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的冬天並不怎麽寒冷,其程度上來說,大抵和北方的深秋有些相似。


    不過,若是趕上了風兒呼嘯的陰雨天,也頗具輕寒料峭。


    當下的時節就是如此。


    感覺,有點冷。


    由於雨不停下,齊譽也隻得披上蓑衣外出公幹了。


    今天需做的事情有兩件。


    第一件為視察各大工業區,督促其生產事宜。第二件為勘察民情,了解老百姓們有無生活訴求等等。


    最先,齊譽來到了軍工廠,並和他們的技術骨幹展開了深入的交流。期間,他反複詢問有無技術難題,以及資金困難等等。若有,立即提出,就地解決。


    之後,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去了商品製造廠,和各大廠商的東家談了回心。這些個產業,全都是瓊州省當下的主要經濟支柱,絕不能忽視了。


    最後,他非常客氣地惜別了眾商賈,轉而來到才剛剛投產不久的香煙廠。


    對於香煙這種新興產物,齊譽顯得格外上心,三天兩頭的,他就派人過問一番,但凡發現有半點差池,就督促著相關人等盡快解決。


    原因無他,這樣東西給瓊州的稅收帶來了量的突破。


    很多嗎?


    是的!


    僅僅瓦盧瓦和大不列顛這兩國的第一次采買,就足足上繳稅金十幾萬兩銀。可以說,像這種壟斷型的買賣,收稅幾乎堪比撿錢一樣容易。


    然而,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齊譽竟於第一時間頒布了禁令,上道:嚴謹煙草製品在我省內以及國內展開銷售!


    這是為什麽呢?


    他解釋說,這種東西對人體有害無益,所以不宜流傳。


    它有害?


    我說,你明知有害,怎麽還賣給外洋人吸食呢?


    對於這個問題,瓊州的四司各有不同的己見。


    譚俊彥覺得,反正這玩意兒抽不死人,既如此,何必操那麽多心呢?再說了,咱們又沒拿著刀子逼他們抽,即使有害,又與我們何幹?


    庾海認為,管他什麽黑貓白貓,隻要能抓老鼠就是好貓。同理,但凡是能增創稅收的好買賣,就是值得推崇的好生意。


    彭文長卻是很不認同,他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豈可去賺那些損人利己的不義之財?不如,幹這一票收手算了,咱們以後隻做正道上的生意。


    段子成則表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誌態,不與華同;對待這些個異族豺狼,講仁義就是婦人之仁。正確的對待態度就是,能坑則坑,能騙則騙,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隨後,這四人便為此爭論了起來。


    齊譽見此,也忙表己見。


    他道:給這二國挖坑,並不是因為他們非我族類,而是因為他們的居心不良。你要知道,他們可是本著趁火打劫的心態來到這裏的。倘若,咱們之前沒有戰勝佛朗機,他們還會這般和氣嗎?


    這就好比兩個小混混打架,強勢的一方鼻孔朝天地舉起拳頭,作出一副欲打的樣子。而實際上,他並沒有直接出擊,而是在裝腔作勢地觀察著弱勢一方的反應。


    倘若,那弱者勇敢無畏奮起反擊,他就會立即擠出一副笑臉說:你急什麽呀,我是跟你鬧著玩呢!倘若,那弱者表現得畏畏縮縮,他那拳頭可就真的打過來了。


    瓦盧瓦和大不列顛這兩國,就是上述比喻中的強勢混混。


    假設,瓊府軍兵敗於南洋,瓊州之地就會淪為他們的殖民地,而到了那時,此地可就是一幕屍骨如山、慘絕人寰的景象了。


    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義。


    所以,這香煙的稅收我賺得是心安理得,毫不內疚。


    四大司想了想,皆感有理,於是,全都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


    說回眼下。


    齊譽來到了製煙廠。


    “阿瞞,我上次說的那事,你考慮地怎麽樣了?”才一見麵,孫大財便心癢難耐地問道。


    “上次……什麽事?”齊譽聞言一愕,露出了困惑之色。


    “你不記得了?”孫大財咂咂嘴,忙道:“香煙可是賺大錢的好買賣,應該大力推廣才是。然而,目前卻因為原材料不足而時產時停,這實在是太影響收入了。依我之見,不如將那些良田全都推到改種煙草……”


    還沒等他把話說完,齊譽便打斷道:“若像你說的那樣,咱們吃什麽?喝什麽?穿什麽?”


    見勢頭不對,孫大財急忙停住了嘴,不敢再作妄言。


    否則,後果很嚴重。


    齊譽卻是先抑後揚,露出了一副笑臉激勵道:“真正能決定市場價格的並不是你我,而是買賣上的供求關係。倘若煙草泛濫,出現了供大於求,也就沒有什麽高利潤可言了。所以,咱們要嚴格控製它的產量,不能超出範圍,防止其流入國內。”


    不能出現供大於求?


    好像,還真是這麽回事。


    孫大財恍然大悟,露出了佩服之色,心裏道:真沒想到,阿瞞他從未經商,卻對商道有著如此深刻的理解。


    其實,不然。


    人家齊大郎也是有做過買賣的,就是昔日的蒸包子和蒸饅頭,隻不過,那次是以失敗而告終罷了。


    在離開製煙廠之前,孫大財突然拉過了小舅子的手,小聲道:“阿瞞,我聽說最近一段時間,有人在什麽小報上寫字罵你,你最好留意一下。”


    “罵我?罵我什麽?”


    “具體為何,我也不知,要不,你去到熊掌櫃的報社裏問問?”


    怎麽又扯到熊大頭上去了?


    奇怪!


    算了,回頭問問,自見分曉。


    在辭了孫大財後,齊譽便朝著郊區一帶深入,開始他的體察民情之旅。


    天空的飄雨淅瀝如前,不見半點停歇的意思。


    而且,還時不時地襲來一陣寒風,直凍得齊大人哆嗦不已。


    “大人,當下冬寒甚濃,不如早歸。”


    “不成!繼續前進!”


    “是!”


    試問,體察民情的目的是什麽?


    不就是想看看老百姓們有無生活疾苦嗎?


    若是連官員自己都吃不得苦,那還談什麽體察別人呢?


    沒錯,就是這麽回事。


    齊譽的這次體察,屬於是微服私訪,所以並不張揚。究其目的,自然是想看看真實性的一麵。


    假如說,轄內的地方官提前得信,就會有意地做出美化,而自己,就隻能看到被粉飾後的狀況,那樣一來,就失去了摸底的意義。


    這次還好,全都是純自然的一幕幕。


    邊行邊回溯,不禁心生感慨。


    看哪!


    以前的荒蕪全都化為了良田,昔日的茅草屋也都變成了四合院。百姓們個個精神飽滿,臉上喜笑吟吟,看起來很幸福的樣子。


    齊譽以問路者的身份和當地的一位鄉老攀談了起來。


    那位老人告訴他說,現在的生活衣食無憂,生有所養,老有所依,比傳說中的盛世還要盛世。


    總體來說,滿意度很高。


    然而,話音一轉,那老人又道:如果能像城裏人出行那麽方便,就堪稱是完美了。


    齊譽則是笑笑說:未來可期,一切都會有的。


    辭別了鄉老,他再度前行。


    突然,有一波哭泣聲沿耳襲來。


    齊譽循聲望去,遂道:“調轉一下方向,隨我前去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仕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佯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佯忘並收藏寒門仕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