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老虎?”王枕好奇地問。
宋九與趙匡義都樂了起來,潘憐兒也不解,主要這是南北朝的典故,一般人十分陌生,於是她問:“官人,說一說何謂鄴城打虎?”
“這個故事很長,南北朝東魏高歡入主中原後,想結交當時的漢人門閥,因此想方設法與漢人望門聯親,然而他雖出自於渤海高家,本人僅是鮮卑鎮兵,漢人門閥皆瞧他不起。於是他換了一個手段,多納漢人門閥中的寡婦,這個阻力就小得多。”
“高歡,他不是皇帝嗎?”王枕又好奇地問。
“高歡是權臣,是什麽皇帝。小子,你不懂,就不要瞎問,”趙匡義喝道,是皇帝又乍的,連李唐這樣的皇帝,漢人門閥也未必瞧得上眼,還好,宋朝時沒門閥了。
王枕吐了吐舌頭,不說話。
宋九繼續說下去:“高歡又納了滎陽鄭家的一個美豔寡婦叫鄭大車,偏偏高歡的世子高澄也喜歡上了這個鄭大車,兩人一個年少風流倜儻,一個美豔輕浮,不守婦規,於是不顧母子的名份,做了一些不好的事。鄭大車兩個婢女向高歡告發,一人舉報,一人做證。高歡一怒之下,將高澄痛打一百大棍,還要準備廢其世子地位。其妻婁昭君急切之下將司馬子如喊來求情,司馬子如來到晉陽求見高歡,便問,嫂嫂呢。高歡一臉沮喪,將事情一說。司馬子如道,這事兒正常,我那不肖子司馬消難也與我小妾有一腿,不過家醜不可外揚,所以我未說。況且嫂嫂是大王的結發妻子,想當年在懷朔那會,嫂嫂經常從娘家拿財物接濟你。大王數次犯事,被打得背無完膚,是嫂嫂不離左右。晝夜服侍。沒有嫂嫂,能有大王今天嗎。再說婢女的話也未必全信。”
“這人倒會說。”
“是啊,不然如何留名於史冊。司馬子如看到高歡怒氣消解,將高澄喊來,責問道,你說假話了吧,一個堂堂男子漢怎能因為害怕父親威名而誣蔑自己呢。高澄會意。連連稱是,說我什麽也沒有做。司馬子如再提審兩個婢女,將她們生生逼死,然後說她們果然在說謊。高歡大喜,叫來高澄與婁昭君。高澄跪拜前走,婁昭君也是一步一磕頭。一家人重新團聚。實際以高歡的聰明。如何看不穿司馬子如的把戲,但這是最佳的解決辦法。因此婁昭君用磕頭的方式懺悔自己兒子的過失。高澄必須要做點什麽,才能贏回父親的重新信任,這才開始了鄴城打虎。”
“然後他去鄴城打老虎的?”
趙匡義不由又笑:“潘娘子,外界傳言你相夫教子,但讀經義會算術還不行啊,史書也要多讀讀。”
“二大王。臣妾讀過史記,春秋,漢書,後漢書,未讀過南北朝的史書。”但潘憐兒沒有再說下去,聽宋九繼續往下講。
“東魏承接的是北魏傳統,官員不發薪酬,因為發了薪酬。鮮卑貴族就享受不到原始分配製度的特權,然而隨高歡打天下的六鎮貴族來到中原,兩手空空,又不發薪酬,做官後隻好大肆搜刮。高歡看不下去,便對姐夫尉景警告,尉景道。與你比誰更好,我不過從百姓身上弄兩個錢,你卻弄到皇帝身上。高歡不能回答,隻好和稀泥。漢人豪強看不下去。便提議嚴法治貪,以法治國。高歡將其首領漢人大臣杜弼喊來,說,今天下三分,我若出手太重,鮮卑武士一起投向宇文泰,漢人投向蕭衍,人物流散,何以立國?但高歡還是想治貪的,不過他在等待最佳的時機。這時高澄主動請命。那時他才十五歲。但不久後他就出了事,他老毛病又發作了,禦史中丞高仲密的續妻李氏十分美豔,於是調戲,高仲密一怒之下投奔了宇文泰。”
“這小子不是好人哪。”
“你這小子才不是好人,”趙匡義對王枕喝道。
“王枕,你不懂就不要亂說話了,此人天姿英發,非常人難以想像,別人十歲時都不會懂事,高澄便能替其父將勇將高敖曹招降,十一歲時以特命名大會兩次去洛陽覲見孝武帝。十五歲時輔政肅貪,十九歲時令中書監,治理整頓朝政,製訂影響深遠的律法《麟趾格》,選拔人才,懲處貪賄,增擴戶口,改革鹽政,統一貨幣。二十六歲數時,高歡攻打玉璧城兵敗鬱悶去世,接其父職為大丞相。同年擊敗候景之亂,將候景生生逼到江南禍害梁朝。接著借候景之亂,吞並江準二十三州。又親率大軍征伐穎川,水淹長社,生擒王思政,收複河南全境。若非被刺客擊殺,史書必然在此人帶動下改寫。你說他是不是好人?”
“這麽厲害啊。”
“二大王也厲害,你問問他,高澄厲不厲害。”
“王枕,我自愧不如也。”趙匡義很老實地回答。
“這次他不是為了調戲而調戲,高仲密是高敖曹的二哥,兄弟是漢人,他們同樣有許多不法行為。高澄整貪反汙,乃是漢人先行提倡。因此鮮卑官員皆在坐看高澄如何處執高仲密。兩人功勞大,高澄不好處理。這時他手下有一個重要的幕僚,也就是後來的名臣崔暹,此人落難時投奔高氏兄弟,為感恩將其妹許配給高仲密。誰知高仲密發達後將崔氏和離,重新娶了美豔的李氏。崔暹便獻策讓高澄調戲李氏,激怒高仲密。高仲密一怒之下請求外放,鎮守虎牢關,然後獻關投降西魏。高歡早有準備,爆發了第四次兩魏大會戰,邙山會戰,高歡險勝了宇文泰。此役大捷加強了高歡肅貪的信心,許多權貴向高歡訴苦,高歡說兒子大啦不中管,諸公就讓一讓吧。父子倆人一唱紅臉,一唱白臉,很快東魏風氣扭轉。因為這次反貪是自高澄去鄴城開始的,所以又叫鄴城打虎。”
“宋九,不這樣,又奈何?”
“未必,雖此次肅貪使東魏環境變好,也逼得西魏不得不變。不過東魏之變卻沒有西魏之變高明。東魏強行肅貪。可是又迷信鮮卑武士強悍,鮮卑貴族與漢人豪強矛盾一直存在。西魏經著名智囊蘇綽之手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最著名的便是府兵改姓。對將士分配土地,漢人賜鮮卑姓,鮮卑賜漢人姓,大家一起擁有兩族種姓,一起練兵。一起耕地,由以後來北齊矛盾不斷,北周卻渾然一體,原因很簡單,他們是一家人……何至於此,兵權已分。東漢與唐朝之例即可。”
兩人說得很含蓄,但潘憐兒在邊上都聽了出來。
丈夫說鄴城打虎,是含蓄地表達對皇上的不滿。趙匡胤也肅貪,公開喊齊人,實際執行不是,真正的權貴們無論是貪汙或者做不法生意,屁事都沒有。代表就是趙普。那怕王繼勳這樣的吃人肉,也不會死,倒是那些小官小吏貪汙幾百緡錢就會被處死。這樣的齊人如何讓人相信?
惡化下去,朝廷必然被逼得來場矛盾激化的鄴城打虎,讓天下動擾。
趙匡義不同意,縱容這些權貴是無奈,不這樣,又不賜官又大封子女。又不給其兵權,如何讓他們心服口服的主動釋去兵權,除非象西漢那樣,兵戈不休,可宋朝外部矛盾又遠比西漢時嚴重,不要說天下未平定,就是平定下來。還有契丹的壓迫。
宋九也沒有反對,想讓這些功臣悍將們手中兵權一起留下,朝廷是要付出了。可非得要剝得一幹二淨?國家已經開始分掌兵權,三衙掌兵無調兵權。西府有調兵無掌權,何必剝得淨光,給將領們一些權利又有何妨?難道東漢與唐朝開國功臣個個都造了反?即便有一個候君集,那也是參與奪嫡一案,不能算是真正的謀反。
兩人借著鄴城打虎評點著當今的國策。
宋九又說:“還有南方,國家政策也多有失誤。”
他說要融合,可朝廷沒有全部采納,繼續試圖以諸葛亮的那種羈縻政策治理。然而宋九卻在廣南許多地區推廣了融合政策,兩種政策絞在一起,讓南方的官員產生了極大的混亂。
誰對誰錯,看看到東西魏政策效果便知道了。
他又說道:“趙普非名臣也。”
宋九隻是發發牢騷,不要說趙匡義不是皇上,就是皇上,當真隻聽他一個人的?
但到現在了,那怕潘憐兒都不敢說趙匡胤不知道他小舅子在吃人肉。
王繼勳繼續在洛陽逍遙法外。
宋九刻意派人暗中去洛陽打聽了一下,不敢動,越這時候越不敢動。不僅他見證了趙匡義如何殺花蕊夫人的,還有未來那個夜晚……
但忍不住要聽聽消息。
若是按宋律嚴格執行,這時代奴婢與小妾又稱為女口,實際有一定的人身自由,還有屬於自己的財產擁有權,並且有一定年限,過了這個年限,主家不得強行將女口挽留,雖執行起來不是那麽一回事,因此貧困人家不排斥將自己女兒在走投無路時賣給達官貴人家。然而王繼勳吃人肉的事傳開後,誰敢將女兒往火坑裏送?
沒有人賣,王繼勳也有辦法,讓一大群家奴出去出去觀看,因為要買來吃的,所以必須要女子細皮嫩肉的,看好了,一群家奴一擁而上,強迫這戶人家將此女子賣給王府。
因為一個王繼勳,使整個洛陽烏煙瘴氣,但沒有一個官員敢出頭。特別是崔家來京城打官司不果後悲憤地上吊自殺,朝廷仍不問,更沒有一個官員敢出頭了。
於是王繼勳公開吃人肉,還與一個洛陽的和尚一邊吃著人肉,一邊品嚐著說什麽樣的女子人肉才能好吃。
聽著戚少春的稟報,潘憐兒擔心地說:“官人,別學崔浩。”
宋九說了鄴城打虎的事,潘憐兒一點兒也不懂,因此這段時間翻看了南北朝的史書。鮮卑人融漢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北魏孝文遷都穿漢服一變,二是北周蘇綽改革,府兵賜姓一變,到了隋朝鮮卑人徹底與漢人融合了,但在這之前發起者卻是拓跋燾時的三朝老臣崔浩,他在北魏推廣九品中正製,崔李盧王鄭為高,什麽鮮卑人,小地主都不行,老子是龍,兒子那怕是傻子也是傻龍,老子是蟲,那怕兒子是趙匡胤,也是一條大爬蟲。這個不提了,然後修國史,勒石為碑,說是鮮卑人是漢朝李陵後代。實際崔浩用意是好的,鮮卑入主中原,兩族矛盾重重,原來血脈也是漢人血脈,是一家人了,就不會有矛盾。可是鮮卑人不樂意,你說什麽漢人高門俺們就忍了,居然還說我們是被我們打敗的匈奴降將李陵的後代,鬧將起來,拓跋燾將崔浩斬殺,滿門誅絕。但不久後,幾乎所有鮮卑人以李陵後代自居,包括現在遙遠的契丹北部地區一些部族仍以李陵後代自居。
然後先行者呢?
讓宋九千萬不要做這個先行者。
宋九按了按她的手,表示讚同。
主要他沒有官職,就沒有話語權,說也沒有用。這時候他對權利**仍不重,可不久後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扭轉了他這個心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宋九與趙匡義都樂了起來,潘憐兒也不解,主要這是南北朝的典故,一般人十分陌生,於是她問:“官人,說一說何謂鄴城打虎?”
“這個故事很長,南北朝東魏高歡入主中原後,想結交當時的漢人門閥,因此想方設法與漢人望門聯親,然而他雖出自於渤海高家,本人僅是鮮卑鎮兵,漢人門閥皆瞧他不起。於是他換了一個手段,多納漢人門閥中的寡婦,這個阻力就小得多。”
“高歡,他不是皇帝嗎?”王枕又好奇地問。
“高歡是權臣,是什麽皇帝。小子,你不懂,就不要瞎問,”趙匡義喝道,是皇帝又乍的,連李唐這樣的皇帝,漢人門閥也未必瞧得上眼,還好,宋朝時沒門閥了。
王枕吐了吐舌頭,不說話。
宋九繼續說下去:“高歡又納了滎陽鄭家的一個美豔寡婦叫鄭大車,偏偏高歡的世子高澄也喜歡上了這個鄭大車,兩人一個年少風流倜儻,一個美豔輕浮,不守婦規,於是不顧母子的名份,做了一些不好的事。鄭大車兩個婢女向高歡告發,一人舉報,一人做證。高歡一怒之下,將高澄痛打一百大棍,還要準備廢其世子地位。其妻婁昭君急切之下將司馬子如喊來求情,司馬子如來到晉陽求見高歡,便問,嫂嫂呢。高歡一臉沮喪,將事情一說。司馬子如道,這事兒正常,我那不肖子司馬消難也與我小妾有一腿,不過家醜不可外揚,所以我未說。況且嫂嫂是大王的結發妻子,想當年在懷朔那會,嫂嫂經常從娘家拿財物接濟你。大王數次犯事,被打得背無完膚,是嫂嫂不離左右。晝夜服侍。沒有嫂嫂,能有大王今天嗎。再說婢女的話也未必全信。”
“這人倒會說。”
“是啊,不然如何留名於史冊。司馬子如看到高歡怒氣消解,將高澄喊來,責問道,你說假話了吧,一個堂堂男子漢怎能因為害怕父親威名而誣蔑自己呢。高澄會意。連連稱是,說我什麽也沒有做。司馬子如再提審兩個婢女,將她們生生逼死,然後說她們果然在說謊。高歡大喜,叫來高澄與婁昭君。高澄跪拜前走,婁昭君也是一步一磕頭。一家人重新團聚。實際以高歡的聰明。如何看不穿司馬子如的把戲,但這是最佳的解決辦法。因此婁昭君用磕頭的方式懺悔自己兒子的過失。高澄必須要做點什麽,才能贏回父親的重新信任,這才開始了鄴城打虎。”
“然後他去鄴城打老虎的?”
趙匡義不由又笑:“潘娘子,外界傳言你相夫教子,但讀經義會算術還不行啊,史書也要多讀讀。”
“二大王。臣妾讀過史記,春秋,漢書,後漢書,未讀過南北朝的史書。”但潘憐兒沒有再說下去,聽宋九繼續往下講。
“東魏承接的是北魏傳統,官員不發薪酬,因為發了薪酬。鮮卑貴族就享受不到原始分配製度的特權,然而隨高歡打天下的六鎮貴族來到中原,兩手空空,又不發薪酬,做官後隻好大肆搜刮。高歡看不下去,便對姐夫尉景警告,尉景道。與你比誰更好,我不過從百姓身上弄兩個錢,你卻弄到皇帝身上。高歡不能回答,隻好和稀泥。漢人豪強看不下去。便提議嚴法治貪,以法治國。高歡將其首領漢人大臣杜弼喊來,說,今天下三分,我若出手太重,鮮卑武士一起投向宇文泰,漢人投向蕭衍,人物流散,何以立國?但高歡還是想治貪的,不過他在等待最佳的時機。這時高澄主動請命。那時他才十五歲。但不久後他就出了事,他老毛病又發作了,禦史中丞高仲密的續妻李氏十分美豔,於是調戲,高仲密一怒之下投奔了宇文泰。”
“這小子不是好人哪。”
“你這小子才不是好人,”趙匡義對王枕喝道。
“王枕,你不懂就不要亂說話了,此人天姿英發,非常人難以想像,別人十歲時都不會懂事,高澄便能替其父將勇將高敖曹招降,十一歲時以特命名大會兩次去洛陽覲見孝武帝。十五歲時輔政肅貪,十九歲時令中書監,治理整頓朝政,製訂影響深遠的律法《麟趾格》,選拔人才,懲處貪賄,增擴戶口,改革鹽政,統一貨幣。二十六歲數時,高歡攻打玉璧城兵敗鬱悶去世,接其父職為大丞相。同年擊敗候景之亂,將候景生生逼到江南禍害梁朝。接著借候景之亂,吞並江準二十三州。又親率大軍征伐穎川,水淹長社,生擒王思政,收複河南全境。若非被刺客擊殺,史書必然在此人帶動下改寫。你說他是不是好人?”
“這麽厲害啊。”
“二大王也厲害,你問問他,高澄厲不厲害。”
“王枕,我自愧不如也。”趙匡義很老實地回答。
“這次他不是為了調戲而調戲,高仲密是高敖曹的二哥,兄弟是漢人,他們同樣有許多不法行為。高澄整貪反汙,乃是漢人先行提倡。因此鮮卑官員皆在坐看高澄如何處執高仲密。兩人功勞大,高澄不好處理。這時他手下有一個重要的幕僚,也就是後來的名臣崔暹,此人落難時投奔高氏兄弟,為感恩將其妹許配給高仲密。誰知高仲密發達後將崔氏和離,重新娶了美豔的李氏。崔暹便獻策讓高澄調戲李氏,激怒高仲密。高仲密一怒之下請求外放,鎮守虎牢關,然後獻關投降西魏。高歡早有準備,爆發了第四次兩魏大會戰,邙山會戰,高歡險勝了宇文泰。此役大捷加強了高歡肅貪的信心,許多權貴向高歡訴苦,高歡說兒子大啦不中管,諸公就讓一讓吧。父子倆人一唱紅臉,一唱白臉,很快東魏風氣扭轉。因為這次反貪是自高澄去鄴城開始的,所以又叫鄴城打虎。”
“宋九,不這樣,又奈何?”
“未必,雖此次肅貪使東魏環境變好,也逼得西魏不得不變。不過東魏之變卻沒有西魏之變高明。東魏強行肅貪。可是又迷信鮮卑武士強悍,鮮卑貴族與漢人豪強矛盾一直存在。西魏經著名智囊蘇綽之手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最著名的便是府兵改姓。對將士分配土地,漢人賜鮮卑姓,鮮卑賜漢人姓,大家一起擁有兩族種姓,一起練兵。一起耕地,由以後來北齊矛盾不斷,北周卻渾然一體,原因很簡單,他們是一家人……何至於此,兵權已分。東漢與唐朝之例即可。”
兩人說得很含蓄,但潘憐兒在邊上都聽了出來。
丈夫說鄴城打虎,是含蓄地表達對皇上的不滿。趙匡胤也肅貪,公開喊齊人,實際執行不是,真正的權貴們無論是貪汙或者做不法生意,屁事都沒有。代表就是趙普。那怕王繼勳這樣的吃人肉,也不會死,倒是那些小官小吏貪汙幾百緡錢就會被處死。這樣的齊人如何讓人相信?
惡化下去,朝廷必然被逼得來場矛盾激化的鄴城打虎,讓天下動擾。
趙匡義不同意,縱容這些權貴是無奈,不這樣,又不賜官又大封子女。又不給其兵權,如何讓他們心服口服的主動釋去兵權,除非象西漢那樣,兵戈不休,可宋朝外部矛盾又遠比西漢時嚴重,不要說天下未平定,就是平定下來。還有契丹的壓迫。
宋九也沒有反對,想讓這些功臣悍將們手中兵權一起留下,朝廷是要付出了。可非得要剝得一幹二淨?國家已經開始分掌兵權,三衙掌兵無調兵權。西府有調兵無掌權,何必剝得淨光,給將領們一些權利又有何妨?難道東漢與唐朝開國功臣個個都造了反?即便有一個候君集,那也是參與奪嫡一案,不能算是真正的謀反。
兩人借著鄴城打虎評點著當今的國策。
宋九又說:“還有南方,國家政策也多有失誤。”
他說要融合,可朝廷沒有全部采納,繼續試圖以諸葛亮的那種羈縻政策治理。然而宋九卻在廣南許多地區推廣了融合政策,兩種政策絞在一起,讓南方的官員產生了極大的混亂。
誰對誰錯,看看到東西魏政策效果便知道了。
他又說道:“趙普非名臣也。”
宋九隻是發發牢騷,不要說趙匡義不是皇上,就是皇上,當真隻聽他一個人的?
但到現在了,那怕潘憐兒都不敢說趙匡胤不知道他小舅子在吃人肉。
王繼勳繼續在洛陽逍遙法外。
宋九刻意派人暗中去洛陽打聽了一下,不敢動,越這時候越不敢動。不僅他見證了趙匡義如何殺花蕊夫人的,還有未來那個夜晚……
但忍不住要聽聽消息。
若是按宋律嚴格執行,這時代奴婢與小妾又稱為女口,實際有一定的人身自由,還有屬於自己的財產擁有權,並且有一定年限,過了這個年限,主家不得強行將女口挽留,雖執行起來不是那麽一回事,因此貧困人家不排斥將自己女兒在走投無路時賣給達官貴人家。然而王繼勳吃人肉的事傳開後,誰敢將女兒往火坑裏送?
沒有人賣,王繼勳也有辦法,讓一大群家奴出去出去觀看,因為要買來吃的,所以必須要女子細皮嫩肉的,看好了,一群家奴一擁而上,強迫這戶人家將此女子賣給王府。
因為一個王繼勳,使整個洛陽烏煙瘴氣,但沒有一個官員敢出頭。特別是崔家來京城打官司不果後悲憤地上吊自殺,朝廷仍不問,更沒有一個官員敢出頭了。
於是王繼勳公開吃人肉,還與一個洛陽的和尚一邊吃著人肉,一邊品嚐著說什麽樣的女子人肉才能好吃。
聽著戚少春的稟報,潘憐兒擔心地說:“官人,別學崔浩。”
宋九說了鄴城打虎的事,潘憐兒一點兒也不懂,因此這段時間翻看了南北朝的史書。鮮卑人融漢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北魏孝文遷都穿漢服一變,二是北周蘇綽改革,府兵賜姓一變,到了隋朝鮮卑人徹底與漢人融合了,但在這之前發起者卻是拓跋燾時的三朝老臣崔浩,他在北魏推廣九品中正製,崔李盧王鄭為高,什麽鮮卑人,小地主都不行,老子是龍,兒子那怕是傻子也是傻龍,老子是蟲,那怕兒子是趙匡胤,也是一條大爬蟲。這個不提了,然後修國史,勒石為碑,說是鮮卑人是漢朝李陵後代。實際崔浩用意是好的,鮮卑入主中原,兩族矛盾重重,原來血脈也是漢人血脈,是一家人了,就不會有矛盾。可是鮮卑人不樂意,你說什麽漢人高門俺們就忍了,居然還說我們是被我們打敗的匈奴降將李陵的後代,鬧將起來,拓跋燾將崔浩斬殺,滿門誅絕。但不久後,幾乎所有鮮卑人以李陵後代自居,包括現在遙遠的契丹北部地區一些部族仍以李陵後代自居。
然後先行者呢?
讓宋九千萬不要做這個先行者。
宋九按了按她的手,表示讚同。
主要他沒有官職,就沒有話語權,說也沒有用。這時候他對權利**仍不重,可不久後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扭轉了他這個心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