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周春生,他在殷俊暫離了之後,便立即尋到了兒子周峻茂。
並迫不及待地詢問他,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麽。
子答父問,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結果卻發現,自己的大舅哥姚鴻運竟然出現在了案發現場的附近。且,還是他把兒子給接回來的。
除此以上的這些信息外,兒子對於其他事情基本上是一無所知。
周春生一臉溺愛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而後,便徑直轉去到了內屋裏。
接下來,他要和妻子姚氏好好地談談。
此時的周春生,基本上大致斷定,這件事中必有貓膩。
事關表哥,絕不能含糊了事。
大約半個時辰後。
他板著一張冷臉並滿含怨懟地走了出來。
氣氛上有些不對。
是呀,明明背後的那婦人哭得已經肝腸寸斷了,可他就是無動於衷,根本就不像是多年夫妻該有的模樣。
走出門檻後,周春生不禁仰天一歎,傷心落寞之情溢於言表。
他定了定神,而後便去尋找殷俊了。
其實,後者就暫坐在周家附近的某家茶館裏。
一來呢,是方便等他回話。二來,是有意地想要去保護周家。
目前,形勢風雲詭譎,世態撲朔迷離,還是多一些警惕為妙。
少傾,周春生便將一頁‘供述’般的筆錄交到了殷俊的手中。
上麵所書的,全都是姚氏的坦白之詞。
內容簡述如下:
姚氏是因挨不住其兄姚鴻運的苦苦哀求,所以才答應設法幫他去引誘齊霄的這趟外出。至於其兄為什麽這麽做,這婦人也作出了她所知的解釋。
原因並不複雜,就是最常見的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且,還是令人無法抗拒的明碼標碼。
姚鴻運說,他本想著在周春生的身上鑽營牟利,可結果卻是,什麽好處都沒得到。
為了生計需要,他也隻得另覓他法。
就事實上開說,姚氏對於齊家並沒有什麽好感,甚至還有些說不出來的厭惡。
所以,經她哥哥這麽一軟磨
(本章未完,請翻頁)
硬泡,就糊裏糊塗地答應了下來。
她雖然猜到了有人想要對齊霄不利,但卻沒有料到居然是想要他的性命。
大體上,她就知道這麽多了。
殷俊捋了一捋驀然發現,這個路人甲般的姚宏遠才是案情的真正關鍵。
隻要找到了他,就獲得到更有利的相關證據。
可是,要到哪裏才能尋到他的人呢?
要知道,不僅是己方在設法地尋他為證,對方也在試圖著殺他滅口。此時的他,肯定躲到某個難覓的隱蔽處偽裝起了變色龍。
至於最終誰能尋覓到那廝,那就要看各自的運氣了。
不過,在己方的陣營中,卻有這麽一個擅長此道的高人,那就是曾為朝廷鷹犬的黃飛。
以他如狗鼻子般的敏銳嗅覺,說不定就能於大海中進行撈針。
想到了這兒,殷俊又連忙地趕回齊家,準備安排此事。
……
殷桃的立案並不怎麽順利,但最終,還是被受理了下來。
驚悉衛國夫人親自前來鳴冤,大理寺寺卿傅仁義連忙奔出正門陪笑恭迎。
“不知夫人您有何冤屈?”
“訴狀在此,寺卿大人你還是自己看吧。”
“呃,那好吧!”
可誰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簡直是驚魂動魄。
卻見那訴狀上明言寫到:以向佑為首的富家四少醉酒行凶,不僅強搶了民女,還試圖殘殺我齊家長子齊霄……
之後,便是一大堆的之乎者也。
什麽朗朗乾坤了,竟行禽獸之舉了;什麽光天化日了,竟敢無視王法了,等等等。
最後,就是寄希望大人您將罪犯繩之於法,給予受害著以相應的交代。
由此不難看出,在這個環節中,殷桃是故意運用了一些技巧的。
有二。
首先是酒後行凶一說。
以這個作為是狀告由頭,可以在不傷己的情況下更合理地去推進案情。酒,隻是一個借口般的切入點而已,行凶才是真正的核心。
其次就是,故意不點破的四少墜亡。
這樣的操作,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以將齊霄的名字直接從目擊證人裏麵幹淨抹除,免得對方以此來作為突破口進行反咬,繼而誣陷是齊霄是行凶之人。
防人之心不可無,小心駛得萬年船。
謹慎一些,無可厚非。
至於真正的始作俑者梁英忠,卻是在案紙當中沒有提及。因為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能夠指向這位老匹夫,萬一不成,可就變成了誣告了。
殷桃按照兄長的授意,親筆擬寫了這份訴狀,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毫無破綻的。
傅仁義看罷了訴狀,不由得苦笑起來。
原告這頭站著的乃是齊譽和殷俊,自然是萬萬開罪不得的。更何況,自己還是前首輔鍾義所提拔的得意門生,於公於私,都不能不予以麵子。
而被告這頭所站的乃是兵部尚書、九門提督、以及皇室宗正,同樣也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且,自家兒子乃是皇室儀賓,從關係上來講,多多少少都要適當偏袒。
但是,都不可。
兩邊都不能得罪,也都不能伸手相幫,你說,這該怎麽搞?
傅仁義壓下了狀紙,忽然試問道:“請問令兄何在,為何不見他的鈞旨過來?”
“你是問家兄呀,他在得悉犬子遇險後,立即就趕去了現場以作勘查,故不能來。”殷桃淡淡地回道。
雖然說,都察院並不屬於司法機關,但卻屬於是司法部門的監督機關。在遇到大案時,經常和大理寺、刑部展開三司會審。所以,殷俊勘查並不違法。
然而,一聽到這話,傅仁義卻是更加地犯難了。
從殷俊的實際行動不難看出,他這次肯定會大動幹戈,甚至有種不做結案不罷休的感覺。
“夫人且先回府裏休息,待案件核實了之後,本官再展開相應的立案偵查。”
“哦?大人為何不現在立案呢?”
“嗬嗬,此案株連甚廣,故而,請夫人多給一些時間。最起碼,也得等到令兄的勘察結果出來之後再做定論吧?”
“好吧……”
殷桃行了個斂衽,然後就徑直離去了。
她絲毫沒有注意到,背後幾欲撞牆的大理寺寺卿的表情,是多麽的苦澀。
(本章完)
7017k
並迫不及待地詢問他,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麽。
子答父問,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結果卻發現,自己的大舅哥姚鴻運竟然出現在了案發現場的附近。且,還是他把兒子給接回來的。
除此以上的這些信息外,兒子對於其他事情基本上是一無所知。
周春生一臉溺愛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而後,便徑直轉去到了內屋裏。
接下來,他要和妻子姚氏好好地談談。
此時的周春生,基本上大致斷定,這件事中必有貓膩。
事關表哥,絕不能含糊了事。
大約半個時辰後。
他板著一張冷臉並滿含怨懟地走了出來。
氣氛上有些不對。
是呀,明明背後的那婦人哭得已經肝腸寸斷了,可他就是無動於衷,根本就不像是多年夫妻該有的模樣。
走出門檻後,周春生不禁仰天一歎,傷心落寞之情溢於言表。
他定了定神,而後便去尋找殷俊了。
其實,後者就暫坐在周家附近的某家茶館裏。
一來呢,是方便等他回話。二來,是有意地想要去保護周家。
目前,形勢風雲詭譎,世態撲朔迷離,還是多一些警惕為妙。
少傾,周春生便將一頁‘供述’般的筆錄交到了殷俊的手中。
上麵所書的,全都是姚氏的坦白之詞。
內容簡述如下:
姚氏是因挨不住其兄姚鴻運的苦苦哀求,所以才答應設法幫他去引誘齊霄的這趟外出。至於其兄為什麽這麽做,這婦人也作出了她所知的解釋。
原因並不複雜,就是最常見的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且,還是令人無法抗拒的明碼標碼。
姚鴻運說,他本想著在周春生的身上鑽營牟利,可結果卻是,什麽好處都沒得到。
為了生計需要,他也隻得另覓他法。
就事實上開說,姚氏對於齊家並沒有什麽好感,甚至還有些說不出來的厭惡。
所以,經她哥哥這麽一軟磨
(本章未完,請翻頁)
硬泡,就糊裏糊塗地答應了下來。
她雖然猜到了有人想要對齊霄不利,但卻沒有料到居然是想要他的性命。
大體上,她就知道這麽多了。
殷俊捋了一捋驀然發現,這個路人甲般的姚宏遠才是案情的真正關鍵。
隻要找到了他,就獲得到更有利的相關證據。
可是,要到哪裏才能尋到他的人呢?
要知道,不僅是己方在設法地尋他為證,對方也在試圖著殺他滅口。此時的他,肯定躲到某個難覓的隱蔽處偽裝起了變色龍。
至於最終誰能尋覓到那廝,那就要看各自的運氣了。
不過,在己方的陣營中,卻有這麽一個擅長此道的高人,那就是曾為朝廷鷹犬的黃飛。
以他如狗鼻子般的敏銳嗅覺,說不定就能於大海中進行撈針。
想到了這兒,殷俊又連忙地趕回齊家,準備安排此事。
……
殷桃的立案並不怎麽順利,但最終,還是被受理了下來。
驚悉衛國夫人親自前來鳴冤,大理寺寺卿傅仁義連忙奔出正門陪笑恭迎。
“不知夫人您有何冤屈?”
“訴狀在此,寺卿大人你還是自己看吧。”
“呃,那好吧!”
可誰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簡直是驚魂動魄。
卻見那訴狀上明言寫到:以向佑為首的富家四少醉酒行凶,不僅強搶了民女,還試圖殘殺我齊家長子齊霄……
之後,便是一大堆的之乎者也。
什麽朗朗乾坤了,竟行禽獸之舉了;什麽光天化日了,竟敢無視王法了,等等等。
最後,就是寄希望大人您將罪犯繩之於法,給予受害著以相應的交代。
由此不難看出,在這個環節中,殷桃是故意運用了一些技巧的。
有二。
首先是酒後行凶一說。
以這個作為是狀告由頭,可以在不傷己的情況下更合理地去推進案情。酒,隻是一個借口般的切入點而已,行凶才是真正的核心。
其次就是,故意不點破的四少墜亡。
這樣的操作,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以將齊霄的名字直接從目擊證人裏麵幹淨抹除,免得對方以此來作為突破口進行反咬,繼而誣陷是齊霄是行凶之人。
防人之心不可無,小心駛得萬年船。
謹慎一些,無可厚非。
至於真正的始作俑者梁英忠,卻是在案紙當中沒有提及。因為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能夠指向這位老匹夫,萬一不成,可就變成了誣告了。
殷桃按照兄長的授意,親筆擬寫了這份訴狀,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毫無破綻的。
傅仁義看罷了訴狀,不由得苦笑起來。
原告這頭站著的乃是齊譽和殷俊,自然是萬萬開罪不得的。更何況,自己還是前首輔鍾義所提拔的得意門生,於公於私,都不能不予以麵子。
而被告這頭所站的乃是兵部尚書、九門提督、以及皇室宗正,同樣也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且,自家兒子乃是皇室儀賓,從關係上來講,多多少少都要適當偏袒。
但是,都不可。
兩邊都不能得罪,也都不能伸手相幫,你說,這該怎麽搞?
傅仁義壓下了狀紙,忽然試問道:“請問令兄何在,為何不見他的鈞旨過來?”
“你是問家兄呀,他在得悉犬子遇險後,立即就趕去了現場以作勘查,故不能來。”殷桃淡淡地回道。
雖然說,都察院並不屬於司法機關,但卻屬於是司法部門的監督機關。在遇到大案時,經常和大理寺、刑部展開三司會審。所以,殷俊勘查並不違法。
然而,一聽到這話,傅仁義卻是更加地犯難了。
從殷俊的實際行動不難看出,他這次肯定會大動幹戈,甚至有種不做結案不罷休的感覺。
“夫人且先回府裏休息,待案件核實了之後,本官再展開相應的立案偵查。”
“哦?大人為何不現在立案呢?”
“嗬嗬,此案株連甚廣,故而,請夫人多給一些時間。最起碼,也得等到令兄的勘察結果出來之後再做定論吧?”
“好吧……”
殷桃行了個斂衽,然後就徑直離去了。
她絲毫沒有注意到,背後幾欲撞牆的大理寺寺卿的表情,是多麽的苦澀。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