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周小雲的提議遭到了父母的一致反對。
“你說什麽?”
周父有些不敢置信,想不到一向安分內斂不說什麽話的大女兒竟然說出要上學的話。在他看來,周小雲雖然長的高點,說到底還是六歲的毛孩子。大寶都九歲一年級了,也不懂念書不念書的從來不知道要認真學習這回事。
周小雲平穩地再說一次:“還有一個多月就開學了,我想上學。”
周父覺得今天的周小雲有些不同,坐在大桌子旁邊端端正正的,說話像個小大人一般。不禁有些“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欣喜與驕傲,不過,這種心情並沒影響他的決定:
“你才六歲,懂的什麽讀書啊?在家帶帶小寶和二丫,沒事還能幫你媽媽放放鴨子,誰家孩子不是八九歲才上學。”
還有沒說出口的一點,學費可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那時的學費大概一學期十幾元錢,這筆錢不多不少,他在外替人殺頭豬也不過就三四元錢,家裏一個星期聚的雞蛋也不過賣二塊多錢。
趙玉珍也附和:“是啊,等過兩年的,大丫。”
趙玉珍考慮的和周父差不多,另外,農村傳統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也讓她從未重視過女兒的教育問題。在她看來,女兒會做家務事勤快一些會帶弟弟妹妹長大了會點手工針織就行,書或多或少念些也就罷了。
那種年月,學校就是高級一點的供孩子玩樂的場所,家長乃至學校老師都不怎麽把上學當回事。
周小雲一點都不意外聽到這樣的話,因為她就是聽這樣的話長大的。
什麽“別留級就可以了”“回家別做作業了把妹妹帶出去玩”“明天家裏要收麥子別去上學了”等等諸如此類,正是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態度這樣的教育,使得頭腦比較聰明的周小雲一直成績平平,初中畢業就結束了學校生涯早早步入了社會。
若不是早早地進廠上班,她又怎麽會早早戀愛結婚生女呢?
周小雲把自己的失敗的人生歸結於這樣一點,就是因為童年的一步錯導致後來的步步皆錯。現在她要把自己的人生導入一條康莊大道。
“爸爸,我很想去念書,我天天待在家裏放鴨子,早就學會數數了。你看:1,2,3,……”
周小雲已經數到了二十三。
“不錯啊,”周父兩眼放光,六歲的孩子能懂什麽,居然會數數了。大寶數的都沒她順溜,“我周國強的女兒就是聰明,真像我小時候。”自顧自的吹噓起來,回憶起自己小時候也是個聰明孩子呢!
周小雲家裏小事都是趙玉珍做主,可真正關鍵的“大事”還是周父說了算,周小雲自然知道要在誰身上下功夫。
周小雲又背誦了兩首唐詩,就是著名的“鵝鵝鵝”和“一去二三裏”,樂得周父合不攏嘴,直誇女兒聰明,不讓女兒上學的念頭動搖起來,心想著孩子看來聰明機靈又想上學,幹脆就讓她去念得了。
趙玉珍感覺很奇怪,周小雲整天在眼前轉悠,從沒見過她背詩:“大丫,你什麽時候學的詩啊,我怎麽從沒見你學過。”
周小雲早想好了解釋:“哥哥在家背的時候我聽了兩遍就會了。”
被點名的大寶不知道妹妹要上學的事怎麽又扯到自己的頭上了,一臉茫然。心裏直在回想自己什麽時候在家背過這兩首詩,好像,好像,自己現在都不太背的上來的樣子:
“我還不會……!”
周小雲迅速地望了他一眼,眼神的含意很多。
這時大寶的腦筋也靈光起來,覺得不能拆妹妹的台,不然自己以後可別想玩的那麽痛快了。走到哪裏都跟著三個跟屁蟲可不大妙,放鴨子一放就是兩小時不能走他哪能受得了。
至於說大寶怎麽會想到這個,得歸功於周小雲“警告”的眼神了。
大寶這時還不太懂什麽叫警告和威脅,不過他的直覺讓他選擇了幫妹妹圓場:“可能是我以前在家背過被大丫聽見了。”天知道他什麽時候背過的。
周父摸著下巴考慮了一會,猶豫著說:“可是……”
“爸爸,我保證每天放學回家幫媽媽帶小寶和二丫,有空的時候、星期六和星期日去放鴨子。你就讓我開學去上一年級吧!”
周小雲舉起右手像童子軍一樣發誓,不知道六歲的自己做出這樣的動作非常可笑。
趙玉珍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這死丫頭,打來學來的,一套一套的,他爸,要不就如了孩子的意吧!”
到底是做媽媽的心軟,想想大丫向來老實巴交的不說什麽話,家裏大寶調皮淘氣小寶體弱難帶二丫又小需要照顧,唯有大丫是最省心的從不煩什麽神。相對的對她關注也最少,現在想起來趙玉珍心裏又有點內疚起來。
沒辦法啊,孩子多啊。家裏十幾畝地滿院的雞鴨圈裏的豬家務雜事哪一樣都得她來做,周父有時還去替四鄉八村的有豬人家殺殺豬,忙起來就顧不上家裏了。
趙玉珍天天從早忙到晚,在孩子身上哪有那麽多的閑工夫。
周小雲聽了趙玉珍的話,大喜過望,撲到趙玉珍的身上,“媽媽你真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二丫聽不懂姐姐在講什麽,奶聲奶氣地學說:“好媽媽,好媽媽。”
這下,周父也笑了起來,狠了狠心答應了,想著還有一個多月開學,自己多跑跑多殺點豬實在不成就把家裏的糧食賣一點,總能把大寶和大丫的學費賺上來的。
周小雲笑的合不攏嘴,和大寶又笑又叫。一時間,周家茅屋裏傳來了震耳欲聾的歡聲笑語。
“你說什麽?”
周父有些不敢置信,想不到一向安分內斂不說什麽話的大女兒竟然說出要上學的話。在他看來,周小雲雖然長的高點,說到底還是六歲的毛孩子。大寶都九歲一年級了,也不懂念書不念書的從來不知道要認真學習這回事。
周小雲平穩地再說一次:“還有一個多月就開學了,我想上學。”
周父覺得今天的周小雲有些不同,坐在大桌子旁邊端端正正的,說話像個小大人一般。不禁有些“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欣喜與驕傲,不過,這種心情並沒影響他的決定:
“你才六歲,懂的什麽讀書啊?在家帶帶小寶和二丫,沒事還能幫你媽媽放放鴨子,誰家孩子不是八九歲才上學。”
還有沒說出口的一點,學費可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那時的學費大概一學期十幾元錢,這筆錢不多不少,他在外替人殺頭豬也不過就三四元錢,家裏一個星期聚的雞蛋也不過賣二塊多錢。
趙玉珍也附和:“是啊,等過兩年的,大丫。”
趙玉珍考慮的和周父差不多,另外,農村傳統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也讓她從未重視過女兒的教育問題。在她看來,女兒會做家務事勤快一些會帶弟弟妹妹長大了會點手工針織就行,書或多或少念些也就罷了。
那種年月,學校就是高級一點的供孩子玩樂的場所,家長乃至學校老師都不怎麽把上學當回事。
周小雲一點都不意外聽到這樣的話,因為她就是聽這樣的話長大的。
什麽“別留級就可以了”“回家別做作業了把妹妹帶出去玩”“明天家裏要收麥子別去上學了”等等諸如此類,正是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態度這樣的教育,使得頭腦比較聰明的周小雲一直成績平平,初中畢業就結束了學校生涯早早步入了社會。
若不是早早地進廠上班,她又怎麽會早早戀愛結婚生女呢?
周小雲把自己的失敗的人生歸結於這樣一點,就是因為童年的一步錯導致後來的步步皆錯。現在她要把自己的人生導入一條康莊大道。
“爸爸,我很想去念書,我天天待在家裏放鴨子,早就學會數數了。你看:1,2,3,……”
周小雲已經數到了二十三。
“不錯啊,”周父兩眼放光,六歲的孩子能懂什麽,居然會數數了。大寶數的都沒她順溜,“我周國強的女兒就是聰明,真像我小時候。”自顧自的吹噓起來,回憶起自己小時候也是個聰明孩子呢!
周小雲家裏小事都是趙玉珍做主,可真正關鍵的“大事”還是周父說了算,周小雲自然知道要在誰身上下功夫。
周小雲又背誦了兩首唐詩,就是著名的“鵝鵝鵝”和“一去二三裏”,樂得周父合不攏嘴,直誇女兒聰明,不讓女兒上學的念頭動搖起來,心想著孩子看來聰明機靈又想上學,幹脆就讓她去念得了。
趙玉珍感覺很奇怪,周小雲整天在眼前轉悠,從沒見過她背詩:“大丫,你什麽時候學的詩啊,我怎麽從沒見你學過。”
周小雲早想好了解釋:“哥哥在家背的時候我聽了兩遍就會了。”
被點名的大寶不知道妹妹要上學的事怎麽又扯到自己的頭上了,一臉茫然。心裏直在回想自己什麽時候在家背過這兩首詩,好像,好像,自己現在都不太背的上來的樣子:
“我還不會……!”
周小雲迅速地望了他一眼,眼神的含意很多。
這時大寶的腦筋也靈光起來,覺得不能拆妹妹的台,不然自己以後可別想玩的那麽痛快了。走到哪裏都跟著三個跟屁蟲可不大妙,放鴨子一放就是兩小時不能走他哪能受得了。
至於說大寶怎麽會想到這個,得歸功於周小雲“警告”的眼神了。
大寶這時還不太懂什麽叫警告和威脅,不過他的直覺讓他選擇了幫妹妹圓場:“可能是我以前在家背過被大丫聽見了。”天知道他什麽時候背過的。
周父摸著下巴考慮了一會,猶豫著說:“可是……”
“爸爸,我保證每天放學回家幫媽媽帶小寶和二丫,有空的時候、星期六和星期日去放鴨子。你就讓我開學去上一年級吧!”
周小雲舉起右手像童子軍一樣發誓,不知道六歲的自己做出這樣的動作非常可笑。
趙玉珍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這死丫頭,打來學來的,一套一套的,他爸,要不就如了孩子的意吧!”
到底是做媽媽的心軟,想想大丫向來老實巴交的不說什麽話,家裏大寶調皮淘氣小寶體弱難帶二丫又小需要照顧,唯有大丫是最省心的從不煩什麽神。相對的對她關注也最少,現在想起來趙玉珍心裏又有點內疚起來。
沒辦法啊,孩子多啊。家裏十幾畝地滿院的雞鴨圈裏的豬家務雜事哪一樣都得她來做,周父有時還去替四鄉八村的有豬人家殺殺豬,忙起來就顧不上家裏了。
趙玉珍天天從早忙到晚,在孩子身上哪有那麽多的閑工夫。
周小雲聽了趙玉珍的話,大喜過望,撲到趙玉珍的身上,“媽媽你真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二丫聽不懂姐姐在講什麽,奶聲奶氣地學說:“好媽媽,好媽媽。”
這下,周父也笑了起來,狠了狠心答應了,想著還有一個多月開學,自己多跑跑多殺點豬實在不成就把家裏的糧食賣一點,總能把大寶和大丫的學費賺上來的。
周小雲笑的合不攏嘴,和大寶又笑又叫。一時間,周家茅屋裏傳來了震耳欲聾的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