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在膠東半島的這支水軍,不過是大奉戰略部署中的一支後援軍而已。
就占比上來說,也就總兵力五分之一的樣子。
想以少數之兵去扭轉整個戰局,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在這位新一代名將洪濤的指揮下,說不定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新跡象。
當然了,這也是殷俊最希望看到的好結果。
在滿懷期望中,這隊水軍小隊以低調的姿態出發了。
駛出了淺水區後,艦隊開始提速,乘風破浪穩步推進。
所謂兵貴神速。
救兵如救火,確實是耽誤不得。
為求效率,殷俊還特地動用了齊譽當初贈給他的那艘「致遠艦」,以增加指揮艦的機動靈活性。
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和這首艦船相比,大奉的艦船劣勢就顯現出來了。
而且,還是全方位性的綜合差距。
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馬車和騾車同道賽跑,雖然外形都是一樣的,但速度上卻是高低立判。
遙望著被甩在身後的大奉艦船,殷俊有感而發地歎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修身是這個道理,軍事上也是同理。不注重科技發展,國防就不會強大!」
歎罷了後,他還不忘下令道:「降低些速度,讓後軍趕上一趕。」
洪濤聞言笑道:「我嶽父曾經說過,科技發展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想保持住領先地位,那就要重視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如果,你隻懂得偷窺仿造,卻沒有能力開發創新,到頭來,都隻是曇花一現的短暫輝煌而已,後繼必定無力。」
說到底,還得靠教育支撐!
而教育的開拓,就要先鬆綁人的思想,破除傳統的禁錮,也隻有這樣,學子們才能具備最基礎的創造能力。
若隻是天天洗腦、科舉應試,培養出來的,都不過是些圈養的庸才而已。
他們除了歌功頌德之外,還能幹些什麽呢?
連殷俊自己都沒有想到,在親臨戰場的這一天,居然領悟出了這番道理。
而他平素推崇備至的文教科舉,現在看來,已經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完美了。
算了算了,這些以後再說,還是先顧眼下吧。
……
奉軍的進軍路線簡單且又直接,基本上不繞任何彎子。
所擬定出的戰法,也很具針對性。
簡言之就是,尋到敵陣的弱點竭力攻打,繼而與被圍困的奉軍形成裏應外合之勢。隻要打出一個缺口來,這席圍困就會變成堵不住的沙漏。
當然了,前提得是內部的奉軍能充分領會到外軍的意圖,這樣,才能做出有效的配合。
洪濤則認為,隻要他們不呆不傻,就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即使看不出來,也能憑借著求生本能向外突破,繼而形成計劃中的兩麵夾擊。
故,完全不用為此擔心。
在一個陰沉沉的下午,這場遭遇戰就正式開打了。
過程有些坎坷,但基本上還算順利。
洪濤以快速突擊的方式,成功撕開了敵陣的一角。而被困裏麵的殘軍,也趁著敵艦被衝散的機會果斷突圍。
裏應外合之勢,霎然形成。
這完全打了扶桑軍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就在奉軍剛剛會師,準備要急速撤退的時候,敵人的陣型突然發生了變化,擺出了一副欲要舍命一搏的樣子。
而且,還是不留餘力地傾巢而出。
這個變化,嚴重超出了殷俊以及洪濤的意料。
按照他們之前的評估,扶桑人為了保全實力,應該不會魚死網破。否則,他們就會因軍力減弱而失去在高麗半島的軍事發言權。
但眼下的勢態,分明就是隻爭朝夕、不要將來的模樣。
為什麽會這樣呢?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
乃是因為扶桑斥候成功探到了大奉援軍的真正虛實,且,還準確摸到了該軍主帥的相關情況。
奉軍的指揮官共有兩位。
其中一個名叫洪濤,乃是齊譽的乘龍快婿;另一個則是殷俊,他不僅齊譽的至交密友,還是大奉王朝的肱股棟梁。
若能把他們兩個殲殺或者是生擒,那絕對是對大奉以及瓊州的要命一擊。
明正天皇認為,殺不掉齊譽固然遺憾,但,能屠掉他的親友也不失為是好的選擇。
隻要能讓他感到悲傷與痛苦,自己就算是出了惡氣了。
這麽做,非常值得!
在仇恨情緒的刺激下,明正天皇果斷做出了犧牲高麗軍事平衡的重大決定。
要想得到想要的東西,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對於這一點,她還是看得非常開的。
為了增加成功的概率,她決定親自上陣指揮緝拿。
所以,扶桑軍的一反常態才讓奉軍吃了一驚,感覺,對方就像是換了個人似的。
這一點,著實打了洪濤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也讓在觀的殷俊巨感意外。
但是,此二人都是人中龍鳳,怎會被這一時的突發給嚇倒呢?
回過神來後,洪濤立即展開了陣法上的調整。
殷俊也沒閑著,在他的督軍下,奉軍的紀律性得到了大幅提升。軍令動作,皆具效率。
「快快擺出一字長蛇陣,以最快的速度魚貫而退。」
「善後的戰艦多放空炮,以令敵艦不敢靠近!」
「……」
此時的洪濤已經甚具大將之風,調兵遣將方麵也是井井有條,沒有半點的混亂。
隻是簡單的幾道軍令,便把自己的戰術思路表達得清晰明朗。
尤其是隨機應變這一塊,比之齊譽都不遑多讓。
由此也不難看出,在北伐的過程當中,他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成長。
目前來說,全身而退乃是當務之急,所以,他才果斷地放棄了與敵對戰。
然,這麽一來,就會給明正天皇造成一種「敵人瘋狂逃竄」的錯覺。
或者說是,被嚇破膽了。
嗯,現在該怎麽辦呢?
還能怎樣,隻能盡最大的努力去追趕了。
霎時間,雙方都把蒸汽機開到了最大功率,然後,就開始了你追我趕的長途奔襲。
時不時地,奉軍還突然回頭一炮,打個冷不丁地偷襲,來穩一穩追逐的節奏。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到進行查看
就占比上來說,也就總兵力五分之一的樣子。
想以少數之兵去扭轉整個戰局,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在這位新一代名將洪濤的指揮下,說不定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新跡象。
當然了,這也是殷俊最希望看到的好結果。
在滿懷期望中,這隊水軍小隊以低調的姿態出發了。
駛出了淺水區後,艦隊開始提速,乘風破浪穩步推進。
所謂兵貴神速。
救兵如救火,確實是耽誤不得。
為求效率,殷俊還特地動用了齊譽當初贈給他的那艘「致遠艦」,以增加指揮艦的機動靈活性。
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和這首艦船相比,大奉的艦船劣勢就顯現出來了。
而且,還是全方位性的綜合差距。
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馬車和騾車同道賽跑,雖然外形都是一樣的,但速度上卻是高低立判。
遙望著被甩在身後的大奉艦船,殷俊有感而發地歎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修身是這個道理,軍事上也是同理。不注重科技發展,國防就不會強大!」
歎罷了後,他還不忘下令道:「降低些速度,讓後軍趕上一趕。」
洪濤聞言笑道:「我嶽父曾經說過,科技發展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想保持住領先地位,那就要重視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如果,你隻懂得偷窺仿造,卻沒有能力開發創新,到頭來,都隻是曇花一現的短暫輝煌而已,後繼必定無力。」
說到底,還得靠教育支撐!
而教育的開拓,就要先鬆綁人的思想,破除傳統的禁錮,也隻有這樣,學子們才能具備最基礎的創造能力。
若隻是天天洗腦、科舉應試,培養出來的,都不過是些圈養的庸才而已。
他們除了歌功頌德之外,還能幹些什麽呢?
連殷俊自己都沒有想到,在親臨戰場的這一天,居然領悟出了這番道理。
而他平素推崇備至的文教科舉,現在看來,已經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完美了。
算了算了,這些以後再說,還是先顧眼下吧。
……
奉軍的進軍路線簡單且又直接,基本上不繞任何彎子。
所擬定出的戰法,也很具針對性。
簡言之就是,尋到敵陣的弱點竭力攻打,繼而與被圍困的奉軍形成裏應外合之勢。隻要打出一個缺口來,這席圍困就會變成堵不住的沙漏。
當然了,前提得是內部的奉軍能充分領會到外軍的意圖,這樣,才能做出有效的配合。
洪濤則認為,隻要他們不呆不傻,就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即使看不出來,也能憑借著求生本能向外突破,繼而形成計劃中的兩麵夾擊。
故,完全不用為此擔心。
在一個陰沉沉的下午,這場遭遇戰就正式開打了。
過程有些坎坷,但基本上還算順利。
洪濤以快速突擊的方式,成功撕開了敵陣的一角。而被困裏麵的殘軍,也趁著敵艦被衝散的機會果斷突圍。
裏應外合之勢,霎然形成。
這完全打了扶桑軍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就在奉軍剛剛會師,準備要急速撤退的時候,敵人的陣型突然發生了變化,擺出了一副欲要舍命一搏的樣子。
而且,還是不留餘力地傾巢而出。
這個變化,嚴重超出了殷俊以及洪濤的意料。
按照他們之前的評估,扶桑人為了保全實力,應該不會魚死網破。否則,他們就會因軍力減弱而失去在高麗半島的軍事發言權。
但眼下的勢態,分明就是隻爭朝夕、不要將來的模樣。
為什麽會這樣呢?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
乃是因為扶桑斥候成功探到了大奉援軍的真正虛實,且,還準確摸到了該軍主帥的相關情況。
奉軍的指揮官共有兩位。
其中一個名叫洪濤,乃是齊譽的乘龍快婿;另一個則是殷俊,他不僅齊譽的至交密友,還是大奉王朝的肱股棟梁。
若能把他們兩個殲殺或者是生擒,那絕對是對大奉以及瓊州的要命一擊。
明正天皇認為,殺不掉齊譽固然遺憾,但,能屠掉他的親友也不失為是好的選擇。
隻要能讓他感到悲傷與痛苦,自己就算是出了惡氣了。
這麽做,非常值得!
在仇恨情緒的刺激下,明正天皇果斷做出了犧牲高麗軍事平衡的重大決定。
要想得到想要的東西,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對於這一點,她還是看得非常開的。
為了增加成功的概率,她決定親自上陣指揮緝拿。
所以,扶桑軍的一反常態才讓奉軍吃了一驚,感覺,對方就像是換了個人似的。
這一點,著實打了洪濤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也讓在觀的殷俊巨感意外。
但是,此二人都是人中龍鳳,怎會被這一時的突發給嚇倒呢?
回過神來後,洪濤立即展開了陣法上的調整。
殷俊也沒閑著,在他的督軍下,奉軍的紀律性得到了大幅提升。軍令動作,皆具效率。
「快快擺出一字長蛇陣,以最快的速度魚貫而退。」
「善後的戰艦多放空炮,以令敵艦不敢靠近!」
「……」
此時的洪濤已經甚具大將之風,調兵遣將方麵也是井井有條,沒有半點的混亂。
隻是簡單的幾道軍令,便把自己的戰術思路表達得清晰明朗。
尤其是隨機應變這一塊,比之齊譽都不遑多讓。
由此也不難看出,在北伐的過程當中,他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成長。
目前來說,全身而退乃是當務之急,所以,他才果斷地放棄了與敵對戰。
然,這麽一來,就會給明正天皇造成一種「敵人瘋狂逃竄」的錯覺。
或者說是,被嚇破膽了。
嗯,現在該怎麽辦呢?
還能怎樣,隻能盡最大的努力去追趕了。
霎時間,雙方都把蒸汽機開到了最大功率,然後,就開始了你追我趕的長途奔襲。
時不時地,奉軍還突然回頭一炮,打個冷不丁地偷襲,來穩一穩追逐的節奏。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到進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