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正事之前,自然是先寒暄一番。
此乃傳統禮節,固不可少。
齊譽先就孟既明晉升大理寺寺卿表示了由衷的祝賀,而後者也對前者平步青雲表達了真誠的道喜,最後在一句‘彼此彼此’作為是結束語後,二人這才端坐下來開始暢聊。
本來,齊大郎是想邀請孟既明去到家裏密聊的,那樣也顯得禮儀一些。但是,由於蘇皇後所布出的眼線實在太密,最後也隻得故意避開來到戶外了。
而眼前這片樹林就不顯山、不露口,平日裏少有人來,非常適合麵授機宜。於是,齊譽便將地點選在了這兒了。
“賢弟,你說家父在不日之後即會來京?”
“嗯!應該過不了多久了。在於永川逗留時,恩師突感身體不適,似為二豎所苦。謹慎起見,我便將他老人家留在了那兒做些調養。此時,想必早已是痊愈如初了。”
“無事就好,無事就好呀!”
“……”
在敘完了雙方的家事後,齊譽忽將臉色一正,低聲問道:“世兄可知,陛下建造陵寢的事兒?”
孟既明點頭回道:“有所耳聞。雖然說,陛下要求秘密進行,但,修建寢宮是浩大的工程,怎可能隱瞞得住呢?前後不過兩日,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婦孺皆知了。不過,聖天子對此沒有主動提及,咱們做臣子也不意思當麵去問,似乎也隻得裝聾作啞了。”
齊譽點點頭,又問:“那世兄可知,咱們陛下為何會在春秋鼎盛之年興建事後的陵寢?”
孟既明捋須一笑,回道:“這有什麽?普通百姓還會提前打好自己身後的棺材板呢,更何況是一國之君?陛下未雨綢繆,乃是世之常理,實沒必要大驚小怪。”
齊譽卻是搖了搖頭,否說:“陛下的操作,可不什麽未雨綢繆,而是臨渴掘井。”
“什麽?……臨渴掘井?”
“不錯!”
這麽說……
皇帝距離大去之期已不遠矣?
“這事,可信嗎?”
“此乃恩師親自作出的診斷,應該錯不了的。”實錘了?
見齊譽鄭重點頭,孟既明這才露出了相信的表情。
“倘若說,之後是正常形式的新老國君交替,咱們的江山還可保持相對穩定。然而,陛下卻是於壯年詭異驟崩,這可就麻煩大了。再露骨一點說,若是沒有實權重臣們的鼎立擁護,那性子懦弱的小幼主,他能坐得穩這個金鑾殿嗎?”
“賢弟之言甚是道理,此況,確實令人堪憂!”
“是呀!如若不然,我也不會跑過來求助於世兄你了。”
有求於我?
所謂何事?
孟既明想了想,很誠然地表態道:“賢弟有什麽想法,直說便是。”
齊譽輕輕一歎,憂道:“我有些擔心,在山陵崩之後,京城內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洪波湧動。鑒於此,我想趁早做一些防患於未然的事先布局,以備穩定社稷的不時之需。”
這襲話說的有頭無尾,且措辭含糊,孟既明聽得有些茫茫然。
不過,他並沒有繼續追問的意思。
既然人家屬於是秘密布局,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故而,他不問細則、隻作表態道:“賢弟不必解釋什麽,你隻需說出吩咐即可。”
“嗬嗬,世兄果真是個爽快之人!既如此,那我就直言不諱了!”
“請講!”
“小弟我想借你大理寺的牢房一用,不知可否?”
“啊??”
借用……牢房?
一聽這話,孟既明立即愕在了那裏。
雖然說,大理寺的牢房比之地方上要偏於‘奢華’,但,那也不是正常人能住的呀。既然如此,又為什麽非要借用呢?
真是怪哉!
見他困惑,齊譽連忙如實相告道:“不瞞世兄說,我已秘密從大灣那邊調過來了五千精兵,不日之後,即可抵京。屆時,我欲讓他們喬裝打扮,然後分批進入到你所管轄的大理寺的牢房裏潛伏暫棲。”
什麽?
調來五千精兵?
真是好大的手筆!
若不是齊譽適才早已說明,這是以維穩為目的所作出的未雨綢繆,孟既明都要懷疑他在圖謀造反了。
雖然知道他行事光明,但,孟大人還是不敢冒然地答應。
私藏武裝可是觸犯國法的行徑,而自己又身為是掌管司法的總大拿,怎麽可以故意地知法犯法呢?
然而若是拒絕了,又感覺拉不下那臉來。要知道,齊賢弟可是父親唯一的高徒,這個情麵怎好拂呢?
唉……
實在是有些左右為難呀!
齊譽見狀,連忙相勸道:“子曰,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在國家大義麵前,受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麽呢?”
見對方的臉色似有鬆動,他忙又加把火道:“兄長也知,這天子腳下盤查甚嚴,偌大的隊伍很難得到妥善安置。若是紮營遠了,就應對不了城內的突發,那和不作為又有什麽不同呢?所以,瓊州府軍必須要潛伏在京城之內,且時刻都不能遠離。而兄掌管的大牢,就成了最為合適的選擇。那個地方無人去探,都發現不了端倪。”
孟既明依舊是左右糾結地說:“這個……請容我三思。”
齊譽抱拳再求,“還請世兄看在恩師的金麵上,幫弟這一回!”
孟既明貌似點頭同意,卻仍犯難道:“我那大牢雖然算闊,卻也難容下這麽多的人呀!”
齊譽見他應允,忙陪笑道:“那有什麽呀,擠一擠不就行了?”
“唉……好吧!”
“多謝世兄成全!”
齊譽這次的調兵,乃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起初時,他曾篤定地認為,自己手下的這五百精衛已經是足夠用了。
這裏的足夠,乃是指確保家人們可以全身而退,繼而了去後顧之憂。
然而,隨著事態的不斷發展,他又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自己身為國之重臣,怎麽能隻想著自家周全呢?這種時刻,必須要拿出一定的擔當出來,穩定住接下來的政權交接。
要想作出擔當,就得有兩把硬刷子打底,否則就是空談。
於是,齊譽就這麽調兵來了。
即使派上了用場,那也是有備無患呀!
7017k
此乃傳統禮節,固不可少。
齊譽先就孟既明晉升大理寺寺卿表示了由衷的祝賀,而後者也對前者平步青雲表達了真誠的道喜,最後在一句‘彼此彼此’作為是結束語後,二人這才端坐下來開始暢聊。
本來,齊大郎是想邀請孟既明去到家裏密聊的,那樣也顯得禮儀一些。但是,由於蘇皇後所布出的眼線實在太密,最後也隻得故意避開來到戶外了。
而眼前這片樹林就不顯山、不露口,平日裏少有人來,非常適合麵授機宜。於是,齊譽便將地點選在了這兒了。
“賢弟,你說家父在不日之後即會來京?”
“嗯!應該過不了多久了。在於永川逗留時,恩師突感身體不適,似為二豎所苦。謹慎起見,我便將他老人家留在了那兒做些調養。此時,想必早已是痊愈如初了。”
“無事就好,無事就好呀!”
“……”
在敘完了雙方的家事後,齊譽忽將臉色一正,低聲問道:“世兄可知,陛下建造陵寢的事兒?”
孟既明點頭回道:“有所耳聞。雖然說,陛下要求秘密進行,但,修建寢宮是浩大的工程,怎可能隱瞞得住呢?前後不過兩日,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婦孺皆知了。不過,聖天子對此沒有主動提及,咱們做臣子也不意思當麵去問,似乎也隻得裝聾作啞了。”
齊譽點點頭,又問:“那世兄可知,咱們陛下為何會在春秋鼎盛之年興建事後的陵寢?”
孟既明捋須一笑,回道:“這有什麽?普通百姓還會提前打好自己身後的棺材板呢,更何況是一國之君?陛下未雨綢繆,乃是世之常理,實沒必要大驚小怪。”
齊譽卻是搖了搖頭,否說:“陛下的操作,可不什麽未雨綢繆,而是臨渴掘井。”
“什麽?……臨渴掘井?”
“不錯!”
這麽說……
皇帝距離大去之期已不遠矣?
“這事,可信嗎?”
“此乃恩師親自作出的診斷,應該錯不了的。”實錘了?
見齊譽鄭重點頭,孟既明這才露出了相信的表情。
“倘若說,之後是正常形式的新老國君交替,咱們的江山還可保持相對穩定。然而,陛下卻是於壯年詭異驟崩,這可就麻煩大了。再露骨一點說,若是沒有實權重臣們的鼎立擁護,那性子懦弱的小幼主,他能坐得穩這個金鑾殿嗎?”
“賢弟之言甚是道理,此況,確實令人堪憂!”
“是呀!如若不然,我也不會跑過來求助於世兄你了。”
有求於我?
所謂何事?
孟既明想了想,很誠然地表態道:“賢弟有什麽想法,直說便是。”
齊譽輕輕一歎,憂道:“我有些擔心,在山陵崩之後,京城內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洪波湧動。鑒於此,我想趁早做一些防患於未然的事先布局,以備穩定社稷的不時之需。”
這襲話說的有頭無尾,且措辭含糊,孟既明聽得有些茫茫然。
不過,他並沒有繼續追問的意思。
既然人家屬於是秘密布局,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故而,他不問細則、隻作表態道:“賢弟不必解釋什麽,你隻需說出吩咐即可。”
“嗬嗬,世兄果真是個爽快之人!既如此,那我就直言不諱了!”
“請講!”
“小弟我想借你大理寺的牢房一用,不知可否?”
“啊??”
借用……牢房?
一聽這話,孟既明立即愕在了那裏。
雖然說,大理寺的牢房比之地方上要偏於‘奢華’,但,那也不是正常人能住的呀。既然如此,又為什麽非要借用呢?
真是怪哉!
見他困惑,齊譽連忙如實相告道:“不瞞世兄說,我已秘密從大灣那邊調過來了五千精兵,不日之後,即可抵京。屆時,我欲讓他們喬裝打扮,然後分批進入到你所管轄的大理寺的牢房裏潛伏暫棲。”
什麽?
調來五千精兵?
真是好大的手筆!
若不是齊譽適才早已說明,這是以維穩為目的所作出的未雨綢繆,孟既明都要懷疑他在圖謀造反了。
雖然知道他行事光明,但,孟大人還是不敢冒然地答應。
私藏武裝可是觸犯國法的行徑,而自己又身為是掌管司法的總大拿,怎麽可以故意地知法犯法呢?
然而若是拒絕了,又感覺拉不下那臉來。要知道,齊賢弟可是父親唯一的高徒,這個情麵怎好拂呢?
唉……
實在是有些左右為難呀!
齊譽見狀,連忙相勸道:“子曰,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在國家大義麵前,受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麽呢?”
見對方的臉色似有鬆動,他忙又加把火道:“兄長也知,這天子腳下盤查甚嚴,偌大的隊伍很難得到妥善安置。若是紮營遠了,就應對不了城內的突發,那和不作為又有什麽不同呢?所以,瓊州府軍必須要潛伏在京城之內,且時刻都不能遠離。而兄掌管的大牢,就成了最為合適的選擇。那個地方無人去探,都發現不了端倪。”
孟既明依舊是左右糾結地說:“這個……請容我三思。”
齊譽抱拳再求,“還請世兄看在恩師的金麵上,幫弟這一回!”
孟既明貌似點頭同意,卻仍犯難道:“我那大牢雖然算闊,卻也難容下這麽多的人呀!”
齊譽見他應允,忙陪笑道:“那有什麽呀,擠一擠不就行了?”
“唉……好吧!”
“多謝世兄成全!”
齊譽這次的調兵,乃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起初時,他曾篤定地認為,自己手下的這五百精衛已經是足夠用了。
這裏的足夠,乃是指確保家人們可以全身而退,繼而了去後顧之憂。
然而,隨著事態的不斷發展,他又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自己身為國之重臣,怎麽能隻想著自家周全呢?這種時刻,必須要拿出一定的擔當出來,穩定住接下來的政權交接。
要想作出擔當,就得有兩把硬刷子打底,否則就是空談。
於是,齊譽就這麽調兵來了。
即使派上了用場,那也是有備無患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