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十一月二十,天氣晴朗,不冷不熱。
據劉實誠說,這天是個黃道吉日,宜開張,所以,他就將瓊州府學的揭彩日定在了這一天。
巧的是,十一月二十一的日子也不算差,秉著好事盡量接踵而來的原則,齊譽就把這天定為了瓊州理工學院的揭彩日。
兩天緊挨著,頗有雙喜臨門的感覺。
那,這兩座學府建得到底如何呢?
一個字,棒;兩個字:很棒;三個字:非常棒!
先說一下即將揭彩的瓊州府學。
這座新建的學府是由齊譽精心設計,然後再由工房的巧匠們趕工而成,目前,已經全部竣工,可以放心地投入使用了。
從建築風格上來說,此構築繼承了我華夏的傳統元素,飛簷鬥拱,琉瓦白牆,甬道間青石鋪路,錯落處青鬆翠竹,處處都透著清雅和秀麗。
而正對麵的理工學院卻是完全相反,屬於是另外一種建築風格,瓷磚貼牆,水泥鋪路,更有修剪後龍柏點綴綠化,仿若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齊譽駐足停觀,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就走向了府學的大門。
今天的他,並沒有身穿知府官服,而是一身大袖翩翩打扮,看起來甚有魏晉之風。
這其中的寓意就是,他今天是以師長的身份出席,而非是官員。
此時,在高高聳立著的孔子雕像的府學的廣場上,已經聚集了許許多多的書生,他們見齊大人至,紛紛躬身行禮,以示恭迎。
“參見大人!”
“免了!”
“謝大人。”
“……”
齊譽一瞥,見劉實誠、譚俊彥以及各屬縣的禮房經承都已全都到位,這才意識到,自己是最晚來的那一個。
之後,這些人以及新招募來的教諭們便走過來見禮,而齊大人也是一一點頭表示示意。末了,他還特地看了一眼那個老叟孫暴,哦不,是孫曰恭,總感覺,孫暴這個名字反而更適合他。
在吉時到後,便進入了禮儀環節:放鞭炮、揭彩布、拜孔子,等。
劉實誠隨後宣布:禮畢,下麵有請知府齊大人致
辭。
咳,吐!
齊譽邁著魏晉之風特有的步伐,悠悠然地來到了主台上,準備說點什麽。
可是,說什麽呢?
早知道就打份草稿了,搞得現在找不到話題,算了,還是即興發揮吧。
其實,今天除了揭彩之外,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府學第一屆學子們的‘開學典禮’。如今台下站著的這些書生,就是第一批入學的新學生。
在他們中,少者居多,老者甚少,看起來全都如同是清晨的太陽一樣,充滿了朝氣蓬勃。
此情此景,讓齊譽不由得想起自己入讀永川府學時的那場開學典禮,如今時移世易,自己卻從台下走到了台上,從聆聽別人的教誨,轉變成了教誨別人的人。
感慨呀!
臨近而立之年的齊譽站在哪裏,眼睛裏看到的,全都是自己年輕時的模樣。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看到意氣風發的你們,我心甚慰之啊……”
這席飽含勉勵的開場白,讓人聽得是心情振奮,然而,書生們在意的卻是,齊大人不稱本官而自稱是‘我’,這種直來直去的稱呼,實在是太親切了。
霎時間,氣氛就變柔和了許多。
“今天,我也不致什麽辭了,咱們改為是互相探討吧……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你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麽?”齊譽一臉和煦地問道。
這是一個關於讀書價值觀的問題。
同時,這也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話題。
“大家不必緊張,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齊譽擺了擺手,示意眾人放鬆下來。
而後就是一片安靜,顯然,書生們都被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給難住了。
是呀,讀書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這個問題可大可小,感覺怎麽回答都行,可仔細一想,又感覺怎麽回答都不精確。
齊譽也不催促,隻是帶著鼓勵環顧著他們。
良久後,終於有一個膽大的人站了出來,說道:“回大人的話,學生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想當官。”
嗯,這句肯定是實話!
齊譽相
信,大多數人都會這麽想。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當官太縹緲了,基本指望不上,我讀書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了考個功名之身,以光宗耀祖。”
追求個人榮譽?
也不差。
而後,又有一些人站出來表達,話題也隨之越說越廣。
這其中,也不乏一些相對現實的人,他們自知天賦一般,基本上博不到什麽建樹,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未來的生存。比如說,找個賬房先生來做,或者是開個啟蒙的小學堂,都是可行的出路。
或許是因為人各有誌,出處異趣,說著說著便起了爭執,
齊譽笑笑,說道:“諸位莫爭,且聽聽我的心得如何?”
這……大人要分享自己的體悟?
要知道,他老人家可是堂堂的鼎甲進士出身,名副其實的天子門生,他的心得,絕對值得學習和借鑒。
“學生願洗耳恭聽!”
“還請大人不吝賜教……”
齊譽壓了壓手,把台下的嗡嗡之聲撫平後,才侃侃說道:“我出身於寒門,長在布衣之家,家徒四壁,食不果腹。受這種家境的影響,我讀書的最初夢想非常簡單,就是想通過科舉之路,來改善我以及我家人的生活狀況……”
“再到了後來,我寒窗苦讀,孜孜不輟,終於榮膺三甲摘得了探花,並被我聖天子留任了京官。而到了這個時候,我對讀書的理解發生了變化,感覺自己應該學以致用,成就胸存的理想和抱負……”
“現如今,我來到瓊州大地守牧一方,對讀書又有了更新的認識。讀書,可以讓人擺脫愚昧,變得更加聰明,這才是它最大的價值所在。”
說到這裏,齊譽故意停了一停,讓學生們仔細思考,消化一下。
最後,齊譽做出了總結,道:“讀書是一種修行,它可以讓自己明道理、分善惡、辨忠奸,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格物而致知,篤行而致遠,如此才能受益一生。”
“學生受教了!”
這席關於讀書價值觀的闡述,直讓許多書生都感茅塞頓開,原本那些扭曲的執念,也霎時間變坦然了。
據劉實誠說,這天是個黃道吉日,宜開張,所以,他就將瓊州府學的揭彩日定在了這一天。
巧的是,十一月二十一的日子也不算差,秉著好事盡量接踵而來的原則,齊譽就把這天定為了瓊州理工學院的揭彩日。
兩天緊挨著,頗有雙喜臨門的感覺。
那,這兩座學府建得到底如何呢?
一個字,棒;兩個字:很棒;三個字:非常棒!
先說一下即將揭彩的瓊州府學。
這座新建的學府是由齊譽精心設計,然後再由工房的巧匠們趕工而成,目前,已經全部竣工,可以放心地投入使用了。
從建築風格上來說,此構築繼承了我華夏的傳統元素,飛簷鬥拱,琉瓦白牆,甬道間青石鋪路,錯落處青鬆翠竹,處處都透著清雅和秀麗。
而正對麵的理工學院卻是完全相反,屬於是另外一種建築風格,瓷磚貼牆,水泥鋪路,更有修剪後龍柏點綴綠化,仿若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齊譽駐足停觀,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就走向了府學的大門。
今天的他,並沒有身穿知府官服,而是一身大袖翩翩打扮,看起來甚有魏晉之風。
這其中的寓意就是,他今天是以師長的身份出席,而非是官員。
此時,在高高聳立著的孔子雕像的府學的廣場上,已經聚集了許許多多的書生,他們見齊大人至,紛紛躬身行禮,以示恭迎。
“參見大人!”
“免了!”
“謝大人。”
“……”
齊譽一瞥,見劉實誠、譚俊彥以及各屬縣的禮房經承都已全都到位,這才意識到,自己是最晚來的那一個。
之後,這些人以及新招募來的教諭們便走過來見禮,而齊大人也是一一點頭表示示意。末了,他還特地看了一眼那個老叟孫暴,哦不,是孫曰恭,總感覺,孫暴這個名字反而更適合他。
在吉時到後,便進入了禮儀環節:放鞭炮、揭彩布、拜孔子,等。
劉實誠隨後宣布:禮畢,下麵有請知府齊大人致
辭。
咳,吐!
齊譽邁著魏晉之風特有的步伐,悠悠然地來到了主台上,準備說點什麽。
可是,說什麽呢?
早知道就打份草稿了,搞得現在找不到話題,算了,還是即興發揮吧。
其實,今天除了揭彩之外,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府學第一屆學子們的‘開學典禮’。如今台下站著的這些書生,就是第一批入學的新學生。
在他們中,少者居多,老者甚少,看起來全都如同是清晨的太陽一樣,充滿了朝氣蓬勃。
此情此景,讓齊譽不由得想起自己入讀永川府學時的那場開學典禮,如今時移世易,自己卻從台下走到了台上,從聆聽別人的教誨,轉變成了教誨別人的人。
感慨呀!
臨近而立之年的齊譽站在哪裏,眼睛裏看到的,全都是自己年輕時的模樣。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看到意氣風發的你們,我心甚慰之啊……”
這席飽含勉勵的開場白,讓人聽得是心情振奮,然而,書生們在意的卻是,齊大人不稱本官而自稱是‘我’,這種直來直去的稱呼,實在是太親切了。
霎時間,氣氛就變柔和了許多。
“今天,我也不致什麽辭了,咱們改為是互相探討吧……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你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麽?”齊譽一臉和煦地問道。
這是一個關於讀書價值觀的問題。
同時,這也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話題。
“大家不必緊張,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齊譽擺了擺手,示意眾人放鬆下來。
而後就是一片安靜,顯然,書生們都被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給難住了。
是呀,讀書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這個問題可大可小,感覺怎麽回答都行,可仔細一想,又感覺怎麽回答都不精確。
齊譽也不催促,隻是帶著鼓勵環顧著他們。
良久後,終於有一個膽大的人站了出來,說道:“回大人的話,學生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想當官。”
嗯,這句肯定是實話!
齊譽相
信,大多數人都會這麽想。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當官太縹緲了,基本指望不上,我讀書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了考個功名之身,以光宗耀祖。”
追求個人榮譽?
也不差。
而後,又有一些人站出來表達,話題也隨之越說越廣。
這其中,也不乏一些相對現實的人,他們自知天賦一般,基本上博不到什麽建樹,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未來的生存。比如說,找個賬房先生來做,或者是開個啟蒙的小學堂,都是可行的出路。
或許是因為人各有誌,出處異趣,說著說著便起了爭執,
齊譽笑笑,說道:“諸位莫爭,且聽聽我的心得如何?”
這……大人要分享自己的體悟?
要知道,他老人家可是堂堂的鼎甲進士出身,名副其實的天子門生,他的心得,絕對值得學習和借鑒。
“學生願洗耳恭聽!”
“還請大人不吝賜教……”
齊譽壓了壓手,把台下的嗡嗡之聲撫平後,才侃侃說道:“我出身於寒門,長在布衣之家,家徒四壁,食不果腹。受這種家境的影響,我讀書的最初夢想非常簡單,就是想通過科舉之路,來改善我以及我家人的生活狀況……”
“再到了後來,我寒窗苦讀,孜孜不輟,終於榮膺三甲摘得了探花,並被我聖天子留任了京官。而到了這個時候,我對讀書的理解發生了變化,感覺自己應該學以致用,成就胸存的理想和抱負……”
“現如今,我來到瓊州大地守牧一方,對讀書又有了更新的認識。讀書,可以讓人擺脫愚昧,變得更加聰明,這才是它最大的價值所在。”
說到這裏,齊譽故意停了一停,讓學生們仔細思考,消化一下。
最後,齊譽做出了總結,道:“讀書是一種修行,它可以讓自己明道理、分善惡、辨忠奸,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格物而致知,篤行而致遠,如此才能受益一生。”
“學生受教了!”
這席關於讀書價值觀的闡述,直讓許多書生都感茅塞頓開,原本那些扭曲的執念,也霎時間變坦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