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嗖!
隨著三聲信號彈的升空,瓊軍立即動作了起來。
他們依照軍令所示,朝著同一側聚攏。
九國聯軍的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瓊軍的指揮艦上,對於這番變陣,並沒有反應過來。
他們通過遠望鏡看到,有一艘艦船非常特殊,它不僅體型巨大,還配備了幾乎多出一倍的重型火炮。
而更為醒目的是,它竟然同時懸掛了兩麵大旗。
其中一麵為青色牙旗,另一麵為黃色龍旗,二旗在海風中獵獵招展,很惹人眼球。
這……又是個什麽情況?
不多時,一個了解華夏文化的斥候分析道:青色牙旗,屬於是大奉軍將帥旗的象征,也就是說,在那艘艦上,有某位高官坐鎮。
至於那????????????????黃色的龍旗……
啊,不得了!
這個人的身份非常高貴,貴到無法想象。
在華夏國,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懸掛黃色旗幟的,更不要提是刺了龍圖騰的。
可能性隻有一個。
那就是,大奉的皇帝小兒來到了前線。
若,將這兩麵旗幟綜合考量,就得出了如下結論:皇帝和齊譽聯袂而至了。
這可是個天大的事!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倘若能把這兩位生擒活捉的話,勝利果實豈不是唾手可得?
本來,九國聯軍已經定下了全盤對攻的策略,但,自他們發現了這事之後,又動起了走捷徑般的歪主意。
是呀,把他們給拿住,不就結束戰鬥了嗎?
洋軍越想越覺得可行,於是,他們就臨時改變了策略,改為是針對敵酋。
可這麽一來,他們人數上的優勢就變得失去意義了。除非,你能施展出圍困式的手段把他們堵住,否則就是拚速度樣的你追我趕。
任你人數再多,都沒有用武之地。
洋軍將領也懂得這個道理,但,他們還是想著放試試。
萬一,要是弄成了呢?
麵對滑到嘴邊的肥肉,任誰都難拒誘惑,不啃上一口,實在說不過去。
說辦就辦!
下定決心後,九國聯軍立即開始了變陣,由原來的橫向排列改為是縱向魚貫。
這樣的陣型,有利於急速行軍,於對敵作戰方麵,卻不是非常妥當。
所以在戰場上,極少看到這樣的陣型。
此異常也立即引起了齊譽的注重。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其背後,一定暗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為了揣度究竟,齊譽特地將遠望鏡拉到了最長,細心觀察、暗做分析。
他越來越覺得,敵人是朝著自己的所處撲殺而來。
不僅僅是他,就連李宏裕也有同樣的感覺。
驀地!
齊譽意識到了什麽……該不會是九國聯軍異想天開,想要活捉自己吧?
像!
非常得像!
嘖嘖,好你個小洋鬼子,竟然動起了老夫的主意!
剛想發怒冷哼,齊譽又突然笑了起來。
既然,他們想要拿下自己,那自己何不????????????????將計就計,以己為餌來做些文章呢?
對!就這麽辦!
齊譽收回遠望鏡,下令道:“命大軍靠向左側,為前來的敵軍讓出一條通行道。此外,咱們的指揮艦向右移一移,以脫離所處的安全區域。”
“嗯?”李宏裕聞言猛然一愕,驚得說不出話來。
大軍向左,而自己向右,這不是公然地暴露於敵軍的炮火之下嗎?
即使身懷舍身取義之心,那也不能這麽傻乎乎地慷慨就義呀?
皇帝抹了一把冷汗,憂道:“少保,如此行事又是什麽道理?”
齊譽淡然一笑,答道:“俗話說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今天,就讓咱們親身做回誘餌!”
“誘餌?”
“沒錯,我就是想用這種方式誘敵出來,讓咱們的大軍可以從側麵發起攻擊,如此這般,敵軍就會因為陣型不當而造成戰損。”
“萬一……”
“沒有萬一!敵艦的蒸汽機雖然具備了叫板瓊軍的實力,但,叫板絕不等於就能媲美!隻要咱們把馬力開到最大,就能保持住速度上的優勢。既然處在領先位,又有什麽可擔心的?”
單從技術層麵上看,齊譽的觀點確實很有道理。
可是,事實會不會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也就是說,這事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且還很大。
齊譽認為,打仗不就是刀尖上舔血的行當嗎?
若懼怕,還不如回家抱孩子得了,又何必在前線這裏丟人現眼呢?隻是簡單的幾句,齊譽就表達出了決心。
隨後,他又補充說道:“對於咱們而言,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戰局良機,堪稱是天上掉餡餅。”
“所以,咱們必須將計就計、伺機而動,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時不可失,失不再來。
該果斷時,就得果斷。
李宏裕本來是滿懷恐懼的,但,被齊譽這麽一激勵,竟然變得豪邁起來。
自己以天子之軀犯險誘敵,此壯舉絕對可以載入史冊,到了那時,誰還敢說自己沒有文治武功?
此事若能成功,一定可以抵消或者是弱化征高麗帶來的不利影響。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想通此節後,李宏裕顯得格外釋然。????????????????
見天子麵色趨緩,齊譽給了個大大的讚。
“既然陛下沒有異議,那咱們就這麽辦了。”
“準!”
……
瓊軍素以紀律嚴明著稱於世,這一點,確實不是蓋的。
即使段子成等人未弄清楚齊大人的用意所在,但,仍是堅決地執行。
軍令如山。
沒有半分猶豫。
不過,這幾個人都是軍事上的老手,他們在觀察了陣型的變化後便變得恍然了。
齊大人一定暗含深意。
果然!
後續的命令接踵而至:待敵軍施展擒王之計時,你們一定要果斷攻擊,能殺多少就傻多少,勿留餘力。
我的天!
齊大人怎麽可以以身犯險呢?還有皇帝陛下,他怎麽也跟著瞎胡鬧呢?
萬一,後者有個三長兩短,瓊州還不被天下士子給罵死呀!
這一出,真的是有些激進了。
抱怨歸抱怨,執行上絕不能有任何含糊,該配合的還得配合。
再說一下九國聯軍。
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想聚火力去攻擊大奉皇帝所乘的主艦。但是,礙於其周圍防禦嚴密,一時間很難尋出實質性的漏洞。
卻不料,瓊軍此時竟然變化了陣型,將主艦獨立於大陣之外。
嘖嘖,真是想什麽就來什麽!
可想而知,洋軍們是多麽地興奮。
趕緊地,加快航速奮力殲滅。
此事若能得逞,大局可定!
隨著三聲信號彈的升空,瓊軍立即動作了起來。
他們依照軍令所示,朝著同一側聚攏。
九國聯軍的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瓊軍的指揮艦上,對於這番變陣,並沒有反應過來。
他們通過遠望鏡看到,有一艘艦船非常特殊,它不僅體型巨大,還配備了幾乎多出一倍的重型火炮。
而更為醒目的是,它竟然同時懸掛了兩麵大旗。
其中一麵為青色牙旗,另一麵為黃色龍旗,二旗在海風中獵獵招展,很惹人眼球。
這……又是個什麽情況?
不多時,一個了解華夏文化的斥候分析道:青色牙旗,屬於是大奉軍將帥旗的象征,也就是說,在那艘艦上,有某位高官坐鎮。
至於那????????????????黃色的龍旗……
啊,不得了!
這個人的身份非常高貴,貴到無法想象。
在華夏國,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懸掛黃色旗幟的,更不要提是刺了龍圖騰的。
可能性隻有一個。
那就是,大奉的皇帝小兒來到了前線。
若,將這兩麵旗幟綜合考量,就得出了如下結論:皇帝和齊譽聯袂而至了。
這可是個天大的事!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倘若能把這兩位生擒活捉的話,勝利果實豈不是唾手可得?
本來,九國聯軍已經定下了全盤對攻的策略,但,自他們發現了這事之後,又動起了走捷徑般的歪主意。
是呀,把他們給拿住,不就結束戰鬥了嗎?
洋軍越想越覺得可行,於是,他們就臨時改變了策略,改為是針對敵酋。
可這麽一來,他們人數上的優勢就變得失去意義了。除非,你能施展出圍困式的手段把他們堵住,否則就是拚速度樣的你追我趕。
任你人數再多,都沒有用武之地。
洋軍將領也懂得這個道理,但,他們還是想著放試試。
萬一,要是弄成了呢?
麵對滑到嘴邊的肥肉,任誰都難拒誘惑,不啃上一口,實在說不過去。
說辦就辦!
下定決心後,九國聯軍立即開始了變陣,由原來的橫向排列改為是縱向魚貫。
這樣的陣型,有利於急速行軍,於對敵作戰方麵,卻不是非常妥當。
所以在戰場上,極少看到這樣的陣型。
此異常也立即引起了齊譽的注重。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其背後,一定暗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為了揣度究竟,齊譽特地將遠望鏡拉到了最長,細心觀察、暗做分析。
他越來越覺得,敵人是朝著自己的所處撲殺而來。
不僅僅是他,就連李宏裕也有同樣的感覺。
驀地!
齊譽意識到了什麽……該不會是九國聯軍異想天開,想要活捉自己吧?
像!
非常得像!
嘖嘖,好你個小洋鬼子,竟然動起了老夫的主意!
剛想發怒冷哼,齊譽又突然笑了起來。
既然,他們想要拿下自己,那自己何不????????????????將計就計,以己為餌來做些文章呢?
對!就這麽辦!
齊譽收回遠望鏡,下令道:“命大軍靠向左側,為前來的敵軍讓出一條通行道。此外,咱們的指揮艦向右移一移,以脫離所處的安全區域。”
“嗯?”李宏裕聞言猛然一愕,驚得說不出話來。
大軍向左,而自己向右,這不是公然地暴露於敵軍的炮火之下嗎?
即使身懷舍身取義之心,那也不能這麽傻乎乎地慷慨就義呀?
皇帝抹了一把冷汗,憂道:“少保,如此行事又是什麽道理?”
齊譽淡然一笑,答道:“俗話說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今天,就讓咱們親身做回誘餌!”
“誘餌?”
“沒錯,我就是想用這種方式誘敵出來,讓咱們的大軍可以從側麵發起攻擊,如此這般,敵軍就會因為陣型不當而造成戰損。”
“萬一……”
“沒有萬一!敵艦的蒸汽機雖然具備了叫板瓊軍的實力,但,叫板絕不等於就能媲美!隻要咱們把馬力開到最大,就能保持住速度上的優勢。既然處在領先位,又有什麽可擔心的?”
單從技術層麵上看,齊譽的觀點確實很有道理。
可是,事實會不會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也就是說,這事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且還很大。
齊譽認為,打仗不就是刀尖上舔血的行當嗎?
若懼怕,還不如回家抱孩子得了,又何必在前線這裏丟人現眼呢?隻是簡單的幾句,齊譽就表達出了決心。
隨後,他又補充說道:“對於咱們而言,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戰局良機,堪稱是天上掉餡餅。”
“所以,咱們必須將計就計、伺機而動,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時不可失,失不再來。
該果斷時,就得果斷。
李宏裕本來是滿懷恐懼的,但,被齊譽這麽一激勵,竟然變得豪邁起來。
自己以天子之軀犯險誘敵,此壯舉絕對可以載入史冊,到了那時,誰還敢說自己沒有文治武功?
此事若能成功,一定可以抵消或者是弱化征高麗帶來的不利影響。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想通此節後,李宏裕顯得格外釋然。????????????????
見天子麵色趨緩,齊譽給了個大大的讚。
“既然陛下沒有異議,那咱們就這麽辦了。”
“準!”
……
瓊軍素以紀律嚴明著稱於世,這一點,確實不是蓋的。
即使段子成等人未弄清楚齊大人的用意所在,但,仍是堅決地執行。
軍令如山。
沒有半分猶豫。
不過,這幾個人都是軍事上的老手,他們在觀察了陣型的變化後便變得恍然了。
齊大人一定暗含深意。
果然!
後續的命令接踵而至:待敵軍施展擒王之計時,你們一定要果斷攻擊,能殺多少就傻多少,勿留餘力。
我的天!
齊大人怎麽可以以身犯險呢?還有皇帝陛下,他怎麽也跟著瞎胡鬧呢?
萬一,後者有個三長兩短,瓊州還不被天下士子給罵死呀!
這一出,真的是有些激進了。
抱怨歸抱怨,執行上絕不能有任何含糊,該配合的還得配合。
再說一下九國聯軍。
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想聚火力去攻擊大奉皇帝所乘的主艦。但是,礙於其周圍防禦嚴密,一時間很難尋出實質性的漏洞。
卻不料,瓊軍此時竟然變化了陣型,將主艦獨立於大陣之外。
嘖嘖,真是想什麽就來什麽!
可想而知,洋軍們是多麽地興奮。
趕緊地,加快航速奮力殲滅。
此事若能得逞,大局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