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個桃核宮殿來說,最多算得上是一件比較奇特的工藝品,除了有些藝術價值之外,並無其他。


    而此物,也僅僅能夠證明,那位疑似川王妃的女子有這一類的收藏嗜好,對自己的行動並沒有太大幫助。


    一件雞肋之物!


    在聊完了川王妃的事情之後,齊譽又忍著疲憊向哈裏問起了他發展教務的經過。


    即,他是怎麽去挖拜帝教牆角的?


    對於此事,齊譽還是比較關心的。


    在哈裏看來,這種事情絕對屬於教內機密,外人不宜透漏!


    但是,齊大人除外。


    要知道,若是沒有齊譽的舉薦,哈裏是不可能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


    按照華夏的話來說,齊大人算得上是他哈大人命裏的貴人了。


    嗬嗬,不愧是華夏通,這個說法真是貼切!


    別不多談,直奔主題。


    本來,哈裏是想采用一種自誇的方式來講解他傳教的過程,但是,齊譽強烈建議他隻講重點少說廢話,盡量地做到意簡言駭!


    是啊,我爬山累得骨頭都快散架了,哪有心情聽你婆婆媽媽?


    好吧。


    那就簡而言之吧。


    按照哈裏的說法,上帝教的傳教過程共分為是兩個階段,分別是初級階段和深入階段。


    在剛來這個地方的時候,信心十足的他可謂是碰了一鼻子的灰,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沒人理他。


    沒辦法,他隻得在泰山設下臨時總壇,欲借勢五嶽的名氣來提高自己。


    然後,他又廣發傳教式的‘英雄帖’以壯聲威,擴大影響力。還別說,此舉還真引來了一些拜帝教徒的到來。


    哈裏見狀大喜,急忙對著這些‘牆角們’灌輸自己的教義,結果卻是,無論他如何的舌燦蓮花,那些頑固的拜帝教信徒就是不信他。


    這段時間,就是他所說的初級階段。


    後來,哈裏改變了策略。


    他想起了齊譽曾經講過的神棍手段,糾結的幾天之後,他便把從京城的民間藝人那裏學到的那一套使了出來。


    什麽油鍋洗手,嘴裏噴火,他樣樣都使得出神入化。除了胸口碎大石目前還不敢嚐試之外,基本上算是手段盡出了。


    還別說,這種手段非常管用,人家哈教父搖身一變就成了人人膜拜的哈半仙,然後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地,他就把拜帝教那邊的人給忽悠過來了。


    這段時間,被他稱為是深入階段。


    從目前的總體情況來看,哈裏的傳教還是比較成功的,之前被挖牆角的大仇也算是得報了。


    嗯,幹得不錯!


    齊大人讚道。


    就在二人聊得正熱時,黃飛突然從門外走了進來,說是有密信到了。


    何事?


    黃飛說,是和燕王有關的情報。


    齊譽一怔,忙接過來看。


    卻見,那紙上隻有一句話:燕王目前正和趙王進行著秘密接觸,其意如何尚不知。


    趙王?


    這又是哪一位王爺?


    眾所周知,皇族的開枝散葉能力素來非常強大,和之前累死的那匹大黑馬相比都不遑多讓,故,在大封朝稱王的人有過百之多,這誰能認得全?


    王也變成路邊貨了?


    是的。


    這可不是信口胡諂,也是有史實依據的。


    就以後世的大明朝為例吧,據《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二十三年,宗室人口高達十五萬七千人,據說到了明末時,已經接近百萬之眾。


    看看,厲害吧?


    由此也不難看出,這些個王爺平日裏壓抑的厲害,似乎也隻有如此地宣泄自己了。


    或許有人問了,人家都貴為是王爺了,還能有什麽壓抑的?


    尊貴的看官你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且聽我細說。


    這王爺表麵上看似風光無限,其實日子過得卻和坐牢差不多。這麽說吧,王爺出一次城,都必須要向皇帝提出申請,否則就是逾矩了。


    而皇帝呢,更是鼻子不是鼻子臉的,還時不時的從嘴裏迸出一兩句削藩之語,王爺們無不是瑟瑟發抖,惶惶不可終日。


    扯遠了,言歸正傳。


    那,這個趙王又是哪一位大佬呢?


    對此,黃飛說出了相關解釋,稱:太宗皇帝,即,今上他爺爺,其下共有三個兒子。


    長子為先帝,次子為燕王,三子就是這位趙王爺了。


    在這三子之中,先帝文治能力最佳,待人也謙恭隨和,常為大臣們所稱讚。


    而燕王好武功,最喜歡幹那些領兵打仗的事,要不然,他也沒本事數次救太宗皇帝於危難之間了。


    趙王的性格最為複雜,他為人低調且讓人捉摸不透,平日裏更是深居簡出,幾乎沒有什麽存在感。


    而現在呢,趙王居然和燕王眉來眼去,搞起了秘密活動,這說明了什麽?


    嗯,都懂得。


    這一次,黃飛也主動給齊譽做出了提醒:若不是燕王忙著和趙王交際,無法顧及到其他,哈裏的傳教絕對不會如此順利。


    噢……明白了。


    我說燕王怎麽一直沒有動作,原來是在忙別的呀!


    從這個層麵上來看,哈裏傳教的成功帶有一定的僥幸成分,是的,他恰好碰上了燕王的忙不迭,否則,絕對不會如此順利。


    在解開了這個疑團之後,齊譽就感覺明朗了許多。明朗的同時,也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危機感。


    你看,燕王目前正在拉攏著趙王,而川王妃也在和某股未知勢力進行著接觸,他們這是想幹什麽?


    莫非是……有什麽大動作?


    或許,還真有這個可能性!


    ……


    第二天一早,齊譽就準備出發了,即,去往下一站寧陽縣。


    不過,他卻沒有著急要走。


    為什麽呢?


    哈裏建議說,不妨看完了泰山日出再走不遲。


    是哦!


    泰山日出是泰山之巔特有的壯觀景致,如果錯失掉了,豈不是空留遺憾?


    想法是好的,可天公偏偏不作美。


    這個早晨,多雲中帶著點陰,視野中隻見山巒間烏雲翻騰,卻不見有日光出現。


    於是,齊譽便悻悻地下山去了。


    而後,兩人便騎了馬沿著大路繼續前行。


    在走了一段後,齊譽便主動地和黃飛聊了起來。


    聊些什麽呢?


    詢問他們內衛目前的分布情況。


    之前時,齊譽一直以為,他們這些人最多隻能打探一些很普通的情報,現在卻不這麽認為了。


    你看,就連燕王的舉動他們都能掌控得到,還有什麽不可能的呢?


    對於這些,黃七本是不想說的,但耐不住人家齊大人頓頓好酒好菜地招待著,似乎,不說上一些,麵子上過意不去。


    那就說吧。


    據他稱,被委派到山東府的內衛共有兩百餘人。


    其中的一半人用於監視燕王,而另一半人則是用於保護哈裏以及其他的探查。


    不過現在,布局上又有了一些變化,那就是,把探查的那一部人派去監視並尋找那個疑似川王妃的人了。


    也就是說,這個女人成功地把暗衛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聽到這,齊譽隱隱中泛起一種大膽的猜測:這個女人在謀殺哈裏失敗後不回樂安,莫非是故意而為之?甚至說,她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暗衛的注意力吸引過去,來為其他的活動爭取空間?


    要知道,在永川府時她就玩過這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絕妙手段。


    屬於是,輕車熟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仕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佯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佯忘並收藏寒門仕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