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刀一出,群臣的雞血熱情立即就冷卻了下來。
麵對這象征權利的禦賜臻寶,任誰都得識趣地閉上嘴巴。否則,就有可能碰上一鼻子丟人的灰。
殷俊見喧囂場麵得以控製,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而後,他又把自己剛才的建議詳述了一遍。哦不,應該說是重複了一遍。
其大致意思是:
令,新任九門提督親率禦林軍於正麵迎敵,一定要奮力地守護住城門不失。另外,還要鼓勵百姓們協同抗敵,軍民同心、共克時難。
此外他還令,新任的兵部尚書立即急調最近處的兵馬前來馳援,不得有誤。此舉,雖然有點思遠水解近渴的意思,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至於最終的結果如何,就交由上天來決定吧。
不管怎麽說,自己都要盡心盡力,絕不能空留遺憾。
“好了,就這麽辦。”
“是……”
就客觀來說,殷俊並不是軍事型的人才,雖然稱得上是略懂一二,但卻不是真真正正的行內中人。由他來調兵遣將,頗有一種趕鴨子上架的強行感覺。
隔行如隔山,老話確實沒錯。
相比殷俊的力不從心,蘇皇後就顯得遊刃有餘了。
對於軍事,她可是一點都不蹙頭。
想當年,她曾於今上禦駕親征劍指樂安城時,有過‘隨君伴駕’軍事經曆的。而那時,她屢獻良策,最終成功生擒了時任的燕王。
有經驗的人,就是不一樣。
現在的她斜倚西窗,沒有半點懼色。
“可有探明,是何人在忤逆作亂?”
“有探到!”
王之藩點了點頭,上報道:“據斥候報說,作亂者乃是昔日的燕王之子李良啟世子,他現在所打出的旗號乃是替父報仇。他還揚言說道,一定要生烤元贇、火焚儲君,一雪父親之恥。”
“啊!居然是他?”
“……”
當年,齊譽‘失手’誤焚了燕王殿下,此舉確實是把皇室宗親們給惹毛了。
他們紛紛怒斥:有傷天和!
而皇帝為了平息眾怒,隻得把凶手齊譽由行太仆寺貶去了荒涼的瓊州。與此同時,他還作出了諸多體恤,其中,也包括善待燕王的後人。
誰曾想,時隔這麽多年,此事竟然還有餘波。
早知道,就來一個斬草除根了!
然,仔細地一想,蘇琉又意識到了不對勁:“你說,他區區一個藩王世子,怎可能一下子招募那麽多的兵?即使是蓄謀多年,也不可能做到如此勢大。”
是啊,若真具如此規模,那山東巡撫敢不上報?
邏輯上來說,存在漏洞。
對於此,王之藩解釋道:“據小人所知,那燕王世子雖具雄心,但卻誌大才疏,麾下並沒有籠絡到實用型的人才。他經營了這麽多年,也不過三五千鄉勇的武裝,屬於是名副其實的烏合之眾。”
蘇琉聞言鳳目一凝,奇道:“既如此,他為什麽會在突然之間多出這麽的多兵?”
王之藩回道:“據探來的消息所示,他乃是得到了幾位背景深厚的朝廷棄臣的幫助,所以才能於短時間內形成氣候。”
“哦?都是哪幾位棄臣?”
“無他!正是天子之前所罷免的首輔大人梁英忠、前兵部尚書康煜、以及前九門提督向百川等人。至於李宗正有沒有參與其中,目前還不得而知。”
怪不得!
他區區世子也能如此勢大,原來是得到了這幾個老家夥們的全力輔佐。不過,話說回來了,以這幾個棄臣的昔日影響力以及手段,確有能力做到這一步。
哼!!
枉自己昔日給了他們那麽多的好處,沒想到,到頭來全都喂了白眼狼。現在他們臨陣倒戈、反咬一口,真是悔不當初!
而這種現象,也正應了官場上的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不變的利益。
有利,可讓仇人言和;無利,可使兄弟翻臉。
至於所謂的交情,不過是個富麗堂皇的幌子罷了。
其實,蘇琉的心裏非常清楚,他們這些人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其動機並不複雜。對於他們來說,誰當皇帝還不都是一樣?隻要能保住他們的榮華富貴,不就可以了嗎?
“娘娘,咱們現在該怎麽辦呢?”
“先莫要急,容我好好想想。”
“是!”
“……”
蘇琉秀眉微蹙,開始深入地權衡起來。
先分析一二。
李良啟所打出的報複口號乃是生烤元贇、火焚儲君,由此不難看出,他是想借著報私仇的機會,順便推到皇帝的統治。
直白一點來說,就是他覬覦帝位,要不然,他滅太子作甚?
在蘇琉看來,動皇帝是可以的,可若動他的兒子,那絕對不行!
誰敢損害太子的利益,就是自己不共戴天的敵人。
立場非常明確。
以此為鑒,就要做出相應的抵抗了,否則,就會淪為人囚。況且,任人宰割也不是她的性子。
“這樣辦,你立即集結所有的內衛,前去馳援正在抗敵的禦林軍們,不得有誤!”
“是!”
“還有!雖說咱們選擇了協助抗敵,但也不能去做不怕死的冤大頭。在交戰時,一定要記得讓禦林軍們先上,咱們隻是搭一把手略盡綿薄之力而已。若真出現了不敵,你就立即收手回來,轉為保護太子。”
“小的明白!”
在王之藩離去之後,蘇琉又緊接著拍了拍手。
卻見,一名小太監應聲走進了門來。
“你速速出宮,前去通知三德子公公,令他立即將潛藏在皇陵內的三千精銳給我調來,越快越好!”
“喏!”
“……”
在下完了令後,蘇琉不禁幽幽一歎,暗道:真是沒想到,自己的後手居然這麽快就暴露出來了。
潛藏在皇陵裏的那一隊人馬,本是想在太子登基時穩定大局所用,卻不料,竟要提前地公開露麵了。
自己私藏武裝,必定會招來朝臣們的攻訐彈劾。
不過,現下形勢危急,也顧不得那麽多了,待解了燃眉之急後,再琢磨化解之法不遲。
7017k
麵對這象征權利的禦賜臻寶,任誰都得識趣地閉上嘴巴。否則,就有可能碰上一鼻子丟人的灰。
殷俊見喧囂場麵得以控製,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而後,他又把自己剛才的建議詳述了一遍。哦不,應該說是重複了一遍。
其大致意思是:
令,新任九門提督親率禦林軍於正麵迎敵,一定要奮力地守護住城門不失。另外,還要鼓勵百姓們協同抗敵,軍民同心、共克時難。
此外他還令,新任的兵部尚書立即急調最近處的兵馬前來馳援,不得有誤。此舉,雖然有點思遠水解近渴的意思,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至於最終的結果如何,就交由上天來決定吧。
不管怎麽說,自己都要盡心盡力,絕不能空留遺憾。
“好了,就這麽辦。”
“是……”
就客觀來說,殷俊並不是軍事型的人才,雖然稱得上是略懂一二,但卻不是真真正正的行內中人。由他來調兵遣將,頗有一種趕鴨子上架的強行感覺。
隔行如隔山,老話確實沒錯。
相比殷俊的力不從心,蘇皇後就顯得遊刃有餘了。
對於軍事,她可是一點都不蹙頭。
想當年,她曾於今上禦駕親征劍指樂安城時,有過‘隨君伴駕’軍事經曆的。而那時,她屢獻良策,最終成功生擒了時任的燕王。
有經驗的人,就是不一樣。
現在的她斜倚西窗,沒有半點懼色。
“可有探明,是何人在忤逆作亂?”
“有探到!”
王之藩點了點頭,上報道:“據斥候報說,作亂者乃是昔日的燕王之子李良啟世子,他現在所打出的旗號乃是替父報仇。他還揚言說道,一定要生烤元贇、火焚儲君,一雪父親之恥。”
“啊!居然是他?”
“……”
當年,齊譽‘失手’誤焚了燕王殿下,此舉確實是把皇室宗親們給惹毛了。
他們紛紛怒斥:有傷天和!
而皇帝為了平息眾怒,隻得把凶手齊譽由行太仆寺貶去了荒涼的瓊州。與此同時,他還作出了諸多體恤,其中,也包括善待燕王的後人。
誰曾想,時隔這麽多年,此事竟然還有餘波。
早知道,就來一個斬草除根了!
然,仔細地一想,蘇琉又意識到了不對勁:“你說,他區區一個藩王世子,怎可能一下子招募那麽多的兵?即使是蓄謀多年,也不可能做到如此勢大。”
是啊,若真具如此規模,那山東巡撫敢不上報?
邏輯上來說,存在漏洞。
對於此,王之藩解釋道:“據小人所知,那燕王世子雖具雄心,但卻誌大才疏,麾下並沒有籠絡到實用型的人才。他經營了這麽多年,也不過三五千鄉勇的武裝,屬於是名副其實的烏合之眾。”
蘇琉聞言鳳目一凝,奇道:“既如此,他為什麽會在突然之間多出這麽的多兵?”
王之藩回道:“據探來的消息所示,他乃是得到了幾位背景深厚的朝廷棄臣的幫助,所以才能於短時間內形成氣候。”
“哦?都是哪幾位棄臣?”
“無他!正是天子之前所罷免的首輔大人梁英忠、前兵部尚書康煜、以及前九門提督向百川等人。至於李宗正有沒有參與其中,目前還不得而知。”
怪不得!
他區區世子也能如此勢大,原來是得到了這幾個老家夥們的全力輔佐。不過,話說回來了,以這幾個棄臣的昔日影響力以及手段,確有能力做到這一步。
哼!!
枉自己昔日給了他們那麽多的好處,沒想到,到頭來全都喂了白眼狼。現在他們臨陣倒戈、反咬一口,真是悔不當初!
而這種現象,也正應了官場上的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不變的利益。
有利,可讓仇人言和;無利,可使兄弟翻臉。
至於所謂的交情,不過是個富麗堂皇的幌子罷了。
其實,蘇琉的心裏非常清楚,他們這些人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其動機並不複雜。對於他們來說,誰當皇帝還不都是一樣?隻要能保住他們的榮華富貴,不就可以了嗎?
“娘娘,咱們現在該怎麽辦呢?”
“先莫要急,容我好好想想。”
“是!”
“……”
蘇琉秀眉微蹙,開始深入地權衡起來。
先分析一二。
李良啟所打出的報複口號乃是生烤元贇、火焚儲君,由此不難看出,他是想借著報私仇的機會,順便推到皇帝的統治。
直白一點來說,就是他覬覦帝位,要不然,他滅太子作甚?
在蘇琉看來,動皇帝是可以的,可若動他的兒子,那絕對不行!
誰敢損害太子的利益,就是自己不共戴天的敵人。
立場非常明確。
以此為鑒,就要做出相應的抵抗了,否則,就會淪為人囚。況且,任人宰割也不是她的性子。
“這樣辦,你立即集結所有的內衛,前去馳援正在抗敵的禦林軍們,不得有誤!”
“是!”
“還有!雖說咱們選擇了協助抗敵,但也不能去做不怕死的冤大頭。在交戰時,一定要記得讓禦林軍們先上,咱們隻是搭一把手略盡綿薄之力而已。若真出現了不敵,你就立即收手回來,轉為保護太子。”
“小的明白!”
在王之藩離去之後,蘇琉又緊接著拍了拍手。
卻見,一名小太監應聲走進了門來。
“你速速出宮,前去通知三德子公公,令他立即將潛藏在皇陵內的三千精銳給我調來,越快越好!”
“喏!”
“……”
在下完了令後,蘇琉不禁幽幽一歎,暗道:真是沒想到,自己的後手居然這麽快就暴露出來了。
潛藏在皇陵裏的那一隊人馬,本是想在太子登基時穩定大局所用,卻不料,竟要提前地公開露麵了。
自己私藏武裝,必定會招來朝臣們的攻訐彈劾。
不過,現下形勢危急,也顧不得那麽多了,待解了燃眉之急後,再琢磨化解之法不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