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曰財,自古無糧不聚兵。”
李守漢聲音不大,但是話說得很清楚。
“整軍經武,提高戰鬥力,嚴明軍紀,各處都要錢糧,一旦大戰開始,更是金山銀海米山麵山的往裏填。”李守漢很不客氣的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香甜的熱可可。
“倒是漲了見識,果然今天才知道什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馬士英不著痕跡的捧了李守漢一句。
“首輔大人說得是。所以,某家在南中時,將農田水利之事,放在了頭等大事。不然的話,一場洪水,一次旱災,一場蝗蟲,便將農人一年辛勞化為烏有。試問,沒有糧食,國家如何養兵,如何興辦教育,發展工商?”
“所以爵帥便一直都說,無糧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無兵不安?”朱由崧按捺不住眼睛裏激動的光芒。
“正是。陛下,臣也不過是將太祖高皇帝當年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略,取了前麵兩句之精華,稍加變化而已。”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李守漢也很好的回了朱由崧一句,所謂的花花轎子人抬人,你當著麵吹捧我,我就說我這不過是效仿你家老祖宗的招數,沒有什麽稀奇的。
弘光皇帝朱由崧點了點頭,對李守漢的話表示讚同。旋即便將目光投向了首輔馬士英:“老馬,朝廷所轄之地,錢糧征收情形如何?爵帥所說的聚人曰財,那是至理名言。不能朝廷總是讓爵帥自己掏出錢糧來墊付軍費開銷啊!?”
朱由崧這話,無意間暴露出了他內心最為焦急的擔心之處。堂堂的大明朝廷,卻總是讓一個臣子掏自家的府庫錢糧出來為朝廷養兵,這說到底也是個不體麵的事。長此以往下去,朝廷的軍隊到底是朝廷的兵馬,還是他李守漢的家丁呢?所以,必須要盡快的恢複朝廷的財政體係!
馬士英也是個善於揣摩上意的主兒。對於朱由崧內心那點帝王心思,不說是了如指掌,也是能夠猜個**不離十。
“陛下,自陛下登基以來,聖恩廣布於四海,裁減丁稅銀,開設恩科。清理曆年積欠錢糧,恢複神宗舊製,府庫之中已漸次有了充盈之象。這,也有賴於爵帥有識人之明。”
馬士英所說的李守漢所謂的識人之明,便是指的他薦舉了著名的排槍抄家查白地,這位查禦史,在蘇州府一帶弄得雞飛狗跳。但是,要說蘇州府的讀書人、官紳們也是一群賤皮子,當年萬曆皇帝、魏忠賢魏公公派人來收稅,他們敢聚眾鬧事,動不動的就砸爛了府衙。可是,如今查白地動不動就排銃齊發的抄家來追繳積欠錢糧,他們反而都乖乖的像個貓兒一樣。
被抄家的不敢反抗,沒有被抄家的,紛紛的鑽山打洞的湊錢買糧食來交清曆年來欠下的錢糧,有的人甚至去借了高利貸。(什麽世道啊!從來官紳都是放高利貸的,怎麽今天輪到了官紳們來借高利貸了?讓人想到了被鳳凰等媒體明裏暗裏各種詬病的“五反”運動,那可是讓無數的資本家們痛苦不堪的噩夢啊!)
有這麽得力的幫手,馬士英推行新政、恢複萬曆年間舊製和追繳曆年積欠錢糧,這三項工作進展的就相當的順利。至少,比馬士英自己和他的幕僚們想象的順利得多。
“陛下,如今朝廷在浙江、江西(不包括贛南在內,明代的行政區域劃分,贛南是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域。)、湖廣、南直隸等處進行積欠錢糧清理和恢複萬曆皇爺舊製。”
“其中,按照萬曆舊製,浙江登記在冊需上交錢糧田地,46,696,982畝地,需交稅糧2,522,627石,平均稅率0.054石/畝;江西登記在冊需上交錢糧田地40,115,127畝地,需交稅糧2,616,341石,平均稅率0.065石/畝;湖廣:221,619,940畝地,需交稅糧2,162,183石,平均稅率0.010石/畝;南直隸:77,394,662畝地,需交稅糧6,011,846石,平均稅率0.078石/畝。”
“按照陛下所頒發之恩旨,清理積欠錢糧從崇禎二年開始,在此之前,朝廷錢糧征收以魏忠賢魏公公的作為,便是有拖欠,也相差不大。故此,征繳錢糧欠款從崇禎二年開始。”
“崇禎二年到崇禎三年,丁銀為九厘。崇禎四年到崇禎十三年,丁銀為一分二厘。崇禎十三年到崇禎十七年,丁銀不過二分二厘而已。當然,按照優免則例的章程,秀才以上的功名這些人的地丁銀也是可以免一些的,不過優免則例似乎隻是免得糧和勞役。不過沒關係,免除勞役數量就按照丁的數量折算,免除的糧食則按照七月糶米的市價折算好了。”
馬士英一連串的數字如行雲流水一般從口中說出,聽得李守漢心中暗自佩服,聽得朱由崧兩眼放光,但是,這一堆數字,卻沒有他想要知道的數目:“老馬,這些錢糧田地數目,人丁銀標準幾厘幾錢的事暫且放下,你隻管給朕說說,這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處地方,該當給國庫,給朕上交多少錢糧?”
馬士英捋捋他那一部著名的大胡子,他看得出來,皇帝今天的心情不錯,所以,他決定和皇帝賣賣關子。
“陛下,錢糧數目一事,臣雖忝為首輔,卻也不敢妄言。應該上繳府庫之稅款,臣可以從有司上報文書之中揣測一二,說與陛下。可是,糧食入庫數目,便要看爵帥的了。”說完這話,馬士英還促狹的朝著李守漢眨了眨眼睛。
這樣的情形,朱由崧自然落在眼裏,心中明白這是首輔大人在和自己開玩笑。“老馬,這便是你的不是了。如何糧食數目,要看爵帥的?”
馬士英這話,不但讓朱由崧不明白,也讓李守漢本人如墜五裏霧中。“馬大人,這話便從何說起呢?如何皇糧入庫數目,要看某家?難道說,某家與這些拖欠朝廷錢糧之人有什麽勾連不成?”
“陛下,爵帥,下官這樣說,自然也是有這樣說的緣由。方才下官說了,江南四處地方應該上繳錢糧的田地數目。如果是如數清繳的話,除開每年繳納的零頭(姑且算優免掉了吧),江南各地的官紳讀書人們差不多要繳納九千六百萬石糧食!”
“九!千!六!百!萬!石!”這個數字,就像六枚金炮彈一樣,砸得弘光皇帝朱由崧幸福的眼前直冒金星,有些喘不過氣來。他自小便在錦繡堆裏長大,也是見慣了金銀珠玉了。但是,國破家亡之後,頓時從天堂墜落人間(注意,不是地獄。他這個級別的人物,混得再慘,也比那些真正身在人間活地獄的貧苦百姓流民強得多。)從那個時候起,他就知道錢糧二字的重要性。如今,馬士英口中說出能夠在浙江、南直隸、湖廣、江西四處地方清理積欠錢糧,達到九千六百萬石這麽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數目,如何不令他驚訝、歡喜?!
“當然,折算成銀元的話,便是按照七月糶米的價錢算,也需要4800萬銀元。這還是中間環節沒有人上下其手的理想數字。可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如何那些稅吏能夠放過眼前這些肥羊?陛下須知,往年這些縉紳先生們見到稅吏戶書等輩,便是連個眼皮都不會抬一下的。此輩如今有了這樣的機會,有怎麽能夠放過?所以,若是稅吏們存心坑一下這些官紳,趁機敲詐勒索一番,隻怕便是五千八百萬銀元也未必!”
馬士英吐槽了幾句,繼續為朱由崧李守漢君臣講說眼下的錢糧入庫情形。
“田賦,曆來便是征收實物。特別是眼下軍興之際,四方軍糧需索甚急。可是,這江南四處,又上哪裏去尋這許多的糧食?不要說蘇鬆太、杭嘉湖早已不是‘蘇湖熟天下足’的時候了,便是湖廣地麵,多年來兵火連綿,所出產的糧食,勉強能夠供自己繳納田賦便已經是祖先有德了!”
“所以,這般士紳們,便將主意打到了爵帥身上!誰都知曉,如今江南的糧食,大多數是來自爵帥治下。所以,此等人們,便到爵帥的隆盛行來采購糧食,上交府庫。”
“怪不得呢!老馬!朕現在才知道,你為啥說能夠朝廷國庫能夠收入多少糧食,全看爵帥的!這話果然如此!”
“正是!爵帥的商船能夠運到多少糧食,他們才能買到多少糧食用於上交。據臣所知,如今,上海縣和江寧府等處,爵帥的南漕糧米交割契約,到岸價已經漲到了每石米三塊銀元。這還是朋友之間交易的友情價格。”
每石米三塊銀元,九千六百萬石米,這龐大的天文數字,立刻擊垮了朱由崧,就算是李守漢自己,也是眼前一陣金星亂晃。
“老馬!如今入庫了多少糧米?還有多少未曾入庫?”
“首輔大人,如今還有多少糧米缺口?”
幾乎是同一時間,朱由崧、李守漢君臣二人喊出了內容幾乎相同的問題。
雖然問一樣的問題,但是,這君臣二人關心的問題角度卻不盡相同。作為皇帝的朱由崧,自然關心他的國庫裏能夠有多少糧食銀錢入庫。而李守漢,卻敏銳的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機會。
“老子這回要在江南這群東林身上狠狠的砍上一刀,讓他們以後再也沒有那麽強的經濟實力來和老子搗亂!”
“陛下,爵帥,如今各處上報的文書,大概有一千萬石糧米已經入庫,另有近一千萬銀元的丁銀等稅款解入戶部。除了地丁銀之外,各處的商稅、鈔關也有數百萬元入手。陛下,眼下怕是國朝自神宗以來最為充盈的時刻了!”
馬士英按捺不住喜滋滋的神色,頗為得意的向朱由崧和李守漢介紹眼下的國庫存糧、存銀數目。的確,眼下南京城內的太倉,充盈無比。當然了,是以馬士英等人的眼光來看的。往年能夠在裏麵縱馬馳騁的庫房裏,堆滿了一廩一廩的糧米,用桑皮紙包裹的銀元,讓原本習慣了夾帶庫銀出去的庫兵們恨得咬牙切齒,看著堆積如山的銀元,卻無從下手。(沒辦法,從小開始的適應性訓練,都是針對銀錠元寶的,如今換成了銀元,形製、尺寸都不一樣了。)
“那也就是說,還有八千多萬石糧米的大頭沒有入庫?”李守漢沉吟著。
“大將軍,莫要嫌少了。沉屙已久,能夠收到這樣程度,已經實屬不易。如果不是你保薦的那個查禦史,確實得力,隻怕連這些錢糧的零頭也未必能夠收得上來。”朱由崧以為是李守漢嫌收得少了,急忙向他給手下人們辯解。
“老馬,你回去便以內閣名義擬旨意。查某辦事得力,擢升為蘇州同知,巡按禦史!領五品銜!”
一句話,咱們的查白地,便從吳縣知縣變成了蘇州同知,巡按禦史。
“臣,謹代查某謝皇上提拔之恩。回去便命人告訴查某,好生給皇上辦事。”先是嚴格按照禮數,給朱由崧叩謝了特旨提拔之恩,也是李守漢這個保人的題中應有之義。
“首輔大人,某家方才聽你說,如今各處都在采購某家南中的糧食,用來繳納皇糧。可是?”
“正是。大抵是這樣一個流程。縉紳們先在上海縣的商貿區、杭州府的商貿區,或是在這江寧城中,購買爵帥商號之中所發之糧米契約,然後,以契約交割實物。再將糧米運抵各處府庫繳納皇糧。”
“何必如此費事!耽擱時日不說,多次搬運,糧米數量和質量都有損耗。”李守漢沒頭沒腦的冒出來這麽一句,聽得朱由崧、馬士英有些發愣。
“爵帥,何出此言?”朱由崧看著李守漢臉上、額頭暴起的血管,有些膽怯的詢問。
“陛下,老馬,我今日鬥膽問一句,當年萬曆皇爺和嘉靖爺、成祖、太祖爺在位時,他們的少府之中,儲存幾何?”
得!問到了朱由崧老祖宗們的私房錢了。少府是中國古代官名,始於戰國。秦漢相沿,為九卿之一。少府掌山海地澤收入和皇室手工業製造,是皇帝的私府。少府,掌管天子私財。秦和兩漢均設少府,王莽稱共工,與大司農也就是戶部一同掌管財貨。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內務府等機構,明代的士大夫們,可是動輒便上數百份的題本,要求皇帝以內帑,也就是皇上自己的體己錢、私房錢拿來幹這個幹哪個。比如說某地鬧了水災旱災,皇上,你要拿出內帑來救災。某地打仗了,皇上,你要拿出內帑來犒賞三軍,激勵將士。總而言之,既然你是皇帝,那麽天下所有的事,開支就都應該由你來負擔。
可是,有著貪財好貨之名的萬曆皇帝,積攢了一輩子的私房錢,除了拿去打了三大征之外,餘下的幾百萬兩銀子,在自己閉眼之後沒幾天,就被他那個好兒子,被文人洗了腦子很徹底的皇帝,全部交給了戶部,任憑大人先生們去貪汙、飄沒。
“陛下,難道不想讓國庫和少府都充盈起來?老馬,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眼下是咱們大明的當家人,如果想有一番作為的話,手裏必須要有錢,你有沒有想過,內閣首輔手裏直接掌握著幾千萬銀子的大錢?”
李守漢的話語腔調,極具蠱惑力。完全就像十字架教義裏那條伊甸園裏的蛇,更像是街頭巷尾引誘少女進入特種服務行業的那些小白臉。
“幾千萬銀子?大將軍?當真?朕的內府之中,當真可以有幾千萬銀子的儲藏?”朱由崧即使是已經登基為帝,但是乍一聽李守漢說到這個數目,也不由得興奮激動的口吃起來了。
李守漢笑了笑,開始掰著手指頭給朱由崧和馬士英算賬。
“如老馬方才所講,如今府庫裏實收糧食一千萬石,尚有八千八百萬石的曆年積欠田賦的缺口,這些田賦實物,各處田地裏是長不出來的,江南四地的官紳們隻能從我南中購買糧食來填補缺口。可是,購買糧食實物繳納,第一拖得時間長,第二糧食幾次轉運裝卸,中間的損耗也不算少數。所以,某家便想,既然他們購買了某家所發的糧米契約,而後將實物交割後轉運各地。為何我們不直接下一道令,糧米契約可以直接交給各處府庫,而後由鄙處商人直接入庫繳納,這不是公私兩便的事?他們隻要出夠了價錢,咱們便一切都不要他們操心便是。”
李守漢的話,讓朱由崧與馬士英聽得似懂非懂。
“爵帥,此事,好便是好,可是,如何能有你方才說得動輒幾千萬銀子的大錢財呢?”
朱由崧眨巴著小眼睛,眼睛裏滿滿的都是對大把大把的銀錢巨大的渴望。開玩笑呢?有幾千萬銀元歸自己直接掌握,那還不是朕想怎麽用便怎麽用?隻要一紙手書詔命就可以了。什麽叫為君之樂,這才是為君之樂!
李守漢聲音不大,但是話說得很清楚。
“整軍經武,提高戰鬥力,嚴明軍紀,各處都要錢糧,一旦大戰開始,更是金山銀海米山麵山的往裏填。”李守漢很不客氣的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香甜的熱可可。
“倒是漲了見識,果然今天才知道什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馬士英不著痕跡的捧了李守漢一句。
“首輔大人說得是。所以,某家在南中時,將農田水利之事,放在了頭等大事。不然的話,一場洪水,一次旱災,一場蝗蟲,便將農人一年辛勞化為烏有。試問,沒有糧食,國家如何養兵,如何興辦教育,發展工商?”
“所以爵帥便一直都說,無糧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無兵不安?”朱由崧按捺不住眼睛裏激動的光芒。
“正是。陛下,臣也不過是將太祖高皇帝當年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略,取了前麵兩句之精華,稍加變化而已。”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李守漢也很好的回了朱由崧一句,所謂的花花轎子人抬人,你當著麵吹捧我,我就說我這不過是效仿你家老祖宗的招數,沒有什麽稀奇的。
弘光皇帝朱由崧點了點頭,對李守漢的話表示讚同。旋即便將目光投向了首輔馬士英:“老馬,朝廷所轄之地,錢糧征收情形如何?爵帥所說的聚人曰財,那是至理名言。不能朝廷總是讓爵帥自己掏出錢糧來墊付軍費開銷啊!?”
朱由崧這話,無意間暴露出了他內心最為焦急的擔心之處。堂堂的大明朝廷,卻總是讓一個臣子掏自家的府庫錢糧出來為朝廷養兵,這說到底也是個不體麵的事。長此以往下去,朝廷的軍隊到底是朝廷的兵馬,還是他李守漢的家丁呢?所以,必須要盡快的恢複朝廷的財政體係!
馬士英也是個善於揣摩上意的主兒。對於朱由崧內心那點帝王心思,不說是了如指掌,也是能夠猜個**不離十。
“陛下,自陛下登基以來,聖恩廣布於四海,裁減丁稅銀,開設恩科。清理曆年積欠錢糧,恢複神宗舊製,府庫之中已漸次有了充盈之象。這,也有賴於爵帥有識人之明。”
馬士英所說的李守漢所謂的識人之明,便是指的他薦舉了著名的排槍抄家查白地,這位查禦史,在蘇州府一帶弄得雞飛狗跳。但是,要說蘇州府的讀書人、官紳們也是一群賤皮子,當年萬曆皇帝、魏忠賢魏公公派人來收稅,他們敢聚眾鬧事,動不動的就砸爛了府衙。可是,如今查白地動不動就排銃齊發的抄家來追繳積欠錢糧,他們反而都乖乖的像個貓兒一樣。
被抄家的不敢反抗,沒有被抄家的,紛紛的鑽山打洞的湊錢買糧食來交清曆年來欠下的錢糧,有的人甚至去借了高利貸。(什麽世道啊!從來官紳都是放高利貸的,怎麽今天輪到了官紳們來借高利貸了?讓人想到了被鳳凰等媒體明裏暗裏各種詬病的“五反”運動,那可是讓無數的資本家們痛苦不堪的噩夢啊!)
有這麽得力的幫手,馬士英推行新政、恢複萬曆年間舊製和追繳曆年積欠錢糧,這三項工作進展的就相當的順利。至少,比馬士英自己和他的幕僚們想象的順利得多。
“陛下,如今朝廷在浙江、江西(不包括贛南在內,明代的行政區域劃分,贛南是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域。)、湖廣、南直隸等處進行積欠錢糧清理和恢複萬曆皇爺舊製。”
“其中,按照萬曆舊製,浙江登記在冊需上交錢糧田地,46,696,982畝地,需交稅糧2,522,627石,平均稅率0.054石/畝;江西登記在冊需上交錢糧田地40,115,127畝地,需交稅糧2,616,341石,平均稅率0.065石/畝;湖廣:221,619,940畝地,需交稅糧2,162,183石,平均稅率0.010石/畝;南直隸:77,394,662畝地,需交稅糧6,011,846石,平均稅率0.078石/畝。”
“按照陛下所頒發之恩旨,清理積欠錢糧從崇禎二年開始,在此之前,朝廷錢糧征收以魏忠賢魏公公的作為,便是有拖欠,也相差不大。故此,征繳錢糧欠款從崇禎二年開始。”
“崇禎二年到崇禎三年,丁銀為九厘。崇禎四年到崇禎十三年,丁銀為一分二厘。崇禎十三年到崇禎十七年,丁銀不過二分二厘而已。當然,按照優免則例的章程,秀才以上的功名這些人的地丁銀也是可以免一些的,不過優免則例似乎隻是免得糧和勞役。不過沒關係,免除勞役數量就按照丁的數量折算,免除的糧食則按照七月糶米的市價折算好了。”
馬士英一連串的數字如行雲流水一般從口中說出,聽得李守漢心中暗自佩服,聽得朱由崧兩眼放光,但是,這一堆數字,卻沒有他想要知道的數目:“老馬,這些錢糧田地數目,人丁銀標準幾厘幾錢的事暫且放下,你隻管給朕說說,這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處地方,該當給國庫,給朕上交多少錢糧?”
馬士英捋捋他那一部著名的大胡子,他看得出來,皇帝今天的心情不錯,所以,他決定和皇帝賣賣關子。
“陛下,錢糧數目一事,臣雖忝為首輔,卻也不敢妄言。應該上繳府庫之稅款,臣可以從有司上報文書之中揣測一二,說與陛下。可是,糧食入庫數目,便要看爵帥的了。”說完這話,馬士英還促狹的朝著李守漢眨了眨眼睛。
這樣的情形,朱由崧自然落在眼裏,心中明白這是首輔大人在和自己開玩笑。“老馬,這便是你的不是了。如何糧食數目,要看爵帥的?”
馬士英這話,不但讓朱由崧不明白,也讓李守漢本人如墜五裏霧中。“馬大人,這話便從何說起呢?如何皇糧入庫數目,要看某家?難道說,某家與這些拖欠朝廷錢糧之人有什麽勾連不成?”
“陛下,爵帥,下官這樣說,自然也是有這樣說的緣由。方才下官說了,江南四處地方應該上繳錢糧的田地數目。如果是如數清繳的話,除開每年繳納的零頭(姑且算優免掉了吧),江南各地的官紳讀書人們差不多要繳納九千六百萬石糧食!”
“九!千!六!百!萬!石!”這個數字,就像六枚金炮彈一樣,砸得弘光皇帝朱由崧幸福的眼前直冒金星,有些喘不過氣來。他自小便在錦繡堆裏長大,也是見慣了金銀珠玉了。但是,國破家亡之後,頓時從天堂墜落人間(注意,不是地獄。他這個級別的人物,混得再慘,也比那些真正身在人間活地獄的貧苦百姓流民強得多。)從那個時候起,他就知道錢糧二字的重要性。如今,馬士英口中說出能夠在浙江、南直隸、湖廣、江西四處地方清理積欠錢糧,達到九千六百萬石這麽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數目,如何不令他驚訝、歡喜?!
“當然,折算成銀元的話,便是按照七月糶米的價錢算,也需要4800萬銀元。這還是中間環節沒有人上下其手的理想數字。可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如何那些稅吏能夠放過眼前這些肥羊?陛下須知,往年這些縉紳先生們見到稅吏戶書等輩,便是連個眼皮都不會抬一下的。此輩如今有了這樣的機會,有怎麽能夠放過?所以,若是稅吏們存心坑一下這些官紳,趁機敲詐勒索一番,隻怕便是五千八百萬銀元也未必!”
馬士英吐槽了幾句,繼續為朱由崧李守漢君臣講說眼下的錢糧入庫情形。
“田賦,曆來便是征收實物。特別是眼下軍興之際,四方軍糧需索甚急。可是,這江南四處,又上哪裏去尋這許多的糧食?不要說蘇鬆太、杭嘉湖早已不是‘蘇湖熟天下足’的時候了,便是湖廣地麵,多年來兵火連綿,所出產的糧食,勉強能夠供自己繳納田賦便已經是祖先有德了!”
“所以,這般士紳們,便將主意打到了爵帥身上!誰都知曉,如今江南的糧食,大多數是來自爵帥治下。所以,此等人們,便到爵帥的隆盛行來采購糧食,上交府庫。”
“怪不得呢!老馬!朕現在才知道,你為啥說能夠朝廷國庫能夠收入多少糧食,全看爵帥的!這話果然如此!”
“正是!爵帥的商船能夠運到多少糧食,他們才能買到多少糧食用於上交。據臣所知,如今,上海縣和江寧府等處,爵帥的南漕糧米交割契約,到岸價已經漲到了每石米三塊銀元。這還是朋友之間交易的友情價格。”
每石米三塊銀元,九千六百萬石米,這龐大的天文數字,立刻擊垮了朱由崧,就算是李守漢自己,也是眼前一陣金星亂晃。
“老馬!如今入庫了多少糧米?還有多少未曾入庫?”
“首輔大人,如今還有多少糧米缺口?”
幾乎是同一時間,朱由崧、李守漢君臣二人喊出了內容幾乎相同的問題。
雖然問一樣的問題,但是,這君臣二人關心的問題角度卻不盡相同。作為皇帝的朱由崧,自然關心他的國庫裏能夠有多少糧食銀錢入庫。而李守漢,卻敏銳的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機會。
“老子這回要在江南這群東林身上狠狠的砍上一刀,讓他們以後再也沒有那麽強的經濟實力來和老子搗亂!”
“陛下,爵帥,如今各處上報的文書,大概有一千萬石糧米已經入庫,另有近一千萬銀元的丁銀等稅款解入戶部。除了地丁銀之外,各處的商稅、鈔關也有數百萬元入手。陛下,眼下怕是國朝自神宗以來最為充盈的時刻了!”
馬士英按捺不住喜滋滋的神色,頗為得意的向朱由崧和李守漢介紹眼下的國庫存糧、存銀數目。的確,眼下南京城內的太倉,充盈無比。當然了,是以馬士英等人的眼光來看的。往年能夠在裏麵縱馬馳騁的庫房裏,堆滿了一廩一廩的糧米,用桑皮紙包裹的銀元,讓原本習慣了夾帶庫銀出去的庫兵們恨得咬牙切齒,看著堆積如山的銀元,卻無從下手。(沒辦法,從小開始的適應性訓練,都是針對銀錠元寶的,如今換成了銀元,形製、尺寸都不一樣了。)
“那也就是說,還有八千多萬石糧米的大頭沒有入庫?”李守漢沉吟著。
“大將軍,莫要嫌少了。沉屙已久,能夠收到這樣程度,已經實屬不易。如果不是你保薦的那個查禦史,確實得力,隻怕連這些錢糧的零頭也未必能夠收得上來。”朱由崧以為是李守漢嫌收得少了,急忙向他給手下人們辯解。
“老馬,你回去便以內閣名義擬旨意。查某辦事得力,擢升為蘇州同知,巡按禦史!領五品銜!”
一句話,咱們的查白地,便從吳縣知縣變成了蘇州同知,巡按禦史。
“臣,謹代查某謝皇上提拔之恩。回去便命人告訴查某,好生給皇上辦事。”先是嚴格按照禮數,給朱由崧叩謝了特旨提拔之恩,也是李守漢這個保人的題中應有之義。
“首輔大人,某家方才聽你說,如今各處都在采購某家南中的糧食,用來繳納皇糧。可是?”
“正是。大抵是這樣一個流程。縉紳們先在上海縣的商貿區、杭州府的商貿區,或是在這江寧城中,購買爵帥商號之中所發之糧米契約,然後,以契約交割實物。再將糧米運抵各處府庫繳納皇糧。”
“何必如此費事!耽擱時日不說,多次搬運,糧米數量和質量都有損耗。”李守漢沒頭沒腦的冒出來這麽一句,聽得朱由崧、馬士英有些發愣。
“爵帥,何出此言?”朱由崧看著李守漢臉上、額頭暴起的血管,有些膽怯的詢問。
“陛下,老馬,我今日鬥膽問一句,當年萬曆皇爺和嘉靖爺、成祖、太祖爺在位時,他們的少府之中,儲存幾何?”
得!問到了朱由崧老祖宗們的私房錢了。少府是中國古代官名,始於戰國。秦漢相沿,為九卿之一。少府掌山海地澤收入和皇室手工業製造,是皇帝的私府。少府,掌管天子私財。秦和兩漢均設少府,王莽稱共工,與大司農也就是戶部一同掌管財貨。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內務府等機構,明代的士大夫們,可是動輒便上數百份的題本,要求皇帝以內帑,也就是皇上自己的體己錢、私房錢拿來幹這個幹哪個。比如說某地鬧了水災旱災,皇上,你要拿出內帑來救災。某地打仗了,皇上,你要拿出內帑來犒賞三軍,激勵將士。總而言之,既然你是皇帝,那麽天下所有的事,開支就都應該由你來負擔。
可是,有著貪財好貨之名的萬曆皇帝,積攢了一輩子的私房錢,除了拿去打了三大征之外,餘下的幾百萬兩銀子,在自己閉眼之後沒幾天,就被他那個好兒子,被文人洗了腦子很徹底的皇帝,全部交給了戶部,任憑大人先生們去貪汙、飄沒。
“陛下,難道不想讓國庫和少府都充盈起來?老馬,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眼下是咱們大明的當家人,如果想有一番作為的話,手裏必須要有錢,你有沒有想過,內閣首輔手裏直接掌握著幾千萬銀子的大錢?”
李守漢的話語腔調,極具蠱惑力。完全就像十字架教義裏那條伊甸園裏的蛇,更像是街頭巷尾引誘少女進入特種服務行業的那些小白臉。
“幾千萬銀子?大將軍?當真?朕的內府之中,當真可以有幾千萬銀子的儲藏?”朱由崧即使是已經登基為帝,但是乍一聽李守漢說到這個數目,也不由得興奮激動的口吃起來了。
李守漢笑了笑,開始掰著手指頭給朱由崧和馬士英算賬。
“如老馬方才所講,如今府庫裏實收糧食一千萬石,尚有八千八百萬石的曆年積欠田賦的缺口,這些田賦實物,各處田地裏是長不出來的,江南四地的官紳們隻能從我南中購買糧食來填補缺口。可是,購買糧食實物繳納,第一拖得時間長,第二糧食幾次轉運裝卸,中間的損耗也不算少數。所以,某家便想,既然他們購買了某家所發的糧米契約,而後將實物交割後轉運各地。為何我們不直接下一道令,糧米契約可以直接交給各處府庫,而後由鄙處商人直接入庫繳納,這不是公私兩便的事?他們隻要出夠了價錢,咱們便一切都不要他們操心便是。”
李守漢的話,讓朱由崧與馬士英聽得似懂非懂。
“爵帥,此事,好便是好,可是,如何能有你方才說得動輒幾千萬銀子的大錢財呢?”
朱由崧眨巴著小眼睛,眼睛裏滿滿的都是對大把大把的銀錢巨大的渴望。開玩笑呢?有幾千萬銀元歸自己直接掌握,那還不是朕想怎麽用便怎麽用?隻要一紙手書詔命就可以了。什麽叫為君之樂,這才是為君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