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數年,再度重逢,早已經是今時不同往日了。
最明顯的,還要屬各自的姿態。
蘇琉已經不再趾高氣揚,而齊譽也不再一味退讓,再加上李宏裕的緣故,後者赫然從原來的被動站到了現在的主動位上。
氣場方麵明顯不同。
“皇太後,不知您此趟來到底有何見教?”齊譽斟了一杯酒,明知故問道。
蘇琉放下身段,誠然說:“你在來信中說,營救我兒帶著很大的運氣成分,這句話讓我感到非常不安。所以,我就趕過來了。”
“嗯……你應該知道,我說的乃是大實話。救人行得乃是火中取栗之舉,自然是有成功幾率的,哪有什麽把握可言?”對於此,齊譽並沒有誇大其詞,而是實事求是地評判道。
蘇琉聞言點了點頭,說:“我就想知道,你有沒有遇到什麽難處,若是有,我定會傾力相幫,以了卻你的後顧之憂。”
“難處?這倒是沒有,不過,卻存在一些後顧之憂。”
“你是指,趁機搗亂的扶桑人?”
好聰明,簡直一猜即中。
就當下的事實來說,與扶桑人的角力並不在自己的計劃之內,所以,他們的到來,很大程度上打亂了自己的部署。
好在,自己細作擀璿,最終化解了這場突發風險。不僅如此,還成功挑唆了他們去和高麗人刀兵相見,以此來打破了後者的作壁上觀勢態。
但是,他們總歸一條不確定因素,隻要你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攪亂大局。
繼而,影響到自己的營救計劃。
齊譽幽幽一歎,細說道:“不瞞你說,在扶桑軍才剛剛出兵時,我就已經暗命鎮守大灣的瓊州府軍軍去攻擊扶桑本土了。其目的,自然是想形成圍魏救趙式的軍事壓力。然而,大灣軍臨近該地的消息並沒有按時傳來,西征的扶桑軍也沒有如所料中的退去,這一點著實令人奇怪。”
蘇琉雖然深居於宮闈之中,但見識上還是高於常人的。故,她在略思考之後,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邏輯。
齊譽應該是在擔心,這裏麵隱藏著一些看不到可能變故。
雖然,該變故造成全盤性影響的可能性不大,但,卻有可能影響即將在高麗實施的營救計劃。
或大或小,目前尚看不出來。
蘇琉想了想,問道:“那,我能做些什麽?”
齊譽不假思索道:“倘若,我大灣軍受到意外牽製,導致扶桑軍在氣勢上占了風,那大奉朝就必須出動水師,以悍然姿態來穩定住東海大局。隻有在軍事上保持住平衡勢態,我才能在與高麗的外交中獲得運作空間。否則的話,就要分心做出擀璿,以致拖累營救行動。隻要大奉一出兵,就能吸引住諸方的注意力,並給他們的行動增加壓力。”
“除此外,你還要無條件地相信我,千萬不要背後捅刀。就比如說,前不久時盛傳的結盟謠言,誰信你都不能相信,如果連你都誤導輿論的話,我必然會陷於疲於應付之中。”
這席話說得非常直白。
不可能聽不懂。
尤其是第二段,完全就是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蘇琉遲疑了一陣,終於點了點頭,而後又道:“你為何不去調用瓊州府軍,或者是聯合漠北的戚景攜手抗倭?反而是調用我朝廷軍呢?”
能有機會弱化南北勢力,她自然不會選擇放棄。
因此,她才提出了如上觀點。
齊譽隻是略一琢磨,便揣到了她的用意,乃道:“據最新情報顯示,東虜勢力目前已經脫離了高麗並返回了關外,這等局勢,戚家軍必定會嚴陣以待以防突發。在這種情況下,他怎可能抽出身來應對扶桑?況且,漠北軍全都是清一色的陸戰將士,也不可能在沒有任何戰備的情況下突然去打海戰呀?”
“瓊州那邊,其實也調動不了太多。不瞞你說,天竺外洋人一直虎視眈眈,大有東征掠奪之意。我身為南洋首牧,又怎能不盡護土之責?即使南洋調兵,也要等到化解此厄之後,目前還不行。”
齊譽以實際情況作答,直駁得蘇琉啞口無言。
就眼下的事態來說,戚景的責任乃是克製東虜而並非是對戰扶桑。南洋也是同理,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對付天竺上麵,又豈能隻瞻前而不顧後呢?
這麽來看,朝廷軍確實應該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擔當。
但是,蘇琉仍不認可。
她繼續作出辯解道:“雖然,我大奉的工業已經取得了初步拓展,但,畢竟因為後知後覺而落後太多,軍工這塊尤為明顯。和扶桑軍展開對戰,並不具備瓊軍那樣的明顯優勢。”
一聽這話,齊譽反而直接樂了,“你倒還算不笨,終於認識到工業革.命的重要性了。”
“這事我當然知道,之前隻是不想推行而已。現在,國際形式風雲突變,我再不適應潮流趨勢,大奉朝怕是要保不住了。”
“這話說的確實沒錯,在大勢麵前,任何阻撓都是螳臂當車。你止步不前,隻會落後於人;倒行逆施就更不得了了,不僅守不住疆土家業,還會落得割地賠款、被動挨打。就比如說前世的滿清,他們就……”
一聽比作滿清,蘇琉的臉色倏然就冷了下來,並打斷道:“大道理我懂,用不著你旁敲側擊。我想問的是,在除了漠北和南洋之外,還有一支軍隊可以禦敵,你為何不征不調?”
“還有一支?什麽軍隊?”齊譽聞言一愕,不解地反問道。
“你自己去想吧!”
“什麽?讓我自己去想?哼,你愛說不說!”
“你……”
無端吃了個癟,蘇琉隻得壓低了氣勢。
她恍然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壓製,對方隻需一招漠然無視,自己就變成了束手無策。
唉,這還有半點君臣該有的樣子嗎?
雖然心懷不忿,她卻不敢表露出來,開罪了他,誰去就自己的兒子?
別的事她可以大膽嚐試,這事卻是不敢有半點的馬虎。
不低頭能行嗎?
82中文網
最明顯的,還要屬各自的姿態。
蘇琉已經不再趾高氣揚,而齊譽也不再一味退讓,再加上李宏裕的緣故,後者赫然從原來的被動站到了現在的主動位上。
氣場方麵明顯不同。
“皇太後,不知您此趟來到底有何見教?”齊譽斟了一杯酒,明知故問道。
蘇琉放下身段,誠然說:“你在來信中說,營救我兒帶著很大的運氣成分,這句話讓我感到非常不安。所以,我就趕過來了。”
“嗯……你應該知道,我說的乃是大實話。救人行得乃是火中取栗之舉,自然是有成功幾率的,哪有什麽把握可言?”對於此,齊譽並沒有誇大其詞,而是實事求是地評判道。
蘇琉聞言點了點頭,說:“我就想知道,你有沒有遇到什麽難處,若是有,我定會傾力相幫,以了卻你的後顧之憂。”
“難處?這倒是沒有,不過,卻存在一些後顧之憂。”
“你是指,趁機搗亂的扶桑人?”
好聰明,簡直一猜即中。
就當下的事實來說,與扶桑人的角力並不在自己的計劃之內,所以,他們的到來,很大程度上打亂了自己的部署。
好在,自己細作擀璿,最終化解了這場突發風險。不僅如此,還成功挑唆了他們去和高麗人刀兵相見,以此來打破了後者的作壁上觀勢態。
但是,他們總歸一條不確定因素,隻要你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攪亂大局。
繼而,影響到自己的營救計劃。
齊譽幽幽一歎,細說道:“不瞞你說,在扶桑軍才剛剛出兵時,我就已經暗命鎮守大灣的瓊州府軍軍去攻擊扶桑本土了。其目的,自然是想形成圍魏救趙式的軍事壓力。然而,大灣軍臨近該地的消息並沒有按時傳來,西征的扶桑軍也沒有如所料中的退去,這一點著實令人奇怪。”
蘇琉雖然深居於宮闈之中,但見識上還是高於常人的。故,她在略思考之後,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邏輯。
齊譽應該是在擔心,這裏麵隱藏著一些看不到可能變故。
雖然,該變故造成全盤性影響的可能性不大,但,卻有可能影響即將在高麗實施的營救計劃。
或大或小,目前尚看不出來。
蘇琉想了想,問道:“那,我能做些什麽?”
齊譽不假思索道:“倘若,我大灣軍受到意外牽製,導致扶桑軍在氣勢上占了風,那大奉朝就必須出動水師,以悍然姿態來穩定住東海大局。隻有在軍事上保持住平衡勢態,我才能在與高麗的外交中獲得運作空間。否則的話,就要分心做出擀璿,以致拖累營救行動。隻要大奉一出兵,就能吸引住諸方的注意力,並給他們的行動增加壓力。”
“除此外,你還要無條件地相信我,千萬不要背後捅刀。就比如說,前不久時盛傳的結盟謠言,誰信你都不能相信,如果連你都誤導輿論的話,我必然會陷於疲於應付之中。”
這席話說得非常直白。
不可能聽不懂。
尤其是第二段,完全就是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蘇琉遲疑了一陣,終於點了點頭,而後又道:“你為何不去調用瓊州府軍,或者是聯合漠北的戚景攜手抗倭?反而是調用我朝廷軍呢?”
能有機會弱化南北勢力,她自然不會選擇放棄。
因此,她才提出了如上觀點。
齊譽隻是略一琢磨,便揣到了她的用意,乃道:“據最新情報顯示,東虜勢力目前已經脫離了高麗並返回了關外,這等局勢,戚家軍必定會嚴陣以待以防突發。在這種情況下,他怎可能抽出身來應對扶桑?況且,漠北軍全都是清一色的陸戰將士,也不可能在沒有任何戰備的情況下突然去打海戰呀?”
“瓊州那邊,其實也調動不了太多。不瞞你說,天竺外洋人一直虎視眈眈,大有東征掠奪之意。我身為南洋首牧,又怎能不盡護土之責?即使南洋調兵,也要等到化解此厄之後,目前還不行。”
齊譽以實際情況作答,直駁得蘇琉啞口無言。
就眼下的事態來說,戚景的責任乃是克製東虜而並非是對戰扶桑。南洋也是同理,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對付天竺上麵,又豈能隻瞻前而不顧後呢?
這麽來看,朝廷軍確實應該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擔當。
但是,蘇琉仍不認可。
她繼續作出辯解道:“雖然,我大奉的工業已經取得了初步拓展,但,畢竟因為後知後覺而落後太多,軍工這塊尤為明顯。和扶桑軍展開對戰,並不具備瓊軍那樣的明顯優勢。”
一聽這話,齊譽反而直接樂了,“你倒還算不笨,終於認識到工業革.命的重要性了。”
“這事我當然知道,之前隻是不想推行而已。現在,國際形式風雲突變,我再不適應潮流趨勢,大奉朝怕是要保不住了。”
“這話說的確實沒錯,在大勢麵前,任何阻撓都是螳臂當車。你止步不前,隻會落後於人;倒行逆施就更不得了了,不僅守不住疆土家業,還會落得割地賠款、被動挨打。就比如說前世的滿清,他們就……”
一聽比作滿清,蘇琉的臉色倏然就冷了下來,並打斷道:“大道理我懂,用不著你旁敲側擊。我想問的是,在除了漠北和南洋之外,還有一支軍隊可以禦敵,你為何不征不調?”
“還有一支?什麽軍隊?”齊譽聞言一愕,不解地反問道。
“你自己去想吧!”
“什麽?讓我自己去想?哼,你愛說不說!”
“你……”
無端吃了個癟,蘇琉隻得壓低了氣勢。
她恍然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壓製,對方隻需一招漠然無視,自己就變成了束手無策。
唉,這還有半點君臣該有的樣子嗎?
雖然心懷不忿,她卻不敢表露出來,開罪了他,誰去就自己的兒子?
別的事她可以大膽嚐試,這事卻是不敢有半點的馬虎。
不低頭能行嗎?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