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可?”
“回殷大人,按照本朝的製度,兵部軍隊才是國家的正牌軍,至於地方招募的府軍,不過是些小打小鬧的鄉勇罷了。鄉勇的頭目,又豈能指揮兵部的人馬?此嚴重不合禮製,故而不妥。”
規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在北伐二強的戰役中,朝廷軍不正是聯手瓊州軍一起製敵的嗎?
隻要能打勝仗,這不就行了嗎?
殷俊對此倒是看得很開,並沒有拘泥於禮法上的限製。
故,他作出開導道:“菜肴好吃,何必在意是什麽廚子做的?隻要能克敵製勝,就是最好、最適合的製敵戰策。”
洪濤聞言讚道:“殷大人英明!”
見張龍仍不想退讓,殷俊隻得寬解道:“洪將軍甚擅陸戰,但水戰方麵也不含糊,若能有他出手相助,勝率上定可大幅提升。”
“水戰?”張都督不屑一笑,據理力爭道:“末將雖不才,但也隨著我朝的艦隊數次下過西洋,這萬裏航程之下,什麽樣的大風大浪沒有見過?難道說,海外都能做到安然自處,在自家門前,還會陰溝裏翻船嗎?”
這麽看,似乎也有些道理。
兩者都屬於駕船行事,確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然,洪濤卻不這麽認為,他反駁道:“下西洋屬於是普通航海,一般的老趕海基本上都能應付得來。而眼下的任務,卻屬於是行軍打仗,非將帥之才不能指揮。兩者雖都是於海中行事,性質上卻有著本質區別。”
見他不屑,張龍的強勁不減反增,道:“洪將軍可真是大言不慚,竟敢小覷我朝的下西洋盛舉!實話給你說吧,這次出征,我必掛帥!此乃禮製使然,你如何與我爭?”
殷俊見有些不太和諧,連忙做出調解道:“大敵當前,二位又何必徒增齟齬?這要是傳言出去,豈不被世人恥笑?”
說罷了,他又表態道:“既然張都督如此堅持,那就依了你吧。”
“多謝殷大人成全!”
“莫急,且聽本官把話說完。此次出征,意在削弱扶桑的實力,所以能打則打。隻要所謂的平衡被打破了,其他兩方就會趁機落井下石。”
“末將記住了!”
“……”
讓張龍掛帥,也算是殷俊作出的某種讓步。
在禮製麵前,他委實不宜違規置辦,否則,就會遭來非議。
而洪濤,也確實不適合去指揮朝廷軍作戰,這要傳言出去,不僅對他的口碑不利,還有可能因此傳出居心不良之類的謠言。
綜合如上這些考量,所以殷俊才做了協調處置。
他現在身居高位,即使不一碗水端平,也不能離譜行事。
否則,何以服眾?
……
翌日一早。
天色才蒙蒙發亮,張龍就親率著大奉的東海水師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目標,赫然直指正在休整的扶桑國艦隊。
而殷俊和洪濤,則是駐守大本營的口岸,以防敵軍的突然來襲。
在布置完了所有軍事後,他們兩人便單獨來到了中軍帳內議事。
“外甥女婿,你覺得,此戰的結果真的會是平局收場嗎?”
“舅舅已經問了很多遍了,在晚輩看來,十有八九應該是了。”
“嗯……”
就人際關係上來說,殷桃是齊小彤的小姨娘,所以,殷俊也就成了正兒八經的大舅爺了。而洪濤,又因是齊小彤的未婚夫,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適才提到的外甥女婿。
在沒有外人在的時候,雙方很樂於以此來稱呼。
顯得近乎嘛。
洪濤放下茶盞,一邊分析一邊說道:“大奉朝的蒸汽機艦是不咋地,但,扶桑的製造也好不到哪裏去,雙方旗鼓相當,說不上誰比誰強。而扶桑,為了保存實力,一定不敢放手去搏,所以總得來看,大概會是一場局部的小勝。”
“唉,此國狼子野心,罪惡滔天,萬死不足以蔽其辜,不能盡誅之實在是太可惜了!”
惋惜了幾聲,殷俊又道:“不過,能取小勝也算是很不錯了,最起碼,能降低扶桑在高麗與東虜人心中的地位,繼而,喪失一定的發言權。這種事態一旦形成,平衡就會變成傾斜。”
於理論上來說,小勝也能對平衡造成衝擊,雖然,不是很明顯。
隻要平衡一破,他們就有可能互掐起來,繼而再次恢複到戰時的敵對狀態。
所以說,小勝也不錯。
對於殷俊的這番高論,洪濤還是非常讚賞的。
但是,他有點想不明白,這位舅舅為什麽這麽急於求成。
若與漠北軍上下配合,協同進攻,豈不是更容易成事?
他哪裏知道,殷俊之所以不這樣做,乃是有著他自己的道理所在。
不求助戚景,一是因為彼此間交際不多,還達不到那種有求必應的深交程度。
二,是因為自己代表得乃是朝廷執事,若強製去調用他的軍隊,難不保他會因此多想。這樣一來,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除了以上這兩大因素外,殷俊還有一點不宜明言的小小私心。
在他還未步入仕途時,曾受到過倭寇的劫持,而這件事,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唯一汙點。
當年,若不是元贇和鍾義在暗中庇護,說不準他現在早已轉世投胎多年了。
如今,好不容易逢上這個報仇雪恨的機會,又豈能無端錯過?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終於等到了。
如果運氣超好的話,還有可能擒住那個什麽明正天皇。這樣,才算是真正的一雪前恥。
不過,這種做夢般的好事,也隻能於心裏想想罷了,不宜公然地說出口來。
鑒於這些,殷俊才撇開了與戚景聯手,繼而采用了單打獨鬥。
當然,這種安排乃是建立在對大奉水師寄有信心的基礎上而定的。
殷俊深信,即使取不到小勝,東洋水師也能確保全身而退。
既了去了後顧之憂,那還有什麽可擔心的呢?
心動不如行動,幹就是了。
那麽,這位張龍都督究竟能否贏下接下來的突擊戰呢?
拭目以待!
“回殷大人,按照本朝的製度,兵部軍隊才是國家的正牌軍,至於地方招募的府軍,不過是些小打小鬧的鄉勇罷了。鄉勇的頭目,又豈能指揮兵部的人馬?此嚴重不合禮製,故而不妥。”
規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在北伐二強的戰役中,朝廷軍不正是聯手瓊州軍一起製敵的嗎?
隻要能打勝仗,這不就行了嗎?
殷俊對此倒是看得很開,並沒有拘泥於禮法上的限製。
故,他作出開導道:“菜肴好吃,何必在意是什麽廚子做的?隻要能克敵製勝,就是最好、最適合的製敵戰策。”
洪濤聞言讚道:“殷大人英明!”
見張龍仍不想退讓,殷俊隻得寬解道:“洪將軍甚擅陸戰,但水戰方麵也不含糊,若能有他出手相助,勝率上定可大幅提升。”
“水戰?”張都督不屑一笑,據理力爭道:“末將雖不才,但也隨著我朝的艦隊數次下過西洋,這萬裏航程之下,什麽樣的大風大浪沒有見過?難道說,海外都能做到安然自處,在自家門前,還會陰溝裏翻船嗎?”
這麽看,似乎也有些道理。
兩者都屬於駕船行事,確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然,洪濤卻不這麽認為,他反駁道:“下西洋屬於是普通航海,一般的老趕海基本上都能應付得來。而眼下的任務,卻屬於是行軍打仗,非將帥之才不能指揮。兩者雖都是於海中行事,性質上卻有著本質區別。”
見他不屑,張龍的強勁不減反增,道:“洪將軍可真是大言不慚,竟敢小覷我朝的下西洋盛舉!實話給你說吧,這次出征,我必掛帥!此乃禮製使然,你如何與我爭?”
殷俊見有些不太和諧,連忙做出調解道:“大敵當前,二位又何必徒增齟齬?這要是傳言出去,豈不被世人恥笑?”
說罷了,他又表態道:“既然張都督如此堅持,那就依了你吧。”
“多謝殷大人成全!”
“莫急,且聽本官把話說完。此次出征,意在削弱扶桑的實力,所以能打則打。隻要所謂的平衡被打破了,其他兩方就會趁機落井下石。”
“末將記住了!”
“……”
讓張龍掛帥,也算是殷俊作出的某種讓步。
在禮製麵前,他委實不宜違規置辦,否則,就會遭來非議。
而洪濤,也確實不適合去指揮朝廷軍作戰,這要傳言出去,不僅對他的口碑不利,還有可能因此傳出居心不良之類的謠言。
綜合如上這些考量,所以殷俊才做了協調處置。
他現在身居高位,即使不一碗水端平,也不能離譜行事。
否則,何以服眾?
……
翌日一早。
天色才蒙蒙發亮,張龍就親率著大奉的東海水師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目標,赫然直指正在休整的扶桑國艦隊。
而殷俊和洪濤,則是駐守大本營的口岸,以防敵軍的突然來襲。
在布置完了所有軍事後,他們兩人便單獨來到了中軍帳內議事。
“外甥女婿,你覺得,此戰的結果真的會是平局收場嗎?”
“舅舅已經問了很多遍了,在晚輩看來,十有八九應該是了。”
“嗯……”
就人際關係上來說,殷桃是齊小彤的小姨娘,所以,殷俊也就成了正兒八經的大舅爺了。而洪濤,又因是齊小彤的未婚夫,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適才提到的外甥女婿。
在沒有外人在的時候,雙方很樂於以此來稱呼。
顯得近乎嘛。
洪濤放下茶盞,一邊分析一邊說道:“大奉朝的蒸汽機艦是不咋地,但,扶桑的製造也好不到哪裏去,雙方旗鼓相當,說不上誰比誰強。而扶桑,為了保存實力,一定不敢放手去搏,所以總得來看,大概會是一場局部的小勝。”
“唉,此國狼子野心,罪惡滔天,萬死不足以蔽其辜,不能盡誅之實在是太可惜了!”
惋惜了幾聲,殷俊又道:“不過,能取小勝也算是很不錯了,最起碼,能降低扶桑在高麗與東虜人心中的地位,繼而,喪失一定的發言權。這種事態一旦形成,平衡就會變成傾斜。”
於理論上來說,小勝也能對平衡造成衝擊,雖然,不是很明顯。
隻要平衡一破,他們就有可能互掐起來,繼而再次恢複到戰時的敵對狀態。
所以說,小勝也不錯。
對於殷俊的這番高論,洪濤還是非常讚賞的。
但是,他有點想不明白,這位舅舅為什麽這麽急於求成。
若與漠北軍上下配合,協同進攻,豈不是更容易成事?
他哪裏知道,殷俊之所以不這樣做,乃是有著他自己的道理所在。
不求助戚景,一是因為彼此間交際不多,還達不到那種有求必應的深交程度。
二,是因為自己代表得乃是朝廷執事,若強製去調用他的軍隊,難不保他會因此多想。這樣一來,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除了以上這兩大因素外,殷俊還有一點不宜明言的小小私心。
在他還未步入仕途時,曾受到過倭寇的劫持,而這件事,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唯一汙點。
當年,若不是元贇和鍾義在暗中庇護,說不準他現在早已轉世投胎多年了。
如今,好不容易逢上這個報仇雪恨的機會,又豈能無端錯過?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終於等到了。
如果運氣超好的話,還有可能擒住那個什麽明正天皇。這樣,才算是真正的一雪前恥。
不過,這種做夢般的好事,也隻能於心裏想想罷了,不宜公然地說出口來。
鑒於這些,殷俊才撇開了與戚景聯手,繼而采用了單打獨鬥。
當然,這種安排乃是建立在對大奉水師寄有信心的基礎上而定的。
殷俊深信,即使取不到小勝,東洋水師也能確保全身而退。
既了去了後顧之憂,那還有什麽可擔心的呢?
心動不如行動,幹就是了。
那麽,這位張龍都督究竟能否贏下接下來的突擊戰呢?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