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齊譽就親率著幾艘蒸汽機艦,悄無聲息地出發了。
沒人有知道他到底去了哪裏。
但,譚俊彥除外。
目前,瓊州省的眾位大司全都在外公幹,隻剩下了他這麽一位高官。所以,齊譽必須對他做出一些走後叮囑。
總的來說,也沒什麽大事。
大多都是一些日常性的代辦事宜。
瓊州的發展已經全麵步入了正軌,隻要不是人為地去瞎折騰和亂折騰,就足可確保長期的繁榮穩定。
除了公事外,齊譽還對家人們做出了細致叮嚀,同樣也沒什麽大事。
有範堯這等高手在暗裏看護著,應該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
基本妥當!
不過!
譚俊彥卻是從中感受到了一些不解和困惑。
齊大人為何不再度赴京辦事呢?
難道說,他對家人的思念感變得淡化了?
對於此中情由,齊譽自然不方便直說。
若是於北上見駕,就必然要歸還玉璽,那麽一來,自己可就失去了唯一的交涉籌碼。倘若屆時,皇帝反悔,皇後不幫,那自己就完全處在了被動位置。
所以說,這個時候並不適合前往。
嗯,先讓聖天子折騰建武帝去吧,而自己則趁著這個時機拿下澳洲,等退路全都鋪設好了之後,再做攤牌不遲。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隻有步步為營,才能穩中求勝。
開船之後,齊譽於第一時間就擬定出了行程規劃。
具體如下:
先至呂宋,調高忠德及其麾下的軍隊一起隨行,然後折往至沙撈越略作暫停,最後,再開赴澳洲。
此舉……是想從呂宋府抽取軍隊?
是的!
如果說,段子成的土豆之戰能夠得以實現的話,那麽,呂宋周圍就再也沒有所謂的鄰國和敵國了。
於如此‘圍護’下的州府再布重兵,實在是太資源浪費了。
所以說,不合時宜。
還有就是,高忠德此人擅長陸戰,在呂宋島很難發揮出他的特長,也隻有那廣袤無垠的澳洲大陸,才是他真正的用武之地。
所以,
此行必須得帶上他。
至於暫泊於沙撈越和爪哇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麵。
一,是‘酌情處置’有關於建武帝的相關事宜;二,是順便見一見垂簾聽政的故交冷晴。
在把以上的事情全都辦妥了之後,再考慮如何地劍指澳洲。
眼下,蒸汽機技術已經日臻成熟,艦船的航行比之以前更快,再加上有北風增添助力,此行堪為神速!
……
“茫茫南海,必有避禍之方!”
“待我慢慢地尋找之!”
海上的枯燥無聊,也直接影響到了齊譽的心境,時而久之,他也隨大流般地學會了自言自語。
或者,稱之為是白日做夢。
然,就在這夢做到了美妙之處,忽聽下屬報道:“齊大人,前方不遠就是呂宋碼頭了!”
什麽?
這麽快就到了?
齊譽回過神來,吩咐道:“先對天鳴炮以表明身份,然後,再依次進港。”
“是!”
砰!砰!砰!
旱天雷般的隆隆炮聲,就如同這疊疊的南洋巨浪一樣,眨眼之間就拍到岸邊處。
不過一小會兒,呂宋的守備軍便弄清楚了來人的身份。
啊!!
齊大人過來視察了?
那還愣著幹嘛呀,快快上稟呀!
備馬!
哦不,直接開輛專列過去,這才是最快的速度!
火車?
不錯!
當下的呂宋鐵路基本實現了通車,隻是調度方麵還不夠嫻熟,不過假以時日,應該就會趨於完善。
得信之後的柳錦程和高忠德皆震驚,紛紛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恭迎。
為顯莊重,他們還特地安排了鑼鼓家夥渲染氣氛。
咚得隆咚鏘~~
齊譽見狀一愕:真當自己是來視察的?
也罷!
那就享受一次這種待遇!
在人潮的呼喚下,齊譽緩緩步下了戰艦,朝著百姓們拱手作禮。
這時,柳錦程趨身近前唱道:“歡迎齊大人蒞臨指導!”
高忠德也跟著附道:“恭迎齊首牧大駕光臨!”
齊譽則是虛手一托,和煦回道:“二位辛苦了,快快免禮!”
寒暄過後,政要們便乘坐著火車專列,朝著呂宋府衙門站駛去。
在火車上,齊大郎簡單聽取了相關的工作匯報。
柳錦程介紹說,當下的呂宋,農桑積極、工商興盛,總體上穩中有進。
尤其是,在鐵路建成之後,運轉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發展則更具效率性。
然改變最大的,卻要當屬人文這塊。
自打《華夏字典》普及了後,立即在呂宋一帶興起了漢語的學習潮,也由此可見,權威的工具書是多麽的重要。
而柳錦程也審時度勢,順勢展開了一係列的華夏式儒家教育,將這些化外蠻夷,全都改造成了我族之士。
值得一提的是,齊譽曾著的,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
民眾們一聽是巡撫大人的昔年大作,皆想要拂之一觀,無人例外。
有點晦澀難懂?
沒關係!
多查查字典不就讀明白了嗎?
聽到了這兒,齊譽不由得欣慰一歎,感慨良多。
自己處心積慮的文化傳播,現在終於可以見到一些成效了。
至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或將慢慢成為曆史,於現實中變得不成立了。
不過,這需要時間。
在柳錦程做完了匯報之後,齊譽滿含激勵地表彰道:“妻弟勵精圖治,上進積極,這些,姐夫我全都看在了眼裏。待我回到省府之後,一定會頒布相應的嘉獎以及於你加薪!”
“啊!多謝姐夫!”
然,話音一轉,齊譽又‘敲打’他道:“教化外人固然是件好事,可是,也別忘了自家人的道德管束,若是放縱任之,將來必會禍起蕭牆。”
這話,乃是在暗喻其妻黃氏當初時的吃裏扒外。
柳錦程聽得黑臉一紅,不由得連忙應下。
再接下來,就輪到高忠德作匯報了。
然而,齊譽卻是擺了擺手,說:“不必口頭報了,來一場實戰檢驗豈不是更加鮮明?”
什麽?
實戰檢驗?
高忠德一聽,不禁愕在了那裏,臉上滿是茫茫然。
沒人有知道他到底去了哪裏。
但,譚俊彥除外。
目前,瓊州省的眾位大司全都在外公幹,隻剩下了他這麽一位高官。所以,齊譽必須對他做出一些走後叮囑。
總的來說,也沒什麽大事。
大多都是一些日常性的代辦事宜。
瓊州的發展已經全麵步入了正軌,隻要不是人為地去瞎折騰和亂折騰,就足可確保長期的繁榮穩定。
除了公事外,齊譽還對家人們做出了細致叮嚀,同樣也沒什麽大事。
有範堯這等高手在暗裏看護著,應該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
基本妥當!
不過!
譚俊彥卻是從中感受到了一些不解和困惑。
齊大人為何不再度赴京辦事呢?
難道說,他對家人的思念感變得淡化了?
對於此中情由,齊譽自然不方便直說。
若是於北上見駕,就必然要歸還玉璽,那麽一來,自己可就失去了唯一的交涉籌碼。倘若屆時,皇帝反悔,皇後不幫,那自己就完全處在了被動位置。
所以說,這個時候並不適合前往。
嗯,先讓聖天子折騰建武帝去吧,而自己則趁著這個時機拿下澳洲,等退路全都鋪設好了之後,再做攤牌不遲。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隻有步步為營,才能穩中求勝。
開船之後,齊譽於第一時間就擬定出了行程規劃。
具體如下:
先至呂宋,調高忠德及其麾下的軍隊一起隨行,然後折往至沙撈越略作暫停,最後,再開赴澳洲。
此舉……是想從呂宋府抽取軍隊?
是的!
如果說,段子成的土豆之戰能夠得以實現的話,那麽,呂宋周圍就再也沒有所謂的鄰國和敵國了。
於如此‘圍護’下的州府再布重兵,實在是太資源浪費了。
所以說,不合時宜。
還有就是,高忠德此人擅長陸戰,在呂宋島很難發揮出他的特長,也隻有那廣袤無垠的澳洲大陸,才是他真正的用武之地。
所以,
此行必須得帶上他。
至於暫泊於沙撈越和爪哇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麵。
一,是‘酌情處置’有關於建武帝的相關事宜;二,是順便見一見垂簾聽政的故交冷晴。
在把以上的事情全都辦妥了之後,再考慮如何地劍指澳洲。
眼下,蒸汽機技術已經日臻成熟,艦船的航行比之以前更快,再加上有北風增添助力,此行堪為神速!
……
“茫茫南海,必有避禍之方!”
“待我慢慢地尋找之!”
海上的枯燥無聊,也直接影響到了齊譽的心境,時而久之,他也隨大流般地學會了自言自語。
或者,稱之為是白日做夢。
然,就在這夢做到了美妙之處,忽聽下屬報道:“齊大人,前方不遠就是呂宋碼頭了!”
什麽?
這麽快就到了?
齊譽回過神來,吩咐道:“先對天鳴炮以表明身份,然後,再依次進港。”
“是!”
砰!砰!砰!
旱天雷般的隆隆炮聲,就如同這疊疊的南洋巨浪一樣,眨眼之間就拍到岸邊處。
不過一小會兒,呂宋的守備軍便弄清楚了來人的身份。
啊!!
齊大人過來視察了?
那還愣著幹嘛呀,快快上稟呀!
備馬!
哦不,直接開輛專列過去,這才是最快的速度!
火車?
不錯!
當下的呂宋鐵路基本實現了通車,隻是調度方麵還不夠嫻熟,不過假以時日,應該就會趨於完善。
得信之後的柳錦程和高忠德皆震驚,紛紛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恭迎。
為顯莊重,他們還特地安排了鑼鼓家夥渲染氣氛。
咚得隆咚鏘~~
齊譽見狀一愕:真當自己是來視察的?
也罷!
那就享受一次這種待遇!
在人潮的呼喚下,齊譽緩緩步下了戰艦,朝著百姓們拱手作禮。
這時,柳錦程趨身近前唱道:“歡迎齊大人蒞臨指導!”
高忠德也跟著附道:“恭迎齊首牧大駕光臨!”
齊譽則是虛手一托,和煦回道:“二位辛苦了,快快免禮!”
寒暄過後,政要們便乘坐著火車專列,朝著呂宋府衙門站駛去。
在火車上,齊大郎簡單聽取了相關的工作匯報。
柳錦程介紹說,當下的呂宋,農桑積極、工商興盛,總體上穩中有進。
尤其是,在鐵路建成之後,運轉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發展則更具效率性。
然改變最大的,卻要當屬人文這塊。
自打《華夏字典》普及了後,立即在呂宋一帶興起了漢語的學習潮,也由此可見,權威的工具書是多麽的重要。
而柳錦程也審時度勢,順勢展開了一係列的華夏式儒家教育,將這些化外蠻夷,全都改造成了我族之士。
值得一提的是,齊譽曾著的,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
民眾們一聽是巡撫大人的昔年大作,皆想要拂之一觀,無人例外。
有點晦澀難懂?
沒關係!
多查查字典不就讀明白了嗎?
聽到了這兒,齊譽不由得欣慰一歎,感慨良多。
自己處心積慮的文化傳播,現在終於可以見到一些成效了。
至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或將慢慢成為曆史,於現實中變得不成立了。
不過,這需要時間。
在柳錦程做完了匯報之後,齊譽滿含激勵地表彰道:“妻弟勵精圖治,上進積極,這些,姐夫我全都看在了眼裏。待我回到省府之後,一定會頒布相應的嘉獎以及於你加薪!”
“啊!多謝姐夫!”
然,話音一轉,齊譽又‘敲打’他道:“教化外人固然是件好事,可是,也別忘了自家人的道德管束,若是放縱任之,將來必會禍起蕭牆。”
這話,乃是在暗喻其妻黃氏當初時的吃裏扒外。
柳錦程聽得黑臉一紅,不由得連忙應下。
再接下來,就輪到高忠德作匯報了。
然而,齊譽卻是擺了擺手,說:“不必口頭報了,來一場實戰檢驗豈不是更加鮮明?”
什麽?
實戰檢驗?
高忠德一聽,不禁愕在了那裏,臉上滿是茫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