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飲馬太平洋
大國貿易,從海上行商開始崛起 作者:吹牛小王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軍工綜合體,非常的長。
蘇連固執的不肯搞行業細分,什麽都大包大攬,整個綜合體小到一顆螺絲釘,一片塑料,一個再小的零件都要堅持自產。
流程非常的長。
744鑄造局屬於前端流程,而眼前的5大工廠,就是最後一層精加工,全靠機床支撐。
林嶺東雖然不懂,但看看還是可以的。
這可是哈巴羅夫斯克!
這可是遠東軍區!
冷戰對抗的第二大前沿陣地!
米蘇冷戰,就像是下了一場超大規模的"圍棋",蘇連拚了命的想擴張,到處插旗,而米國則拚了命的圍堵,旗插到哪裏,他就堵在哪裏。
這些"棋子",便是海外軍事基地。
將導彈和轟炸機,部署到對方的家門口。
在對抗的幾十年中,兩國在全球範圍之內,針鋒相對的建立了10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總共有17個熱點地區,第一大前沿陣地是東西德,歐洲主戰場。
第二大陣地,就是遠東軍區了,爭奪太平洋控製權。
自50年代開始,蘇連便積極的建設遠東,前前後後在這裏部署了100多萬大軍,誓要飲馬太平洋,到了70年冷戰高峰期,遠東已建設了20多個導彈基地,1500多個導彈發射井,數千枚中遠程洲際彈道導彈,在遠東發射,其超遠射程足以吊射米國本土。
除此之外,還有幾十個空軍基地,數十個海軍基地,超過1000艘艦艇,2000多架戰鬥機,坦克超過1萬輛,海陸空120萬大軍。
全球第二大規模的軍隊!
相對於烏克蘭對峙土耳其,黑海戰場在遠東戰場來說,不值一提。
米國方麵,則積極的推行亞太戰略島鏈計劃,在東北亞地區(R,H)建立軍事基地,打造"不沉的航空母艦",最高峰時,米國在曰本海同時有4艘核動力航母,數千枚洲際導彈,對峙遠東軍區。
相比歐洲戰場的陸軍為主,太平洋戰場就更是一場高科技和最精尖的較量,兩國最為先進的武器,蘇-35戰鬥機,F-22戰鬥機,圖160轟炸機,B21轟炸機,安-225運輸機,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台風級彈道核潛艇,俄亥俄級核潛艇,在這個地方都大規模部署。
蘇軍入侵阿富汗之後,遠東軍區大規模支援阿富汗,米國人控製石油的計劃成功了,蘇連無力支撐太平洋消耗,才漸漸的衰落下去。
到80年代中期,隻剩下30萬軍隊。
91年蘇連解體,到了93年中期,已隻剩下了一個空殼子。
龐大的軍工產能尚在,卻連續兩年接不到任何訂單,走的走,垮的垮,退工還農,工人都跑去阿穆爾州種田,去西伯利亞挖礦,野草長起一丈多高,到處都是一片破敗的痕跡,公路上長滿雜草,地處郊區,偌大的廠房連一個鬼影子都看不到。
核裁軍協議之後,這些廠房都麵臨拆卸的結局,就是座龐大的寶庫,相信有不少好東西的。
反正來都來了,看看也無所謂。
"走吧,那進去看看再說!"
蘇希霍夫招呼司機,沿著一處圍牆轉了一圈兒,開進了**5廠,全名:哈巴羅夫斯克濱海邊疆區卡拉什尼科夫槍械設計局第311號製造廠,代號**5,蘇連對武器工程師極其優待,武器和工廠都以設計師命名。
這間工廠在核裁軍的計劃之內,已經確定拆除了,工人們都已經下崗了,隻剩下一個排的士兵看守,主要生產4大產品,**係列自動步槍,RPK係列的輕機槍,PK係列的通用機槍,SA係列的散彈槍。
僅一個廠,占地麵積就數十畝地,最高峰時,有數千工人,每天就可以生產上千枝步槍,強橫得一批。
四輛步戰車,兩輛拉達轎車,在龐大的廠區轉了一圈兒,各廠房都是大門緊鎖,過了十幾分鍾,工廠的車間主任卡托列夫才姍姍來遲。
說明來意之後,托卡列夫臉色顯得很難看,跟林嶺東握了下手說道:"你好先生,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嗎?"
蘇希霍夫:"這位是來自華國的林先生,將協助你們的拆卸工作,可以用的機床設備還有哪些?"
托卡列夫楞了一下,搖頭歎氣,還是無奈妥協,帶了部大功率手電,將一大圈鑰匙甩了一下:"請跟我來。"
大家下車步行,走了一會兒,來到一處粗糙蠻橫的龐大廠房,混凝土牆麵有半米的厚度,廠房頂部像一個烏龜殼一樣,呈一個半圓形,裏麵覆蓋了幾米厚的泥土減少緩衝,再用混凝土封頂,一般的鑽地彈都炸不進去,被轟炸了還可以繼續開工,隻是天上板上掉一些灰塵而已。
鐵門也寬大厚重,目測有5米多高,十多米長,托卡列夫開了三把鎖,十幾個士兵合力,才將這厚重的鐵門推開,騰起一陣濃烈的灰塵。
長條型的廠房當中,高大的機床不規則的排列著,頭頂的吊扇掛滿了蜘蛛網,廠房的地麵鋪上了厚厚的灰塵,機器都被白色的薄膜蓋著,看上去死氣沉沉。
托卡列夫把電筒擰開,在廠房裏照射了一番:"抱歉,你們隻能看,不能動,也沒辦法動,配電房的電纜都被偷光了,連照明線路都沒了。"
蘇希霍夫罵了一句:"混蛋,是誰幹的?"
托卡列夫麻木絕望,隻是搖頭:"我不知道,聽人說是工人幹的,人已經逮捕了,但具體怎麽回事不要問我,我也不清楚。"
林嶺東:"我可以單獨和托卡列夫說兩句麽?"
"我出去抽煙。"
蘇希霍夫知道林嶺東要做什麽,掏出煙盒,帶著士兵走出大門。
林嶺東:"聽著,我知道你對我很抵觸,我也知道你對工廠的熱情,可這都過去了,你也沒辦法挽回,我也沒辦法,我隻是過來看看,不要擺一張臭臉好嗎?"
手一招,烏代將皮包遞了過來。
林嶺東拿出幾張100美元的鈔票,塞到托卡列夫的上衣口袋。
"你要是配合我,事成之後另有重謝。"
托列夫楞了一陣,手下意識的捂住口袋,本想掏出來還給他,卻終究停下了,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蘇希霍夫,確保他們離得夠遠。
將錢捏了一下,慌張的塞進襪子裏:"好的,你需要什麽盡管告訴我。"
林嶺東:"我也不知道,我隻需要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這些機床你應該很熟悉吧?"
托卡列夫:"很熟,你需要普通的還是數控的?"
林嶺東心說,這才像話嘛。
"當然是數控的,數控的床子多嗎?"
托卡列夫:"多,光這個車間就有12台,你想看什麽型號的?"
蘇連固執的不肯搞行業細分,什麽都大包大攬,整個綜合體小到一顆螺絲釘,一片塑料,一個再小的零件都要堅持自產。
流程非常的長。
744鑄造局屬於前端流程,而眼前的5大工廠,就是最後一層精加工,全靠機床支撐。
林嶺東雖然不懂,但看看還是可以的。
這可是哈巴羅夫斯克!
這可是遠東軍區!
冷戰對抗的第二大前沿陣地!
米蘇冷戰,就像是下了一場超大規模的"圍棋",蘇連拚了命的想擴張,到處插旗,而米國則拚了命的圍堵,旗插到哪裏,他就堵在哪裏。
這些"棋子",便是海外軍事基地。
將導彈和轟炸機,部署到對方的家門口。
在對抗的幾十年中,兩國在全球範圍之內,針鋒相對的建立了10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總共有17個熱點地區,第一大前沿陣地是東西德,歐洲主戰場。
第二大陣地,就是遠東軍區了,爭奪太平洋控製權。
自50年代開始,蘇連便積極的建設遠東,前前後後在這裏部署了100多萬大軍,誓要飲馬太平洋,到了70年冷戰高峰期,遠東已建設了20多個導彈基地,1500多個導彈發射井,數千枚中遠程洲際彈道導彈,在遠東發射,其超遠射程足以吊射米國本土。
除此之外,還有幾十個空軍基地,數十個海軍基地,超過1000艘艦艇,2000多架戰鬥機,坦克超過1萬輛,海陸空120萬大軍。
全球第二大規模的軍隊!
相對於烏克蘭對峙土耳其,黑海戰場在遠東戰場來說,不值一提。
米國方麵,則積極的推行亞太戰略島鏈計劃,在東北亞地區(R,H)建立軍事基地,打造"不沉的航空母艦",最高峰時,米國在曰本海同時有4艘核動力航母,數千枚洲際導彈,對峙遠東軍區。
相比歐洲戰場的陸軍為主,太平洋戰場就更是一場高科技和最精尖的較量,兩國最為先進的武器,蘇-35戰鬥機,F-22戰鬥機,圖160轟炸機,B21轟炸機,安-225運輸機,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台風級彈道核潛艇,俄亥俄級核潛艇,在這個地方都大規模部署。
蘇軍入侵阿富汗之後,遠東軍區大規模支援阿富汗,米國人控製石油的計劃成功了,蘇連無力支撐太平洋消耗,才漸漸的衰落下去。
到80年代中期,隻剩下30萬軍隊。
91年蘇連解體,到了93年中期,已隻剩下了一個空殼子。
龐大的軍工產能尚在,卻連續兩年接不到任何訂單,走的走,垮的垮,退工還農,工人都跑去阿穆爾州種田,去西伯利亞挖礦,野草長起一丈多高,到處都是一片破敗的痕跡,公路上長滿雜草,地處郊區,偌大的廠房連一個鬼影子都看不到。
核裁軍協議之後,這些廠房都麵臨拆卸的結局,就是座龐大的寶庫,相信有不少好東西的。
反正來都來了,看看也無所謂。
"走吧,那進去看看再說!"
蘇希霍夫招呼司機,沿著一處圍牆轉了一圈兒,開進了**5廠,全名:哈巴羅夫斯克濱海邊疆區卡拉什尼科夫槍械設計局第311號製造廠,代號**5,蘇連對武器工程師極其優待,武器和工廠都以設計師命名。
這間工廠在核裁軍的計劃之內,已經確定拆除了,工人們都已經下崗了,隻剩下一個排的士兵看守,主要生產4大產品,**係列自動步槍,RPK係列的輕機槍,PK係列的通用機槍,SA係列的散彈槍。
僅一個廠,占地麵積就數十畝地,最高峰時,有數千工人,每天就可以生產上千枝步槍,強橫得一批。
四輛步戰車,兩輛拉達轎車,在龐大的廠區轉了一圈兒,各廠房都是大門緊鎖,過了十幾分鍾,工廠的車間主任卡托列夫才姍姍來遲。
說明來意之後,托卡列夫臉色顯得很難看,跟林嶺東握了下手說道:"你好先生,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嗎?"
蘇希霍夫:"這位是來自華國的林先生,將協助你們的拆卸工作,可以用的機床設備還有哪些?"
托卡列夫楞了一下,搖頭歎氣,還是無奈妥協,帶了部大功率手電,將一大圈鑰匙甩了一下:"請跟我來。"
大家下車步行,走了一會兒,來到一處粗糙蠻橫的龐大廠房,混凝土牆麵有半米的厚度,廠房頂部像一個烏龜殼一樣,呈一個半圓形,裏麵覆蓋了幾米厚的泥土減少緩衝,再用混凝土封頂,一般的鑽地彈都炸不進去,被轟炸了還可以繼續開工,隻是天上板上掉一些灰塵而已。
鐵門也寬大厚重,目測有5米多高,十多米長,托卡列夫開了三把鎖,十幾個士兵合力,才將這厚重的鐵門推開,騰起一陣濃烈的灰塵。
長條型的廠房當中,高大的機床不規則的排列著,頭頂的吊扇掛滿了蜘蛛網,廠房的地麵鋪上了厚厚的灰塵,機器都被白色的薄膜蓋著,看上去死氣沉沉。
托卡列夫把電筒擰開,在廠房裏照射了一番:"抱歉,你們隻能看,不能動,也沒辦法動,配電房的電纜都被偷光了,連照明線路都沒了。"
蘇希霍夫罵了一句:"混蛋,是誰幹的?"
托卡列夫麻木絕望,隻是搖頭:"我不知道,聽人說是工人幹的,人已經逮捕了,但具體怎麽回事不要問我,我也不清楚。"
林嶺東:"我可以單獨和托卡列夫說兩句麽?"
"我出去抽煙。"
蘇希霍夫知道林嶺東要做什麽,掏出煙盒,帶著士兵走出大門。
林嶺東:"聽著,我知道你對我很抵觸,我也知道你對工廠的熱情,可這都過去了,你也沒辦法挽回,我也沒辦法,我隻是過來看看,不要擺一張臭臉好嗎?"
手一招,烏代將皮包遞了過來。
林嶺東拿出幾張100美元的鈔票,塞到托卡列夫的上衣口袋。
"你要是配合我,事成之後另有重謝。"
托列夫楞了一陣,手下意識的捂住口袋,本想掏出來還給他,卻終究停下了,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蘇希霍夫,確保他們離得夠遠。
將錢捏了一下,慌張的塞進襪子裏:"好的,你需要什麽盡管告訴我。"
林嶺東:"我也不知道,我隻需要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這些機床你應該很熟悉吧?"
托卡列夫:"很熟,你需要普通的還是數控的?"
林嶺東心說,這才像話嘛。
"當然是數控的,數控的床子多嗎?"
托卡列夫:"多,光這個車間就有12台,你想看什麽型號的?"