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十,崔鈺、崔九秘密拜會李風雲。


    隨著飛狐留守軍撤出關外,崔弘升的個人危機也隨之解除,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現在安東利益就擺在桌麵上,各方勢力垂涎三尺,一哄而上,如何讓博陵崔氏、趙郡李氏、範陽盧氏等冀北幽燕豪門世家從中搶奪到更多利益,已成為當務之急,而崔弘升做為博陵崔氏的家主,理當衝在最前麵,竭盡所能。


    恰在這時,李風雲通過崔鈺向他傳遞了一個訊息,期盼他能參加第三次東征,雙方再度合作,共謀利益。


    崔弘升無意參加第三次東征。形勢明擺著,中樞至今沒有做出第三次東征之決策,而未來即便做出了這一決策,卻已錯過最佳戰機,攻克平壤滅亡高句麗已不可能,最好結果也就是逼迫高句麗俯首稱臣,跪地投降。這對中土來說沒有意義,軍事上政治上都沒有太大價值,也無法幫助聖主和中樞挽回因東征連番失利而丟掉的臉麵,不過聊勝於無而已,所以崔弘升不想參加第三次東征,不想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做無謂冒險。


    但是,李風雲對第三次東征卻非常樂觀,甚至做出大膽預測,高句麗必亡,第三次東征必定以徹底摧毀高句麗而告終。這引起了崔弘升的興趣。李風雲是個創造奇跡的人,看看安東這步棋就知道,李風雲不但膽子大,謀略高,運氣也是驚人得好,而運氣恰恰是實力的一部分。


    崔弘升心動了,讓他心動的不是可以酣暢淋漓地報薩水大敗之仇,也不是因為滅亡高句麗所帶來的政治利益,而是李風雲對南北大戰的悲觀預測。


    李風雲預測,南北大戰不但要在明年爆發,而且還是東、西兩部突厥夾擊中土。如果這一預測變成現實,中土的勝算就不大,而更嚴重的是,河北乃至整個山東因為三年的東征已經付出了慘重代價,如果明年又爆發南北戰爭,山東雪上加霜,根本沒有喘息時間,結果可想而知,忍無可忍的山東人極有可能掀楸叛亂大潮,山東在內外敵人的夾擊下烽煙四起,生靈塗炭,這對山東豪門世家來說利益損失之大就無法估量了。


    於公於私,博陵崔氏都需要南北大戰的勝利,都需要中土的穩定和統一,所以崔弘升權衡再三,毅然上奏聖主,主動請纓參加第三次東征,決心搶在南北大戰爆發前,竭盡全力贏取聖主的信任,不惜代價抓住軍權,為明年南北大戰做好準備。


    崔弘升主動請纓,願為東征選鋒一往無前,以實際行動支持聖主。


    此舉影響甚大,尤其對河北、幽燕豪門世家的立場和態度必將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聖主因此非常高興,當即應允,詔令左武衛將軍崔弘升立即趕赴遼東大本營,與右武衛大將軍李景、左禦衛將軍薛世雄等共同做好第三次東征的前期準備,隻待命令下達,即率選鋒軍強渡遼水,直殺平壤。


    李風雲如願以償達到了目的,接下來就是雙方之間的深入合作了,而合作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了此仗勝負,崔弘升當然高度重視,遂派崔鈺、崔九再赴安州,與李風雲具體商討。


    李風雲不再隱瞞,把自己取間道奔襲平壤之計如實告知崔氏。


    崔鈺和崔九十分驚訝,這個攻敵之策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


    之前李風雲說服崔弘升參加第三次東征的理由是,他將率十萬漢虜大軍遠征高句麗,並充當攻擊選鋒,為崔弘升掃清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這個理由崔弘升基本相信,因為崔鈺、崔九曾親赴赤峰總營親眼看到了李風雲的真正實力,而飛狐這邊也還有數萬人馬,所以李風雲的確有能力湊足十萬大軍,但關鍵是,李風雲要信守承諾,願意傾力遠征,願意帶著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


    現在遼東大本營的遠征軍也不過十餘萬人,加上齊王的親衛軍,聖主的禁衛軍,總兵力也隻有十五萬多人,這種狀況下,如果李風雲帶著是十萬大軍加入東征戰場,並且衝在最前麵,一路過關斬將,攻城拔寨,的確?以起到決定性作用。


    但這怎麽可能?安東不要了?就靠裴世矩一個人唱空城計?抑或,李風雲有意避敵鋒芒,把安東拱手相讓,跑到高句麗的廢墟上稱王稱霸?


    “計是好計。”崔家十二娘子黛眉緊皺,沉思良久,問道,“既然取間道奔襲,必然隱藏行跡,軍隊就要少而精,否則不要說隱藏形跡了,就連糧草都解決不了。既然軍隊少而精,請問,你率多少軍隊遠征?還是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


    “當然。”李風雲不假思索地說道,“沒有十萬大軍,某如何搬空平壤城?”


    “你還敢騙兒?”崔鈺厲聲喝叱道,“你率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誰來鎮戍安東?安東不要了?”


    “安東穩如泰山。”李風雲說道,“聞喜公留鎮安東,誰敢捋其虎須?再說還有剛剛從飛狐出關的數萬大軍,他們駐防於平地鬆林和鬆山一線,向西可阻禦磧東南牙旗的突厥人,向北可兼顧東胡諸種,萬無一失。另外,此次遠征,某還要帶上步利設阿史那咄爾的突厥控弦,一部分奚族、契丹和霫族諸部控弦,把可能威脅到安東穩定的內部風險將到最低。”


    剛剛出關的飛狐大軍不參加東征,要留守安東?崔鈺和崔九四目相顧,眼裏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絲陰影。


    崔鈺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厲聲喝叱道,“白發,如果飛狐軍隊留守安東,你哪來的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


    “某豈會騙你?”李風雲毫不猶豫地駁斥道,“中土第一次東征,號稱百萬大軍,焉能有假?”


    崔鈺和崔九勃然大怒。疏忽了,還是給李風雲騙了,十萬大軍與十萬精兵根本就是兩回事,隻是當初雙方沒有說清,如今各執一詞,卻難分對錯。


    崔鈺怒極而笑,質問道,“那你能否告訴兒,你十萬大軍到了平壤城下,不但糧草已絕,將士更是疲憊,如何攻城?又能攻幾天?”


    李風雲笑了,搖搖手,好整以暇地說道,“這是機密,恕某不能透露。”


    崔鈺氣極,剛想張嘴怒叱,卻被李風雲伸手相阻,“有一點你說的很對,某的十萬大軍長途跋涉後,疲憊不堪,糧草也可能斷絕,若無必勝手段,攻打平壤純屬找死,所以請你相信某,某雖然膽大包天行險一搏,但也不會無視十萬兄弟的生死,某還是有些把握的,退一步說,即便某不能一鼓而下攻克平壤,亦會與平壤打個兩敗俱傷,足以為黃台公拿下東征頭功鋪平道路。”


    李風雲言辭真切,崔鈺也冷靜下來,仔細一想也確實如此。李風雲每每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看上去都是殊死一搏,不成功則成仁,但實際上如果認真推敲其中的關鍵,還是能夠發現一些隱藏在死局絕境背後的戰機,隻是這些戰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就連發現都困難,更不要說抓住了,而李風雲的優點就在於他不但能夠敏銳地發現戰機,還能及時捕捉到稍縱即逝的戰機,這就是天賦,無與倫比的天賦,不服不行。


    崔鈺要做出決斷,但這個決斷關係到父親崔弘升的切身利益,更關乎到博陵崔氏的未來,不能不慎重。


    崔九看到崔鈺沉思不語,於是詢問李風雲,“你打算何時出征?是否等到中樞做出決策,聖主下達詔令之後?”


    李風雲搖頭,鄭重回道,“十天內,某將北上赤峰,率軍遠征。如果一切順利,四月底,也就是兩個多月後,某將殺到平壤城下,打高句麗一個措手不及。”


    崔鈺吃驚了,脫口而出,“這麽快?都不等聖主詔令?”


    崔九卻是恍然。李風雲這頭狼太可怕,估計早就盯上奄奄一息的高句麗了。不管有沒有聖主詔令,李風雲今年的目標都是高句麗,都要拿高句麗來喂飽自己,如此說來,李風雲肯定早有布局,有勝算,崔氏這次隻要默契配合,應該能在東征戰場上滿載而歸。


    “四月底?”崔九遲疑少許,說道,“中樞至今沒有做出決策,所以四月底之前,東征大軍恐怕難以渡過遼水。”


    “的確有些困難。”李風雲說道,“雖然安東以十萬大軍加入第三次東征,有力幫助聖主和中樞解決了東征兵力不足問題,已經不需要再從國內征調軍隊了,但糧草輜重的調集和運輸依舊需要時間,正常情況下,東征大軍四月底之前,的確不具備強渡遼水的條件。”


    崔九當即問道,“計將何出?”


    “就目前形勢而言,聖主雖然想滅亡高句麗,雪洗前恥,但現實情況不允許,所以第三次東征的目標估計也就是以武力逼迫高句麗投降而已,這樣可以勉強扳回一點顏麵,不至於讓聖主灰頭灰臉地返回東都。由此推及,第三次東征不論在中樞層麵還是在軍方內部,都會受到各種幹擾和掣肘,真正想奮勇殺敵滅亡高句麗者寥寥無幾,這種不利情況下,如果黃台公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率先渡過遼水……”


    崔九心領神會。


    崔鈺卻質問道,“我家大人率先渡河,豈不有孤身深入之危?”


    李風雲看了她一眼,笑道,“孤軍深入的不是你家大人,而是某。”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猛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猛子並收藏戰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