙郡李氏先想到的是如何保住自身利益,如何利用這條“過江龍”來為自己謀取更多利益,如何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利益,而不是想著與聯盟撕破臉,與聯盟結仇,這沒意義,損人不利己,甚至兩敗俱傷,這種蠢事無論如何不能做。趙郡李氏的對策便是控製聯盟,為己所用,為此,趙郡李氏積極“試探”,主動向聯盟提出了要求,暫時屯駐封龍山。
聯盟為了向趙郡李氏表達自己的“善意”,一口答應。聯盟迫切需要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休整,並利用休整的時間拿出具體的“立足”之策,而封龍山正合聯盟之意。
封龍山位於太行山東南麓,距離趙郡元氏城近在咫尺,而元氏城正是趙郡李氏東祖房諸支的重要居住地,河北大儒李孝端、李孝基、李孝俊、李太衝、李賓王等人都在此地,或貽養天年,或縱情山水,或開館授學,門生弟子往來奔走,正好可以給聯盟以最好掩護。
封龍山位於趙郡和恒山郡的交界處,向西百餘裏便是太行八陘中的井陘要隘,越過井陘就是太原郡,而向北百餘裏則是滹沱河,越過滹沱河可直奔恒山,深入太行腹地,因而封龍山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可確保聯盟進退無憂。
李子雄、陳瑞、韓曜帶著大總管府在驍騎軍的護衛下,緊隨選鋒軍之後抵達封龍山,對趙郡李氏為聯盟軍民所指定的屯駐地認真仔細的巡查了一遍,在確保安全之後立即下達了各軍府駐紮之地,以封龍山為中心部署了一個攻守兼備的大戰陣。
此刻主力軍府尚在行進途中,聯盟所屬的工匠、民夫、將士們的親眷以及之前追隨河北義軍艱難求生的難民,還有全部的糧草輜重,距離封龍山還有一兩百裏,即便晝伏夜出,也無法隱藏行蹤了。沿途地方官府雖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拖延不報,但如此一支龐大的叛亂隊伍經過他們的轄區,就算秋毫無犯,相安無事,各人可以自掃門前雪,隻是紙包不住火,叛軍遲早要燒殺擄掠,要禍害一方,到時追究下來必受連累,所以地方官府肯定要報奏聖主和中樞,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這對聯盟來說是迫在眉捷的危機,雖然東都風暴還在肆虐,聖主和中樞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東都平叛上,但還有一部分精力是放在南北關係上,而若想確保長城安全,先要確保北疆穩定,若北疆亂了,比如聯盟在太行南北兩麓燒殺擄掠,嚴重影響到了代晉幽燕冀等地區的形勢,則必然影響到長城鎮戍,進一步加劇南北關係的惡化,因此可以肯定,當聖主和中樞接到有大量叛賊活躍在河北太行一線的消息,必定調兵圍剿以絕後患,必定要搶在形勢尚未失控之前把所有不穩定因素鏟除在萌芽之中。現在中土是內憂外患,聖主和中樞是顧此失彼,東都叛亂尚未平定,河北又有逆賊為禍,考慮到河北賊背後可能有北虜的影子,為防事態失控影響北疆安全,聖主和中樞當然要以雷霆之勢掃平北賊,以最小代價贏得北方的安穩。
對這一危機聯盟有所預料,畢竟北虜在長城外虎視耽耽,如果長城內再有叛亂,長城腹背受敵,對北疆來說就是雪上加霜,聖主和中樞當然要傾力剿內賊。攘外必先安內,東都叛亂要平定,北疆局勢更要穩定,不容有任何差池,一旦影響到國防影響到邊疆鎮戍,豈不是自毀長城?長城一倒,生靈塗炭,中土受難,聖主和中樞不要說堅持改革了,恐怕連國祚都難以保全。所以聯盟的立足之路非常艱難,狂風暴雨即將鋪天蓋地呼嘯而來,聯盟沒有退路,隻能迎難而上,在逆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現在李風雲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聯盟沒有統帥,沒有主心骨,即便對危機有所預料,有所對策,但沒了“定海神針”,豪帥們各懷心思、各有其利、各謀出路,初期或許還能維持合作,時間長了,危機大了,形勢嚴峻了,利益損失不可遏止了,必然各奔東西,一哄而散,分崩離析。因此現在聯盟更需要兩大級豪門的幫助,利用兩大級豪門的威望來穩定軍心提振士氣,來緩和內部矛盾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趙郡李氏的老宗主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動了趁火打劫控製這股力量的念頭,畢竟李風雲是趙郡李氏子弟,聯盟是李風雲一手打造,凝聚了他全部心血,現在李風雲不在,趙郡李氏於情於理都有義務和責任接手聯盟,維持聯盟穩定,同時也是確保地方安全,保障自身利益的需要。日後若李風雲回來了,當然會感激宗族的臨危相助,會給宗族以回報,而宗族也利用這個機會成功地把“手”伸進了聯盟,可以利用這些“手”影響甚至控製聯盟決策,反之,直接通過這些“手”掌控聯盟,為己所用,為自身謀取利益,空手套白狼,占盡便宜。
趙郡李氏伸手聯盟的“手”,一個是西祖房的落魄子弟,仗劍行俠的李思行,一個是南祖房的叛逆子弟,為了生計不得不行走****與盜賊為伍的李孟嚐。
李思行二十多歲,文武兼備,以俠義聞名於燕趙綠林,混跡於黑白兩道,但他謹守底線,不敢逾越最後一步,是以在宗族中反而倍受重視,屢屢臨危受命,為宗族奔走於丘壑之間,成為一顆有價值的“棋子”。
李孟嚐二十歲不到,智勇雙全,是宗族年輕一代的佼佼者,但他在宗族中的地位與李思行截然相反,李孟嚐是宗族的“毒瘤”,是禍害,自甘墮落讓祖宗蒙羞,殺人越貨讓宗族受累,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賊寇。
然而,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關鍵是你能否現他的價值,並人盡其用。對於趙郡李氏來說,鏟除李孟嚐這個“毒瘤”很簡單,但李孟嚐有存在的價值,趙郡李氏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榨取”這個價值。殺人實際上不是體力活,而是智力考較,趙郡李氏就用自已的智慧和耐心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關鍵時刻,李孟嚐“上場”了,“毒瘤”的作用開始揮,人盡其用。
李思行早已與聯盟同行,但他與聯盟始終保持著安全距離;李孟嚐則在封龍山恭候,竭盡全力幫助聯盟,與聯盟展開全方位合作,第一時間融入聯盟。
當夜,聯盟部分高層在封龍山封龍寺軍議,李孟嚐做為趙郡李氏的“代言人”,理所當然地參加了軍議,並理所當然地擁有了相當份量的話語權。
軍議的前半程主要是休整期間的安排,因為有趙郡李氏運用官方“資源”進行掩護,短期內安全無憂,所以無爭議,但緊接著氣氛就緊張了。軍議的後半程是議定“立足”之策,而“立足”之策的重點是:聯盟的“立足”點在哪,地盤在哪,往哪個方向攻擊才能確保聯盟的生存。
依照預定方案,聯盟的落腳點是以恒山為中心的太行南北兩麓,位於代晉幽燕冀五大區域的交匯點。這個說法很籠統,實際上就是恒山、博陵、上穀、雁門、太原五郡交界處。此處崇山峻嶺,山巒疊嶂,地形複雜,易於潛藏,但渺無人煙,荒涼貧瘠,生存艱難,所以聯盟上山後,還必須占領一塊富裕之地以維持生存,就像之前在蒙山,泗、菏一線的廣袤平原始終是聯盟的攻擊對象。
問題就複雜在這裏。恒山四周的五個郡,北邊的雁門、上穀於邊疆郡,太窮,沒油水;東南方向的博陵和恒山兩郡,是兩大級豪門的勢力範圍,也算是聯盟的大後方,若聯盟下山擄掠,豈不與兩大級豪門為敵,自尋死路?於是就剩下了一個太原郡。
然而,太原郡的位置太重要了,它是代北的大後方,是北疆防禦最後一道防線,同時也是兩京的門戶,扼守中原的第一道防線,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可想而知,若聯盟擄掠太原,惡化晉中形勢,豈不等於幫助北虜自毀長城?
爭論的焦點就在這裏。
=--9157+d8z1w+20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