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者迷?


    這話何意?


    齊譽聞言一愕,做出了躬身請教狀。


    卻聽孟嵐山問道:“少丞,我來問你,在咱們這大奉國內,哪家哪戶的教育最為至臻?”


    “這還用說,為最者自然是宮闈裏的帝王家了。”齊譽幾乎是不假思索,開口便答。


    孟嵐山點點頭說:“不錯,帝王家坐擁整個天下,廣攬四方文豪,教育資源之豐確為國內之最。”


    一頓,他又道:“按理來說,帝王家的皇子們有此資源,應該是學冠古今、高居峰巒,力壓天下的才子。而實際上卻是不然,皇家中的博學者於曆史中並不多見,即使偶有小成者,也是鳳毛麟角,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你說,這是為何?”


    齊譽笑答道:“皇家子養尊處優,吃不得寒窗之苦,即使有鴻儒指點,也因其懶惰而難成大器。此乃外因所致,並非是他們天生不才。”


    “說的對,但卻不全對。”孟嵐山搖了搖頭,後解釋道:“常言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大,但卻不是胡諂。事實證明,是即使是處於同一環境,同一條件,也不可能造就出同一水平的人。究其原因,乃是因為每個人的天賦不同所致。”


    齊譽喃喃道:“天賦……?”


    “不錯!”孟嵐山頷首,又道:“不管是修文也好,習武也罷,皆脫離不了與生俱來的天賦。然而,在眾多的天賦之中,性格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它孕育於童年,定型於少年,煥發於成年,之後慢慢趨於穩定。然,性格決定心胸,心胸決定成就,但凡為大事者,無不是開闊豁達之人,絕無戚戚之輩。”


    “你再看小彤,她自小勇敢剛毅,長大後仍是如此。可見,此乃其性格所至,並非是偶然之舉。另,勇乃是優點,素為習武者所倡,和衝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你分辨不清,糾結不放,這不是執迷不悟又是什麽?”


    齊譽苦笑道:“她做事太過毛糙……”


    “毛糙?你措辭不當,那就做血氣方剛!”孟嵐山斥了一句,又道:“誰在年輕的時候沒點血性呢?她這個年齡不血性,難道還到老夫這把年紀再去血性不成?”


    那倒也是!


    想當初,在脫離齊家宗族的時候,自己不也是不計後果地血性了一把嗎?


    唉,都是年輕惹的禍呀!


    齊譽點點頭,又渭然歎道:“我真希望,她能盡快成熟起來。”


    “成熟?那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


    孟嵐山想了想,又細解道:“陸遊曾有雲: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其大意就是說,但凡沒有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身體力行才能體會到其中真諦,若隻是誇誇其談,紙張談兵,即使年至古稀,也仍是一介庸才而已。”


    “老師意思是……”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格物致知必須得身體力行。若是把她關在家裏單純地言傳身教,那和提一隻不會說話的木偶沒有區別。與其這樣,那還不如放開束縛,讓她自主遨遊。隨著逐漸地見多識廣,她的閱曆定然會有所增加。而到了那時,她的性子也自然會愈發沉穩。”


    嗯!


    對!


    此語,絕對是醍醐灌頂!


    齊譽猶記得,在那天出征的時候,自己一邊望著女兒離去的背影,一邊勸誡自己說:溫室裏的花朵是不可能經得住風雨的,隻有勇敢的走出去接受曆練,才能真正地成長起來。


    道理誰都懂得,可一旦攤到事上,就不禁變得有些混沌了。


    不過,經孟嵐山這麽一點撥,齊譽頓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再沒有適才的患得患失了。


    ……


    在辭別了先生後,齊大郎便折步回家。


    進門後卻見,妻弟媳婦黃氏正在那裏嘮叨著什麽,貌似在做話別。


    事情是這樣的。


    一大早時,柳荃就告訴她說,呂宋那邊現在已經徹底安定了下來,也是時候過去與弟弟一起團聚了。


    至於前往所乘的船隻,自有屬僚去作安排,不必為此擔心。


    黃氏幾乎想都沒想,就欣然答應了下來。


    團聚!


    乃是不可抗力因素,換誰都無法作出拒絕。


    不過,在臨走之前,她打算再趁機揩一些立竿見影的好處。


    “都說呂宋那邊常年炎熱,平日裏多穿素裙為主。可是你說,在這倉促之間,我又到哪兒去采買所需的蠶絲薄紗呢?”


    “好了,別再說了,這些個全都送給你。”


    柳荃懶得理她,直接抱來了一匹上好布料,以實物堵其嘴。


    黃氏在接過來後,果然不再多言,點頭哈腰之後便笑嘻嘻地離去了。


    在擦肩而過時,齊譽突然叫住了她,大有深意道:“我覺得,妻弟的俸祿最適合由你保管,免得碌碌一生,到頭來存不到錢。”


    “嘿嘿,姐夫的話我一定照辦,保證那他錢隻進不出。”


    “嗯,如此甚好。”


    在黃氏離開之後,齊譽便對娘子笑道:“我於呂宋來時,就曾以大道理敲打過錦程,若再加上其妻的嚴格管束,應該差不離。”


    柳荃笑了笑,道:“如此最好,免得他無法無天,任性亂來。”


    “無法無天?那倒不至於,他還沒那膽量。作此舉,就權當是替老嶽父管管他吧。”


    “嗬嗬,相公真好……”


    在扯了一會閑談後,柳荃突然說道:“哦對了,家裏麵有三道公文,說是承發房專程派人送過來的,我覺得,你還是趕緊看看吧。”


    今天散衙比較早,所以,那些晚收到的公文也隻得送到家裏來了。


    不過,這一類的公文往往相對重要,要不然,也不會急匆匆地送來家裏,完全可以排在次日再閱。


    既然重要,那就盡快一觀。


    依次閱。


    第一道公文所書乃是安南王的辯解上表,那文中明確注明,高明和嶽四先率部眾投靠了安南,不過,於不久後,他們二人全戰死在了與瓊的交戰的戰役裏,雲雲。


    核心意思就是,安南王完全按照齊譽的授意,徹底背下了這個黑鍋。


    確實很有覺悟。


    如今,該有資料的收集已全,也該是時候為投降過來的安南王請封安樂公了。


    上一次的上奏,隻是概述了呂宋海域的大體戰況,並沒有提及關於安南國的投降事宜,所以,這一次必須得報。


    之前之所以不報,主要就是因為缺少手裏的這道背鍋文書。


    而現在資料已全,就沒有理由再瞞著了。


    此背鍋書、安南國受降書、安樂公請封書,等一係列的相關奏章一同奉上,直達中樞。


    當然了,順便也要為自己表一表該有的功勳。


    至於第二道文書,卻是欽天監公羊玉成寫過來的。看這老神棍的樣子,似乎還真把自己當成是老朋友了。


    先說這文。


    嗬嗬,內容上果然空洞,除了恭維就是問候,毫無關鍵要事。


    不過,他卻在文中神神叨叨了這麽一句:今年為暖冬,似有不祥。


    瞎扯淡!


    暖冬就不祥?這什麽邏輯?


    齊譽隻是淡淡一笑,丟在一邊不予理之。


    接下來就是第三道公文了。


    然而,才大略地瞥了一眼,齊譽就禁不住氣咻咻地罵道:“好你個老小子,居然敢動我的心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仕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佯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佯忘並收藏寒門仕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