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還鄉,榮歸故裏,這不僅是普通老百姓的夢想,同樣也是在外官吏以及其家屬的奢侈向往。


    就這一點上來說,兩者大同小異。


    當官固然風光,但說到底,還是給皇帝打工的馬仔而已,於事業上來說,並沒有什麽自主決定權。人家大老板隻需降下一道聖旨,就可以對你進行隨意的工作調動。而你所能做的,隻能是依令行事,北漂或者南下,東奔或者西走,這種年複一年的漂泊生活,基本上沒有歸屬感可言。


    所以,即使貴為是封疆大吏,也對自己的還鄉格外重視。


    齊譽也是如此。


    今天,老丈人柳守業一反常態,變得極其大方,他不僅請來了縣城裏最好的廚子做菜,還把自己多年的珍藏奉獻出了出來,


    總之,這場酒席吃得是氣氛十足,感覺上十分溫馨。


    在散席之後,男人們聚坐在堂屋中飲茶敘舊,而女人們則是躲在屋裏頭閑嘮家常,兩方是各聊各的,互不幹涉。


    堂屋裏的擺設一如既往,處處都是回憶,尤其是那幅《品茗圖》以及其上的對聯,更是直接撩起了齊譽的感懷唏噓。


    看,對聯中的那句‘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正是他對親情的不二理解。


    這幅畫,還有些特殊意義。


    它乃是自己專為當初的翁婿釋嫌有意而作,如今時過境遷,再度誦讀起來,卻又是另外一番滋味了。


    柳守業見女婿在那凝望個不停,不禁自己也跟著看了起來,並感慨說道:“賢婿當初在作此畫時,還是一介空白之身,而如今,卻是做到了一方守牧,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啊!”


    一頓,他又道:“然而,令我萬萬沒有的是,錦程居然也變得有出息了,現在膝下子女全都出人頭地,真是大慰平生呀!”


    在得悉到兒子已經做了某地的縣令後,柳守業是暢然一歎,貌似心裏的一塊大石落在了地上。


    齊譽嗬嗬一笑,道:“嶽父好容易滿足,依我來看,咱們家的未來,會變得越來越可期,甚至說,芝麻開花節節高。”


    “哦?是嗎?”


    “當然!您看,小婿我如今才剛剛步入而立之年,而妻弟也隻有區區二十六歲,這種年齡放在仕途上來說,就宛如是初升的太陽,後勁十足。”


    是哦!


    一聽這話,柳守業就不禁笑了起來,眼睛裏滿滿都是對未來的期待感。


    這時,周大舅也接話說道:“阿瞞說得極是。說不定在下次見時,他已經做上了巡撫的高位,而俺外


    甥媳婦,也會跟著他搖身一變,成了那二品誥命夫人。”


    “哈哈,那就承蒙舅舅的吉言了……”


    “……”


    談笑過後,周大舅突然指著那幅畫,對柳守業問道:“我怎麽聽說,曾有人願出高價,欲買下你的這幅《品茗圖》,而你呢,卻是堅持不賣,不知又是為何?”


    “嗬嗬,確有此事。這麽說吧,我現在是衣食無憂,兒女全都成才,此時正值光耀門楣之際,又豈可為了區區銅臭折損麵子呢?”柳守業品了口茶,一臉自豪地說道。


    嗬嗬,有氣節!


    齊譽雖然聽懂了話中的意思,卻不解其中情由,故而問道:“嶽父大人,這又是怎麽回事?”


    柳守業見女婿開口詢問,便答道:“是這樣的,在去年時,這裏來了一個江南的富商,他想花費重金買下你這親筆。我呢,又是不缺吃不缺喝的,無端賣你的墨寶做甚?”


    “後來,那人退而求其次,想借照這幅原作臨摹一件,我耐不住他的苦苦相求,於是,就答應他了……”


    話才說了一半,忽見有下屬跑進來報:“啟稟齊大人,藍山縣縣令得信來訪。”


    “哦?他的鼻子還挺靈的,居然這麽快就到了?”


    經這麽一攪擾,關於這幅畫的事也就沒有繼續再談。


    其實,藍山縣令也隻是禮節性來訪一番,並沒有什麽切實的正事交涉。


    故而,僅僅聊了片刻,齊大郎便貌似無意地端了端茶杯。


    嗬嗬,好不容易才回家一趟,哪有閑工夫陪你瞎扯?


    不過,官吏的來訪倒是給齊大郎提了個醒。


    要知道,在這永川府一帶,自己還有著不少的昔日故交,如今南洋歸來,又豈能不拜訪一二?


    比如說,庾海庾大人,還有永川府學的那些老同事們。


    若是前往永川,就必須要提前做好計劃,所需的禮物和拜帖一樣都不能少,否則就是失了禮節。


    因為還要趕路北上,所以這事宜早不宜遲。


    故而,也就小住了兩天時間,齊譽就決定啟程出發。


    在親人們依依不舍地注視下,齊家人再次踏上了遠行的廂車。然而,還沒等那車簾完全放下,婦人王氏就忍不住泣出聲來了。


    “走吧!”


    “駕!”


    “……”


    按照齊譽的意思,他是想著接這些長輩們去瓊州享享清福,結果,老人們全都感覺故土難移,說什麽也不願意遠去。


    唉,就隨了他們吧。


    苦勸無果後,齊譽夫婦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單方麵的想法。


    ……


    自柳家離開,齊譽又下令去到在原主的出生地,也就是桃花村略作駐足,並與張二嬸等鄉鄰嘮了一會兒的家常。


    至於齊家族人那裏,他卻是連個招呼都沒去打。


    唉,既然是已經了斷,自己又何必再徒增牽扯呢?


    有道理!


    在嘮嗑期間,張二嬸特地告訴齊譽說,嚴夫子的遺孀秦氏現在已然去世。她在臨終之前,曾特地托人把齊家的那份地契歸給還了回來……


    聽到這些,齊大郎不由得渭然一歎,心裏頭全是傷感。


    記得在剛剛踏上科舉路時,這婦人曾贈給自己一部實用的《小注》,而自己也確實從中受益考上了童生。


    後來,自己為了表達謝意,特地把祖上留下來的田地送給了她,這也算償還了這份人情。


    如今秦氏去世,齊譽又把這份地契大方地送給了鄰居張二嬸。


    周氏雖然有些舍不得,但也沒說什麽。


    於是,就這麽定了。


    離開桃花村後,齊譽又特地去了一趟鎮上,正式拜訪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遊祥遊掌櫃。


    遙想當年,自己家徒四壁,一無所有,若不是在他手下抄書賺到了救急用的柴米錢,自己的家庭就有可能走向支離破碎。


    而且,自己也是在他的引薦淘到了第一桶金,稱他為是人生貴人,確不為過。


    對於這些個往事,齊譽一直都銘記在心。


    知恩,就要圖報。


    此乃是做人之根本。


    ……


    半個時辰後,遊掌櫃望著齊譽離去的背景,幽幽一歎道:“此子不忘初心,著實難能可貴!”而後,他又看了一眼那堆禮物,對著兒子說道:“古人有雲,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齊大人就是這樣的處事之道,你要認真學習。”


    “是,父親!”


    ……


    五日後,永川府城至。


    哈哈,這裏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才剛剛打開自家的大門,齊譽就禁不住深深感慨,那份遊子歸家的喜悅溢於言表。


    在略作修整之後,他立即攜了禮物,依次去拜訪庾海以及永川府學的那些故交們。


    至於柳荃和周氏,則是請來了鄰裏們嘮嗑家常,也好讓別人分享一下她們作為是貴婦的濃濃喜悅。


    單說齊譽,他乘上車後直奔永川府的府衙,並遞上投刺,拜謁庾海庾大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仕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佯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佯忘並收藏寒門仕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