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又稱秋闈,是生員向孝廉進階的一場科舉考試。


    孝廉,即舉人。


    按當下律法規定來說,鄉試的考生除了秀才之外,還有國子監的監生以及各地保舉的貢生,一同參加。


    還有就是那些在往科中了副榜的舉人,他們壯誌未泯,豪氣仍在,還想著再來拱上一拱。


    競爭非常激烈!


    從考核規則上來看,鄉試就是科舉路上的一個大節點,和童考以及院考完全不同,用的是另外一種考核製度。


    區別在哪裏呢?


    秀才科和童生科都是由地方官吏或者書苑出題,而成績的好壞也是由地方官吏自行審閱判定。


    而鄉試卻截然不同,所考的題目都是由禮部或者翰林院的學士秘密出題,座師也由朝廷欽定,地方官無權參與和幹涉。


    座師是指舉人科及以上,學子們對主考官和副考官的尊稱。


    在鄉試的整個流程中,座師們全權全程參與,他們親自監督試卷的開封、發卷、彌封。


    此外,所有的座師也都是臨時委任,在禮部還沒有正式公布之前,誰都不知道自己會去哪裏監考。


    這樣做的目的有二,一是可以防止地方官賄賂考官,為自己的文教政績添碼。二來就是防止有人提前獲知主考官的評判嗜好,繼而搞上一些小動作。


    聽到這些話後,齊譽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暗自流汗。


    之前時,自己曾因此受益過,看來以後是再也不可能了。


    總之一句話,要想邁過鄉試這道門檻,就要拿出真本事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鄉試,在除了製度方麵有所變化之外,各種稱呼也和之前的叫法有所不同。


    就比如說剛才提到的座師,這是對主考官叫法上的改變,還有就是,考場也不再叫考場了,而是稱之為省府貢院。


    貢院這個稱呼的由來,還帶有一些寓意,解讀為是向皇上貢獻人才的地方,這就好比恭送給帝王的東西一樣,要稱之為是貢品。


    嗯,人和東西都是貢的一種。


    鄉試,共分為是三場,每一場連考三天,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裏麵。每考完一場,中間會有一天的休息時間。


    鄉試不是淘汰製,考核的是三場的綜合成績。還有就是鄉試正榜不需要自己看榜,隻放副榜。


    到了出結果的那天,但凡是中了正榜的人,都會有報喜差親自上門報喜,等著就行了。


    至於那些沒有得到報喜的考生,就可以去察看之後放出的副榜了,如果再連副榜都是無名的話,就可以提前去準備下一科了。


    此外,鄉試是需要考生自備食物的。


    這並不是說府衙小氣,舍不得花錢,而是另有原因。


    據傳,在前幾科時,曾出現過詭異的投毒事件,還毒死了不少的好學子,造成了人才上的巨大損失,後經朝廷考量決定,把鄉試改為是考生自帶食物。


    是呀,自己總不能去毒自己吧?


    於是,齊譽就和戚景來到了坊市,采買食品。


    各大商販都提前做好了準備,食物也是五花八門。


    按照戚景的想法,很想帶著幾隻肥雞進入考場,這樣一來,在裏麵就有肉吃了。


    齊譽暗道:


    你怎麽不再提一壺酒呢?


    肥雞是不可能的了,萬一惹毛了核驗官,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煎餅、薄餅之類的還比較合適,久放不壞,於是二人就買了一些。


    回到會所後,二人就投入到了臨抱佛腳的衝刺階段。


    齊譽更是加強記憶,使勁地背誦,恨不得多分出另一個我來。


    就這樣日複一日,臨陣磨槍了幾天。


    在這期間,齊譽並沒有在會所內發現殷俊的身影,估計這廝是去投客棧了。


    也是,人家不差錢,怎麽會擠到這種地方來呢?


    算算時間,明天就是鄉試的開考日了。


    戚景很惋惜地說:“由於最近沒有回老家,所以手裏頭也沒有那種藥了,這次考試的汙穢之氣,隻能靠自己扛過去了。”


    齊譽的嘴角抽了抽,似有所想……


    次日一早,所有的人都早早起床。


    和以往不同,今天再沒有人寒暄和打招呼了,他們各自收拾著自己的考籃,檢查著自己的浮票。


    時間到,開拔!


    考生們全都神色凝重,展示出了一種視死如歸的大氣概。


    悲壯而又凜然。


    看哪!


    藍天上,一行由征雁排成的人字隊形,悠悠然地朝著南方飛去了。


    再看!


    地麵上,一條由秀才排成的一字隊形,全都地凝望著貢院的龍門。


    咣!


    一聲鑼響,開始進場了!


    常規流程操作,首先是核對浮票,驗明正身。


    每到這個環節,總會有幾個倒黴蛋會被叉出去的。


    這不,就有一位因不慎被強盜打劫而揍成豬頭臉的考子,因無法辨認出本來的麵目,直接被‘婉拒’了。


    還有一位更離譜的,他因昨晚吃壞了肚子,導致了拉稀脫水,麵容枯瘦,也以難以識別為由被叉出去了。


    一陣生無所戀的哀嚎聲沿耳傳來,所有人都感心中一涼,都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臉。


    輪到齊譽了。


    麵對核驗官故意找茬般的目光,齊譽是一臉的緊張。


    那小吏看了他好一會兒,才淡淡說道:“嗯,記得下次把身材勻稱改成是體態豐盈,好吧,你走吧。”


    說我胖?


    咳咳,咱這叫體格健碩好不好?


    唉,看來以後得少吃肉了。


    有驚無險,過了。


    接下來就是搜檢環節了。


    由於是考生們自帶食物,所以考籃也就成了被檢查的重點。


    這時,倏然有一個人嚎啕大哭。


    是的,又有一人被叉出去了。


    “那個燒餅真不是我的,我在蠢,也不可能在這裏麵藏小書呀……”


    但是,沒有人聽他解釋。


    很明顯,這位仁兄是被人給算計了。


    自出了這個案例之後,所有的考生全都再次檢查了一遍自己的考籃。


    此外,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被無聲地拉開了,誰不怕遭遇不明的暗算呢?


    齊譽更是直接把考籃抱在了懷裏,別說讓人碰了,看都不讓他們看。


    之所以這麽嚴,也是有前科經驗的。。


    據說在之前的某科鄉


    試時,居然有人想出了匪夷所思的作弊方法。


    具體是,先找一堆大號的雞蛋,然後再尋巧匠加工,先是以蘸了濃醋的竹尖筆在蛋殼上寫下蠅頭小書,然後再把雞蛋溫火煮至半熟,它就會變成一個內含乾坤的文章蛋。蛋的表麵上看起來沒什麽特別之處,但一剝開蛋殼,就能隱約看到殼上的文字。


    道聽途說而已,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反正嚴查就是。


    故,無論是任何食物,都要捏碎了檢查。


    齊譽老遠就開始盯著了。


    卻見,那小吏探出了黑黝黝的髒手,將考生們的食物逐個捏碎,然後再用雙手搓成粉末,見沒有任何東西之後,才會把人放進去。


    齊譽這次很有覺悟,不等小吏動手,自己就主動地把考籃裏的食物給搓碎了。


    小吏一愣,而後笑道:“多謝你體諒我們的辛苦,過去吧。”


    “不客氣……”


    接下來就是脫衣、脫帽,直至脫光,來個全身大體檢。


    一條條白斬雞似的秀才們,全都擺成了‘大’字形,不,應該說是‘太’字形,無條件地接受著檢閱。


    輪到齊譽了。


    卻見那負檢的小吏蹲下身去,仰望著齊譽的傳家寶,審視了一會兒才道:“嗯,沒裝東西,過去吧。”


    汗,這裏頭也能藏小抄?


    還好,還好,沒碰上同好的人,否則,自己豈不是被調戲了?


    齊譽挽好了頭發,然後就走進了貢院的大門。


    這時,又有小吏過來了。


    “拿好了,每人兩根蠟燭,留著晚上照明用,切記,小心火燭!”


    “多謝多謝!”


    這蠟燭是不要錢的,很有可能是鄉試中唯一免費贈送的福利品了。


    鄉試是不用結保和擔保的,所以也就沒有唱保的環節。


    能走到這一步的人,都已經證明過自己的能力了,不可能再是那種毫無所學而設法作弊的人了。況且,還有各地的知府核驗把關,自然就無須再擔保。


    接下來就是抽簽,並以此來決定考棚的編號,考生們在拿到了相應號碼之後,就可以進入對應的考棚了。


    這是臨時抽號,不可能存在徇私舞弊。


    齊譽抽到了一間最靠邊的考棚,破破爛爛,避風不怎麽好,感覺冷嗖嗖的。


    棚內,一桌,一椅,一陋床,還有就是那個直到用時方不恨的恭桶了。


    嗚呼!


    一想到這成千上萬的恭桶一起發酵,齊譽就覺得鼻子發麻。


    待所有的流程都走完之後,已經到了辰時。


    考試即將開始。


    突然,咣當一聲!


    貢院的大門關上了,然後就是鐵鏈套門以及上鎖的聲音。


    遂即,各考棚的小門也被關上,同樣也是用鐵鏈鎖住。


    是的,裏麵的人出不來,外麵的人進不去,試問你如何作弊?


    起初時,齊譽還以為吃喝拉撒睡全在裏麵和府試時差不多,現在來看,確實是大不同。你時間不到的話,想出也出不來。


    是的,鄉試不設搖鈴交卷,無論你做得快還是慢,都是要到了點才能出來。


    咣!


    一聲鑼響,考試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仕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佯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佯忘並收藏寒門仕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