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齊譽不談感情不入套,皇帝隻得另起話題。
隻見,他從火鍋裏撈出來一尾大蝦,貌似有感觸地說道:“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這話幾乎成了古之真理。自朕登基以來,事必親躬,勵精圖治,唯恐治理不效。然而,這麽多年來,朕的建樹卻不及卿的一角冰山,何哉?難道是說,朕的理念錯了?”
“這……”
“愛卿也不是外人,不妨幫朕分析分析,這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他這是誠心討論呢?還是有意試探?
齊譽有點拿捏不準。
故而,他采取了相對平和地話術回道:“陛下的治理並沒有太大錯漏,隻不過,在對待技術革新的問題上有些過於謹慎罷了。”
“過於謹慎?”皇帝喃喃了幾句,搖頭道:“朕自認不是那種剛愎自用的人,對於新興技術,大多還是呈接受態度的。所謂的謹慎一說,似乎有些牽強。”
一頓,他又舉例證明道:“在抗擊倭寇的時候,朕曾命工部重點打造狼牙筅,以戰術上的優勢壓製敵國扶桑。可見,朕並沒有墨守成規,不予變通。而,當朕見識到了卿的屯門海戰後,又對當代水戰有了更新的認識,所以,才泛起了重建水師的苗頭。你覺得,朕是那種死板的人嗎?”
齊譽不置可否,隻是道:“陛下審時度勢,目光精準,在洞察力方麵,確非一般的君主可比。”
嗯!
這還像句中聽的話。
皇帝淡淡一笑,繼續說道:“後來,卿收大灣、服安南、降呂宋,以開疆拓土的卓卓戰績證明了技術革新的重要性。朕後知後覺,果斷拍板,欲借鑒著打造一支曠世級別的東海水師。隻不過,結果方麵差強人意,真是有些可惜了……”
齊譽接話問道:“哪裏可惜?”
“這事呀,還不是因為你!朕的鯤鵬水師才剛剛具備了雛形,你這邊又整出來一個什麽可以逆風而行的蒸汽機艦,弄得朕的這隻鯤鵬還沒正式起飛,就淪為了落伍之物。”
齊譽打了個哈哈,道:“陛下卻不知,科技發展就如同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保持不住創新能力,就保不住自己的領先地位。站在居安思危的角度上考量,必須得
這樣做。”
科技創新~~
這個詞,不正是齊霄的口頭禪嗎?
不過直到現在,自己似乎才觸碰到了它的真正含義。
皇帝皺了皺眉,突然問道:“朕有種感覺,未來的天下乃為科技雄霸,而並非是我皇家持有。齊愛卿覺得,朕的這個觀點,對還是不對?”
喝!
不愧是公認的道德明君,居然能有這樣的不凡灼見。
然,這個問題卻是不好回答。
如果答說是皇家的天下,那就屬於違心諂媚。可若答說是科技的天下,那又涉嫌褻瀆皇權。這個二選一的問題,委實不好作斷。
不過,這也難不住隨機應變的齊大郎。
“陛下,如果您能掌握住科技核心,不就可以把天下給抓牢了嗎?”
“對呀!”
皇帝貌似恍然地點了點頭,笑問道:“那,卿可願意將手裏的科技核心貢獻給朕?”
說了這麽多,這句才是您的真心話吧?
眼下,天子挖坑,齊譽跳坑,順暢得就像是事先彩排好的一樣,沒有半點的頓挫感。
然,齊譽卻是感覺很無所謂。
他現在的心態,可用八個字概括:心似平原,無欲則剛。
既然無欲無求,還有什麽可糾結的呢?
齊譽坦然地端著酒杯,淡笑地看著天子,似在權衡又似已有了決斷。
見他不言,皇帝也不催促,隻是淡然地吃著火鍋裏的大蝦。
和齊譽不同,天子的淡定是偽裝出來的。
此時的他,內心非常緊張。
原因很直白,就是因為他太在意了。
相比來瓊前,天子的思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且,他還悟出了一定的心得體會。
如下:
首先是關於製度方麵。
不難看出,瓊州的立法非常具有人性化和寬容化,也因此才營造出了百舸爭流的良好發展氣氛。若是人人皆感自危的話,還有什麽心情去搞創新呢?
其次是關於科技方麵。
權且不說隨處可見水泥路以及各類自行車,單是那些在鐵軌上奔跑的火輪車,就已經大幅領先
整個世界了,若大奉還不及時的跟風效仿,勢必會越落越遠。
以上兩點,便是迄今為止所引發的啟迪。
皇帝也不是傻缺,碰到現在這種合適的機會,必須要琢磨著據為己有。
其實,換成是任何一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不訛白不訛嘛。
這時,齊譽突然暢笑一聲,豪邁道:“科技的最終目的,乃是為了更好地造福於民,既然陛下有心振興社稷,微臣又豈能因為區區技巧而敝帚自珍呢?”
“卿真願意貢獻?”
“當然!微臣能有今日,皆因陛下所賜,如今陛下索取,微臣又豈能不奉上呢?”
“真是太好了!”
“不過……”
嗯?
聽這詞的意思,似乎是有些不甘心嘛~~
皇帝聞言放下了筷子,正色問道:“愛卿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有一些!”
齊譽先給皇帝斟了杯酒,緩和了一下氣氛,然後才道:“不過,微臣有一點小小的請求,陛下若是恩準了,不僅是科技上的技巧,就連兩個重要物我也一並奉上。”
兩個重要物?
皇帝眼睛一閃,很快就猜出了這二者之一。
無他,肯定是傳國玉璽無疑。可是,除了此之外,另一個又是什麽呢?
天子耐著好奇,笑道:“愛卿莫要見外,有什麽請求快快說來!”
“是!第一個,請陛下準允犬子齊霄結束其伴讀生涯,好返回瓊州與家人團聚。家母已年近古稀,對這個獨苗孫兒思念甚殷。望陛下念在臣尚有微功的份上,成全犬子的孝道。”
“此外,還有嗎?”
“有!之前時,陛下曾皇恩浩蕩,為小女賜下了一樁金婚。可如今事有突發,男方梁克生因病不治夭亡,如此一來,齊、梁兩家就無法再續姻緣親了。為了不耽誤小女的青春年華,還望陛下從名義上廢除此約,隻有這樣,她才可以名正言順地另擇他婿。”
嗯……
總體來說,皆不出朕之所料。
皇帝‘嗯’了一聲,卻未正式表態,而是問道:“就不知,愛卿適才所說‘兩個重要物’,又是什麽?”
隻見,他從火鍋裏撈出來一尾大蝦,貌似有感觸地說道:“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這話幾乎成了古之真理。自朕登基以來,事必親躬,勵精圖治,唯恐治理不效。然而,這麽多年來,朕的建樹卻不及卿的一角冰山,何哉?難道是說,朕的理念錯了?”
“這……”
“愛卿也不是外人,不妨幫朕分析分析,這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他這是誠心討論呢?還是有意試探?
齊譽有點拿捏不準。
故而,他采取了相對平和地話術回道:“陛下的治理並沒有太大錯漏,隻不過,在對待技術革新的問題上有些過於謹慎罷了。”
“過於謹慎?”皇帝喃喃了幾句,搖頭道:“朕自認不是那種剛愎自用的人,對於新興技術,大多還是呈接受態度的。所謂的謹慎一說,似乎有些牽強。”
一頓,他又舉例證明道:“在抗擊倭寇的時候,朕曾命工部重點打造狼牙筅,以戰術上的優勢壓製敵國扶桑。可見,朕並沒有墨守成規,不予變通。而,當朕見識到了卿的屯門海戰後,又對當代水戰有了更新的認識,所以,才泛起了重建水師的苗頭。你覺得,朕是那種死板的人嗎?”
齊譽不置可否,隻是道:“陛下審時度勢,目光精準,在洞察力方麵,確非一般的君主可比。”
嗯!
這還像句中聽的話。
皇帝淡淡一笑,繼續說道:“後來,卿收大灣、服安南、降呂宋,以開疆拓土的卓卓戰績證明了技術革新的重要性。朕後知後覺,果斷拍板,欲借鑒著打造一支曠世級別的東海水師。隻不過,結果方麵差強人意,真是有些可惜了……”
齊譽接話問道:“哪裏可惜?”
“這事呀,還不是因為你!朕的鯤鵬水師才剛剛具備了雛形,你這邊又整出來一個什麽可以逆風而行的蒸汽機艦,弄得朕的這隻鯤鵬還沒正式起飛,就淪為了落伍之物。”
齊譽打了個哈哈,道:“陛下卻不知,科技發展就如同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保持不住創新能力,就保不住自己的領先地位。站在居安思危的角度上考量,必須得
這樣做。”
科技創新~~
這個詞,不正是齊霄的口頭禪嗎?
不過直到現在,自己似乎才觸碰到了它的真正含義。
皇帝皺了皺眉,突然問道:“朕有種感覺,未來的天下乃為科技雄霸,而並非是我皇家持有。齊愛卿覺得,朕的這個觀點,對還是不對?”
喝!
不愧是公認的道德明君,居然能有這樣的不凡灼見。
然,這個問題卻是不好回答。
如果答說是皇家的天下,那就屬於違心諂媚。可若答說是科技的天下,那又涉嫌褻瀆皇權。這個二選一的問題,委實不好作斷。
不過,這也難不住隨機應變的齊大郎。
“陛下,如果您能掌握住科技核心,不就可以把天下給抓牢了嗎?”
“對呀!”
皇帝貌似恍然地點了點頭,笑問道:“那,卿可願意將手裏的科技核心貢獻給朕?”
說了這麽多,這句才是您的真心話吧?
眼下,天子挖坑,齊譽跳坑,順暢得就像是事先彩排好的一樣,沒有半點的頓挫感。
然,齊譽卻是感覺很無所謂。
他現在的心態,可用八個字概括:心似平原,無欲則剛。
既然無欲無求,還有什麽可糾結的呢?
齊譽坦然地端著酒杯,淡笑地看著天子,似在權衡又似已有了決斷。
見他不言,皇帝也不催促,隻是淡然地吃著火鍋裏的大蝦。
和齊譽不同,天子的淡定是偽裝出來的。
此時的他,內心非常緊張。
原因很直白,就是因為他太在意了。
相比來瓊前,天子的思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且,他還悟出了一定的心得體會。
如下:
首先是關於製度方麵。
不難看出,瓊州的立法非常具有人性化和寬容化,也因此才營造出了百舸爭流的良好發展氣氛。若是人人皆感自危的話,還有什麽心情去搞創新呢?
其次是關於科技方麵。
權且不說隨處可見水泥路以及各類自行車,單是那些在鐵軌上奔跑的火輪車,就已經大幅領先
整個世界了,若大奉還不及時的跟風效仿,勢必會越落越遠。
以上兩點,便是迄今為止所引發的啟迪。
皇帝也不是傻缺,碰到現在這種合適的機會,必須要琢磨著據為己有。
其實,換成是任何一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不訛白不訛嘛。
這時,齊譽突然暢笑一聲,豪邁道:“科技的最終目的,乃是為了更好地造福於民,既然陛下有心振興社稷,微臣又豈能因為區區技巧而敝帚自珍呢?”
“卿真願意貢獻?”
“當然!微臣能有今日,皆因陛下所賜,如今陛下索取,微臣又豈能不奉上呢?”
“真是太好了!”
“不過……”
嗯?
聽這詞的意思,似乎是有些不甘心嘛~~
皇帝聞言放下了筷子,正色問道:“愛卿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有一些!”
齊譽先給皇帝斟了杯酒,緩和了一下氣氛,然後才道:“不過,微臣有一點小小的請求,陛下若是恩準了,不僅是科技上的技巧,就連兩個重要物我也一並奉上。”
兩個重要物?
皇帝眼睛一閃,很快就猜出了這二者之一。
無他,肯定是傳國玉璽無疑。可是,除了此之外,另一個又是什麽呢?
天子耐著好奇,笑道:“愛卿莫要見外,有什麽請求快快說來!”
“是!第一個,請陛下準允犬子齊霄結束其伴讀生涯,好返回瓊州與家人團聚。家母已年近古稀,對這個獨苗孫兒思念甚殷。望陛下念在臣尚有微功的份上,成全犬子的孝道。”
“此外,還有嗎?”
“有!之前時,陛下曾皇恩浩蕩,為小女賜下了一樁金婚。可如今事有突發,男方梁克生因病不治夭亡,如此一來,齊、梁兩家就無法再續姻緣親了。為了不耽誤小女的青春年華,還望陛下從名義上廢除此約,隻有這樣,她才可以名正言順地另擇他婿。”
嗯……
總體來說,皆不出朕之所料。
皇帝‘嗯’了一聲,卻未正式表態,而是問道:“就不知,愛卿適才所說‘兩個重要物’,又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