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彤的這番話,卻讓齊譽想明白了一件之前不解的怪事。
據探子所報的消息稱,天竺的備戰增兵,乃是為了搶奪一種尚不確定的農副產品。
對於這事,齊譽一直想不明白,到了,卻是登時恍然了。
這阿芙蓉,不就是農副產品的一種嗎?
也就是說,他們是為了搶奪罌粟而來!
之所以不急於求戰,估計是那查理國王從其他各國元首的手裏,又索回了一些自己的昔日贈出。否則,他定然是熬不過這一關的。
對於此,齊大郎百分百的肯定。
唉……
段子成呀段子成,你怎麽可以惹出這種大亂子來?
基於後世裏的刻骨教訓,齊譽一直嚴格地管控此物。除了藥用之外,絕不允許它有半分流通。
卻沒想到,自己的嚴防死守到頭來還是出了漏洞。
相比前世裏的阿芙蓉戰爭,這一世有明顯不同。
前者,是人家逼著咱們買;而後者,卻是人家求著咱們賣。
雖然導火索都是一樣的東西,但性質上卻截然相反。
“父親,這樣東西真有太師傅說得那麽可怕?”
“在我看來,隻有過之,而無不及!”
“真的?”
“嗯!”
孟嵐山還在世時,非常溺愛齊小彤,故時不時,會向她傳授一些醫學方麵的常識。而罌粟的衍生製品,便是其中之一。
老先生曾非常嚴肅地告訴她:此物既是救人的菩薩,又是殺人的惡魔,絕不能等閑視之。寧可爛在手裏,也絕不能流傳於外。
雖然,齊小彤不太清楚它的具體危害,但卻將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裏。當然了,齊譽的特別叮囑,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為上述的原因,所以她才沒敢向外洋人出口此物。
從因果關係上來看,天竺的危機其實很容易化解。
隻要把阿芙蓉賣給他們,雙方的關係立即就會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直接地罷手言和、化敵為友。
《天阿降臨》
然而,在關於這事的立場上,齊譽的態度非常強硬,堅持固守道德底線。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錢也是有所賺有所不賺。
雖然說,禍害洋人可以宣泄自己心中的仇恨,但是,這事實在是有傷天和。
若行了此舉,不僅會斷子絕孫,就連死後都會下到地獄再受折磨!
“在我看來,這場戰爭已然無法避免,咱們所能做的,隻有嚴陣以待!”
“父親,就沒有什麽巧妙的方法化解之嗎?”
是呀,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在打齊小彤接手了大華以後,就切實感受到了發展的重要性,隻有國泰民安,百姓們才能安居樂業。
況且,這種性質的戰爭沒有任何的利益所得,打了也隻是徒增勞民傷財。
所以說,最好不要開打。
但,齊譽卻是搖了搖頭道:“倘若,食用阿芙蓉的,乃是普通的外洋百姓,那麽,這場戰爭就可以被人為地壓製下來。可是,它牽扯到的卻是諸國君主,這可就有點不好辦了……”
“你可能還沒有關於‘它’的概念,在罌粟的麵前,任他多麽錚錚的鐵漢,都要低頭服軟,諸國君主,自然也不例外。我非常肯定,他們不可能熬過它的折磨,繼而,會不惜一切代價為之一戰!”
“這……”齊小彤聞言秀美再蹙,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之色。
相比她的糾結難解,齊譽反倒是看得開明一些。
“外洋人狼子野心,覬覦我華夏久矣,即使沒有阿芙蓉的刺激,彼此也終究會大戰一場。隻不過,這東西把趨勢給提前了而已。”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終究都有一戰,何不去坦然麵對呢?”
啊!!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這句話,直讓齊小彤感覺醍醐灌頂、撥雲見日,立即從難解糾結中掙脫出來。
她本就不是那種怕事的人,既然避不開,那還不如勇敢麵對。
“父親,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首選還是全力發展,刻不容緩。隻有自己變得足夠強大,才有能力庇護一方。若隻是空下決心、高喊口號,到頭來隻會一敗塗地,讓人恥笑。”
前世裏,在八國聯軍進中國時,慈溪老太太曾非常篤定地認為,雞滴屁穩居世界第一的大清帝國是有能力和他們一決雌雄的。
決心方麵,絕對是沒得說,簡直比那鋼鐵還要堅硬。
然而,她的這種自滿和誤判,卻是給華夏民族帶來了嚴重後果。
所以,一般不要輕言戰爭,若真要打,就得拿出真本事來!
大略方針定!
在未來的時間裏,必須要加緊備戰,以為不時之需。
機會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而軍事上的勝利,同樣也是如此。
在定完了策略後,齊譽這才掛起心思品嚐起了涼茶。
才抿了一小口,他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來。
“哦對了,怎麽沒聽你提起哈裏的狀況呀?他現在,是在大不列顛呆著,還是隨你同返了大華?”
“你說……他?”
對於這個洋人,齊小彤一直都是既用且防。
用乃是指,讓他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去傳播我華夏的璀璨文化;而防則是指,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接觸到軍權。
熟歸熟,事歸事。
對於非我族類該有的提防心,還是不要輕易地去打折扣。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也正是基於如上想法,所以齊小彤才想著法的把他忽悠去了外洋。
如此一來,他就徹底地脫離了大華政壇。
而那哈裏,卻比想象中的還要上道,隻是稍微一攛掇,他便欣然地同意了。
然在到了大不列顛後,他竟然突然間尋到了家的親切感。於是,便決定在這裏定居下來。
他漂泊半生,從無定所,如今老來還鄉,哪裏還拔得動腿?
“你的意思是說,哈裏他留在了大不列顛?”
“沒錯,他非常享受傳播文化所帶來的成就感,大有窮盡一生之意。由於我的計劃遭遇突變,走之前時曾力勸他隨我同歸,但是,卻沒能說動。”
據探子所報的消息稱,天竺的備戰增兵,乃是為了搶奪一種尚不確定的農副產品。
對於這事,齊譽一直想不明白,到了,卻是登時恍然了。
這阿芙蓉,不就是農副產品的一種嗎?
也就是說,他們是為了搶奪罌粟而來!
之所以不急於求戰,估計是那查理國王從其他各國元首的手裏,又索回了一些自己的昔日贈出。否則,他定然是熬不過這一關的。
對於此,齊大郎百分百的肯定。
唉……
段子成呀段子成,你怎麽可以惹出這種大亂子來?
基於後世裏的刻骨教訓,齊譽一直嚴格地管控此物。除了藥用之外,絕不允許它有半分流通。
卻沒想到,自己的嚴防死守到頭來還是出了漏洞。
相比前世裏的阿芙蓉戰爭,這一世有明顯不同。
前者,是人家逼著咱們買;而後者,卻是人家求著咱們賣。
雖然導火索都是一樣的東西,但性質上卻截然相反。
“父親,這樣東西真有太師傅說得那麽可怕?”
“在我看來,隻有過之,而無不及!”
“真的?”
“嗯!”
孟嵐山還在世時,非常溺愛齊小彤,故時不時,會向她傳授一些醫學方麵的常識。而罌粟的衍生製品,便是其中之一。
老先生曾非常嚴肅地告訴她:此物既是救人的菩薩,又是殺人的惡魔,絕不能等閑視之。寧可爛在手裏,也絕不能流傳於外。
雖然,齊小彤不太清楚它的具體危害,但卻將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裏。當然了,齊譽的特別叮囑,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為上述的原因,所以她才沒敢向外洋人出口此物。
從因果關係上來看,天竺的危機其實很容易化解。
隻要把阿芙蓉賣給他們,雙方的關係立即就會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直接地罷手言和、化敵為友。
《天阿降臨》
然而,在關於這事的立場上,齊譽的態度非常強硬,堅持固守道德底線。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錢也是有所賺有所不賺。
雖然說,禍害洋人可以宣泄自己心中的仇恨,但是,這事實在是有傷天和。
若行了此舉,不僅會斷子絕孫,就連死後都會下到地獄再受折磨!
“在我看來,這場戰爭已然無法避免,咱們所能做的,隻有嚴陣以待!”
“父親,就沒有什麽巧妙的方法化解之嗎?”
是呀,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在打齊小彤接手了大華以後,就切實感受到了發展的重要性,隻有國泰民安,百姓們才能安居樂業。
況且,這種性質的戰爭沒有任何的利益所得,打了也隻是徒增勞民傷財。
所以說,最好不要開打。
但,齊譽卻是搖了搖頭道:“倘若,食用阿芙蓉的,乃是普通的外洋百姓,那麽,這場戰爭就可以被人為地壓製下來。可是,它牽扯到的卻是諸國君主,這可就有點不好辦了……”
“你可能還沒有關於‘它’的概念,在罌粟的麵前,任他多麽錚錚的鐵漢,都要低頭服軟,諸國君主,自然也不例外。我非常肯定,他們不可能熬過它的折磨,繼而,會不惜一切代價為之一戰!”
“這……”齊小彤聞言秀美再蹙,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之色。
相比她的糾結難解,齊譽反倒是看得開明一些。
“外洋人狼子野心,覬覦我華夏久矣,即使沒有阿芙蓉的刺激,彼此也終究會大戰一場。隻不過,這東西把趨勢給提前了而已。”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終究都有一戰,何不去坦然麵對呢?”
啊!!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這句話,直讓齊小彤感覺醍醐灌頂、撥雲見日,立即從難解糾結中掙脫出來。
她本就不是那種怕事的人,既然避不開,那還不如勇敢麵對。
“父親,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首選還是全力發展,刻不容緩。隻有自己變得足夠強大,才有能力庇護一方。若隻是空下決心、高喊口號,到頭來隻會一敗塗地,讓人恥笑。”
前世裏,在八國聯軍進中國時,慈溪老太太曾非常篤定地認為,雞滴屁穩居世界第一的大清帝國是有能力和他們一決雌雄的。
決心方麵,絕對是沒得說,簡直比那鋼鐵還要堅硬。
然而,她的這種自滿和誤判,卻是給華夏民族帶來了嚴重後果。
所以,一般不要輕言戰爭,若真要打,就得拿出真本事來!
大略方針定!
在未來的時間裏,必須要加緊備戰,以為不時之需。
機會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而軍事上的勝利,同樣也是如此。
在定完了策略後,齊譽這才掛起心思品嚐起了涼茶。
才抿了一小口,他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來。
“哦對了,怎麽沒聽你提起哈裏的狀況呀?他現在,是在大不列顛呆著,還是隨你同返了大華?”
“你說……他?”
對於這個洋人,齊小彤一直都是既用且防。
用乃是指,讓他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去傳播我華夏的璀璨文化;而防則是指,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接觸到軍權。
熟歸熟,事歸事。
對於非我族類該有的提防心,還是不要輕易地去打折扣。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也正是基於如上想法,所以齊小彤才想著法的把他忽悠去了外洋。
如此一來,他就徹底地脫離了大華政壇。
而那哈裏,卻比想象中的還要上道,隻是稍微一攛掇,他便欣然地同意了。
然在到了大不列顛後,他竟然突然間尋到了家的親切感。於是,便決定在這裏定居下來。
他漂泊半生,從無定所,如今老來還鄉,哪裏還拔得動腿?
“你的意思是說,哈裏他留在了大不列顛?”
“沒錯,他非常享受傳播文化所帶來的成就感,大有窮盡一生之意。由於我的計劃遭遇突變,走之前時曾力勸他隨我同歸,但是,卻沒能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