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網癮這些東西就是現實版本走火入魔的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人一旦陷入到這兩種事物裏麵的任何一種,那這個人絕對已經算的上是走火入魔了。


    像是傳銷的人會為了賺取他們心目中的金錢,為了他們幻想的美好未來,完全不顧親情、友情,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傳銷的這個無底洞裏麵。


    就算是他們的父母親,親戚朋友、愛人來勸說,甚至跪著求著讓他回家,這個人也不會回頭,誓死走傳銷這條死路。甚至有的人在被自己的家人強行帶回家之後,還想盡辦法想要逃出來,繼續做他的傳銷。


    傳銷是這樣,有著網癮的人也是這樣。很多有著網癮的人都是一些小孩子,年紀都不大,因此,他們的心理素質,還有心理認識比起成年人來,差很多,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麽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麽事情又是不可做的,再加上網絡世界的引誘,這些孩子會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像是模仿網絡上麵的人,去外麵做壞事啊,或者是因為需要籌集上網的費用,就去外麵做些犯罪的事情。


    小孩子因為想要上網,從而去家裏麵偷錢,或者去其他的地方盜竊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社會裏麵很是常見,甚至,有的人還因此犯了更加大的罪,像是搶劫,甚至是殺人。


    因為想要籌集上網的費用而搶劫殺人的。在現實社會裏麵,也不少見。例如在2008年的時候,就有著這樣的一個案例。


    25歲的湘南男子魏某淼上網成癮。為了籌到上網的費用,他撿了一塊大理石躲在網吧女廁所,搶劫殺害了一名17歲的女孩,隨後還侮辱了屍體。殺人後,魏某淼還如無其事的拿著搶來的錢再次進入網吧,一呆就是5天時間,直至被警方抓獲。


    2008年7月19日。魏某淼到東官市石龍鎮西湖勝大網吧上網。第二天中午,魏某淼在網吧呆了一天。身上的錢已花光,就到網吧附近撿了一塊大理石,又回到勝大網吧伺機搶劫。


    2008年7月19日13時30分許,魏某淼攜帶裝有大理石的塑料袋。趁機躲進網吧女洗手間一個廁位的後麵。當天15時40分許,17歲女孩徐某靜走進該廁位,魏某淼立即用大理石朝徐某靜的後腦砸了三四下,徐某靜暈倒在地。


    魏某淼關上廁門,搜走徐某靜身上的80元現金。正當魏某淼搜身時,徐某靜蘇醒過來,想要呼救,魏某淼就用手掐住徐某靜的脖子直至不再動彈。


    隨後,魏某淼脫掉徐某靜的下半身衣物。對徐某靜實施了奸---淫。


    作案後,魏某淼用手指蘸上被害人徐某靜的血,在廁所牆壁上寫下了“先---殺---後---奸”、“血”五個字。隨即離開了女洗手間。


    魏某淼回到上網的座位,換下作案時所穿上衣後逃離網吧。2008年7月19日19時許,徐某靜的屍體被人發現。


    魏某淼把作案的血衣扔掉後,若無其事的又到南城區一間網吧繼續上網,他在網吧一呆就是5天,直到2008年7月24日淩晨3時被抓。


    警方從魏某淼身上搜出一把水果刀和一把小刀。還有兩塊大理石,魏某淼稱大理石是準備沒錢時再次搶劫使用。他辯稱。“我本不想殺人,因被害人叫救命,就把她殺死了”。


    僅僅是為了一點上網的費用,就去搶劫,甚至最後還直接殺人了,最終配上自己的自己的生命,兩個家庭也因此破敗了,出現這樣的事情,難道還不能夠說明網癮的嚴重性嘛!


    魏某淼這樣的悲劇在現實社會裏麵並不僅僅隻是個例,在現實社會裏麵還有著很多和魏某淼一樣的悲劇例子,所以,對於網癮這個問題,我們真的是需要重視,否則,也許某一天,同樣的悲劇,也會在你或者你的身邊發生!


    走火入魔這個事情並不僅僅是武俠小說裏麵的東西,它真實的存在這個世界裏麵,真實的存在你我的身邊。


    走火入魔這樣的事情看起來確實是有點神幻的感覺,但是,你否認不了它的存在,也許在下一刻你自己就會走火入魔,或者直接遇上一個走火入魔的人,所以,再不要把走火入魔這個詞語當成是武俠小說裏麵的專用詞語了。


    穴道和經絡的知識很是繁雜,學習起來很是困難,但是,這樣的困難比起你在練武的時候,因為對於自己身體裏麵的穴道和經絡知識僅僅隻是一知半解,從而在練武的時候,出現走火入魔的情況要好多了。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麵,理解得也不透徹。典出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悟有淺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宋朝詩人陳師道認為蘇東坡的詩風格初學劉禹錫,後學李白。清朝時期的《詩醇》卻有不同的觀點:“洵乎獨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詩也:而陳師道顧謂其初學劉禹錫,晚學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試題出處宜告人》:“公此言真能從風俗人心起見,不以一知半解取人。”


    毛zx《實踐論》裏麵也有著這麽一句話:“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識裏手’,有了道聽途說的一知半解,便自封為‘天下第一’,適足見其不自量而已。”


    在做事情和做人上麵,最忌諱一知半解,一旦你在做事情或者做人的時候,一知半解的話,有時候的後果真的會很嚴重。


    在一些小事情上麵一知半解沒有什麽。但是在一些大事情上麵,一知半解就要不得了,那可是會出大事的。甚至會出現死亡這樣嚴重的後果。


    像是在醫術上麵,一知半解就要不得。給人看病需要紮實的醫學基礎,要是僅僅對於醫學知識一知半解的話,那後果真的是太嚴重了。相信這樣的後果會是怎麽樣,大家都很是清楚。


    所以,在做事情,還是做人上麵。都不要做一知半解的人。


    作為小世界的主人,趙朝綱很是清楚學會穴道和經絡知識的難度。否則,在現代醫學上麵也不會有中醫難學的這個論點了。


    現代社會為什麽中醫會被西醫壓在下麵,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中醫的知識對於一般人來說,真的是很難學。中醫的很多知識,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簡直是猶如天書似的難懂!


    中醫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


    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係。


    在研究方法上,以整體觀相似觀為主導思想,以髒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依據。具有樸素的係統論、控製論,分形論和信息論內容。


    中國其他傳統醫學,如藏醫、蒙醫等則也被稱為民族醫學。


    日本的漢方醫學。棒子國的韓醫學,高麗國的高麗醫學、小矮子國的東醫學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髒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製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複。


    中醫治療的積極麵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複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麵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


    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中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采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


    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裏、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


    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


    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采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


    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


    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


    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


    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誌著中藥藥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高麗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鑒》。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衝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係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


    同屬中國醫學體係的日本漢方醫學、高麗國的高麗國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複蘇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在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麵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棱兩可或者爭議性。


    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藥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


    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辯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


    1996年,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和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


    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信息-能量-物質’的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


    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


    分形藏象五係統-暨心係統、肝係統、脾係統、肺係統、腎係統;


    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還包括近代針灸經絡的發展史,近代中醫氣的進展簡史,中西醫結合史,中醫中藥史等。


    相比起西醫而言,中醫擁有極其豐富的曆史典故和長久的曆史。


    岐黃公元前26~22世紀時,黃帝是傳說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姓姬號軒轅氏、有熊氏。岐伯,傳說中的醫家,黃帝的臣子。


    現存有中國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是《內經》。此書托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並以問答的形式而成,又稱《黃帝內經》。後世稱中醫學的“岐黃”、“岐黃之術”。即源於此。


    醫中聖手《孔子傳》載:“於事無不通,謂之聖”,即無所不通。手,指專司或專情其事的人。醫中聖手即是對醫生精湛醫術的高度稱讚。


    扁鵲盧醫《史記扁鵲侖公列傳》載:扁鵲者,渤海郡鄭人也,姓秦。名越人,其治趙簡子、太子疾。《列子力命篇》載:醫者盧氏被人稱為“神醫”。扁鵲盧氏即“正統神醫”也。


    懸壺《後漢書?費長房傳》載。市中有一老翁賣藥,懸一壺於市頭。而他的藥給人治病,每每藥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們的注意。結果發現這個神奇的老頭,每到落市關門後,他就跳入葫蘆裏。


    古代醫藥不分家,就把“懸壺”作為行醫的代稱。一些開業醫生也將葫蘆作為招牌,表示開業應診之意,後人稱醫生的功績為“懸壺濟世”。


    杏林三國時董奉,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為人治病,不受謝,不受禮,隻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樹作為紀念。重症愈者種5株,輕者1株。數年後,蔚然成林,紅杏累累。


    他建一“草倉”,告訴人們,要杏果的,不用付錢,隻要拿一器穀子來換一器杏果。


    這樣用杏果換來的穀子堆積滿倉,他用這些穀子救濟貧民。


    人們非常感謝他,送他匾額上寫“杏林”、“醫林”、“譽滿杏林”、“杏林春暖”。這些讚譽之詞成為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雅稱。


    虎守杏林傳說: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叢中臥著一隻老虎,細看沒有吃人的凶相,一動不動,抬頭張嘴,大聲喘氣,流著淚,表情很痛苦樣子,是求董奉治病。


    董仔細看了老虎說:“明天此時你來此等候,我給你治病。”


    老虎點頭走了,第二天董奉把兩個鐵環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張口,鐵環用來防虎咬。


    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嚨裏的骨頭,治愈了老虎的病,後來老虎為了報恩,就為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揚像董奉那樣高超的醫術。


    再世華佗典故:華佗一次在途中,見有人出殯,他看見棺材縫裏流出來的血,還像活人的血,於是上前救治,終於救活在棺材裏假死的產婦,被人們譽為“神醫”。


    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三國演義》說他能為曹操開頭顱治其頭風病,後人用“再世華佗”來讚揚醫生的醫術高明。


    青囊指古代醫生盛醫書的囊,後借指醫術。


    《後漢書?華佗傳》張冀《補注》:“吳押獄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我死非命,有青囊未傳,二子不能繼業,修書與汝,可往取之’。吳至金城,取又藏之。


    佗知不免,大飲如醉而殂。吳棄役回家,向妻索書,妻日:‘縱學得神術,終斃於獄中,故我以囊燒毀也’”。


    因華佗精醫術,生前行醫各地,聲名頗著,所以,“青囊”也成了醫術的代稱。


    蒼生大醫的典故:唐代藥王孫思邈,醫德高尚,堪稱醫學界的典範。他在《千金要方》中寫道:“若有疾厄(災難)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怨親善友,華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不得瞻前顧後,慮吉凶,護措身命。深心淒愴,勿避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成蒼生大醫。”


    後人對醫德高尚的醫生尊稱“蒼生大醫”。(未完待續)


    ps:注:謝謝金桂冠非禮大大的月票支持,謝謝!


    謝謝金桂冠非禮大大的打賞支持,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個小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路行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路行者並收藏我有一個小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