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消失了,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且還留下了一攤令人引發猜想的驚怵血漬。
不管其中真相具體如何,有一條基本可以斷定,那就是,所謂的‘來犯者’必是齊家仇人無疑。
要不然,說不通!
說起仇人來,殷桃不禁在暗自裏掰扯起來。
能稱得上是大仇者,僅僅隻有兩人。
一個是前順天府尹、即後福建巡撫高明高大人,另一個是老牌的皇親國戚的嶽四先。
可是,他們兩人以及其背後的勢力都已被刨了根,不可能再翻起什麽風浪來,你說除了他們,還能有誰呢?
內閣首輔梁英忠?還是以諂媚著稱的吳晚榮?
這兩人雖然都是夫君的政敵,但還達不到以命相拚、魚死網破的惡劣程度。
殷桃思來想去,始終還是沒能琢磨出來誰是仇人。
怕嗎?
不怕!
客觀來說,殷桃對於自家人的人身安全還是很放心的。
即使黃飛不在,這幫訓練有素的死士也可以做到獨當一麵,有能力護住這處齊家小院的絕對安全。
夫君曾經說過:功夫再高,也怕菜刀,更何況,他們持的還是犀利如斯的火器!
人家殷桃也算是見過大世麵的人,隻是簡簡單單地權衡思量,便把不安壓在了心底。
想當初在屯門海戰時,不比這驚險十倍?
所以說,咱不怕!
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一切一切,且放寬心就是。
……
時光似白駒過隙,世事如白雲蒼狗。
一眨眼間,十多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徐徐溫暖的春風由南至北,它吹綠了小草,塗紅了嫣然,直撩得那蜂繞花叢,殷殷中爭奇鬥豔,處處都洋溢著馥鬱芳菲。
然,在這片和熙中,卻有著許許多多的人生百態。
有人喜、有人愁,也有人滿懷希望但又憂心忡忡。
就比如說殷俊吧,他就帶著滿懷傷感扶柩返鄉去了。
而人家蘇皇後就比較欣喜,因為,她的小算盤終於得逞了,齊家的齊霄,非常順利地成為了皇子伴讀。
至於滿懷希望卻又憂心忡忡之人,自然就是那些走上科舉路的考子們了。
開科,乃國家大事,且,全國各地都是一樣。
唯一不同的地方,似乎也隻有齊譽守牧的瓊州之地了。
瓊州的科舉製度和別的地方有所不同,共分為是文理選才兩個大類。
此舉,不僅保留了傳統科舉,還拓展了理科進階,兩者來說,堪稱是齊頭並進。
然而,瓊州今年的科舉又與往年再添不同,轄區內,竟然出現了三種科考同時並進的情形。
三種科考?
是的,因為今年新增出了武舉方麵的選拔。
哎呀呀,有點膈應了。
咋說?
瓊州雖然民風剽悍,但卻不是尚武之地,故而,在武舉的選拔中,完全是不占優勢。
據說,在最開始的初試中,就出現了顆粒無收的尷尬局麵。
不過,齊譽對此倒是看的很開,一點都不在意官場上的流言蜚語。
當下的瓊州,所注重的乃是科技發展,從未崇尚過那種秀肌肉型的傳統較技,那試問,武舉方麵顆粒無收,又有什麽不能接受的呢?
見上坐的主官如此開明,手下的眾僚們才算是舒了口氣。
是呀,萬一人家齊大人橫眉苛責,自己又豈能不以淚洗麵?
僥幸啊……
雖然說,這科的武舉幾近團滅,但是,文舉上卻出現了令人欣喜的開門紅。
齊譽在閱過了各地的縣試名卷後,由衷地感慨道:“似乎啊,一個噴薄而出的人才盛世就要來臨了。”
一頓,他又自語著說道:“而更令人欣慰的是,這次的考子以年少者居多,甚至,還出現了像郭春海這等少兒英才,由此也不難看出,瓊州的教育建設已經初顯成效了。”
至於理科方麵的選才,齊譽基本上都是按照前世裏的升學製度按部就班,簡單直接,且公平公正。
在殷桃離開之後,齊譽立即就將龍仕通扶正,坐上了代副院長的位置。
有他這個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坐鎮,理工學院絕對可以保持有序不亂。
在除了學院的這個領頭羊之外,齊大郎還對另一些不方便明言的位置做出了酌情調整,就比如說,誰來代坐聞香閣的大東家。
在黃飛北上之後,這家青樓就失去真正意義上的管理者。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同樣道理,妓院也不可一日缺少管事的人。
要不然,豈不是助長了傳言中的白嫖之風?
換言之,人家黃飛好心幫咱,咱又豈能不關心他的經濟損失?
齊譽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最終把女子淺禾推到了這個位置。
此女非常熟悉青樓的運作,由她來做個代管理,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如此安排,還暗著另一層意思。
啥呢?
且聽略解。
按照齊大郎的想法,他非常有意讓淺禾和黃飛結合起來,玉成一樁這麽特別良緣。這事若是給弄成了,老黃他人必在瓊州紮根。
“嗬嗬,要想留住他的人,就要設法先留住他的根!”
“此法甚妙,就這麽定了!”
正洋洋自得,忽見布政司庾海匆匆跑了進來。
這是來見。
幾乎不用猜,他肯定是為了接下來的科舉布置來做商討。
當下已經完成了最初級的縣試,緊接著,就是各州府接下來所負責的府試了。由於時間緊迫,屬僚們哪敢有半分鬆懈?
果然,才一見麵,庾海就迫不及待地把已經擬好的計劃書吧啦了一遍。
在聽罷了後,齊譽笑說道:“真沒想到,庾大人的籌備工作竟然做得如此嚴謹,佩服啊佩服!”
“哈哈,齊大人過獎了!”
“君乃大才,莫要謙虛!”
互扯了一陣兒,庾海突將臉色一轉,若有深意道:“齊大人,北方所來的商船,給咱們帶回來了一條看似無關的壞消失。你,要不要聽上一聽?”
什麽?
看似無關的壞消息?
齊譽聞言一怔,朗朗道:“如你所說,這事雖然看起來和咱們無關緊要,但僅限於看似層麵,既是如此,聽聽又有何妨?”
且還留下了一攤令人引發猜想的驚怵血漬。
不管其中真相具體如何,有一條基本可以斷定,那就是,所謂的‘來犯者’必是齊家仇人無疑。
要不然,說不通!
說起仇人來,殷桃不禁在暗自裏掰扯起來。
能稱得上是大仇者,僅僅隻有兩人。
一個是前順天府尹、即後福建巡撫高明高大人,另一個是老牌的皇親國戚的嶽四先。
可是,他們兩人以及其背後的勢力都已被刨了根,不可能再翻起什麽風浪來,你說除了他們,還能有誰呢?
內閣首輔梁英忠?還是以諂媚著稱的吳晚榮?
這兩人雖然都是夫君的政敵,但還達不到以命相拚、魚死網破的惡劣程度。
殷桃思來想去,始終還是沒能琢磨出來誰是仇人。
怕嗎?
不怕!
客觀來說,殷桃對於自家人的人身安全還是很放心的。
即使黃飛不在,這幫訓練有素的死士也可以做到獨當一麵,有能力護住這處齊家小院的絕對安全。
夫君曾經說過:功夫再高,也怕菜刀,更何況,他們持的還是犀利如斯的火器!
人家殷桃也算是見過大世麵的人,隻是簡簡單單地權衡思量,便把不安壓在了心底。
想當初在屯門海戰時,不比這驚險十倍?
所以說,咱不怕!
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一切一切,且放寬心就是。
……
時光似白駒過隙,世事如白雲蒼狗。
一眨眼間,十多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徐徐溫暖的春風由南至北,它吹綠了小草,塗紅了嫣然,直撩得那蜂繞花叢,殷殷中爭奇鬥豔,處處都洋溢著馥鬱芳菲。
然,在這片和熙中,卻有著許許多多的人生百態。
有人喜、有人愁,也有人滿懷希望但又憂心忡忡。
就比如說殷俊吧,他就帶著滿懷傷感扶柩返鄉去了。
而人家蘇皇後就比較欣喜,因為,她的小算盤終於得逞了,齊家的齊霄,非常順利地成為了皇子伴讀。
至於滿懷希望卻又憂心忡忡之人,自然就是那些走上科舉路的考子們了。
開科,乃國家大事,且,全國各地都是一樣。
唯一不同的地方,似乎也隻有齊譽守牧的瓊州之地了。
瓊州的科舉製度和別的地方有所不同,共分為是文理選才兩個大類。
此舉,不僅保留了傳統科舉,還拓展了理科進階,兩者來說,堪稱是齊頭並進。
然而,瓊州今年的科舉又與往年再添不同,轄區內,竟然出現了三種科考同時並進的情形。
三種科考?
是的,因為今年新增出了武舉方麵的選拔。
哎呀呀,有點膈應了。
咋說?
瓊州雖然民風剽悍,但卻不是尚武之地,故而,在武舉的選拔中,完全是不占優勢。
據說,在最開始的初試中,就出現了顆粒無收的尷尬局麵。
不過,齊譽對此倒是看的很開,一點都不在意官場上的流言蜚語。
當下的瓊州,所注重的乃是科技發展,從未崇尚過那種秀肌肉型的傳統較技,那試問,武舉方麵顆粒無收,又有什麽不能接受的呢?
見上坐的主官如此開明,手下的眾僚們才算是舒了口氣。
是呀,萬一人家齊大人橫眉苛責,自己又豈能不以淚洗麵?
僥幸啊……
雖然說,這科的武舉幾近團滅,但是,文舉上卻出現了令人欣喜的開門紅。
齊譽在閱過了各地的縣試名卷後,由衷地感慨道:“似乎啊,一個噴薄而出的人才盛世就要來臨了。”
一頓,他又自語著說道:“而更令人欣慰的是,這次的考子以年少者居多,甚至,還出現了像郭春海這等少兒英才,由此也不難看出,瓊州的教育建設已經初顯成效了。”
至於理科方麵的選才,齊譽基本上都是按照前世裏的升學製度按部就班,簡單直接,且公平公正。
在殷桃離開之後,齊譽立即就將龍仕通扶正,坐上了代副院長的位置。
有他這個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坐鎮,理工學院絕對可以保持有序不亂。
在除了學院的這個領頭羊之外,齊大郎還對另一些不方便明言的位置做出了酌情調整,就比如說,誰來代坐聞香閣的大東家。
在黃飛北上之後,這家青樓就失去真正意義上的管理者。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同樣道理,妓院也不可一日缺少管事的人。
要不然,豈不是助長了傳言中的白嫖之風?
換言之,人家黃飛好心幫咱,咱又豈能不關心他的經濟損失?
齊譽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最終把女子淺禾推到了這個位置。
此女非常熟悉青樓的運作,由她來做個代管理,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如此安排,還暗著另一層意思。
啥呢?
且聽略解。
按照齊大郎的想法,他非常有意讓淺禾和黃飛結合起來,玉成一樁這麽特別良緣。這事若是給弄成了,老黃他人必在瓊州紮根。
“嗬嗬,要想留住他的人,就要設法先留住他的根!”
“此法甚妙,就這麽定了!”
正洋洋自得,忽見布政司庾海匆匆跑了進來。
這是來見。
幾乎不用猜,他肯定是為了接下來的科舉布置來做商討。
當下已經完成了最初級的縣試,緊接著,就是各州府接下來所負責的府試了。由於時間緊迫,屬僚們哪敢有半分鬆懈?
果然,才一見麵,庾海就迫不及待地把已經擬好的計劃書吧啦了一遍。
在聽罷了後,齊譽笑說道:“真沒想到,庾大人的籌備工作竟然做得如此嚴謹,佩服啊佩服!”
“哈哈,齊大人過獎了!”
“君乃大才,莫要謙虛!”
互扯了一陣兒,庾海突將臉色一轉,若有深意道:“齊大人,北方所來的商船,給咱們帶回來了一條看似無關的壞消失。你,要不要聽上一聽?”
什麽?
看似無關的壞消息?
齊譽聞言一怔,朗朗道:“如你所說,這事雖然看起來和咱們無關緊要,但僅限於看似層麵,既是如此,聽聽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