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齊譽所料的那樣,瓊州中部的那些山溝溝,屬於是理論上的內澇高發區,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據探查回報,眼下正有百姓被困在那兒,急需外界的救援。


    至於參與救援的人員以及所需的船隻,目前已經全部集結完畢、整裝待發。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工作很有效率,幾乎達到了理想中的最快速度。


    讚!


    齊譽想了想,對譚俊彥說道:“廣陵,你速去安排一些急需要用的補給,比如,幹淨可飲用的水,以及簡便的食物等等,讓救援人員隨船帶上,以為百姓不時之急需。另外,你還要準備受災百姓的安置事宜,不得有誤。”


    “是!”


    然後,齊譽又對任煜吩咐說道:“任大人,你率領工房的人,速速趕往內澇區域,做好疏通水渠以及引流除澇工作。”


    “是!”


    “……”


    說著說著,天色就開始亮了起來。


    巧的是,這場大雨竟然也隨著夜色的褪去,從嘩啦啦變成了淅瀝瀝,最後風停雨歇、雲破日出。


    緊接著,東方的第一縷晨曦灑向了大地。


    見雨過天晴,所有人都不禁舒了一口長氣。


    這場暴雨雖然下得很急,但總算沒有出現可怕的連陰天,真乃不幸當中的萬幸。


    好了好了,都別作無謂的感慨了,趕緊幹活去吧了!


    “走吧!”


    “呃……”


    任煜見齊大人一馬當先而出,忙上前攔住道:“大人,你這是……意欲何往?”


    齊譽正色說道:“我想去重災區看一看,順便了解一下真實的情況。”


    這話一出,可把手下的一幫人給雷住了,哦不,應該說是給嚇住了。


    就那種危險之地,也是他犯險能去的?


    絕對不行!


    於是,眾吏們便眾口一詞、苦口婆心地力勸起來。


    “齊大人,您是這次抗災的總大拿,理應坐帳中軍、運籌帷幄,隻要做出正確的部署和指揮即可,並不需要您親臨一線……”


    “是啊齊大人,吾等又豈能讓您親自涉險?”


    “就是就是,萬一碰上個乍起風波,那該如何是好?”


    就這樣,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全都曉之以理地進行規勸。


    然並卵。


    此時的齊大人就像是生產隊的


    驢得水一樣,倔得鼻孔朝天,哪裏聽得進勸?


    “好了,汝等就不必再勸了,我這麽做自有道理。”齊譽先朝著眾人壓了壓手,旋即解釋道:“在大災大難麵前,受災一線才是一方首牧最該出現的地方,如果我不做出該有的表率的話,轄下的官員們豈不是會更加懶惰?”


    更加?


    瞧這詞用的……有點太露骨了吧?


    不過,也確實如此。


    實事求是地說,在遭逢大災時,主官的作用非常明顯。


    有兩點。


    首先是穩定民心,就以眼下為例,在這種特殊的情形之下,自己這一州知府就是老百姓門心裏的主心骨,你出現在那裏,就能散發出一種正能量以及安全感,可以驅散百姓們心裏的恐懼。


    還有就是震懾作用,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官吏們的。試想,即使他們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公然在知府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偷懶耍滑。相反的,他們還要呼兒嗨吆地表現一番。


    鑒於以上兩點的考量,自己此刻必須要站出來壓壓場!


    眾吏見拗不過,也隻得如了齊大人的願。


    接下來,眾人就按著各自的職責所在各行各事,有序不亂地展開救災行動。


    關於救災,有著黃金七十二小時的說法,不過,水患卻不在此列。


    它是一種逐漸累積成勢,最後一觸即發的爆發性自然災害,從這一點上來看,災區的百姓們有著足夠的自救時間,而所謂的救援,也隻是將他們轉移出來並妥善安置。


    即使如此,也不能耽誤工夫,越快越好。


    開拔!


    齊譽在慰問了一些安置好的百姓之後,便身著便裝、踏上輕舟,泛於內澇區的水麵之上,朝著某個方向深入而去。


    期間時不時地,他還端著遠望鏡展開遼望,以觀察周遭的具體情況。


    這次外出,他沒讓任何官吏作陪,隻帶了兩個隨身衙役,目的就是為了不浪費人力,讓屬下們去做他們該做的事。


    其實,齊大郎也沒閑著,他利用此次視察的機會,還做了一件有意義的要事。


    啥要事呢?


    繪圖!


    即,繪製這一帶的詳細地形圖。


    又有何意義呢?


    且聽解釋:


    眾所周知,水有著往低處流的特點,越是積水深的地方,就代表著那裏的地勢越低,而眼下,剛好可


    以利用這個時機來統籌地勢的實際數據,以規劃未來水庫的選址。


    地勢越低,就代表著施工時的工程量越小,這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能做出最科學且最正確的判斷。


    ‘水’是不會撒謊的,哪高哪低,全都一目了然,這比人為丈量的,不知道要準確多少倍了。


    日偏西時,齊譽便打算折返回去。


    然而,遠望鏡中的古怪一幕,卻又讓他改變了想法。


    視野中卻見,正有一群大人和小孩在對著一個由草席掩蓋著的‘屍體’跪地磕頭,甚至,還隱約地聽見了‘娘啊娘啊’的哭泣之聲。


    嗯?


    這是死了人?


    那啥,過去看看!


    於是,齊譽便驅使著小舟朝那靠去。


    才剛剛登岸,就聽到有一位老丈怒斥說道:“你們這些個不孝子啊,怎麽可以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老娘被水淹死而不救呢?哼!待我告到齊大人那裏,我看你們還有何臉麵立於世上!。”


    這時,有一個中年男子應聲回道:“舅舅,俗話說得好,家醜不可外揚,您若前去告官,那豈不丟了咱們所有人的臉?”


    “……”


    又聽了一會兒,齊譽便明白了事情的大概。


    是這樣的。


    說在今天一早時,這家人的老房子被山上突發的泥石流給衝毀了,而幸運的是,他們全都被推入到了積水之中,並沒有被砂石掩埋。


    之後便是自救和互救了,在這個過程當中,這家的十個兒子全都把援手伸向了自己的妻和子,而高堂的老太太卻是無人去救,遂亡。


    這麽一來,老娘舅可就不幹了。


    他認為,妻子母親同時落水,應對以救母為先,否則就是不孝。


    原來是這麽回事。


    若單從表象上進行分析,這似乎是一個清官難斷家務事的道德案件,但若深入剖析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其中的不對勁。


    這麽說吧。


    如果是一個兒子在場,可能會出現情急之中忙不迭的現象,可若十個兒子同在的話,不可能全都騰不出手來吧?


    而事實上還真就沒有,因為,老太太就是這樣被淹死的。


    多了不敢說,施救不積極總歸是少不了的。


    最恨的就是這種不孝之子!


    想到此,齊譽不由得冷哼了一聲,從人群中闊步而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仕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佯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佯忘並收藏寒門仕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