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年根,比往年要熱鬧許多。
各級衙門雖然都已放假,但官吏們依舊是勤於政壇,這份可嘉的精神,幾乎堪比犁地的老黃牛。
除了官吏們不懈之外,其麾下公差們也沒閑著,他們整日裏跑來跑去,不斷地加強治安,似乎是在布置著什麽。
老百姓們很詫異。
這大過年的,不好好享受假期,怎麽又奔波起來了呢?
經打聽才知,原來是朝廷在籌備一件大事。
是啥呢?
說,皇帝欲在年二十八這天,於京城郊外的某座山巔舉行一場盛大的祭天大典,以表治理功績。
據有關部門的典吏無意間透露,說聖天子會在這一場祭天盛典中,把以晦氣著稱的掃把星列入到祥瑞之列,並正式更名其為‘甘霖星’。
這是真的?還是謠傳?
很快,欽天監就出麵作出了證實:確為真。
此外他還說,是蘇皇後的賢淑感動了上蒼,引來了這次的天現祥瑞,也就是之前甘霖星的臨凡。
公羊玉成說,皇帝也是這麽認為。
他老人家的評價意簡言駭,隻有六個字:宮闈和,祥瑞現。
吃瓜群眾們這才恍然意識道:這麽一來,蘇皇後卻是因禍得福了。
哦不,掃把星目前已為祥瑞,又哪來的禍的說法呢?
……
柳荃在了解了這些情況後,第一時間對丈夫說出了心裏的疑惑:“我讀書少,卻也知道封禪大典要在泰山舉辦,皇上為何不去哪兒呢?”
“他不是不想去,而是沒有資格去。”齊譽回道。
“資格?封個禪還要資格?”柳荃一怔,奇道。
“要的要的,按照曆代傳下來的說法,泰山封禪對帝王有三大要求,分別是:文治武功、德行無礙以及世現祥瑞。目前,天子的文治能力已得到了公認,而我的開疆拓土幫他實現了武功,第一項要求就算是齊備了。至於德行無礙這塊,全在於輿論引導,好不好的全由皇帝他自個說了算,所以,這一項也算具備。”
“如此,就隻剩下世現祥瑞這一項了,而現在,他把掃把星的現世納入其中,就剛好彌補了這個空白,也就是說,隻要這場盛典一過,皇上就算是齊備這三大要求的道德明君了,若以後再行封禪,就可以直接去到泰山舉辦了。其實,從曆史上來看,可祭天的地方非常的多,並無定數,泰山隻是最為講究罷了。”齊譽細解道。
柳荃恍然,想了一下又問道:“相公你說,皇上他以後會不會去泰山封禪?”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我哪能猜到?”齊譽先是搖了搖頭,後又分析道:“不過,從他現在的舉動來看,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他自比秦皇漢武,而那兩位曆史君王又全都封禪於泰山,他若是不封,豈不是證明自己能力不及?”
猶記得,在觀月的那天晚上,他可是掛著一副詭笑離去的,難不保泛起什麽古怪的想法。
說不準,還真是因為這事。
柳荃歎息道:“皇上也真是的,他和古代的死人較什麽勁呀?”說罷了,她又抱怨著說:“即使他想祭天,也可以放在年後再辦呀,又何必非趕年前呢?”
齊譽卻道:“娘子卻不知,這裏麵也是有些說法的。”
“什麽說法?”柳荃再起好奇,追問道。
“大年初一,乃是一年一度的正旦大朝會,那天,番邦、勳貴、皇族、朝臣全都會齊聚一堂,共同慶祝辭舊迎新之際。屆時,皇上會當著百官的麵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如果這個時候,有諂媚之臣把他這文治武功、德行無礙、世現祥瑞三個大項往朝堂上一列,那得多有麵子?如若是等到年後再去祭天,那不就失去表功績的機會了嗎?”齊譽解釋說道。
噢,我明白了。
這是虛榮心在作怪。
“嗯……祭天的那天,你去是不去?”
“至於我嘛……”
齊譽微微蹙眉,自語般地嘀咕道:“就禮法上來說,祭天大典乃是由天子、禮部以及欽天監攜手主持的重要禮儀,朝中的內閣九卿以及文武大臣都要應時參加,非特殊必要不可缺席。然而對地方官來說,卻是沒有強製性要求,所以說,我是可去也可不去。”
柳荃嗔他一眼,道:“那你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
“我嘛……”
從禮儀上來說,祭天大典有著非常多的繁文縟節,不僅需要不停地跪拜和作揖,還要在凜冽的寒風中呆上半晌,這一番磋磨下來,估計連腳指頭縫裏都是冰涼涼的。
那種腰酸背痛腿抽筋的感覺,沒有幾頓大骨頭湯是補不回來的。
想到此處,齊大郎便斷然決定:咱告病不去了。
一聽到這話,柳荃就禁不住開心起來:“不去也好,年二十八的這天,咱家恰巧過油,你就留在家裏幫我燒火吧。”
過油,乃是一種傳統習俗,並不是單純的口腹之欲。
尤其是對於齊譽這種不缺吃不缺喝的家庭來說,那就更不存在什麽過年解饞了。
他認為,那鍋裏頭過得並不是油,而是一種食人間煙火的樸實情懷。
不過,周氏卻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麽認為。
她覺得,現在條件好了,反而是吃不到‘年’的味道了。
山珍海味、大魚大肉,這哪有雜菜丸子來的好吃?
於是,周老太太就一大早走去了附近的坊市,以采買做丸子用的麵粉。
卻不料,她的舉動居然引來了一大波人的好奇目光。
小販們無不感慨:如今的官場風氣真的是好,居然連二品誥命夫人都親自出來買菜了,而且,人家還會像普通百姓一樣的砍價。
這是什麽情況?
殊不知,她老人家穿的乃是誥命夫人裝,屬於是名副其實的貴人。
還沒等小販們主動開口詢問,周氏就做起了自我介紹。
“什麽?您說……您是齊巡撫的高堂?”
“沒錯,俺是他的娘。”
“啊……!您老快請高坐!”
“……”
沒過多時,就有一群比狗鼻子還靈的商賈們循著氣味跑過來了,他們攜禮問安,端茶倒水,就跟那至孝的親兒子似的。
周氏見他們如此親善,便很暢快地回答了他們的詢問。
答什麽呢?
就比如說,瓊州現下的商業狀況如何,農桑普及以及文教推行如何,等等。
雖然說,她講的有些籠統,但是,也能表達出個時況的大概。
末了時,她還不忘給自己的老幹娘辣椒醬做一下廣告。
“很好吃的,記得多幫忙宣傳呀。”
“那是那是,俺們絕不會忘的……”
“……”
商賈們是一邊聆聽,一邊作著分析,以為自己的未來商途進行斟酌。
常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生意也是一樣的道理,必須要眼光長遠,切忌鼠目寸光。
人要往前看,錢往多處賺,誰和錢有仇呢?
最終,熱心的商賈們讚助上一千斤的麵粉以為仰慕之情,並且還即刻派人送到齊家府上去,動作利索的很。
真好!
在周老太太心滿意足地離去之後,眾商賈便開始熱議起來。
“瓊州的玻璃製品竟然如此便宜,這可是大大的有利可圖呀……”
“嗯,還有那辣椒醬以及萬金油的生意,都是可以南北貿易的嘛……”
不過,有那麽兩點,眾商們是半信半疑。
是什麽呢?
適才,周氏若有其事地說,瓊州的孩子啟蒙讀書,基本上都是免費的;而老年人看病,也不會花太多的錢。
這天下間,還有這等好事?
(本章完)
各級衙門雖然都已放假,但官吏們依舊是勤於政壇,這份可嘉的精神,幾乎堪比犁地的老黃牛。
除了官吏們不懈之外,其麾下公差們也沒閑著,他們整日裏跑來跑去,不斷地加強治安,似乎是在布置著什麽。
老百姓們很詫異。
這大過年的,不好好享受假期,怎麽又奔波起來了呢?
經打聽才知,原來是朝廷在籌備一件大事。
是啥呢?
說,皇帝欲在年二十八這天,於京城郊外的某座山巔舉行一場盛大的祭天大典,以表治理功績。
據有關部門的典吏無意間透露,說聖天子會在這一場祭天盛典中,把以晦氣著稱的掃把星列入到祥瑞之列,並正式更名其為‘甘霖星’。
這是真的?還是謠傳?
很快,欽天監就出麵作出了證實:確為真。
此外他還說,是蘇皇後的賢淑感動了上蒼,引來了這次的天現祥瑞,也就是之前甘霖星的臨凡。
公羊玉成說,皇帝也是這麽認為。
他老人家的評價意簡言駭,隻有六個字:宮闈和,祥瑞現。
吃瓜群眾們這才恍然意識道:這麽一來,蘇皇後卻是因禍得福了。
哦不,掃把星目前已為祥瑞,又哪來的禍的說法呢?
……
柳荃在了解了這些情況後,第一時間對丈夫說出了心裏的疑惑:“我讀書少,卻也知道封禪大典要在泰山舉辦,皇上為何不去哪兒呢?”
“他不是不想去,而是沒有資格去。”齊譽回道。
“資格?封個禪還要資格?”柳荃一怔,奇道。
“要的要的,按照曆代傳下來的說法,泰山封禪對帝王有三大要求,分別是:文治武功、德行無礙以及世現祥瑞。目前,天子的文治能力已得到了公認,而我的開疆拓土幫他實現了武功,第一項要求就算是齊備了。至於德行無礙這塊,全在於輿論引導,好不好的全由皇帝他自個說了算,所以,這一項也算具備。”
“如此,就隻剩下世現祥瑞這一項了,而現在,他把掃把星的現世納入其中,就剛好彌補了這個空白,也就是說,隻要這場盛典一過,皇上就算是齊備這三大要求的道德明君了,若以後再行封禪,就可以直接去到泰山舉辦了。其實,從曆史上來看,可祭天的地方非常的多,並無定數,泰山隻是最為講究罷了。”齊譽細解道。
柳荃恍然,想了一下又問道:“相公你說,皇上他以後會不會去泰山封禪?”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我哪能猜到?”齊譽先是搖了搖頭,後又分析道:“不過,從他現在的舉動來看,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他自比秦皇漢武,而那兩位曆史君王又全都封禪於泰山,他若是不封,豈不是證明自己能力不及?”
猶記得,在觀月的那天晚上,他可是掛著一副詭笑離去的,難不保泛起什麽古怪的想法。
說不準,還真是因為這事。
柳荃歎息道:“皇上也真是的,他和古代的死人較什麽勁呀?”說罷了,她又抱怨著說:“即使他想祭天,也可以放在年後再辦呀,又何必非趕年前呢?”
齊譽卻道:“娘子卻不知,這裏麵也是有些說法的。”
“什麽說法?”柳荃再起好奇,追問道。
“大年初一,乃是一年一度的正旦大朝會,那天,番邦、勳貴、皇族、朝臣全都會齊聚一堂,共同慶祝辭舊迎新之際。屆時,皇上會當著百官的麵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如果這個時候,有諂媚之臣把他這文治武功、德行無礙、世現祥瑞三個大項往朝堂上一列,那得多有麵子?如若是等到年後再去祭天,那不就失去表功績的機會了嗎?”齊譽解釋說道。
噢,我明白了。
這是虛榮心在作怪。
“嗯……祭天的那天,你去是不去?”
“至於我嘛……”
齊譽微微蹙眉,自語般地嘀咕道:“就禮法上來說,祭天大典乃是由天子、禮部以及欽天監攜手主持的重要禮儀,朝中的內閣九卿以及文武大臣都要應時參加,非特殊必要不可缺席。然而對地方官來說,卻是沒有強製性要求,所以說,我是可去也可不去。”
柳荃嗔他一眼,道:“那你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
“我嘛……”
從禮儀上來說,祭天大典有著非常多的繁文縟節,不僅需要不停地跪拜和作揖,還要在凜冽的寒風中呆上半晌,這一番磋磨下來,估計連腳指頭縫裏都是冰涼涼的。
那種腰酸背痛腿抽筋的感覺,沒有幾頓大骨頭湯是補不回來的。
想到此處,齊大郎便斷然決定:咱告病不去了。
一聽到這話,柳荃就禁不住開心起來:“不去也好,年二十八的這天,咱家恰巧過油,你就留在家裏幫我燒火吧。”
過油,乃是一種傳統習俗,並不是單純的口腹之欲。
尤其是對於齊譽這種不缺吃不缺喝的家庭來說,那就更不存在什麽過年解饞了。
他認為,那鍋裏頭過得並不是油,而是一種食人間煙火的樸實情懷。
不過,周氏卻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麽認為。
她覺得,現在條件好了,反而是吃不到‘年’的味道了。
山珍海味、大魚大肉,這哪有雜菜丸子來的好吃?
於是,周老太太就一大早走去了附近的坊市,以采買做丸子用的麵粉。
卻不料,她的舉動居然引來了一大波人的好奇目光。
小販們無不感慨:如今的官場風氣真的是好,居然連二品誥命夫人都親自出來買菜了,而且,人家還會像普通百姓一樣的砍價。
這是什麽情況?
殊不知,她老人家穿的乃是誥命夫人裝,屬於是名副其實的貴人。
還沒等小販們主動開口詢問,周氏就做起了自我介紹。
“什麽?您說……您是齊巡撫的高堂?”
“沒錯,俺是他的娘。”
“啊……!您老快請高坐!”
“……”
沒過多時,就有一群比狗鼻子還靈的商賈們循著氣味跑過來了,他們攜禮問安,端茶倒水,就跟那至孝的親兒子似的。
周氏見他們如此親善,便很暢快地回答了他們的詢問。
答什麽呢?
就比如說,瓊州現下的商業狀況如何,農桑普及以及文教推行如何,等等。
雖然說,她講的有些籠統,但是,也能表達出個時況的大概。
末了時,她還不忘給自己的老幹娘辣椒醬做一下廣告。
“很好吃的,記得多幫忙宣傳呀。”
“那是那是,俺們絕不會忘的……”
“……”
商賈們是一邊聆聽,一邊作著分析,以為自己的未來商途進行斟酌。
常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生意也是一樣的道理,必須要眼光長遠,切忌鼠目寸光。
人要往前看,錢往多處賺,誰和錢有仇呢?
最終,熱心的商賈們讚助上一千斤的麵粉以為仰慕之情,並且還即刻派人送到齊家府上去,動作利索的很。
真好!
在周老太太心滿意足地離去之後,眾商賈便開始熱議起來。
“瓊州的玻璃製品竟然如此便宜,這可是大大的有利可圖呀……”
“嗯,還有那辣椒醬以及萬金油的生意,都是可以南北貿易的嘛……”
不過,有那麽兩點,眾商們是半信半疑。
是什麽呢?
適才,周氏若有其事地說,瓊州的孩子啟蒙讀書,基本上都是免費的;而老年人看病,也不會花太多的錢。
這天下間,還有這等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